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妊高征胎盘蜕膜和肌层滋养细胞浸注情况。方法:获取胎盘床活检标本,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滋养细胞浸润情况。结果:妊高征与正常妊娠胎盘床蜕膜和肌层滋养细胞浸润的深度和密度无明显差别。结论:滋养细胞浸润胎盘床存在两条途径,妊高征的发生与间质浸润途径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蜕膜细胞条件培养液(DCM)对滋养细胞侵袭调节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体外培养早孕、晚孕蜕膜细胞的方法制备DCM,然后将其处理体外培养的早孕滋养细胞。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早孕滋养细胞侵袭调节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正常培养的早孕滋养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1)、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PA)mRNA均有表达;而TIMP-2、纤溶酶原激活因子抑制因子(PAI-1)mRNA未见表达。早孕和晚孕DCM均能下调滋养细胞MMP-2、MMP-9、u-PAmRNA的表达,而上调TIMP-1mRNA的表达。早孕、晚孕DCM均能诱导滋养细胞PAI-1mRNA的表达,但对TIMP-2mRNA的表达未见有影响。结论 蜕膜细胞可能通过调节滋养细胞中MMP-2、MMP-9与TIMP-1之间的平衡以及u-PA与PAI-1之间的平衡,而影响滋养细胞的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3.
蜕膜细胞条件培养液对滋养细胞侵袭调节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探讨蜕膜细胞条件培养液(DCM)对洋养细胞侵袭调节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体外培养早孕,早孕蜕膜细胞的方法制备DCM,然后将其处理体外培养的早孕滋养细胞,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早孕滋养细胞侵袭调节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正常培养的早孕滋养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1),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PA)mRNA均有表达;而TIMP-2,纤溶酶原激活因子抑制因子(PAI-1)mRNA未见表达,早孕和晚孕DCM均能下调滋养细胞MMP-2,MMP-9,uPAmRNA的表达,而上调TIMP-1mRNA的表达。早孕,晚孕DCM均能诱导滋养细胞PAI-1mRNA的表达,但对TIMP-2mRNA的表达未见有影响。结论 蜕膜细胞可能通过调节滋养细胞中MMP-2,MMP-9与TIMP-1之间的平衡以及u-PA与PAI-1之间的平衡,而影响滋养细胞的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4.
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妊高征子宫蜕膜及胎盘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在妊高征子宫蜕膜及胎盘中的表达,在20例正常妊娠及24例中、重度妊高征患者中,以选择性剖宫产取其子宫蜕膜及胎盘,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ICAM-1的表达,发现妊高征子宫蜕膜的血管中可见ICAM-1阳性的滋养细胞侵入,且这些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P<0.05);胎盘合体滋养细胞染色明显强于正常妊娠(P<0.001)。结果表明:ICAM-1阳性滋养细胞侵入蜕膜血管伴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以及胎盘合体滋养细胞ICAM-1表达增强。提示ICAM-1介导的免疫机制在妊高征的发病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类白细胞抗原G、E在人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人类白细胞抗原G、E(HLA—G、E)mRNA及蛋白质在人正常早孕绒毛组织、晚孕胎盘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人正常早孕绒毛组织中的绒毛细胞滋养细胞、合体滋养细胞和绒毛外滋养细胞(EVCT)内均有HLA—G、EmRNA及HLA-E蛋白质表达,而HLA-G蛋白质仅在EVCT内表达:晚孕胎盘组织中HLA-G、EmRNA及蛋白质表达于蜕膜板内的EVCT及羊膜上皮细胞。结论:HLA-E表达于人正常早孕绒毛组织中所有类型的滋养细胞及晚孕胎盘组织中的EVCT和羊膜上皮细胞。抗人HLA-G单克隆抗体4H84仅能检出人胎盘组织中EVCT及羊膜上皮细胞内的HLA-G蛋白。图12参10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PARγ和MMP-2与早孕细胞滋养细胞浸润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早孕早期和早孕晚期绒毛组织中PPARγ和MMP-2蛋白的表达;结果PPARγ蛋白主要定位在早孕绒毛细胞滋养细胞核及绒毛外滋养细胞柱和细胞岛的细胞滋养细胞核内,MMP-2阳性颗粒主要存在绒毛细胞滋养细胞和合体细胞滋养细胞胞浆内,绒毛间质细胞内亦有阳性染色,且早孕早期绒毛PPARγ表达量高于早孕晚期(P<0.05),而MMP-2表达量在早孕晚期高于早期(P<0.05),与PPARγ呈负相关(r=-0.74,P<0.01);结论PPARγ在调节滋养细胞浸润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MMP-2的表达实现的,为深入探讨PPARγ及配体在滋养细胞浸润机制中的作用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16例超常胎盘或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的病理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常胎盘部位 (EPS)和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PSTT)的病理形态 ,提出鉴别要点。方法对 16例病理检查诊断为EPS或PSTT的病例进行病理学形态观察 ,进行HPL、HCG、CK测定。结果 EPS病理特点为以中间型为主的滋养细胞向蜕膜及平滑肌浸润 ,不破坏原有结构 ,并保留部分胎盘床特点 ;PSTT实质细胞是绒毛外中间型滋养细胞 ,有明显的嗜血管浸润倾向 ,但仍保持血管结构的某些完整性 ,分离平滑肌束和血管壁 ,并不完全摧毁它们。结论 EPS与GSTT密切相关 ,都是中间型滋养细胞疾病 ,应结合临床、免疫组化、组织学特点并密切随访 ,综合判断 ,加强对其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胎盘床滋养细胞的浸润程度及螺旋动脉和微血管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子痫前期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及正常妊娠产妇各20例.通过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胎盘床底蜕膜和子宫浅肌层中滋养细胞的浸润程度及螺旋动脉和微血管的变化.结果3组滋养细胞的浸润程度的差异主要在子宫浅肌层,子痫前期重度组明显浅于子痫前期轻度组和正常对照组(均P<0.01);滋养细胞浸润密度自>1/2底蜕膜层及肌层内,子痫前期重度组明显低于子痫前期轻度组和正常对照组(均P<0.01).胎盘床底蜕膜、子宫浅肌层螺旋动脉平均管腔面积在子痫前期重度组明显小于子痫前期轻度组及正常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螺旋动脉平均管壁厚度在子痫前期重度组明显大于子痫前期轻度组及正常对照组(均P<0.05).螺旋动脉生理性变化及病理性变化主要发生在子宫浅肌层:螺旋动脉有生理性变化的发生率在子痫前期重度组明显低于子痫前期轻度组和正常对照组(均P<0.01);病理性变化的发生率在子痫前期重度组高于子痫前期轻度组和正常对照组(均P<0.01).子痫前期组中螺旋动脉的生理性变化与滋养细胞浸润深度和密度呈正相关(均P<0.05);病理性变化与滋养浸润深度及密度呈负相关(均P<0.05).其生理性变化与子痫前期病情程度呈负相关(P<0.05);病理性变化与子痫前期病情程度呈正相关(P<0.05).胎盘床滋养细胞浸润子宫浅肌层的深度和密度与子痫前期的病情程度呈负相关(均P<0.05).正常妊娠胎盘床子宫浅肌层有62.50%的螺旋动脉管壁中可见滋养层细胞浸润,而子痫前期重度组产妇仅见27.50%(P<0.01).胎盘床底蜕膜及子宫浅肌层微血管密度在子痫前期重度组明显低于子痫前期轻度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子痫前期产妇胎盘床存在滋养细胞浅浸润.子痫前期产妇胎盘床滋养细胞浸润改变及胎盘床螺旋动脉的病理形态学变化主要发生在子宫浅肌层中,且与其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子痫前期产妇胎盘床微血管密度自底蜕膜开始减少,提示子痫前期胎盘床微血管发育受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研究表明胎盘及子宫内膜中存在瘦素及其受体,提示其参与胚胎着床过程[1].本研究通过观测不同浓度瘦素对培养的细胞滋养细胞浸润能力的影响,分析其在胚胎着床过程中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产程中胎盘胎膜细胞凋亡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胎盘、胎膜细胞凋亡与分娩动因的关系。方法采用TUNEL法和电镜法检测妊娠晚期不同产程的胎盘、胎膜组织中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羊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AI)、绒毛膜滋养细胞AI、胎盘绒毛滋养细胞AI与蜕膜细胞AI在未临床产组、潜伏期组、活跃期组与顺产组之间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且羊膜上皮细胞AI、绒毛膜滋养细胞AI、胎盘绒毛滋养细胞AI与蜕膜细胞AI均随未临产组、潜伏期组、顺产组的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胎盘部位过度反应(EPS)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讨论与其他易混淆的中间滋养叶细胞肿瘤及瘤样病变的区别。方法收集确诊的EPS 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点、预后及相关免疫组化标记。结果 EPS组织学特征为以中间型为主的滋养细胞向蜕膜及平滑肌层浸润,不破坏原有组织结构,不形成肿块,并保留部分胎盘床特点,免疫组化人胎盘生乳素(HPL)呈阳性或强阳性,临床表现多有妊娠后及产后阴道出血,预后良好。结论 EPS是一种较少见的与妊娠有关的滋养叶细胞良性非肿瘤性病变,常导致产后大出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胎盘部位滋养叶细胞肿瘤(placental site trophoblastic,PST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表达特点、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我院1982年~2006年住院治疗的5例PSTT,对其临床特征、病理诊断要点及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结果进行分析,抗体包括CK8、胎盘催乳素(hPL)、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Mel-CAM(CD146)及胎盘碱性磷酸酶(PLAP).对照组为20例附有底蜕膜的早期绒毛及20例葡萄胎.结果平均年龄28.4岁;症状主要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和闭经;术前检查hCG呈正常-轻度-中度增高趋势,1例血睾酮明显增高.5例术前行刮宫及宫腔镜切取标本之确诊率为60%.镜下瘤细胞呈单个、条索状或片状浸润于肌纤维间,将单个或一束肌纤维分离.治疗手段以子宫切除术后辅以化疗为主.随访时间3~14a,均无复发.结论PSTT发生于着床部位的中间型滋养细胞(IT),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性表达可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术前诊断性刮宫病理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妊娠早期,滋养细胞的浸润调控对维持母胎界面的胎盘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综述转录因子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转录因子激活蛋白-2α、碱性螺旋- 环- 螺旋蛋白家族、GCM1、核转录因子及同源异型盒基因家族等在滋养细胞浸润的调节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有利于进一步阐明滋养细胞浸润相关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在妊高征子宫蜕膜及胎盘中的表达,在20例正常妊娠及24例中、重度妊高征患者中,以选择性剖宫产取其子宫蜕膜及胎盘,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ICAM-1的表达,发现妊高征子宫蜕膜的血管中可见ICAM-1阳性的滋养细胞侵人,且这些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P<0.05);胎盘合体滋养细胞染色明显强于正常妊娠(P<0.001).结果表明ICAM-1阳性滋养细胞侵入蜕膜血管伴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以及胎盘合体滋养细胞ICAM-1表达增强.提示ICAM-1介导的免疫机制在妊高征的发病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胎盘界面绒毛外滋养细胞(EVCT)上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1)及E-选择素(E—selectin)的表达特点以及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20例重度子瘸前期胎盘(妊高征组)以及孕周相配的20例正常妊娠胎盘(对照组)子宫胎盘界面蜕膜中绒毛外滋养细胞VCAM-1、E-selectin的表达;光镜下计算EVCT阳性染色强度,并用医学图象分析软件测定EVCT阳性染色的平均光密度值(MOD)。结果与正常对照比较,子瘸前期患者子宫胎盘界面EVCT上VCAM-1、E-selectin的染色强度及MOD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子痫前期子宫胎盘界面EVCT上血管内皮细胞特性的粘附分子VCAM-1、E-selectin的表达减少。可能引起滋养细胞对子宫壁和血管的浸润性降低,导致子宫胎盘血管形成障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胎盘滋养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nsulin-like growthfactor-Ⅱ,IGF-Ⅱ)及其mRNA的表达,研究IGF-Ⅱ对细胞滋养细胞浸润能力的影响,评估IGF-Ⅱ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中的作用.方法①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及妊高征孕妇的胎盘组织中IGF-Ⅱ的表达,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比较.②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正常妊娠及妊高征胎盘滋养细胞中IGF-ⅡmRNA表达水平,并通过紫外凝胶图像分析进行定量分析比较.③用滋养细胞体外侵袭试验研究IGF-Ⅱ对正常及妊高征胎盘细胞滋养细胞浸润能力的影响.结果①IGF-Ⅱ主要位于绒毛小叶的合体滋养细胞及细胞滋养细胞.此外,也存在于羊膜绒毛层,但染色较以上两种细胞明显减弱.经图像分析检测证实妊高征组胎盘IGF-Ⅱ的平均光密度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②妊高征胎盘滋养细胞IGF-ⅡmRNA的表达亦显著低于正常妊娠者(P<0.05).③妊高征滋养细胞较正常滋养细胞的浸润能力显著降低.④IGF-Ⅱ能明显促进正常妊娠滋养细胞的侵袭能力;但对妊高征滋养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不显著.结论IGF-Ⅱ可能在妊高征胎盘滋养细胞浅浸润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马天平  黄引平  周洁 《浙江医学》2011,33(5):663-665
目的 观察正常晚孕妇女(NTP)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患者胎盘滋养层细胞中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表达.方法 取15例NTP和PIH患者剖宫产术的胎盘绒毛小叶进行培养,应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胎盘组织中HO-1的蛋白含量.取正常早孕妇女胎盘绒毛小叶进行细胞培养,然后分别加入NTP血清(NTP组)及中重度PIH患者血清(PIH组),进行分组培养.应用Western Blot检测HO-1的蛋白含量.结果 PIH组胎盘组织中HO-1的蛋白含量与NT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IH患者血清培养的滋养细胞中HO-1的蛋白含量低于正常组.结论 PIH患者胎盘滋养细胞中HO-1的蛋白表达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8.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是滋养叶组织的疾病,可以看作是起源于浸润母体(胞衣)组织受孕的同种异体移植物,具有独特的形态学和临床生物学行为。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对滋养细胞疾病的分类进行再度修改,并将GTD分为:(1)非肿瘤性非胎块性滋养细胞病变(包含胎盘位点结节或斑块和胎盘部位过度反应);(2)葡萄胎(HM),包括完全性葡萄胎(CHM)、部分性葡萄胎(PHM)、侵袭性葡萄胎和转移性葡萄胎;(3)妊娠滋养细胞肿瘤(CTT),  相似文献   

19.
人早孕胎盘滋养细胞培养及hCG分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胎盘绒毛滋养细胞是一种特殊的内分泌细胞,在整个妊娠期间都有旺盛的内分泌功能,可分泌多种含氮激素和类固醇激素,这些激素共同作用,调节胎儿和母体生理功能,在妊娠维持中起了重要作用。本实验室建立了一种简便经济,可靠的早孕胎盘滋养细胞离体培养方法,可用来研究胎盘功能的调控。我们观察了肾上腺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及甾体激素对滋养细胞分泌 hCG 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子癎前期患者血清对人早孕细胞滋养细胞活力和浸润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人早孕期(孕6~8周)细胞滋养细胞,传代后待细胞长满至70%~80%,分别加入正常孕妇血清(正常组)和子癎前期患者血清(子癎前期组)培养24h;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Transwell技术检测细胞滋养细胞的浸润功能;RT—PCR法检测滋养细胞MMP-2、MMP-9和PAI-1 mRNA的表达。结果子癎前期组细胞滋养细胞活力和浸润能力均低于正常组(P〈0.05和P〈0.01)。与正常组比较,子癎前期组细胞滋养细胞MMP-2和MMP-9 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而PAI-1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组和子痴前期组中,MMP-2 mRNA与PAI-1 mRNA的表达均呈负相关(r=-0.985,P〈0.01;r=-0.933,P〈0.05);MMP-9 mRNA与PAI-1 mRNA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子癎前期患者血清可能通过调节细胞滋养细胞中MMP-2、MMP-9 和PAI-1的表达而影响细胞的浸润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