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物与人》2010,(9):11-13
张老伯看到某“保健口服液”的宣传中有“增加机体免疫力,对中风有预防作用”的说法,立即买来作为日常保健用品服用,希望能在保健的同时缓解自己的高血压和高血脂。但服用过一段时间后,老病不但没减,反增添了新病脑中风。一气之下,张老伯亲自赶到当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去问个究竞。专家分析认为,是该种口服液中的红参类成分不适合张老伯这样的体质所致。  相似文献   

2.
据了解,70%以上的中风患者发病在秋末和冬季,所以医学专家把中风称之为“秋冬季神经科的流行病”。一到冬季,就进入了中风的高发季节,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金武副教授,向读者介绍一些中风的预防治疗知识。  相似文献   

3.
保健品     
《医疗保健器具》2006,(6):78-78
哈密大枣汁,茗皇茶,冠代螺旋藻,“精力沛”麦胚油胶丸、“赛夫”麦胚纤维营养粉[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罗磊 《健康必读》2008,7(12):50-51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恢复期中风的疗效。方法对53例恢复期中风患者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3—5个疗程。结果53例恢复期中风患者中基本痊愈6例,显效12例,有效30例,无效5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90.57%。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不论对脑出血、脑梗死引起的后遗症同样有效。且针刺手法量化,可重复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会引起中风我知道,但降血压怎么也会中风呢?”中风的赵师傅很不解。“我的血压一直都不高,还是低血压,中风也找上门了?”中风的陈阿姨同样迷惑。——神经内科病房见闻  相似文献   

6.
王雨生 《长寿》2005,(8):6-6
我们常说的“保健品”一词,其规范的说法应是“保健食品”。人们都习惯这样称呼了,也就约定俗成了。但我们应该时刻记住凡保健品均为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偏爱中国人? “高血压,真可怕!中风、偏瘫,谁都怕!” “喝了XX茶,血压一直很稳定,不用整天怕中风啦!” 以上广告词道出了我国高血压患者面对的头号敌人——脑卒中。但对于白种人来说,得了高血压后,他们最担心的却是冠心病。白种人高血压患者易并发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血管事件增多,从而增加死亡的风险,其脑卒中发生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8.
“小中风”再发作危险升级 中风的发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单纯某一个因素造成的,是多种危险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中风一旦发生,无论是否严重,都提示患者已经具备某些导致中风的危险因素,已存在中风发生的病理基础,也就是随时可能血管堵塞或出血的基础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9.
“是药三分毒”。长期服药的糖尿病患者,常常会为自己长期服药而心急,总希望有一种灵丹妙药能将病彻底根除:要不就寄希望有什么保健食品,既能治好糖尿病.又不至于让身体受到伤害。很多人便不停地寻求各种各样的保健品。据统计,我国约有4000万的糖尿病患者,这让开发糖尿病保健食品的厂商寻到了商机。这些年来。各种各样的保健食品也层出不穷.一时让糖尿病病人不知如何是好。那么,糖尿病病人究竟应该如何选择保健品呢?  相似文献   

10.
许多人都会以为中风是冬季的高发病,因此在炎热的夏季,一些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便放松了预防中风的警惕。如果是这样,那情况可有点不妙:有关统计资料显示,一年四季,有两个中风高峰期:气温在0℃以下的隆冬和在32℃以上的盛夏,而且气温越高,危险性越大.这就是所谓的“热”中风。  相似文献   

11.
夏季炎热,一些患有“三高”的老年人往往会发生中风。有的地区盛夏发生中风而住院的患者比隆冬还要多,特别是70岁以上的老人较为多见,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我国每年新发中风患者超过150万,现有幸存者约700万,而这些幸存者中70%-80%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偏瘫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其实,很多中风患者的残疾是可以避免和减轻的。通过及时的、科学的康复治疗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但现实情况是一些错误的认识和不规范的方法却成为中风患者走向康复的“拦路虎”.  相似文献   

13.
健康新知     
保持信念有益健康他汀类药物可防中风复发美国一项大规模调查发现,中风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一类降胆固醇药物,主要用于心脏病患者),如“立普妥”,可有效预防中风复发。调查显示,在美国,初次发生中风的患者有高达20%的人会在5年内再次中风,而医生可选择的降低中风复发危险的方法却极其有限。美国某大学研究人员对4731名平均年龄为63岁的患者进行调查,这些患者在参与研究前6个月内均发生过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结果显示,与服用安慰剂的患者相比,每天服用“立普妥”80毫克的患者,其5年内中风复发的几率下降了16%,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则下…  相似文献   

14.
早春防中风     
中风,是中医对脑血管意外的统称,多见于中老年人。由于发病急骤,来势凶猛,难以预测,病死率和病残率较高,故祖国医学素有“人之百病,莫大于中风”之说。大量临床医学统计资料表明, 50%以上的中风患者发生在早春,故医学专家把中风又称之为“中老年人早春的流行病”。   为什么早春易发中风呢 ?医疗气象学研究认为,早春时节气候仍干燥、寒冷,气温、气压、气流等变化剧烈,正如民谚所云:“春天孩子面,阴晴随时变。”遇到阴雨天气则冷风阵阵,寒气袭人。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常导致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全身毛细血管痉挛性收缩…  相似文献   

15.
特别提醒     
《大众医学》2010,(5):4-4
中风容易“遗传”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父母亲在65岁前发生过中风,其子女在65岁前发生中风的风险是其他人的4倍;母亲在65岁前发生中风,其女儿发生中风的风险很高,而父亲发生中风与其子女发生中风的关系相对弱一些。另外,因脑血管阻塞发生中风的“遗传性”比出血性中风更高。研究还发现,如果子女具有中风的高危因素,如高血压等,则发生中风的风险更高。专家指出,有些因素是无法控制的,如家族史,但要以此为警诫,注意预防。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中风后并发呃逆辨证治疗,观察“中风止呃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高唐县人民医院医治的中风后并发呃逆证的10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病因病机,以肝肾阴虚为根本,辨证分为肝气犯胃,痰气瘀阻(兼湿、热、湿热)、阴虚火旺三种类型,应用自拟“中风止呃汤”临床辨证加减,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在接受治疗的103例患者中,96例在治疗两个疗程后痊愈或明显好转,治疗总有效率为92.4%;另有5例呃逆症状减轻,2例无效。结论 对中风后并发呃逆患者应用自拟“中风止呃汤”临床加减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对于中风患者康复起到了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由于一些保健品、滋补品被过分夸大疗效及厂家虚假广告的宣传,使人们对其失去了信心。而作为传统中药的六味地黄丸却悄无声息地走进了“保健品”的行列。有许多中老年人,只要腰酸腿疼,就自行诊断为肾虚,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来“强身健体”。也有人把它当做降糖药,用于防治糖尿病。更有不少男性把六味地黄丸当成了补肾壮阳的良药。  相似文献   

18.
胡波 《大众医学》2010,(12):20-20
据统计,70%以上的中风(卒中)都是在秋末和冬季发生的,神经科医生将中风称为秋冬季神经科的“流行病”。冬季中风有哪些特点?中风最爱“突袭”哪些人?听听专家的说法。  相似文献   

19.
“医生,我会得中风吗?”这可能是神经内科医生被患者问得最多的问题。所谓中风是中医对急性脑血管病的称谓,西医称之为脑卒中。老百姓怕“中风”,说明脑卒中是一个常见病、高发病和高致残性疾病,往往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中。生存者中有2/3遗留残疾,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危害严重,往往给社会、家庭和患者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的痛苦。  相似文献   

20.
有不少“孝顺”的小辈,在父母身体衰竭的时候,总会向医生提出一个要求:“可否输点白蛋白给补一补?”白蛋白果真能“补”身体吗?白蛋白是什么?人血白蛋白是从人静脉血中提取的一种无菌血浆蛋白制剂。1943年由美国哈佛大学科恩首先制成,是以低温乙醇对血浆进行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