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护理人员实行分层次培训,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方法:成立护理技能培训指导小组,对护理人员定期实行分层次培训与考核,重点加强低年资护理人员(护士和护理员)的基本技能的培训考核。结果:通过分层次技能培训,护士的技能考试成绩平均分达95.2分。结论:科学合理的分层次对护士培训,是提高护士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护士分层次培训,提高临床护士核心能力,培养高素质护理队伍,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 根据护士的工作年限、职称,制定分层次培训的目标和计划,成立分层次培训小组,负责理论及操作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工作,并对计划进行评价和修改.结果 护士核心能力评分、技术理论考核成绩、护理质量检查等均有显著提高(P<0.05),护理科研论文笔上一年增加36.84%.结论 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是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力的需要;分层次培训对提高临床护士的核心能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适应当前分层次护理发展的需要,我院对护理人员采取分层次、分阶段的培训方法,时责任护士、执行护士、辅助护士不同层次的护士分别进行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和综合知识与技能等相配套的培训,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4.
钱晓鹂 《四川医学》2013,(9):1519-1520
目的 分层次培训和使用护士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①把护士分成 N0-N4级,按照不同层级合理搭配各科室护理人员,对"短板"(N0-N1级护士)规范化培训,提升其高度,必要时抽出"短板".并充分发挥长板的优势.②长板与短板不断分化组合成新桶并形成良性的阶梯式成长结构.结果 分层次培训和使用护士后,责任制整体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科室护理质量也显著提升.结论分层次培训和使用护士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能激发护士参与兴趣,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从而避免和减少患者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的痛苦,更好地服务患者的护理技能操作培训及考核方法。方法年初将全院护理人员按不同年资,分为1年内护士,2年内护士,3~5年护士及5年以上护士4个层次,设定相应的护理技术操作技能考核目标及计划,进行培训与考核。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编写的《55项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作为培训学习内容,由护理技术操作能手培训护士长及科室护理骨干,科室护理骨干对科室护士采用分层次培训的模式进行护理技能操作训练,通过理论(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口试和技能考核,验证实施分层次培训后护士的护理技术操作技能及整体素质。结果通过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次培训与考核护理技术操作的做法,能激发护理人员的进取心,较快地提高护士操作水平及服务能力。结论护理技能考核是临床护士必不可少的考核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6.
分层次培训与考核护理技术操作的做法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冬云  房金芳  蔡伯琴 《吉林医学》2010,31(22):3795-3796
目的:探讨能激发护士参与兴趣,有效提高护理技术操作水平,更好地服务患者的技能培训考核方法。方法:将护士按不同年资,分为1年内护士,1~3年护士,3~5年护士及5年以上护士4个层次,设定相应的护理技能考核目标,进行培训与考核。结果:护士技能考核成绩合格率逐年提高(由2005年的90%到2006年、2007年、2008年的95%、97%、99%),90%的护士对分层次的培训考核方法满意,出院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逐年提高(2006年、2007年、2008年分别为93%、94%、96%)。结论:分层次培训与考核护理技术操作的做法,能激发护士进取心,较快地提高护士操作水平及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7.
侯玉清  黄莉  谭舒尹 《四川医学》2012,33(1):187-189
目的 提高骨科护士总体素质,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方法 根据护理部制定的“三基三严”培训方案并结合我科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次培养,选拔合适的护士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结果 我科护士通过五年的培训,从中脱颖而出一批优秀的护理骨干,护士整体素养、护理质量都上了一个新台阶.结论 严格护士的“三基三严”培训,加强分层次培养,不仅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也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护理人才,促进了医院护理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探索护士分层次培训模式下的护理交接班流程,明确不同层次护士在交接班活动中的责任;发挥专业护士在交接班活动中的骨干作用,促进低年资护士专业素质的提高和护士群体良好习惯的养成,从而保证护士分层次培训模式下的交接班质量,提高护士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9.
刘琴 《中国伤残医学》2013,(10):381-381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次培训与分级培训管理,提高培训效果。方法:制定操作培训计划表,以科护士长一三、四级护士一二级护士-一级护士的层级培训模式展开操作培训,实行不定期抽考,检验培训效果。结果:层级管理培训模式实施后,护士操作合格率和护理质量检查结果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层级管理培训模式使护理培训更灵活实用,更能激发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探讨提高在职护士综合素质的方法,认为抓好在职护士培训、执业考试训练及规范化分层次培训,通过实践与全方位的培养,能使在职护士综合素质提高,使护理队伍迅速成长.  相似文献   

11.
<正>脊柱外科治疗进展迅速,新技术、新业务项目多,手术复杂,护理任务重,对临床护士的要求高。为在护理人员紧缺的情况下,给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护理,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一支业务素质高、人员结构合理的护理队伍,自2012年1月以来,借鉴我国台湾地区的护士分层次培训经验,在本院脊柱外科尝试建立系统化的护士分层次培训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培训对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士规范化分层次培训需求。方法:采用Del Phi法对不同层次护士培训需求进行专家函询。结果:N1级:尽快提高临床实践能力N2级:主要是整体护理的需求;N3级:对某些专科技能需求;N4级:护理管理相关知识,专科护理发展。结论:各级护士培训需求随着层级的升高而螺旋式上升。  相似文献   

13.
文远飞 《中外医疗》2012,31(2):140-140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室护士工作特点,针对不同层次的进修护士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带教培训方法。方法通过对25名不同进修护士的带教工作,探索因人而异.循序渐进,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法,通过专科知识培训、实践技能操作、沟通协调能力等提高护理能力,胜任血液透析工作。结果通过带教的25名进修护士综合能力大幅度提高,能胜任血液透析工作。结论建立科学化.系统化、分层次化的护士带教培训方法能大大提高护士能力,提高护理质量,提升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改变ICU传统的排班方式和管理、培训模式。方法:分组、分层次弹性排班结合规范培训。结果: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优良率。结论:合理、科学的护理管理模式使病人、医院、护士均能受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完善和健全急诊科护士的培训机制,促进急诊科护士理论知识及技能提高.方法制定各层次护士的培训目标和措施,认真组织落实,实施考核.结果针对护士不同需求,实施分层次培训后,护理人员的理论基础技能、专科技能水平明显的提高.结论分层次培训充分调动了护士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急诊科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提高基层医院护士业务素质的培训模式。方法:建立健全有效的护士培训机制,分阶段按层次制订培训程序,规范培训方法,定期评价培训效果,严格培训管理。结果:护士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及业务素质水平明显提高。结论:分阶段按层次培训使各类护理人员均得到充分的培养,确保护理水平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提高基层医院护士业务素质的培训模式。方法:建立健全有效的护士培训机制,分阶段按层次制订培训程序,规范培训方法,定期评价培训效果,严格培训管理。结果:护士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及业务素质水平明显提高。结论:分阶段按层次培训使各类护理人员均得到充分的培养,确保护理水平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18.
加强聘用护士岗前培训.实行分层次培养及统一管理,合理安排班次,实行弹性排班有利缓解聘用护士压力,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探讨临床护理人员分层次培训模式,提高护士护理理论水平及护理专业技能,培养护士具有敏捷的观察能力、急诊急救的应急能力、与患者交流的沟通能力,更重要的是掌握前沿的护理理论与技术,提高护理质量,推动医院护理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护士分层次管理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分层次管理的护理人员,分为护士长、专科护士、高级责任护士和初级责任护士四个层次,并分别开展不同内容的护理工作,对实施分层次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分别比较分析。结果:实施分层次管理后,整体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相对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护士分层次管理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