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方法:选取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指标(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95.56%(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4.44%(2/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优于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田俊  田宇  胡云权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6):2956-2957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罗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者,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a,观察组复发率[15.38%(8/52)]高于对照组[3.85%(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但复发的可能性较大,临床应用需谨慎。  相似文献   

3.
曾金花 《当代医学》2016,(22):68-69
目的:对壳聚糖宫颈抗菌膜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糜烂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96例宫颈糜烂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糜烂,试验组患者给予壳聚糖宫颈抗菌膜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糜烂,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阴道流血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点滴流血、流血量少于月经量、等于月经量、大于月经量分别为36例、8例、4例和0例,对照组分别为22例、15例、6例和5例,试验组患者的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壳聚糖宫颈抗菌膜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糜烂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具有较高的治愈率,患者出血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治疗疗效。方法:选取宫颈癌前病变者70例,35例采用冷刀锥切术治疗,作为对照组;35例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质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几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郭海莲 《当代医学》2016,(35):63-64
目的 探讨观察使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9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合并高危型HPV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使用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观察中使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手术后,观察2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7.8%,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可有效降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保妇康栓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2月镇平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3.85±1.09)d]低于对照组[(5.49±1.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98%)低于对照组(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保妇康栓可明显提高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治疗效果,加快创面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冷刀锥切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长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高于观察组的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行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既可提高治疗效果,又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冷刀锥切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伤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随访,观察组治愈率、复发率都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疗效显著,手术安全、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术前评估表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进行宫颈环形电切术的患者240例。采用计算机1∶1随机数列均分组别,对照组120例(术前未填写评估表);观察组120例(术前已填写评估表)。比较2组手术情况、妊娠情况、宫颈情况及疾病转归情况。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且不同类型转化区切除锥体长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缘阳性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复发患者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患者例数、流产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LEEP术前应用术前评估表,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并可降低切缘阳性发生率及复发率,降低术后流产、早产发生的风险,利于生殖功能保留。  相似文献   

10.
余晓梅 《中外医疗》2013,32(11):1-2
目的探讨评价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从该院收治入院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抽取6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宫颈冷刀锥切术(CKC)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残余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残余及复发率较为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治疗中,宫颈环形电切除术的治疗效果与宫颈冷刀锥切术基本一致,均能有对病变部位进行有效的切除并能控制较低复发率。但宫颈环形电切除术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明显降低了手术风险,可以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妇产科宫颈糜烂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宫颈糜烂患者共计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其中接受冷刀锥切术(CKC)进行疾病治疗的33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刀手术)的3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临床疗效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82%,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满意度分别为96.97%、78.79%,差异显著(P0.05)。结论 LEEP刀手术用于宫颈糜烂治疗的效果显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刘月娣 《当代医学》2013,(10):91-92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操作过程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和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后使用唯阴康(阴道抑菌吸附器)治疗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8例HPV高危型阳性重度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宫颈环形电切术70例(宫颈环形电切术组);宫颈环形电切术后使用唯阴康治疗58例(宫颈环形电切术+唯阴康组)。观察两组术后阴道排液、出血,出血情况时间及愈合情况。结果:术后阴道排液,出血宫颈环形电切术+唯阴康组优于宫颈环形电切术组(P〈0.05);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宫颈环形电切术+唯阴康组短于宫颈环形电切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8周,宫颈环形电切术+唯阴康组治愈率为96.6%,宫颈环形电切术组95.7%(P〉0.05)。结论:唯阴康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慢性宫颈炎具有操作简便,起效迅速,并发症少,愈合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宫颈环形电切术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0例宫颈CIN Ⅲ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选择冷刀宫颈锥切术治疗,实验组选择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愈时间方面,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愈率和复发率方面,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宫颈环形电切术对宫颈CIN Ⅲ进行治疗,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而且具有手术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着重于探讨宫颈糜烂患者运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80例宫颈糜烂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微波探头治疗,实验组40例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比较两组临床指标与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阴道排液时间与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糜烂效果确切,临床指标可明显改善,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官颈上皮内瘤病变(CIN)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近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江西省吉安市妇幼保健院240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CIN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120)和对照组(n=120),其中观察组患者行LEEP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冷刀锥切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病灶残留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治愈率、切缘阳性率等方面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VA8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复发率、病灶残留率、治愈率、切缘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官颈环形电切手术与冷刀锥切手术相比,其临床治疗效果无差异,但宫颈环形电切手术能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刘菁 《四川医学》2010,31(8):1104-1105
目的研究聚甲酚磺醛溶液联合宫颈电切术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重度宫颈糜烂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研究组为聚甲酚磺醛溶液联合宫颈电切术,对照组为仅用宫颈电切术,治疗重度宫颈糜烂,术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研究组在术后出血量、出血时间、痊愈时间、感染率、复发率都低于对照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且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甲酚磺醛溶液联合宫颈电切术治疗重度宫颈糜烂是有效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探讨干扰素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广东省清远市中医院2009年8月~2011年8月6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使用干扰素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检查的异常率相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而第2代杂交捕获试验检测人类乳头瘤病毒的阴性率相较治疗前有明显上升(P<0.05).治疗组6、9、12个月的TCT检查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6、9、12个月HC2检测HPV的阴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子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到我院就诊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给予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25例给予子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00%,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子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并为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42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按照住院时间的先后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宫颈环形电切术进行治疗,采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对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和评价。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施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可知,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