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异丙酚预处理对缺氧/复氧后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取离体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成5组:正常组(A)组。CoCl2组(B)组:加入300μmol·L-1(下同)CoCl2处理4h,然后更换正常的培养基培养24h,之后更换无血清的培养基培养。脂肪乳组(C)组:加入10%脂肪乳剂90μl预处理1h后同B组。异丙酚组(D)组:加入100μmol·L-1异丙酚1h后同B组。7-NI组(E)组:如D组,但加入CoCl2的同时加入3·3μl7-NI(25g·L-1)处理4h。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的凋亡。RT-PCR技术检测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和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脂肪乳组与CoCl2组比较,各项指标相似(P>0·05);异丙酚可增加神经元的增殖能力,减少凋亡(P<0·05或P<0·01),上调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和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下调促凋亡基因cyclinD1的表达。而这些调节作用可被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7-NI抑制(P<0·05或P<0·01)。结论100μmol·L-1异丙酚预处理对缺氧/复氧后大鼠海马神经元有保护作用,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和凋亡相关基因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B2受体激动剂AM1241预处理对缺氧/复氧后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离体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随机分成6组:对照组(Con组),细胞未做特殊处理。CoCl_2组:300μM CoCl_2预处理4 h后,正常培养基继续培养24 h,然后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AM1241 1μmol/L组、AM1241 3μmol/L组、AM1241 5μmol/L组、AM1241 10μmol/L组:培养孔中分别加入浓度为1、3、5、10μM AM1241处理2 h后,加入300μM的Co Cl2处理4 h,然后更换正常的培养基培养24 h,之后更换无血清的培养基培养。MTT法测定细胞增殖,RT-PCR技术检测bcl-2、caspase-3、iNOS mRNA的表达。结果与AM1241 1μmol/L组和AM12413μmol/L比较,AM1241 5μmol/L组和AM1241 10μmol/L组预处理明显增加海马神经元的增殖能力(P<0.05或P<0.01),上调bcl-2 mRNA的表达,下调促凋亡基因caspase-3和iNOS mRNA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 5μM和10μM AM1241预处理通过对凋亡相关基因的调控,对缺氧/复氧后的海马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观察异丙酚对培养海马神经元缺氧复氧后损伤反应的影响及金属硫蛋白-3(metallothionein-3,MT-3)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培养7~10d海马神经元,以不同浓度的异丙酚(50,150,250μmol/L)预处理后24h后,制备缺氧4h后复氧24h模型(H/R),Western blot法检测MT-3蛋白表达水平;以MT-3特异性siR-NA沉默MT-3表达后,采用MTT法观察异丙酚对H/R海马神经元存活率的影响。结果:在H/R条件下,异丙酚可浓度依赖性促进MT-3的蛋白表达。以MT-3siRNA抑制MT-3蛋白表达后,异丙酚提高神经元存活率的作用消失。结论:异丙酚具有神经元保护效应,这一作用可能与其上调MT-3的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mdivi-1对异丙酚诱导胎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孕16~18 d SD大鼠胎鼠海马神经元5 d,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神经元随机分为5组(n=6):对照组(C组)、异丙酚组(P组)和不同浓度mdivi-1组(M1~M3组,浓度分别为1,2.5,5 μmol·L-1,P组加入异丙酚(终浓度为30 μmol·L-1)孵育3 h,M1~3组给予异丙酚前4 h加入mdivi-1,使各组mdivi-1浓度分别为1、2.5和5 μmol·L-1,C组加入等量生理盐水。检测发育期神经元活性和caspase3活性;Western blot法测定线粒体p-drp1(ser616)、Bax表达;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BDNF及Bcl-2 mRNA的表达。结果: 与C组相比,P组神经元活性降低(P<0.05),Caspase3活性增加(P<0.05);与P组比较,M1~M3组神经元活性增高(P<0.05)、Caspase3活性降低(P<0.05);与M1组比较,M2-3组神经活性增高(P<0.05)、Caspase3活性降低(P<0.05);M2与M3比较,神经元活性及Caspase3活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因此后续实验选择M2浓度处理,称为M组。与C组比较,P组线粒体p-drp1(ser616)及Bax表达升高(P<0.05)、BDNF和Bcl-2 mRNA表达下调(P<0.05);与P组比较,M组线粒体p-drp1(ser616)及Bax表达降低(P<0.05), BDNF和Bcl-2 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 Mdivi-1通过减少p-drp1(ser616)和Bax向神经元移位,抑制线粒体过度分裂及降低线粒体通透性并且上调BDNF和Bcl-2,从而减轻异丙酚诱导发育期海马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嘌呤P2X7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以及异丙酚对大鼠缺氧海马突触前膜谷氨酸释放的影响及P2X7受体是否介导异丙酚的作用。方法选用SD♂大鼠,制备突触体,置入无糖并充以95%N2/5%CO2的人工脑脊液(aCSF)中进行缺氧实验。向无糖aCSF中加入P2X7受体特异性拮抗剂BBG(终浓度1μmol·L-1)或P2X7受体特异性激动剂BZATP(终浓度100μmol·L-1)。于缺氧前、缺氧20min及40min时测定孵育液中谷氨酸浓度,谷氨酸Ca2+非依赖性释放试验中将Ca2+、DHK(谷氨酸转运体抑制剂)从aCSF中去除。观察异丙酚对谷氨酸Ca2+依赖性释放的影响时,分别向无糖aCSF中加入1~100μmol·L-1的异丙酚,然后进行缺氧40min,测定孵育液中谷氨酸浓度并计算异丙酚的半效抑制浓度(IC50)。观察P2X7受体在异丙酚抑制效应中的作用时,施加异丙酚(2倍IC50水平)、异丙酚和BBG(终浓度1μmol·L-1)或异丙酚和BZATP(终浓度100μmol·L-1)。缺氧40min后测定孵育液中谷氨酸浓度。结果缺氧不同时点海马突触体谷氨酸Ca2+依赖性释放增加(P<0.01),BBG可完全抑制谷氨酸释放(P<0.01),BZATP则进一步使谷氨酸释放增加(P<0.01)。谷氨酸Ca2+非依赖性释放在缺氧各时点无变化。异丙酚可浓度依赖性的抑制谷氨酸Ca2+依赖性释放,IC50为(27.4±5.2)μmol·L-1。55μmol·L-1(2倍IC50)异丙酚与BBG或与BZATP共同作用下的谷氨酸Ca2+依赖性释放水平与单独应用异丙酚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缺氧状态下,P2X7受体介导海马突触前膜谷氨酸Ca2+依赖性释放,异丙酚通过抑制P2X7受体而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谷氨酸Ca2+依赖性释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术后大鼠海马神经元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变化,以及APP17肽对NGF、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窒息法制作大鼠呼吸心跳骤停模型,然后行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性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3组:手术对照组(A组)、心肺复苏组(B组)、心肺复苏+APP17肽组(C组),复苏至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时静脉注射APP17肽10μg·(300g)-1。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大鼠复苏2h后海马神经元表达NGF、BDNF情况。结果与对照组(A组)相比心肺复苏组(B组)大鼠海马神经元NGF、BDNF表达明显降低(P<0.05);心肺复苏+APP17肽组(C组)NGF、BDNF表达明显增加,高于B组和A组(P<0.01)。结论心肺复苏模型大鼠自主循环恢复2h海马神经元NGF、BDNF表达降低,APP17肽能恢复神经元NGF、BDNF的表达,对缺血、缺氧性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黄芪有效成分对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cyt-c及CcO表达的影响,探讨黄芪有效成分防治海马神经元凋亡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培养8 d的大鼠海马神经元,进行缺氧缺糖0.5 h,再分别复氧复糖0、0.5、2、6、24、72和120 h。实验分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缺氧缺糖/复氧复糖组)、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和黄芪注射液组。分别采用细胞免疫化学法、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神经元cyt-c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CcO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在各个时间点cyt-c蛋白和CcO mRNA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黄芪有效成分组在各个时间点cyt-c蛋白和CcO mRNA表达均降低(P<0.05),而黄芪注射液溶剂对照组则无变化(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抑制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cyt-c、CcO的表达,从而抑制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后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  相似文献   

8.
异丙酚对神经元缺氧损伤的保护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研究异丙酚对离体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以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作为研究对象 ,建立缺氧、H2 O2 和谷氨酸损伤模型 ,用MTT法测定神经元存活率。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动态监测缺氧前后 ,单个海马神经元内Ca2 + 浓度和线粒体膜电位 (△Ψm)的变化。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测定异丙酚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  6~ 4 8mg·L-1浓度的异丙酚可明显降低神经元缺氧损伤时的细胞死亡率 (P <0 0 1) ,作用程度均呈剂量相关 (r =0 89,P <0 0 5 ) ;2 4~ 4 8mg·L-1浓度的异丙酚可明显降低H2 O2 损伤时的细胞死亡率 (P <0 0 1) ;12~ 4 8mg·L-1浓度的异丙酚可明显降低谷氨酸损伤时的细胞死亡率 (P <0 0 1)。 3~ 4 8mg·L-1异丙酚对缺氧诱发的细胞内钙离子超载有抑制作用(P <0 0 5 ) ;12、4 8mg·L-1异丙酚能减缓缺氧引起的△Ψm降低 (P <0 0 1)。 12、4 8mg·L-1异丙酚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 17 1%和 2 1 1% ,但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无清除作用。结论 异丙酚对离体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其作用机制部分与异丙酚抑制缺氧引起的 [Ca2 + ]i 异常升高、抑制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和清除羟基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9.
α-硫辛酸对神经突触生长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α-硫辛酸(LA)对神经突触生长的影响.方法 (1)N2a细胞接受作用浓度为100、300和500 μM的LA刺激,分别于刺激后24~60 h在显微镜下观察突触生长情况.未接受LA刺激的细胞作为对照组.每组4份.(2)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接受500 μM的LA刺激,分别于刺激后24和36 h在显微镜下观察突触生长情况.未接受LA刺激的细胞作为对照组.每组4份.结果 (1)LA作用于N2a细胞24 h后,各组突触生长细胞百分比分别为:对照组(1.85±0.6)%、100μM组(5.3±4.1)%、300μM组(7.8±4.3)%、500μM组(12.5±3.3)%;与对照组比较,只有500 μM LA组的突触生长细胞百分比显著增加(P<0.01).LA作用60 h后,各组突触生长细胞百分比分别为:对照组(12.5±3.7)%、100 μM组(23.2±6.2)%、300μM组(35.0±4.9)%、500μM组(67.6±4.3)%;三个LA处理组的突触细胞百分比均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或P<0.05).(2)LA作用于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后24、36 h,突触长度较对照组分别增加了22.9%、30.5%(P<0.01).结论 LA对体外培养神经元具有显着促进神经元突触生长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魏酸钠(sodium ferulate,SF)对NO供体硝普钠(SNP)引起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经终浓度为10~160 μmol·L-1的SF预处理6 h后,用50 μmol·L-1的SNP处理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chest 33258荧光染色及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等方法检测凋亡,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bcl-2基因表达.结果:不同浓度SF(10~160μmol·L-1)预处理6 h可显著提高神经元的存活率,减少SNP引起的核固缩、凝聚和碎裂现象;DNA凝胶电泳图谱未见典型的"梯子状"改变;增加bcl-2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论:SF对NO供体SNP诱导的海马神经元凋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子宫中隔切除术后预防粘连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宫腔镜术后不同处理方法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 55例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行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TCRS),术后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术后处理措施,包括宫腔放置与不放IUD,是否进行人工周期治疗,部分患者术后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第1、3个月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宫内放置IUD的患者;于术后第3个月取环.结果 54例患者术后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其中40例分别于术后第1、3个月完成了术后2次宫腔镜检查,另14例只完成一次检查.宫腔术后放环与否对术后宫腔形态影响无差异(P>0.05),术后使用人工周期治疗患者较未使用者子宫内膜厚,此两者术后第3个月宫腔镜检查发现宫底创面均已有内膜覆盖.使用GnRH-a类药物患者术后官腔形态满意.结论 TCRS术后宫腔放置IUD无助于预防术后粘连的发生;术后人工周期治疗应更个体化并有针对性的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及时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可防止术后宫底新粘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狂犬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近十二年来,我们共遇见狂大病23例,其中10例被误诊为其它疾病,现就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8例,女2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岁。发病季节为3月~11月。首诊科室,儿科3例、内科3例、转院3例、急诊科1例。1.2 临床表现:发热7例,恐风5例,恐水6例,怕光3例,流涎10例,胸闷、气促、呼吸困难4例,烦躁不安10例,多汗7例,恐惧6例,肢体麻木4例,抽搐4例,恶心、呕吐2例,昏厥1例。所有病例发病至死亡时间为2天~6天,死亡原因为…  相似文献   

13.
许明哲  杨昭鹏  李波 《中国药事》2011,25(12):1243-1246
目的介绍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为国内药品监管机构和原料药生产企业提供信息,促进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国际化。方法通过查阅调研欧盟相关药品法规和与EDQM同行面对面的交流,详细了解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的组织机构和具体程序。结果与结论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在对原料药的质量控制有重要作用,加强了药典的监管力度,进一步保证了原料药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个县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县乡级医疗机构进一步提高医疗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9-2010年1504例县乡级医院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按性别、年龄、院别、付费方式、疾病分类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秩和检验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间及院别间平均住院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平均住院日为10.39 d,女性为8.69d,乡级医院为9.27d,县级医院为9.50 d.不同年龄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15岁组、15 ~24岁组、25~44岁组、45 ~65岁组、大干65岁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8.10 d、7.66d、8.83 d、10.26 d和11.33 d.自费患者平均住院日为8.39 d,新农合组为9.10 d,商业保险组10.17 d,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患者则为11.08 d.不同疾病分类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明显,妊娠类平均住院日最短,为6.73 d,而肿瘤患者则为14.26 d.结论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分类及不同付费方式间平均住院日存在差异,县级医疗机构和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16.
住院患者精神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目前住院精神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调查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403例住院精神患者诊断和治疗情况,并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04年调查结果相比较。结果:①传统精神药物使用显著减少,新型精神药物使用占据首位;②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趋向小剂量化;③本组联用丙戊酸盐类药物显著增多;④我院精神药物使用情况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近年来精神药物使用情况已发生了显著变化,与新型精神药物疗效好,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慢性宫颈炎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引起盆腔脏器炎症,并且与宫颈癌的发生关系密切。本文诣在探讨不同方法在慢性宫颈炎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10例宫颈炎患者,采用药物保妇康栓、聚焦超声治疗及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术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宫颈电切术治疗有效率为97.9%,明显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术治愈慢性宫颈炎,并且切除宫颈移行带,减少宫颈癌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对复发性假性耳廓囊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8年5月至2012年2月在我科就诊的58例复发性假性耳廓囊肿分成2组,穿刺抽液+冷冻+加压包扎组(19例),手术切除囊肿前壁软骨+对穿缝合组(39例),随访3个月到1年,观察2组治愈率、复发率,有效率、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对照组1次治愈后痊愈5例,复发14例,治愈率为26.3%,复发率为73.7%,有效率为78.9%,其中耳廓增厚6例,1例并发化脓性软骨膜炎.观察组治愈38例,复发1例,经过1次穿刺后治愈,治愈率为97.4%,复发率为2.6%,有效率为100.0%.所有患者无耳廓变形、增厚,无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的并发症.结论 囊肿前壁软骨切除+对穿缝合是治疗复发性假性耳廓囊肿的高效、首选办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