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临床资料  例 1,男性 ,5 5岁。皮肤、巩膜黄染进行性加重一月 ,伴有右上腹隐痛 ,既往有乙肝病史。总胆红素 5 48μmol/L ,直接胆红素 30 3μmol/L ,AKP830IU/L。HbsAg(+) ,抗Hbe(+) ,AFP>30 0 μg/L。B超、CT和MRCP均提示肝门占位 ,肝内外胆管扩张 ,有肝门胆管癌可能。积极术前准备 ,择期行手术治疗 ,术中见肝硬化严重 ,呈结节状 ,胆总管内可见 2cm× 1.5cm大暗红色组织。行癌栓清除 ,“T”管引流 ,病理示胆管癌栓 (肝癌细胞 ) ,术后诊断为原发性肝癌伴胆管癌栓。术后 1月黄疸消退 ,术后 3个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冷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应用价值。方法:(1)家猪12只,腹腔镜下显露肝脏,Trocar针穿刺腹壁,经一非金属鞘将冷冻头插入肝右叶冷冻;(2)11例原发性肝癌,超声引导穿刺扩张皮肤直至肝内肿瘤表面,保留一非金属鞘,LCS-2000冷冻机5mm冷冻头经鞘管 至肿瘤中心冷冻,结果:(1)实验动物术后无腹腔内出血,冷冻穿刺部位无严重冻伤。(2)11例病人冷冻后恢复均顺利,其中5例肿瘤缩小≥50%,1例肿瘤完全消失。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冷冻治疗肝癌是一种安全可行,新型微创的局部治疗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晚期肝癌的综合治疗方法很多 ,但仍以手术切除疗效最佳。是目前唯一可获得根治效果的治疗手段。今将外科手术治疗的中、晚期肝癌 6 5例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6 5例原发性中、晚期肝癌 ,男 5 9例 ,女 6例 ,年龄 2 2~ 6 9岁 ,中位年龄 49 7岁。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 6 1例 ,胆管细胞癌 4例 ;巨块型 5 2例 ,其中癌肿直径 <10cm 2 2例 ,10~ 15cm 2 5例 ,15cm 5例 ,结节性 18例。术前合并肝硬变者占 95 7% ,AFP阳性率 83 1% ,B超检查阳性率为 92 9%。1 2 手术方法 行右半肝切除 10例 ,左半肝切除 9例 ,肝…  相似文献   

4.
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与经皮肝穿刺肿瘤内无水酒精注射 (PEI)治疗原发性肝癌均有一定的疗效 ,但也存在其局限性 ,我们采用TACE与PEI结合治疗中晚期肝癌病人 12 6例 ,取得较好疗效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2 78例原发性肝癌分为两组 :TACE治疗组 15 2例 ;TACE +PEI联合治疗组12 6例。TACE治疗组男性 12 4例 ,女性 2 8例 ,肿瘤 4~ 15cm(平均 9cm ) ;联合治疗组男性 10 6例 ,女性 2 0例 ,肿瘤 6~ 18cm(平均 9 6cm)。2 .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股动脉穿刺插管至腹腔动脉造影 ,超选插…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肝癌肺癌肠癌切除后生存6年1例报告廖彩仙,吕祥枝患者,男,41岁,1986年10月查体时B超发现肝左叶12.4cm×10.6cm占位性病变,无不适症状。AFP阳性,6年前曾患黄疽性肝炎。同月行左半肝切除术,术中见无肝硬化,肿瘤包膜不完整,术后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大肝癌经肝动脉门静脉化学药物栓塞治疗(TACE+PVCE)缩小后,再行2期外科综合性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大肝癌48例行TACE+PVCE治疗,癌灶明显缩小后,15例行肝癌切除术;在B型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23例行部灶内无水酒精注射,10例行癌灶深度冷冻。结果 TACE+PVCE治疗后,肝癌癌灶由平均直径10.6cm缩小到4.6cm;AFP阳性27例中,降至正常19例;在切除的肝癌  相似文献   

7.
江锦芳 《护理学杂志》2002,17(7):515-516
12 5I 抗AFP导向治疗原发性肝癌已取得较好的效果[1] ,为进一步探讨导向治疗后放射性 12 5I(核素 )对医护人员、环境的影响 ,1997年 2月至 1998年2月 ,我们对 15例原发性肝癌病人接受 12 5I 抗AFP导向治疗后 ,血液中 12 5I的代谢规律、排泄物 (尿 )的含量、病人肝区及体表周围放射性强度进行了监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5例中 ,男 13例、女 2例 ,年龄 2 9~ 5 8岁 ,平均4 2 5岁。 15例病人均经AFP检测、肝脏B超、肝动脉造影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按我国 1997年制定的分期标准[2 ] ,Ⅱ期 12例 ,Ⅲ期 3例。肿块直径 <5cm …  相似文献   

8.
在“肝脏无手术禁区”的新概念尚不能被完全接受时,有些可行外科治疗的巨大原发性肝癌仍被判为“不治之症”而失去治疗机会。为此,回顾性总结了我院1989年1月至今48例巨人原发性肝癌外科治疗的有关资料,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48例,男43例,女5例,男女之比为8.6:1,年龄29~83岁,平均51岁。HBsAg阴性者13例,AFP阴性者9例,但其GGT、AKP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B超示肝实质占位48例,CT诊断肝癌32例,肝脏同位素扫描确诊3例,肿瘤最大直径30cm,平均直径13.29cm,直径 …  相似文献   

9.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1岁。1989年底体格检查B型超声、CT发现肝右叶实性占位37cm×39cm,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280mg/ml。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行开腹探查证实肝右叶肿物行肝右叶局段切除术及胆囊切除术,手术及术后恢复顺利,术后病理诊断为低分化肝细胞癌伴结节性肝硬化。术后1个月复查AFP降至正常。1990年5月至1993年8月复查B型超声和CT时,高度怀疑复发,再行肝动脉造影并灌注化学药物治疗6次,未做栓塞。1995年3月至5月行肝脏癌灶穿刺注射无水酒精治疗4次。1995年10月至12月行肝脏癌灶穿…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抗人小扁豆凝集素结合型甲胎蛋白异质体单克隆抗体(AFP-R-LCAMcAb)对甲胎蛋白阳性肝癌细胞的特异性及亲和力,作者经周围静脉应用放射性核素131I标记的AFP-R-LCA-McAb对原发性肝癌及肝炎后肝硬变患者进行了放免显像研究。结果显示:131I标记的AFP-R-LCAMcAb能选择性地在6例甲胎蛋白阳性肝癌患者肿瘤组织内积聚,而6例甲胎蛋白阴性肝癌患者及4例肝炎后肝硬变患者肿瘤区及肝内均无放射性积聚。作者认为AFP-R-LCAMcAb对甲胎蛋白阳性原发性肝癌细胞具较强的特异性亲和力,有希望成为肝癌放免检测及治疗的理想载体。  相似文献   

11.
我科自 2 0 0 0年 10月至 2 0 0 2年 2月收治肝癌合并肝管癌栓 4例 ,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 1,女 ,46岁 ,因反复上腹痛伴皮肤眼球发黄 2个月 ,以梗阻性黄疸、胆管残余结石收入院。 2个月前曾因“急性胆囊炎”在外院急诊行“胆囊切除术”(具体不详 ) ,剖视胆囊内有“细小结石”。术后反复发作上腹痛伴黄疸发热 ,经抗感染、解痉治疗可缓解。入院后B超示肝脏回声均匀 ,胆总管轻度扩张 (0 .9cm ) ,HbsAg(+ ) ,AFP45。手术探查见肝左内叶占位约 2cm× 2cm× 2cm ,胆管内有鱼肉样栓子。行左半肝切除 ,胆总管切开取栓T形管引…  相似文献   

12.
病人男 ,47岁 ,因上腹不适 1个月入院。查体 :皮肤、巩膜无黄染 ,腹部平坦 ,无压痛 ,未触及明显包块 ,肝脾未触及 ,无腹水征。化验 :外周血常规正常 ,HBsAg( ) ,AFP正常 ,肝功能正常。腹部B超及CT检查均发现右肝约有 5 0cm作者单位 :0 710 0 0 保定市 ,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肝胆外科× 4 0cm大小实性包块 ,考虑为原发性肝癌、剖腹探查 :肝右后叶约有 5 0cm× 4 2cm× 3 0cm大小包块 ,质硬 ,即行不规则肝切除 ,切缘距肿物约 3cm ,门静脉置化疗泵。术后病理报告 :肝母细胞瘤。术后经化疗泵予顺铂、阿霉素、长春新碱化…  相似文献   

13.
我院 1 986~ 1 996年共收治细菌性肝脓肿 1 6例 ,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 ,取得较好疗效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6例中 ,男 1 3例 ,女 3例 ;年龄最大者6 0岁 ,最小者 2 8岁 ,平均 32岁。病变部位及大小 :肝右叶单发脓肿 1 2例 ,左叶单发脓肿 2例 ;多发脓肿 2例 ;脓肿最大者 2 0cm× 8cm ,最小者 4cm× 3cm。 1 6例术前均经B超检查并经穿刺证实。住院时间最长者 2 0d ,最短者 8d ,平均 1 5d。1 2 穿刺方法1 2 1 B超定位 通过B超测量出三条径线 :①首先探查测量出脓肿近侧壁距体表…  相似文献   

14.
冷冻技术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原发性肝癌最有效的方法 ,然而切除率仅为 2 5 % ,姑息性切除即使与放疗及全身化疗配合 ,疗效仍较差〔1〕。液氮冷冻治疗已成为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法之一 ,尤其为不能切除的肝癌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途径〔2〕。甚至有学者认为冷冻治疗可以达到与手术切除类似或相近的效果〔3〕。我院于 1998年 4月至 2 0 0 0年 4月应用冷冻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 6 0例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 6 0例 ,男 4 1例 ,女 19例 ,年龄 38~ 74岁 ,平均 5 2岁。全部病例术前常规检查肝功能、AFP、肝炎标志物 ;经肝脏B超、CT、D…  相似文献   

15.
周松  杨爱国  曾琦  邹耀祥 《腹部外科》2002,15(4):244-244
例 1:男 ,36岁。因反复发作上腹部闷痛不适半年入院。门诊B型超声检查示“左肝占位 ,肝癌可能性大”。入院体检 :腹平软 ,上腹部轻压痛 ,未触及明显包块。入院后化验AFP正常 ,肝脏CT扫描示肝左叶见一块状低密度灶 ,CT值 4 5 .6Hu ,边界欠清 ;增强示低密度灶强化不明显 ,CT值 4 8.5Hu ,大小 7.2cm× 9.0cm ,考虑为原发性肝癌可能性大。经术前准备后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见肿块位于胃窦部小弯侧 ,呈灰白色 ,大小约 9.0cm× 7.0cm×5 .0cm ,已浸润肝左叶脏面 ,行姑息性胃次全切除术 ,术后病理示胃窦部平滑肌肉瘤。例 2 :…  相似文献   

16.
肝硬变、肝癌、肝腺瘤三者并存的现象罕见 ,我院不久前曾诊治 1例 ,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病人男 ,5 3岁。因上腹部坠胀不适 ,巩膜黄染半月余入院。既往肝硬变病史 6年 ,曾有 4次腹水发作 ,给予利尿、支持、白蛋白等治疗缓解。化验检查 :AFP16 4 7μg/L ,CA1996 0 3μg/L ,CA2 116 5 6 μg/L ,HBsAg(+) ,HBeAb(+) ,HBcAb(+) ,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升高。B超及CT检查 :肝右后叶可见 5 2 3cm× 3 81cm强回声团块 ,边缘不规则 ,有结节状回声及暗区。肝右前叶可见一 1 84cm×2…  相似文献   

17.
大肝癌术后复发是否再手术尚存争议。我科对一例巨大肝癌先后 3次手术切除原发灶 ,患者生存 6年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19岁。因上腹部饱胀不适 2月入院 ,无肝炎、肝硬化史 ,右上腹扪及一拳头大质硬包块 ,肝功能无异常。AFP阴性 ,肝酶谱正常。B超示肝右叶占位性病变。CT示肝右叶 10cm× 11cm病灶。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 (巨块型 )。插管全麻下行手术探查 ,术中证实为肝右前叶癌 ,行局部根治性切除 ,手术及术后过程顺利。接受化疗。术后两年B超发现原病灶旁 3cm× 3cm复发灶 ,经CT证实后再次手术切除。术…  相似文献   

18.
一、临床资料患者男性 ,5 8岁 ,因巩膜皮肤黄染 3个月 ,右上腹痛伴发热 3d入院。体格检查 :巩膜、皮肤重度黄染 ,右上腹可触及肿大胆囊 ,有触痛。B型超声和CT示右肝后叶肝癌 ,胆囊明显增大 ,胆囊结石 ,肝内、外胆管扩张 ,肝门胆管占位病变。PTC示 :肝内胆管扩张 ,肝门部至胆总管可见 6 5cm×2 5cm椭圆形充盈缺损 ,可见造影剂从充盈缺损两旁流入胆总管下段至十二指肠 ,胆囊未显影。肝功能检查示阻塞性黄疸 ,AFP 30 μg/L。术前诊断为胆管癌并肝转移 ,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术中见肝脏呈淤胆硬化症 ,表面未触及肿物 ,胆囊…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中晚期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介入疗法与术后转移复发的关系 ,我们通过ELISA方法检测了原发性肝癌病人介入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变化。材料和方法1.病例资料 :选取山东省肿瘤医院肝胆外科 1998年4月至 1998年 12月收治的肝癌住院病人 6 4例 ,主要依靠B型超声、CT、MRI和肿瘤标志物 (AFP定量 )等明确诊断 ,且术前未行任何治疗。按 1977年全国肝癌协作会议制定的分期标准 ,Ⅰ期 2例 …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肝癌合并胆道癌栓的诊断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并胆道癌栓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特点,总结其诊断的规律。方法 分析近4年来我院收治的肝癌并胆道癌栓42例病人的一般情况,病人入院后行常规实验室检查及B超、CT、MRI、ERCP、PTC等检查。结果 本组术前正确诊断率为71.8%。临床表现为肝癌及梗阻性黄疸症状。实验室检查AFP阳性27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28主前血清胆红素增高者33例,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19例,白细胞增高18例。影像学特点为:肝内肿瘤,胆道扩张,胆道内占位。要中见癌栓组织松脆易碎,多与胆道壁无相连,与肝内原发病灶相连或不相连。B超、CT、MRI、ERCP、PTC的正确诊断率分别为8.11%、2.63%、10.00%、69.70%、100%。结论 肝脏占位,肝炎病史,AFP升高同时出现胆道扩张、黄疸,应考虑到本病存在,并选择多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