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鼻咽上皮癌变过程中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酶RNA的表达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研究二亚硝基哌嗪(DNP)诱发大鼠鼻咽癌变过程中端料酶的表达规律。方法 以DNP诱导大鼠鼻咽癌:用PCR-ELISA和Nested RT-PCR检测DNP诱导大鼠鼻咽癌变不同阶段端粒酶活性和端料酶RNA的表达,同时作病理形态学检测。结果 DNP诱导大鼠鼻咽癌变过程中,端粒酶活性不断升高,端粒酶的变化与鼻咽癌变呈正相关,而且端粒酶中RNA表达先于端粒酶的表达。在大鼠鼻咽上皮细胞异型增生阶段即出现端粒酶的激活和端粒酶RNA的表达。结论 化学致癌物DNP诱导细胞癌变端粒酶的激活,且端粒酶的扩活和端粒酶RNA的表达是鼻咽上皮癌变的早发事件,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
鼻咽癌 (NPC)的化学病因主要涉及亚硝胺类化合物 ,这类物质需经体内细胞色素p450 2E1 (CYP2E1 )等酶代谢活化后方具致癌潜能。我们曾单独用二亚硝基哌嗪 (DNP)体外诱导人鼻咽上皮细胞 ,获得恶性转化表型 ,而对DNP的活化过程却不明确。方法和结果 :采用RT -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了正常鼻咽上皮细胞 ,首次发现CYP2E1在鼻咽部的表达 ,提示DNP在体外作用于鼻咽细胞后可能被CYP2E1代谢活化而致细胞癌变 ,为NPC的化学病因提供了重要证据。另有研究提示在CYP2E1基因上游 5’ -侧端区调控序列…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化学致癌物二亚硝基哌嗪(DNP)诱发转基因小鼠鼻咽上皮细胞体外恶性转化。转化细胞表现为形态学改变,生长寿命延长,停泊非依赖性生长,染色体异常,接种裸鼠后形成肿瘤。电镜观察这些细胞呈低分化鳞癌细胞特征,实验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携带EB病毒潜伏膜蛋白瘤基因的转基因小鼠鼻咽上皮细胞在小鼠肝微粒体酶(S9mix)活化下,对DNP的转化具有一定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端粒酶RNA反义核酸降低鼻咽癌细胞p53蛋白表达水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端粒酶活性抑制后鼻咽癌细胞p53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脂质体介导端粒酶反义寡核苷酸转染鼻咽癌CNE1和CNE2Z细胞株,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端粒酶逆转录酶(hTRT)和p5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端粒酶RNA反义寡核苷酸可抑制CNE1和CNE2Z细胞的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出现凋亡峰,反义寡核苷酸组hTRT和p5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组及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端粒酶RNA反义寡核苷酸抑制鼻咽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后可降低p53蛋白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5.
端粒(telomere)长度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是细胞正常生理功能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端粒长度的变化可导致两个截然相反的病理生理过程-癌变和衰老,端粒过长可引起细胞永生化而癌变,端粒进行性缩短则有丝分裂能力下降导致细胞衰老[1].端粒的长度和结构依赖端粒酶的活性及端粒蛋白复合体(shelterin)的调节[2],端粒酶的激活可引起端粒DNA序列增加而延长细胞的寿命.泛素样小分子修饰(small ubiquin-like modifier,SUMO修饰)在不同的端粒维持机制中的作用途径不同,SUMO修饰可激活端粒酶的活性,促进依赖端粒酶合成端粒的途径,SUMO修饰也可促进同源重组途径合成端粒的能力[3],增加端粒的长度,在保持端粒的长度上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探讨端粒长度与端粒酶活性在人鼻咽癌细胞CNE-2L2恶性行为改变前后的变化,建立研究恶性行为改变与端粒长度与端粒酶活性间关系的细胞模型。与6A8α-甘露糖苷酶表达正常的CNE-2L2细胞(野生型细胞W,转导空载体的细胞M及转导无关DNA片段的细胞S)相比,6A8α-甘露糖苷酶表达低下的细胞(AS)接种裸鼠皮下后的肿瘤性生长受抑。用Telo TAGGG Telomere Length Assay Kit及Telomerase PCR ELISA Kit分别测定端粒长度及端粒酶活性,用RT-PCR方法分析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TRF)的转录水平。见AS细胞的端粒明显缩短(6.78Kb,W细胞为8.40Kb,M细胞为8.34kb,S细胞为9.56kb),但端粒酶活性及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l和2(TRFl和2)的转录水平未见改变。实验表明,恶性行为降低的CNE-2L2细胞的端粒变短,但与端粒酶活性及TRF1/2无关,提示在CNE-2L2细胞中可能存在着端粒酶及TRF1/2以外的调节端粒长度的机制。这为研究肿瘤细胞恶性行为改变与端粒长度与端粒酶活性间关系提供了一个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鼻咽粘膜慢性炎症、癌前病变和鼻咽癌端粒酶(telomerase)活性水平及强弱的检测 ,探讨端粒酶活化在鼻咽癌多阶段形成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和可能作用 ,为鼻咽癌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对鼻咽部良、恶性肿瘤端粒酶活性表达进行比较 ,探讨端粒酶在鼻咽癌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性。方法 :采用非放射性梯度稀释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TRAP)检测鼻咽癌各阶段活检标本和鼻咽纤维血管瘤手术标本的端粒酶活性。实验数据用 SPSS统计分析。结果 :1鼻咽粘膜慢性炎症、癌前病变及鼻咽部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 2 0 % (2 / 10 )、10 0 …  相似文献   

8.
口虾蛄提取物对人鼻咽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口虾蛄提取物(EOS)对人低分化鼻咽癌细胞系(CNE-2Z)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EOS对CNE-2Z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酶联免疫吸附法(TRAP-ELISA)检测各组细胞端粒酶活性,RT-PCR法检测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c-Myc蛋白表达。结果:EOS对CNE-2Z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P0.01);EOS处理组CNE-2Z细胞端粒酶的活性、hTERT mRNA和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也呈剂量依赖性,并且hTERT mRNA的下调与c-Myc的抑制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EOS可能通过下调细胞c-Myc表达而抑制了hTERT mRNA的转录,以致端粒酶的活性降低而抑制CNE-2Z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
端粒酶RNA的反义地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重组腺病毒转移并表达端粒酶RNA的反义cDNA,采用基因重组腺脂质体共转当闰酶反义重组病毒,用Southern杂交鉴定病毒的整合功能,用TRAP- 染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MCF-7细胞是恶性乳腺癌的典型细胞系。对对照组MCF-7、MCF-7、vAd-AAV细胞相比,反义病毒感染后的细胞是恶性乳腺癌的典型细胞系。与对照组MCF  相似文献   

10.
端粒酶的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及其在病理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Kim等于 1994年报道了用TRAP法能检测到数十个肿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以来 ,端粒酶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重要的进展可概括为其蛋白质成分的分离、纯化及其基因克隆 ;端粒酶的功能研究 ;表达细胞群的研究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4个方面。一、端粒酶蛋白质成分分离端粒酶是一个以自身RNA为模板逆转录出一段DNA以补充染色体DNA在复制中由于末端RNA引物被水解后 ,其缺口不能被DNA聚合酶修复而丢失的端粒末端DNA的核蛋白。不同种属的端粒酶的RNA在 1995年和 1996年先后由Greider等[1 ] 克隆到。但端粒酶蛋…  相似文献   

11.
端粒酶是一种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核蛋白(RNP)。它能够利用3’端粒作引物,以自身RNA为模板来拷贝端粒DNA序列并不断添加到染色体末端。其蛋白组分由多个亚基蛋白构成,对端粒酶活性的调控起着重要作用。目前,酵母、某些纤毛虫和人的端粒酶蛋白及其基因已相继提纯和克隆成功,端粒酶催化组分的研究也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表明,端粒酶蛋白组分可能是一个潜在的抗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2.
最近的证据表明端粒酶活性为细胞永生态(immortality)所需,而细胞永生态又为维持大多数恶性肿瘤细胞的无限生长能力所必需。胃肠癌发病的步骤之一很可能是细胞获得永生态。为了了解胃肠癌恶性度的发生、发展是否取决于端粒酶活化并决定在癌变的哪一期细胞可检测到端粒酶活性,作者应用端粒重复扩增模型方法(TRAP)分析了胃、结直肠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端粒酶活性。  相似文献   

13.
端粒,端粒酶和肿瘤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天然末端,它对染色体的稳定起重要作用。其长度缩短或丢失可导致细胞死亡或恶变。端粒酶是一种特殊的核糖核蛋白逆转录酶,它的活性可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加到染色体末端,以维持端粒长度,使细胞永生。端粒及端粒酶与肿瘤发生的关系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端粒酶可望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新的靶分子。本就这一领域里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核糖核蛋白酶端粒酶的活性在正常体细胞中不被检出,因此,随着每一次细胞分裂,构成染色体末端的端粒重复序列TTAGGG逐步地缩短。最近获得支持的模式是在生殖细胞和活细胞中有端粒酶活性以维持端粒长度,这样就解决了“末端修复问题”。作者的研究目的是为了确定在恶性乳腺癌演进的哪个时期端粒酶活性重新被激活,以及端粒酶认识可否作为乳腺癌诊断和潜在治疗的指标。作者用多聚酶链式反应测定端粒酶活性的方法,检查140例乳腺癌样本(来自140例患者)的端粒酶活性,4例叶状肿瘤(来自4例者),38例非恶性肿瘤病(20例纤维腺癌、17例纤…  相似文献   

15.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NS3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区3(HCV NS3)蛋白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以探讨HCV NS3蛋白在HCV致癌中的作用,并观察端粒酶活性原位检测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HCV NS3真核细胞表达质粒pRcHCNS3-5′(表达HCV NS3 N端多肽),pRcHCNS3-3′(表达HCV NS3C端多肽)和空白质粒pRcCMV转染NIH3T3细胞,分别获得11、11和8个阳性克隆;采用链霉素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法(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转染的NIH3T3细胞中HCV NS3蛋白表达,并通过端粒酶活性原位检测法和端粒酶聚合酶链反应(PCR)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技术分别检测转染前后NIH3T3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定位和定量变化.结果 HCV NS3表达质粒pRcHCNS3-5′或pRcHCNS3-3′转染的NIH3T3细胞均表达HCV NS3蛋白,HCV NS3蛋白阳性信号均位于细胞质中,并以前者表达的阳性信号为强(χ2=6.667,P<0.05),各组细胞端粒酶活性存在显著差异(F=143.083,P<0.01),其中质粒pRcHCNS3-5′转染的NIH3T3细胞端粒酶活性最强,11个克隆均呈阳性,质粒pRcHCNS3-3′转染的细胞次之(P<0.05),空白质粒pRcCMV转染细胞和未转染NIH3T3细胞最弱;HCV NS3蛋白的表达水平和端粒酶活性强度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rs=0.808 4,P<0.01);采用端粒酶活性原位检测方法和端粒酶PCR ELISA技术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rs=0.501 96,P<0.01).结论 (1) HCV NS3蛋白可能是通过内源性机制激活细胞端粒酶导致宿主细胞恶性转化;(2) HCV NS3蛋白 N端多肽对宿主细胞端粒酶的激活作用强于C端多肽;(3) 进一步证实端粒酶活性原位检测法是一种适合于病理形态与功能研究的技术.  相似文献   

16.
端粒酶活性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粒酶是一种RNA-蛋白质复合物,它通过逆转录过程将富含G的单链DNA重复序列合成至染色体末端。端粒酶的激活和抑制影响到端粒长度的改变,进而对衰老和肿瘤发展有所贡献。建立其活性调控模型,讨论细胞内外因子及其自身组分对它活性的影响,将能够给予关于端粒酶的应用性研究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端粒酶活性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端粒酶是一种RNA-蛋白质复合物,它通过逆转录过程将富含G的单链DNA重复序列合成至染色体末端。端粒酶的激活和抑制影响到端粒长度的改变,进而对衰老和肿瘤发展有所贡献。建立其活性计控模型,讨论细胞内外因子及其自身组分对它活性的影响,将能够给予关于端粒酶的应用性研究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8.
背景:研究表明,基因修饰许旺细胞可使许旺细胞在体内存活时间延长,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的恢复。目的:以反转录病毒PLXSN 为载体,将hTERT 基因转染入体外培养的大鼠许旺细胞,检测许旺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生物学特性。方法:体外培养Wistar大鼠许旺细胞,经反转录病毒PLXSN为载体介导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转染,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空载病毒转染,以正常培养的许旺细胞为对照组。采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许旺细胞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以细胞生长曲线、MTT比色法观察细胞生长的优化作用。结果与结论: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转染许旺细胞48 h后,检测到人端粒酶反转录酶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明显。与对照组和空载病毒组比较,细胞的生长速度明显增快,G0/G1期细胞数减少,S期细胞数增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结果表明通过反转录病毒PLXSN 为载体介导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基因转染使许旺细胞端粒酶活性明显升高,能够促进体外培养的大鼠许旺细胞增殖。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9.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特有的一段DNA序列和几种特异性蛋白质构成的复合物。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酶,能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从而维持端粒的长度。端粒/端粒酶的表达调控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及细胞的衰老、永生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深入研究端粒/端粒酶的结构功能及其在恶性血液病细胞和正常造血细胞中的表达和调控,将有助于达到控制和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端粒酶活性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各期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检测,以了解端粒酶活性与CML病程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酶标记免疫吸附分析法(PCR-ELISA)测定端粒酶活性。结果:正常骨髓组端粒酶活性为9.85±0.68,CML慢性期为24.48±12.73,明显高于正常骨髓组(P<0.05),加速期为76.76±21.84,急变期为90.62±25.41,两者均明显高于慢性期组(P<0.001,P<0.001)且本身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慢性期治疗后为18.12±6.27,仍高于正常骨髓组(P<0.05)。结论:CML各期端粒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正常骨髓组,端粒酶的异常激活表明CML患者进入了加速期,端粒酶活性可作为CML检测和预后的一个有用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