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A组34例采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激素(醋酸泼尼松20 mg/d)治疗,B组34例使用较大剂量激素(醋酸泼尼松40 mg/d)治疗;其他治疗措施及方法基本相同。结果:患者症状缓解时间B组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改善程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比较,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口服,可避免大剂量应用产生的不良反应,同时可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调补肺肾法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治疗组采用调补肺肾方(由补骨脂、山萸肉、五味子、丹参、紫苏子、黄精、淮山、浙贝母、枇杷叶、炙麻黄等组成)治疗,对照组采用强的松治疗。2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后总体临床疗效、肺功能[肺总量(TLC)、肺活量(VC)、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6.7%,对照组为47.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TLC、VC、DLCO、PaO2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调补肺肾法既可改善IPF的症状,又可改善患者肺功能,从而进一步控制IPF的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激素量联合环磷酰胺及雷公藤治疗中老年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在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住院治疗的12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64例)和B组(64例)。A组患者接受0.6 mg/(kg·d)醋酸泼尼松联合雷公藤、环磷酰胺治疗,B组患者接受1.0 mg/(kg·d)醋酸泼尼松联合雷公藤、环磷酰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A组比较,B组治疗总有效率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浆蛋白、尿蛋白和血肌酐等指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环磷酰胺联合1.0 mg/(kg·d)醋酸泼尼松有助于提高中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小剂量与大剂量泼尼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1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6)。对照组采用大剂量泼尼松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泼尼松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2/46),低于对照组的24.44%(1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与大剂量泼尼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效果相当,但小剂量泼尼松治疗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3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IPF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规律口服泼尼松,剂量0.25~0.50 mg·kg-1·d -1;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口服,0.5 g/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C)/预计值、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预计值、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预计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VC/预计值、FEV1/预计值、DLCO/预计值、PaO2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参益气滴丸治疗IPF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韩月仙 《大家健康》2016,(2):147-148
目的:对不同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进行的评价。方法:选择9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各46例,小剂量组采用小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治疗,中剂量组采用中等剂量泼尼龙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十二周后关节功能评分、VAS 评分、红细胞沉降率、晨僵时间均明显降低;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剂量组发生不良反应11例,中剂量组发生不良反应26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小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好,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尤其是能减轻胃肠道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李楠  张彧 《疑难病杂志》2008,7(3):149-151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小剂量甲基泼尼松龙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价值。方法比较39例ARDS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非甲基泼尼松龙治疗(A组)与甲基泼尼松龙治疗(B组)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A组死亡12例,病死率为63.2%;B组死亡11例,病死率为55.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休克纠正5例(26.3%),B组11例(5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O2/FiO2比较,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治疗24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天、第7天,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早期小剂量应用甲基泼尼松龙能协同常规治疗纠正ARDS患者的缺氧和休克,应用于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可为原发病治疗赢得时间与机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探讨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的治疗新方案,比较静脉推注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80~120 mg/d)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与较小剂量糖皮质激素(<80 mg/d)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IPF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标准纳入35例受试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用药3个月后2组p(O2)、p(CO2)、FVC% pred、FEV1% pred、VC% pred、TLC% pred、DLCO/VA% pred、症状体征评分、HRCT上磨玻璃影、网格影、蜂窝影、小叶间隔增厚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比各组用药前后的变化,用药3个月后2组肺功能(FVC% pred、FEV1% pred、VC% pred、TLC% pred、DLCO/VA% pred)及p(O2)较用药前升高,p(CO2)较用药前降低,症状体征较用药前缓解,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RCT用药前后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比2组用药后的变化,治疗组用药后FVC% pred、VC% pred、DLCO/VA% pred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较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的治疗方案比较,静脉推注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短期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更能改善FVC% pred、VC% pred及DLCO/VA% pred,缓解总体症状,且在短期内未表现出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病因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对68例ITP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3组采取3种治疗方法。A组:地塞米松及中等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继之泼尼松治疗:B组:地塞米松及小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继之泼尼松治疗;C组:地塞米松继之泼尼松治疗。按显效、良效、有效、无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3种治疗效果以地塞米松及中等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继之泼尼松治疗为好,地塞米松及小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继之泼尼松治疗次之,前种治疗与后两者之间的血小板上升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身免疫因素的异常是ITP发病的主要机制;激素、中等剂量丙种球蛋白是目前急性ITP较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COPD合并糖尿病肺功能及血气的差异.方法 A组为COPD患者22例,B组为COPD合并组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下患者21例,C组为COPD合并组糖尿病10年以上患者18例.所有患者均行肺功能(VC%、FEV1%、FVC%、FEF 25%~75%、DLCO、DLCO/VA、)及血气分析(PaO2、PaCO2)检测,结果行方差分析.结果 C组VC%、DLCO、DLCO /VA、PaO2显著低于A组及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COPD患者的肺活量、弥散功能明显减退,肺脏可能为糖尿病靶器官.  相似文献   

11.
杨金飞 《吉林医学》2014,(20):4430-4431
目的:探讨大剂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联合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及最佳疗程。方法:选择先兆流产患者104例,分为A组、B组、C组,所有患者均给予HCG联合黄体酮治疗,1周为1个疗程,A组2个疗程,B组4个疗程,C组7个疗程,比较三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患者血HCG、孕酮(P)较治疗前均有改善,B组、C组患者保胎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联合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显著,其中以治疗4个疗程效果最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氨溴索口服液在治疗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间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30例口服30.0mg×10.0ml的氨溴索口服液治疗,B组30例口服60.0mg×10.0ml的氨溴索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70.0%,B组总有效率为93.3%,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A组和B组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组间比较B组优于A组(P0.05);A组和B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治疗耐受力较好。结论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给予双倍常规剂量的氨溴索口服液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剂量,对患者的血糖控制无影响,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的疗效。方法:确诊的20例IP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给予泼尼松治疗,治疗组除口服泼尼松,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600mg/次,3次/天,连续服用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12周测定PaO2、肺弥散功能(DLCO)及观察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20例IPF患者入院时均有干咳、呼吸困难症状,测PaO2、DLCO均有下降,经过治疗,PaO2、DLCO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临床症状改善。两种治疗方法相比较,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长期口服N-乙酰半胱氨酸对改善IPF患者临床症状及提高PaO2、DLCO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梁民勇  张田  王先勇 《吉林医学》2011,(8):1514-1515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粉吸入剂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32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6例,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粉吸入剂1.2 mg/d;对照组每日给予醋酸泼尼松0.5 mg/kg,4周后减半量维持,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临床表现缓解率、肺CT改善率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PaO2、VC%、DLCO%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小于对照组。结论:使用布地奈德粉吸入剂1.2 mg/d替代口服醋酸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郭彩霞 《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0):113-11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确诊的68例IPF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研究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的肺功能指标(TLC、VC、DLCO)及血气分析指标(PO2、PCO2)。结果:对照组患者出院时PO2、PCO2、DLCO均优于入院时(P<0.05),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出院时PO2、PCO2、TLC、VC及DLCO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出院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提高IPF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治疗成人IT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患者66例随机分为A、B组,A组32例采用大剂量Dex治疗;B组34例采用常规剂量Pred治疗,关注2种治疗方案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A组有效率81.3%,B组61.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长期缓解率69.2%;B组长期缓解率38.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轻微;B组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类库欣综合征等表现.结论大剂量Dex治疗方案疗效高、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小,优于常规剂量Pred治疗成人ITP.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不同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进行的评价。方法:选择9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各46例,小剂量组采用小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治疗,中剂量组采用中等剂量泼尼龙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十二周后关节功能评分、VAS评分、红细胞沉降率、晨僵时间均明显降低;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剂量组发生不良反应11例,中剂量组发生不良反应26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小剂量泼尼松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好,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尤其是能减轻胃肠道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子宫肌瘤患者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对其病情改善的差异性。方法纳入本院2016年-2017年期间收治确诊子宫肌瘤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用米非司酮治疗,从中抽取80例根据所用剂量异常将患者每组40例分为A组、B组,分别对应大剂量、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疗程后对比不同剂量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记录患者疗程后各项指标,包括:子宫体积、血红蛋白、病灶体积,相对于治疗前患者各指标均有所改善,B组更具优越性,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随访期间,B组患者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例数明显低于A组,数据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病情有改善作用,选择小剂量给药方式不仅对患者病情有更积极的影响,同时安全性相对大剂量用药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陈娟娟 《黑龙江医学》2021,45(5):513-515
目的:探讨强的松、硫唑嘌呤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间质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接收的78例间质性肺炎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强的松联合硫唑嘌呤治疗的38例患者纳入A组,将采用强的松、硫唑嘌呤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的40例患者纳入B组.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动脉血气指标、影像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B组临床疗效较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aO2水平较治疗前高,PaCO2水平较治疗前低,且B组改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网格影、蜂窝影、磨玻璃影及小叶间隔增厚占比均较治疗前低,且B组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的松、硫唑嘌呤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间质性肺炎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肺通气功能,改善肺纤维化,且不良反应较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剂量醋酸去氨加压素(商品名弥凝)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疗效。方法:115例小儿遗尿症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给予弥凝0.1mg/d、0.2mg/d,均于每晚睡前1次顿服,每2周判断疗效,停药后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显效、有效和部分有效的百分比及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部分有效B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弥凝对大多数小儿遗尿症疗效及复发率与正常剂量基本相同,且副作用少,费用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