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方法 对我院7年来收治的42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进行临床探讨。结果 显示冠心病发生率为43.7%,其中不稳定心绞痛占冠心病中的69%。结论 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耐量降低,使血糖、血脂增高,糖和脂类代谢障碍是引起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子,有效的降糖,降脂治疗对于延缓病程、控制心绞痛发作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2.
王振永 《当代医学》2007,(6):105-106
目的 通过对农村葡萄糖耐量减低人群的干预治疗,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方法 对30例患者通过控制饮食 运动 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观察三年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的变化.结果 30例患者除一例仍在服药外均没有转成2型糖尿病.结论 早期干预治疗糖耐量减低人群是防止发生2型糖尿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王振永 《当代医学》2007,(11):105-106
目的 通过对农村葡萄糖耐量减低人群的干预治疗,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方法 对30例患者通过控制饮食+运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观察三年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的变化.结果 30例患者除一例仍在服药外均没有转成2型糖尿病.结论 早期干预治疗糖耐量减低人群是防止发生2型糖尿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患者降血糖的3个目的是——治疗高血糖的症状、预防有症状的高血糖及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监管部门批准降糖药物上市的原因是它们能预防及治疗高血糖。目前,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要求制药公司证明他们的降糖药不会增加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然而,当前还不需要提供药品在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病风险方面的安全性证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拜糖平(阿卡波糖)对于糖耐量减低患者代谢及转归的干预价值。方法:将51例符合诊断糖耐量减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5例,两组均予以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拜糖平。随访1年。比较两组转归及代谢指标包括血糖、血脂、体重指数的变化。结果:随访1年后,两组转化为糖尿病的例数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次数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空腹血糖、OGTr后2h血糖、体重指数、TG、TC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的OGTT后2h血糖、体重指数、TG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拜糖平可以明显降低糖耐量减低患者的血糖、血脂及体重指数,降低IGT向糖尿病的转归,对于糖耐量减低患者是一个较好的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6.
葡萄糖耐量减退(简称糖耐量减退)是指一个人的血糖值介于正常人与糖尿病患者之间的一种现象,是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的前期表现.据调查资料显示,糖耐量减退患者在发病后的5-10年内,有1/3的人可转变为糖尿病患者,有1/3的人可恢复正常,另有1/3的人会保持不变.可见,糖耐量减退阶段是普通人发展成为糖尿病患者的关键阶段,此类患者如能进行积极的治疗,就能有效地预防糖尿病的发生.那么,糖耐量减退患者该如何进行治疗呢?  相似文献   

7.
<正>经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有着共同的发病基础,2者常合并存在,互为因果而使临床治疗的难度加大,导致患者预后恶化。因此,在临床中对同时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要求强化血糖治疗,以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但是,由于心血管疾病本身的因素以及治疗药物与降糖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在降糖治疗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低血糖。现对我院心内科住院期间出现低血糖症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以探讨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和特点,为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提供依据。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8.
阿卡波糖干预治疗糖耐量减退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耐量减退是糖尿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目前,我国糖耐量减退(IGT)即餐后高血糖人群明显增多。糖耐量减退的主要危害为:①转化为糖尿病。②成为心脑血管病的高危状态。阿卡波糖属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控制餐后高血糖,我院自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使用阿卡波糖对不同年龄、性别、体重、个人爱好、饮食习惯、家庭环境及其他特征的IGT人群300例进行了临床随机分组、干预治疗,观察治疗组在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效果。经过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研究,证实了阿卡波糖可降低IGT病人进展为糖尿病病人的比例,而且增加了IGT状态逆转为正常糖耐量的比例、另外,发现阿卡波糖可降低IGT病人心脑血管病及高血压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前期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之一,是糖尿病发病的必经阶段。大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易被忽视而进展为糖尿病。因此,有效治疗糖尿病前期、逆转糖尿病前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中医、西医对于临床糖尿病前期的防治均有研究。生活方式干预、降糖药物是西医治疗糖尿病前期的主要手段,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噻唑烷二酮类为常用药物。中医则从辨证论治、辨脏腑论治、中成药及针刺、穴位贴敷、按摩等非药物治疗进行干预,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降糖宝胶囊对正常小鼠,高血糖大鼠、小鼠的预防治疗及抗疲劳、耐缺氧方面的主要药效作用。方法 测定正常小鼠连续ig降糖宝胶囊后及ip肾上腺素后血糖值;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模型ig降糖宝胶囊测空腹血糖及进行糖耐量试验;小鼠给予甲状腺素与不同剂量降糖宝胶囊进行抗疲劳及耐缺氧试验。结果 降糖宝胶囊显著降低正常小鼠空腹血糖,对小鼠肾上腺素所致高血糖有预防作用,并呈一定量效关系;对四氧嘧啶诱发高血糖大鼠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降糖作用,对葡萄糖引起的血糖升高有拮抗作用;对甲状腺素所致阴虚小鼠有显著的抗疲劳与耐缺氧作用。结论 降糖宝胶囊可以降低正常小鼠血糖,预防小鼠高血糖;对糖尿病大鼠血糖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并对糖尿病大鼠糖耐量有显著的拮抗作用;改善甲状腺素所致阴虚小鼠抗疲劳及耐缺氧能力。  相似文献   

11.
糖适平治疗38例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8例老年糖尿糖患者经用糖适平治疗后,空腹血糖较治疗前平均降低28.1%,餐后血糖降低39.7%,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糖适平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7%和89.5%。不同程度肾功能不全者与正常者比较,降糖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糖适平对老年糖尿病伴有肾功能衰退者尤为适用,应作为首选降血糖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清降糖方对合并糖耐量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心血管意外的影响。方法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且合并糖耐量异常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阿卡波糖组、三清降糖方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治疗,其余二组均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相应药物治疗。结果各药物治疗组心血管意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阿卡波糖组与三清降糖方组比较心血管意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合并糖耐量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应用三清降糖方治疗可显著减少患者心血管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降糖合剂对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方法 以高脂饲料喂养大鼠诱发胰岛素抵抗,并结合小剂量链尿佐菌素腹腔注射复制糖尿病模型,给予降糖合剂治疗后,观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葡萄糖耐量及血清胰岛素水平.结果 降糖合剂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改善糖耐量,升高胰岛素水平.结论 降糖合剂对糖尿病大鼠血糖有降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胰岛素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发病特点及其对降糖降脂治疗的反应。方法:对374例糖尿病患者血脂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年龄和性别不同分别观察50岁前、后男女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谱,并按治疗情况分成糖尿病未经任何药物治疗组、单纯降糖治疗组、降糖降脂联合治疗组,分别观察各组血脂基值和变化情况。结果:374例患者中接受血脂检查者占68.3%,其中血脂异常者55.4%,服用降脂药者12.8%。1型糖尿病患者高血脂比例为18.3%,2型糖尿病患者为58.4%。<50岁的女性糖尿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男性,而≥50岁后这种差异消失,反而出现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男性的现象。单纯降糖治疗可使血糖和血脂降低,但不能使后者降至正常范围,降糖同时加用调脂药物,则有望使血脂达到理想水平。结论: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代谢紊乱,以血TG增高最明显。年龄性别不同,血脂谱有所差别。而调脂治疗对纠正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玄娥  周尊海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8):2251-2259
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较非糖尿病患者明显升高,且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致死原因。传统降糖药物尽管降糖疗效显著,但缺乏对心血管结局的良好评估。新型降糖药物经过大型临床试验确保了疗效和对心血管结局的安全性。本文从降糖药物对心血管结局影响的角度,介绍传统降糖药物及新型降糖药物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心血管安全性,指出某些新型降糖药物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s)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具有良好心血管保护作用,其治疗地位在多项指南中得到提升,成为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重要选择。本文结合多项国内外最新临床证据对糖尿病治疗药物对心血管结局的影响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临床医疗工作者制定糖尿病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糖适平和卡托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进行疗效观察。方法:40例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糖适平,30-60mg/次,3次/d,根据血糖调整降糖剂量,在抗糖尿病治疗外加卡托普利12.5mg/次,2次/d,总疗程3个月。结果:用糖适平控制血糖和应用卡托普利治疗,结果可见明显降低蛋白尿和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临床观察它们呈正相关。结论:糖适平是第二代磺脲类中唯一一种几乎不经肾脏排泄的药物,不增加肾脏负担,对肾脏损害较小。卡托普利可使尿蛋白排泄明显下降,肌酐下降显著,除降低血压外,还能保持重要器官的血流,对心、肾、脑具有保护作用。故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糖适平和卡托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进行疗效观察。方法:40例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糖适平,30~60mg/次,3次/d,根据血糖调整降糖剂量,在抗糖尿病治疗外加卡托普利12.5mg/次,2次/d,总疗程3个月。结果:用糖适平控制血糖和应用卡托普利治疗,结果可见明显降低蛋白尿和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临床观察它们呈正相关。结论:糖适平是第二代磺脲类中唯一一种几乎不经肾脏排泄的药物,不增加肾脏负担,对肾脏损害较小。卡托普利可使尿蛋白排泄明显下降,肌酐下降显著,除降低血压外,还能保持重要器官的血流,对心、肾、脑具有保护作用。故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8.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项目(2016YFC1305700) 餐后低血压指餐后2 h内收缩压下降20 mm Hg以上,多见于老年人群、糖尿病患者、帕金森症患者等,与老年人摔倒、心血管意外、全因死亡率等相关。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与自主神经功能减退、胃排空加速等有关,这些病理表现也常见于糖尿病患者;同时,降糖药物对餐后低血压也有影响。本文就餐后低血压的流行病学特征、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综述,重点阐述糖尿病对其发病机制的影响和不同降糖药物的治疗效果,为餐后低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我院住院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降糖治疗方案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入院初诊糖尿病患者应用3种降糖方案进行调查,3种降糖方案分别为门冬胰岛素30联合阿卡波糖片(A组)、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片(B组)、门冬胰岛素30联合阿卡波糖片与二甲双胍片(C组),了解治疗情况并对降糖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结果:3组间患者的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A组降糖药物成本为211.69±94.49元,B组降糖药物成本为214.83±75.84元,C组降糖药物成本为292.02±258.65元。3组治疗方案效价比无统计学差异(>0.05),A组药物成本低于B组,C组。结论:3种治疗方案均能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A方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经济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20.
家庭监护血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血糖控制对于预防或延缓糖尿病的并发症很重要.家庭监护血糖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程度,了解降糖药物治疗的效果,制定和调整降糖措施.常用的糖代谢控制的监测指标包括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糖、利用血糖仪进行的自我血糖监测以及动态血糖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