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特点.方法:对1497例择期PCI并置入支架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临床资料以及靶血管病变的位置、类型、长度的特征和介入治疗的特点.结果: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占15.56%.糖尿病组女性、高血压、血脂异常的比例均高于非糖尿病组.两组冠脉病变分型没有统计学意义,但糖尿病组的平均治疗病变数及置入支架平均数均显著多于非糖尿病组分别为(1.46+0.65)处比(1.32±0.56)处,(1.64±0.83)处比(1.49±0.70)处,P<0.05];糖尿病组的术后血流TIM13级以及介入治疗成功率均低于非糖尿病组,术后病变残余狭窄程度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受累更加严重和广泛,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PCI近期效果不如非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2.
侯传启  田家运 《河北医学》2007,13(10):1173-1175
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380例,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者36例(糖尿病组),随机选择单纯冠心病患者50例(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糖尿病组病变血管比例较高,2支或3支血管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型病变比例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受累血管病变比例高且较严重。  相似文献   

3.
孙辉  韩峰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2):55-5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与冠状动脉病变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结果的关系。方法:随机抽查161例临床确诊冠心病患者,按是否合并T2DM分为两组:合并糖尿病组(Ⅰ组)和非合并糖尿病组(Ⅱ组),对比分析其冠状动脉病变和介入治疗结果。结果:合并T2DM的冠心病患者较不合并T2DM者冠状动脉C型、B型病变的比例明显增高,适合通过PCI治疗的病变数量以及置入支架的数量大,不适合PCI治疗(建议CABG)的比例也高。结论:合并T2DM的冠心痛患者较不合并T2DM者冠脉病变严重,多支血管病变和弥漫性病变比例高,PCI手术难度大。  相似文献   

4.
李文  聂文丽  丁少娟 《河北医学》2004,10(10):870-871
目的:探讨并发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病变造影特点。方法:对25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并发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DM组)的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了分析,并与无糖尿病的55例冠心病患者(非DM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除血糖外,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冠心病的家族史)及心机梗死无显著差异,DM组病变血管比例,三支病变及多节段病变显著高于非DM组。结论:并发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痛变严重。病变部位多且弥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T2DM)高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和介入治疗的特点。方法:对经临床诊断为冠心病高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40例,按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两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糖尿病组以多支病变、C型病变、弥漫性病变为主,而非糖尿病组以单支病变、B型病变。两组患者在病变支数和病交类型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0.05)。介入治疗显示,糖尿病组患者需要支架后扩张、支架重叠、平均病交长度、术前参考血管直径、每个病变支架长度、平均每台手术时间、术中无复流现象,与非糖尿病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比非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大,程度重,介入治疗难度大,并发症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脉造影结果,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40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与82例无糖尿病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并比较两组患者冠脉介入治疗的疗效。结果①DM组冠状动脉病变Gens㈨积分明显高于NDM组,多支病变比例显著高于NDM组(P〈0.05)。弥漫及复杂病变比例显著高于NDM组(P〈0.01).②随访6~56个月,DM组支架内再狭窄和再次血运重建比例均显著高于后者(P〈0.05),主要临床心血管事件、总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加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冠状动脉病变以多支、弥漫性病变多见。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远期预后相对理想,但是支架内再狭窄率和再次血运重建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将入选的4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糖尿病组(DM组)和非糖尿病组(NDM组),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并发症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1)危险因素比较:2组患者性别、高血压病史、TC、LDL-C、阳性家族史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组肥胖患者比例及TG水平均高于NDM组,吸烟患者少于NDM组(P<0.05)。(2)临床表现比较:2组患者典型胸痛症状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组患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均多于NDM组(P<0.05)。(3)冠状动脉造影结果:2组患者LAD、LCX、RCA分布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组患者LM、三支及弥漫性血管病变方面多于NDM组(P<0.05)。(4)2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比较,1分、2分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分、4分、5分比例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肌梗死发病率高,临床并发症多,冠状动脉病变弥漫且狭窄程度严重,累及左主干较多。临床积极早期干预血糖有利于冠心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冠心病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 冠心病并发2型糖尿病者(糖尿病组)36例,冠心病未并发2型糖尿病者223例,从中随机选取62例作为非糖尿病组,采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方法检测冠状动脉病变范围与程度,左室造影方法测定左室射血分散。结果:糖尿病组病变血管比例,三支病变及多节段病变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P<0.05,P<0.01)。伴有高血压的糖尿病组病变血管比例,三支病变显著高于不伴有高血压的糖尿病组(P<0.01,P<0.05)。结论 糖尿病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对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效果及其预后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CHD)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 对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446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12例非糖尿病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高血压286例(64.1%),心肌梗死160例(35.9%),血清甘油三酯[(2.10±1.48)mmol/L]和体质指数[(25.28±13.41)kg/m2]均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较多发生多支病变、弥漫性病变(P<0.05),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药物治疗的概率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复杂严重.  相似文献   

10.
早发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的病变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的特点.方法 17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按年龄分为早发组79例(男<55岁,女<65岁)和晚发组94例,对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进行统计学比较,并应用多因素分析筛选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由病变支数及病变Censini总积分表示.危险因素包括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血红蛋白、总胆红素、血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及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结果 危险因素分析显示,早发冠心痛组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的比例、血浆三酰甘油、血红蛋白水平、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晚发冠心病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显示,早发冠心病患者在单支血管病变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晚发冠心病组;而早发冠心痛患者在右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所占比例及Gensini总积分中>88分所占比例显著低于晚发冠心痛组.结论 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高三酰甘油血症、血浆纤维蛋白原是早发冠心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早发患者冠脉痛变较轻而且其单支冠状动脉病变多于晚发冠心病患者.预防冠心病应从尽早积极控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开始,同时加强对有血液高凝状态患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并发糖尿病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并发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 对24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并发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DM组)的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了分析,并与无糖尿病的50例冠心病患者(非DM组)进行比较。结果 DM组血脂异常、无痛性心肌缺血显著高于非DM组;DM组受累血管比例较高,2支及3支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非DM组;并且C型病变比例较高而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非DM组。结论 并发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病变部位多且弥漫,左室射血分数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影像学的特点。方法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168例中的6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102例无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冠状动脉病变的狭窄程度重、多支病变和弥漫性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复杂,病情程度严重,多支病变和弥漫性病变增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50岁以上高血压伴胸痛女性253例,入院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分析冠心病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11月~2013年11月50岁以上女性高血压伴胸痛患者253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70例和非冠心病组83例,分析冠心病组的危险因素。结果:冠心病组中高密度脂蛋白(HDL-C)下降的比例为52.4%,而非冠心病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下降的比例为32.5%,两者间差异显著(P<0.01),冠心病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高于非冠心病组,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伴糖尿病的比例为22.4%,而非冠心病组伴糖尿病的比例为12.0%,两者间差异显著(P<0.05),尿蛋白阳性患者比例,冠心病组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结论:50岁以上女性高血压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主要为高密度脂蛋白降低(HDL-C)、糖尿病,新的可能的危险因素是尿蛋白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3月心内科经临床诊断及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早发冠心病患者132例,依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50例和非糖尿病组82例。比较2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病变部位及严重程度。结果糖尿病组的单支病变、多支病变发生率与非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0%vs.58.5%,28.0%vs.12.2%,P<0.05);2组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分布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057,P>0.05);糖尿病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多于非糖尿病组(1.88±0.82 vs.1.55±0.74,P<0.05),Gensini积分也高于非糖尿病组[(45.75±23.29)分vs.(31.93±19.82)分,P<0.05]。结论早发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范围较未合并糖尿病患者更广泛,且病变程度更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冠脉内斑块性质的价值及其局限性.方法:对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52例患者(糖尿病组24例,非糖尿病组28例)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主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进行评价.结果:糖尿病组血管病变支数明显多于非糖尿病组(P<0.01),糖尿病组单支病变明显少于非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三支病变发生率为50.0%,而非糖尿病组发生率为2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弥漫性病变明显多于非糖尿病组(P<0.01),重度狭窄病变明显多于非糖尿病组(P<0.05).两组患者冠脉内共检测到130个斑块,两组之间的斑块数目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以软斑块为主,钙化斑块次之,非糖尿病组以钙化斑块和混合斑块为主,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可有效检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和冠脉斑块性质,对冠心病诊断和临床评估冠心病风险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及冠脉造影特点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 探讨冠心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冠脉病变特点。方法 对比分析30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与同期40例不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和冠脉造影资料。结果 与非糖尿病的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高血压、血脂异常发生率及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冠心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以甘油三酯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为主要特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3支病变、严重狭窄及闭塞性病变多见。结论 冠心病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常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冠脉多支病变、严重病变常见,积极干预心血管危险因素,对防止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改善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影像学的特点.方法 将60例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60例无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观察组冠状动脉病变的多支病变和弥漫性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病情程度严重,多支病变和弥漫性病变增多.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高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的有效护理措施仅分析。方法应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我院80例使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联合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其实施传统护理和护理干预。结果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护理后,观察组的介入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明显更高,所有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通过介入治疗的方法对高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患者治疗时,护理干预可较好的提升治疗安全性和效果。  相似文献   

19.
《陕西医学杂志》2016,(12):1679-1680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抵抗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不良事件的影响,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8例行PCI治疗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分为观察组:氯吡格雷抵抗组53例;对照组:非氯吡格雷抵抗组55例。比较两组患者脂代谢(TC、LDL-C、HDL-C、TG)、糖代谢(FPG、HbA1c、GSP)、炎症指标(WBC、CRP、IL-6)以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1观察组术后不良事件显著高于对照组;2观察组患者白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C反应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行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显著;2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e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采取介入治疗技术,行PCI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疗法,PCI术后随访比较2组术后情况,对比分析治疗过程及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12个月,对照组非心源性、心源性死亡率共为10例(14 3%),高于观察组5例(7.1%)(P<0.05);术后24个月,对照组非心源性、心源性死亡率共为11例(15.7%),高于观察组7例(10.0%)(P<0.05).观察组再住院、心绞痛再发作等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可降低患者术后病死、重建率,手术效果较常规治疗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