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骶管神经根鞘囊肿的MRI诊断价值及临床特点。材料和方法:分析和总结42例骶管神经根鞘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RI表现。结果:42例中25例无明显骶神经受损表现,仅表现为腰部不适;17例有腰骶部疼痛、下肢麻木无力、感觉异常、二便异常等骶神经受损表现。所有病例MR图像上均清晰显示骶管神经根鞘囊肿的位置、大小、数目、形态以及对邻近结构的压迫,在T1WI上为低信号,T2WI上为高信号,T2W/SPIR上骶管内脂肪信号被抑制,表现为明亮高信号,边界清晰,边缘光滑;其中囊肿较大者引起骶骨骨质压迫吸收,T2WI/SPIR序列上骶管内脂肪信号被抑制,囊肿显示更清晰。结论:骶管神经根鞘囊肿在临床上常被误诊或漏诊,MRI具有多平面、无创等优点,对明确诊断、判断范围和治疗选择、随访观察都有重要作用,为其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探讨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影像学和临床特点,以助于临床诊断,方法:观察24例经手术证实的骶管内蛛网膜囊肿患的X线片,CT,造影后CT,MRI等影像学资料中的影像改变,分析该组患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手术中的病理特点,结果:X线片,CT,及MRI中均可显示出骶骨的骨性改变,造影后CT囊肿内造影剂显影,MRI可以清楚的显示出囊肿呈长T1及T2信号,信号强度与脑脊液一致,临床症状以骶管内神经受压表现为主,囊肿与硬膜囊一般有交通孔,结论:MRI是最好的影像学诊断方法;骶管内蛛网膜囊肿的发生是由于先天的硬膜缺损所致。 相似文献
5.
骶神经根囊肿是引起腰腿痛的一种少见原因,临床表现类似腰椎间盘突出症,如二者同时存在,更易漏诊。我院1992年10月至1996年9月,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伴有骶神经根囊肿7例,现就其诊断和治疗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5例,女2例,年龄35~62(平均47.4)岁;病程半年至10年。囊肿位于S1神经根6例(单侧5例,双侧1例),硬膜囊左下方1例,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部位L3~42例,L4~53例,L5~S12例。1.2 主要症状及体征 7例首发症状为腰骶部酸胀钝痛,能忍受。单侧下肢放射痛或麻木6例,疼痛向双侧臀部及大腿后侧放射1例,久坐,站立或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6.
神经根膜囊肿的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根膜囊肿即发生于椎管内脊神经根周围内含脑脊液的蛛网膜囊肿 ,随着MRI的广泛应用 ,本病报道随之增多。我们总结了 1996年 4月— 2 0 0 2年 6月间行MRI扫描的神经根膜囊肿 36例 ,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 资料与方法36例中男 2 5例 ,女 11例 ,年龄 17~ 75岁 ,其中 <30岁 3例 ,30~ 6 0岁 2 4例 ,>6 0岁 9例 ,临床表现根性疼痛 6例 ,腰骶部疼痛 2 8例 ,无明显不适偶然发现 2例。病史 10余天至 6年不等。 2 1例曾因相同症状行CT扫描 ,诊断椎管狭窄 3例 ,椎间盘突出 7例、神经根膜囊肿 2例 ,疑为神经根膜囊肿 1例 ,疑为肿瘤 1例… 相似文献
7.
骶神经根囊肿的影像学特点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骶神经根囊肿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对68例骶神经根囊肿的临床表现及MR、CT(16例)、脊髓造影(29例)和X线平片等影像学特征进行总结,分析。探讨了病因和治疗方法。结果本病的临床特点是腰骶部疼痛伴骶神经压迫症状; 相似文献
8.
①目的 探讨骶管囊肿影像诊断及治疗方法.②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骶管囊肿患者的影像特点及治疗方法.③结果 MRI容易显示病灶,行X线及CT检查多不易发现.骶管囊肿临床症状以骶管内神经受压表现为主,临床症状与体位改变关系密切.本组32例骶管囊肿患者中9例临床症状明显者采取手术治疗,症状改善明显.④结论 MRI是骶管囊肿诊断的主要依据.对MRI确诊骶管囊肿较大且临床症状明显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骶神经根囊肿较为少见,常以腰骶部疼痛不适和骶神经根受压为主要临床症状,故临床上常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椎管占位等疾病。随着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发展,特别是MRI检查技术的进步,骶神经根囊肿的检出率得到较大的提高,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明确的诊断。自2002年6月至今收集骶神经根囊肿13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骶管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治疗的骶管蛛网膜囊肿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结果骶管蛛网膜囊肿临床症状以骶管内神经受压表现为主,临床症状与体位改变关系密切,行X线及CT检查多不易发现;MRI显示硬膜囊末端为圆形、椭圆形、梭形的囊性肿物,且与脑脊液信号相同。本组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其中19例得到6~30个月的随访,平均18.6个月,18例患者疗效优良。结论MRI是骶管蛛网膜囊肿最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是诊断的主要依据。对临床症状重且影像学显示囊肿大者应考虑手术治疗,手术能有效防止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肌电图与MRI在腰骶神经根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浙江省舟山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就诊的腰骶神经根病患者97例,均行肌电图及MRI检测,并以手术探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测结果阳性率,采用Kappa法进行一致性分析,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及累及节段。结果 肌电图检测阳性89例,MRI检测阳性90例,两者一致性较好(Kappa≥0.75)。两种方法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电图检测阳性89例中,损害最多节段见于L5+S1(36.08%)、L5(18.56%)及L4+L5+S1(16.49%),MRI检测阳性90例中,损害最多节段见于L4+L5+S1(29.90%)及L4+L5(18.56%),肌电图检测发现单根损伤及双根损伤多于MRI检测,双根以上损伤低于MRI检测... 相似文献
12.
骶神经根囊肿是引起腰腿痛的少见疾病,它的临床表现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管狭窄症相似,二者合并存在时易被漏诊或误诊而得不到有效治疗。本文介绍作者自1993年2月至1996年4月收治6例骶神经根囊肿的临床经验,均手术治疗,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 相似文献
13.
骶神经根周囊肿是一种少见疾病,国内外报道不多。近4年来,我科共收治4例,均行囊肿切除术,除1例失访外,其余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男性,40岁。因双下肢疼痛3个月、小便困难1个月入院。症状晨轻、晚重。检查见马鞍区及右大腿内侧感觉减退,肛门反射、提睾反射减弱,右直腿抬高30°。椎管造影发现L_5、S_1右旁有1.5cm×2.0cm、左旁有1.0cm×1.5cm囊肿,伴L_5、S_1椎间盘轻度膨出。手术切除囊肿后,症状基本消失。4~5月后又发生双下肢疼痛,检查发现双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再行股骨头置换手术,症状减轻。 相似文献
14.
15.
骶管内硬膜外囊肿2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骶管内硬膜外囊肿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5例骶管内硬膜外囊肿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和治疗方法,并与椎间盘突出症对比两者的差异。结果 25例患者均有腰骶疼痛,长时间坐位和直立位加重,平卧后减轻,9例伴有下肢放射病,5例伴有肛门坠胀,9例会阴灼痛,l例尿潴留;体征:均有骶部弥散性叩痛,鞍区感觉障碍l例,与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不尽相同。本组手术治疗11例,同时行椎间盘髓核摘除术6例,14例继续门诊观察治疗。结论 对疑诊腰椎闻盘突出症患者,若与临床症状、体征不符合时,应进一步行骶部影像学检查。神经症状重,影像学显示囊肿大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17.
我科 1995年 5月~ 2 0 0 0年 5月采用骶管硬膜外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83例 ,效果良好。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 83例 ,男 6 0例 ,女 2 3例 ;年龄 2 4~ 6 2岁 ,平均 5 4岁 ;病程 10天~ 3年 ,平均 1年。1 2 临床症状体征 :病例中有腰痛和放射性下肢痛 6 3例 ,腰痛无放射性下肢痛 19例 ,骶尾部疼痛 1例 ;直腿抬高试验 30度~ 6 0度 6 3例 ;L4~ 5棘突压痛2 2例 ,L5~S1棘突压痛 32例。1 3 CT结果 :L4~ 5椎间盘突出 2 3例 ,L5~S1椎间盘突出 4 0例 ,L3~ 4 椎间盘突出 4例 ,L4~ 5,L5~S1两个椎间盘突出 16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骶部硬膜外囊肿的影像学特点及分析.方法:本组12例均行腰骶部及盆骨X线片检查,其中9例行CT扫描,11例行MRI检查,5例行脊髓造影.结果:本组影像检查X线诊断率14%,CT诊断率50%,MRI、脊髓造影检查诊断率100%.结论:骶部硬膜外囊肿影像学检查具有特征性表现,对该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本组12例通过影像的各种检查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分析,提高影像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骶管蛛网膜囊肿临床表现以腰骶部疼痛和骶神经根受压症状为主,临床上常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或椎管内肿瘤,随着检查手段的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加深。本研究就骶管蛛网膜囊肿MRI表现加以探讨,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骶管囊肿是引起腰腿痛的原因之一,它的临床表现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很相似而常被误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