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肝损害的作用。方法 66例60岁以上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肝损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入选患者采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常规方案治疗。对照组(n=31)护肝采用静脉滴注肌苷1.0g,维生素C2.0g和门冬氨酸钾镁20mL, 1次/d,连用2周。治疗组(n=35)护肝采用GSH1. 2g经静脉输入, 2次/d,连用2周。同时监测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血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及child pugh评分并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肝损害的肝功能复常方面显示更为良好的治疗效应,ALT,AST,TBIL,TBA和child pugh评分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组30d内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PT,ALB,出院时的死亡率和30d内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 05)。结论 GSH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肝损害是有效的和安全的。在慢性肺心病常规方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GSH对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肝损害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疗效优于常规护肝治疗。  相似文献   

2.
霍芳 《临床医药实践》2004,13(11):830-830
目的 :观察硝酸甘油、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 )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将 8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 ,7d为 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硝酸甘油、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丹红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血液流变学及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 将86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丹红注射液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丹红注射液30 ml,1次/d,连用10 d.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测血浆内皮素(ET-1)、血液流变学和血气分析各项指标.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下降水平、血液流变学及动脉血气各项指标、临床疗效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能降低血浆内皮素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氧分压和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具有良好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原因,探讨临床防护对策.方法 分析本院126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随着年龄增大,抵抗力下降,出现肺部难以控制的感染,长期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导致肺、心、脑、肾、消化道、肝等多脏器功能障碍或衰竭及DIC,增加病死率.结论 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应加强监测各重要脏器的功能变化,对合并MODS患者,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切实做好各种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可提高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MODS的防治效果,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PGE1)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液流变学、血气分析指标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将5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压前列地尔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10 d。分别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与血气各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增高,治疗组应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显著改善(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降低(P<0.01),血气分析指标明显改善(P<0.01),较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PGE1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可降低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流粘滞度,升高PaO2水平,降低PaCO2水平,对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确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应用左氧氟沙星与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对病情处于急性加重期的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94例病情处于急性加重期的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7例。采用左氧氟沙星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左氧氟沙星与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慢性肺心病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肺部呼吸功能复常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肺心病复发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左氧氟沙星与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对病情处于急性加重期的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7.
刘雪辉  曹平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3):1980-1980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将86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予以抗感染,止咳祛痰,解痉平喘,持续低流量吸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40 ml加入5%的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10~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动脉收缩压(PASP).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PASP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PAS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明显降低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肺动脉收缩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心肌酶谱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50例作为实验组,其均处于急性加重期,同时选取5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均接受心肌酶谱检查,对其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老年肺心病患者经治疗后,其心肌酶谱(HBDH、LDH、CK-MB、CK、AST)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的心肌酶谱(HBDH、LDH、CK-MB、CK、AS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老年健康体检者(P0.05)。结论: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在急性加重期,为其实施心肌酶谱检测,可为其疾病的评估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杨庆坤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3):2488-2490
目的 :探讨心先安 (MCA)治疗慢性肺心病 (急性加重期 )的疗效。方法 :慢性肺心病患者100例 ,随机分为两组 :心先安组(治疗组 )50例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先安120~180mg/d静滴 ,每日1次 ,治疗10天。对照组50例采用综合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 .0 % ,对照组为70 .0 %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5)。治疗中未见心先安不良反应。结论 :心先安治疗慢性肺心病 (急性加重期 )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常规综合治疗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仅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显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具有良好的作用,且能缩短病程,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 15 min 滞留率(ICGR15)评估肝储备功能的价值。 方法 肝病患者 185 例, 其中肝衰竭组 45 例、肝硬化组 90 例(Child A、B 及 C 分别为 16、26 及 48 例)、急性肝炎组 20 例、慢性肝炎组(轻、中度)30 例。 比较各组的 ICGR15 表达水平差异。 比较肝衰竭组治疗前及治疗后 1 个月时 ICGR15、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时间(PT)的变化。 急性肝炎组治疗前及治疗后 1 个月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TBIL 及 ICGR15 水平的变化。 结果 肝衰竭组、肝硬化组、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 ICGR15(%)分别为 56.3±14.7、 28.9±9.6、 22.4±6.8、 13.7±2.3, 呈逐渐下降趋势(F=125.317, P< 0.05)。 其中 , 肝硬化组 Child A 、 B 及 C 级别组 ICGR15(%)水平分别为 17.3±5.4、25.7±7.5、34.5±7.3, 呈逐渐升高趋势(P< 0.05)。 治疗后1个月时, 肝衰竭组 TBIL、 PT 及 ICGR15 均低于治疗前, 急性肝炎组 ALT、AST、TBIL 及 ICGR15 均低于治疗前(P< 0.05)。 结论 ICGR15 可以反映肝功能储备情况, 且不受 ALB、鲜血浆应用的影响, 弥补了 ALB、PT 检查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病患者血清PA、CHE、TBA的变化及其在临床诊断分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HITACHI-70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65例健康对照者和236例各临床型的病毒性肝病患者的血清PA、CHE、TBA,其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和肝硬变患者。同时检测白蛋白(ALB)、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r-谷氨酸转肽酶(r-GT或GGT)、总胆红素(TBIL)。结果各组肝病患者的血清PA、CHE明显低于对照组,TBA水平(慢性轻度肝炎组除外)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慢性肝炎患者血清PA、CHE含量与慢性肝炎发展阶段性相一致,在慢性重度肝炎与肝硬变阶段达最低水平。结论检测血清PA、CHE、TBA三项指标对于病毒性肝病早期诊断、动态观察及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理论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凝血指标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肝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测定465例各型肝病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FI'V)、凝血酶时间(1-r)、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及D-二聚体指标,并与常规肝功能指标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急性肝炎患者的PT、AVIT、Tr、FIB及D-二聚体指标均正常,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型慢性肝病患者的PT、AP丌、Tr、及D-二聚体均明显增高,FIB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以肝硬化失代偿、重型肝炎及原发性肝癌为甚,且各型肝病患者间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与GGT、ALB、CHE及PA呈负相关,与TBIL、DBIL、TBA及ADA呈正相关;APTT、TT与GGT及PA呈负相关,与TBIL、DBIL、TBA及ADA呈正相关;FIB与TBIL、DBIL、TBA及ADA呈负相关.与GGT及PA呈正相关;D-二聚体与TBIL、DBIL及ADA呈正相关(P〈0.05)。结论Prr、APTT、TT、FIB、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肝病诊治中具有重要价值,尤以慢性肝病为甚,同时再联合肝功能指标综合分析,将有利于肝病患者的诊断、鉴别诊断、病程监测、预后判断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4.
兔胆总管部分结扎肝硬化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通过手术造成胆总管狭窄制备兔胆汁性肝硬化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分离并部分结扎新西兰兔胆总管,结扎时分别与不同孔径的硬塑料管共同结扎或不用塑料管垫衬,结扎后将导管抽出,形成孔径分别为0、0.6 mm、1.0 mm和1.6 mm的狭窄胆总管.存活兔于结扎14周后处死,观察其胆道系统变化情况.结扎前及结扎术后根据兔存活情况于1、2、4、11周经耳中央动脉抽血1.5 mL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结果:兔胆总管部分结扎后有2种现象,一为肝内胆管形成球囊样扩张伴有胆石沉积,此类无明显肝纤维化表现;二为胆总管自狭窄以上呈不同程度扩张,有的呈现串珠样扩张,但无包裹性胆石沉积,此类肝纤维化程度较重.术后第1周,ALT、AST、TBIL、DBIL明显升高,第2周,ALT、AST、TP、ALB下降,TBIL、DBIL降至正常.结论:对新西兰兔进行胆总管部分结扎术可建立胆管阻塞型肝硬化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索拉非尼对肝癌术后早期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经病理确诊为肝癌,术后接受索拉非尼治疗者,共30例,分析不同剂量下、服药前及服药后1个月、3个月时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 不同剂量对血清AST、ALT、TBIL、IBIL、ALB浓度及PT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前及服药后1个月时血清AST、ALT、TBIL、IBIL及ALB浓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PT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前及服药后3个月时血清TBIL、IBIL及ALB浓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AST、ALT浓度及PT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索拉非尼可引起肝癌术后患者早期转氨酶升高,对早期凝血功能有抑制作用,且均与剂量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祁州漏芦(以下简称"漏芦")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KM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等容生理盐水)组、模型(等容生理盐水)组、联苯双酯(100 mg/kg)组、漏芦乙醇粗提物(200 mg/kg)组、漏芦正丁醇提取物(200 mg/kg)组和漏芦水提取物(200 mg/kg)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1 h后,一次性腹腔注射300 mg/kg对乙酰氨基酚(APAP)以复制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比色法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白蛋白(ALB),肝匀浆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肝线粒体Na+-K+-ATP酶(Na+-K+-ATPase)、Ca2+-Mg2+-ATP酶(Ca2+-Mg2+-ATPase)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和ALP活性增强,ALB含量降低;肝组织MDA含量增加,CAT、GPx、SOD、GST活性减弱,GSH含量减少;肝线粒体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减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漏芦乙醇粗提物组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减弱,ALB含量增加,肝匀浆MDA含量减少,GSH含量增加,CAT、GPx、SOD、GST活性增强,肝线粒体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漏芦正丁醇提取物组小鼠血清ALT、AST、ALP活性减弱,ALB含量增加,肝匀浆MDA含量减少,GSH含量增加,CAT、GPx、SOD、GST活性增强,肝线粒体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漏芦水提取物组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减弱,ALB含量增加,肝匀浆MDA含量减少,GSH含量增加,GPx、GST活性增强,肝线粒体Na+-K+-ATPase和Ca2+-Mg2+-ATPase活性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漏芦不同溶剂提取物对APAP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肝肾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肝肾功能的变化。方法 对61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于中毒后20h内抽取静脉血进行血清肝肾功能及胆碱脂酶(ChE)检测,并与54例治愈组和63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后轻度中毒患者ChE有明显降低(P〈0.001);中度中毒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尿素氮(BUN)、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有明显升高而总蛋白(TP)、尿酸(UA)、ChE有明显降低(P均〈0.001);重度中毒TBIL、DBIL、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ALT)、AST、肌酐(Cr)、BUN均有升高明显而TP、UA、白蛋白(ALB)、ChE降低明显(P均〈0.001),有7例心跳停止及6例呼吸肌麻痹各项指标变化最明显者7例死亡。结论 观察血清肝肾功能的变化可以判断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中毒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临床血清学指标和肝组织病理学的关系。方法对189例HBeAg阴性CHB患者进行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与同期血清HBV DNA水平、血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89例HBeAg阴性CHB患者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分级与血清HBV DNA水平相关(χ2=30.26,P〈0.01);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分期与血清HBV DNA水平无明显相关性(χ2=10.94,P〉0.05)。患者血清中TBIL、ALT、AST、GGT水平与肝组织炎症程度呈正相关,其ALB、PTA与之呈负相关。结论 HBeAg阴性CHB患者病毒复制活跃和血清TBIL、ALT、AST、GGT能反映肝组织炎症活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乙型肝炎(HB)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otalbileacide,TBA)、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及肝功能酶学指标[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transpetidase,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变化规律,探索TBA、PA与肝功能酶学指标联检在HB实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门诊和住院乙型病毒性肝病患者124例,正常对照组50例,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TBA、PA与肝功能各酶学指标含量.结果 各组TBA及GGT、ALT、AST、AL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A、CHE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TBA、PA分别与CHE、GGT、ALT、AST、ALP水平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TBA、PA及肝功能酶学指标联检对肝病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病情判断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杨庆芳  刘辉  田静  李兆翌  蒋小琴  纪倩 《中国药房》2013,(47):4429-4432
目的:研究复方茵柏颗粒对四氯化碳(CCl4)肝损伤模型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等容生理盐水)组、模型(等容生理盐水)组、复方茵柏合剂(8.65 g/kg)组与复方茵柏颗粒高、中、低剂量(8.64、4.32、2.16 g/kg)组。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3周。末次给药2 h后一次性腹腔注射40%CCl4的玉米油以复制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的含量;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肝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并对大鼠肝组织作病理学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LDH活性显著增强,TBIL、DBIL含量显著增加,MDA含量显著增加,GSH活性显著减弱(P<0.01);与模型组比较,复方茵柏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ALT、AST、LDH活性显著减弱,TBIL、DBIL含量显著减少,MDA含量显著减少,GSH活性显著增强(P<0.01或P<0.05)。正常对照组大鼠肝小叶结构清晰,肝细胞索排列规则,肝细胞结构及形态正常,核大而圆,居中,核膜清晰;模型组大鼠大部分肝细胞明显水肿,气球样变,肝细胞索排列紊乱,肝小叶内中央静脉和汇管区出现弥漫性的炎细胞浸润;而复方茵柏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大部分肝细胞结构完整,排列整齐,肝细胞水肿、气球样变及炎细胞浸润均明显减轻。结论:复方茵柏颗粒对CCl4所致的大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