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甘草总黄酮(LF)对硫代乙酰胺(TAA)诱导慢性大鼠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对肝脏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半胱天冬酶-3(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LF组(400,200,100,50 mg·kg-1·d-1)及水飞蓟素(silymarin,30 mg·kg-1·d-1)阳性药物组共7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按150 mg·kg-1剂量给予腹腔注3% TAA,每周2次,连续12周诱导大鼠慢性肝纤维化模型。期间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灌胃给予1 mL·kg-1·d-1的生理盐水。造模及药物干预后,HE,Masson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及肝纤维化的形成程度;采用生化法检测血清中ALT,AST,ALP及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P)的含量;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的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肝组织中TGF-β1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qRT-PCR方法检测肝组织中TGF-β1的mRNA表达。 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较,甘草总黄酮能够保护肝组织结构的完整,并能明显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程度;甘草总黄酮能够显著降低血清中AST,ALT和ALP的水平;降低血清HA水平的同时降低肝组织中HYP的含量;甘草总黄酮能够剂量依赖性的下调肝组织中TGF-β1,Caspase-3蛋白的表达同时,下调肝组织中TGF-β1的mRNA的表达。 结论:甘草总黄酮具有抗硫代乙酰胺诱导大鼠慢性肝纤维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TGF-β1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喘平方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 方法: 取白化豚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麻黄组(0.20 g·kg-1)、洋金花组(0.07 g·kg-1)、喘平方组(0.32 g·kg-1)、地塞米松组(7.5×10-4 mg·kg-1),通过对豚鼠ip卵蛋白致敏并雾化吸入激发,建立实验性哮喘豚鼠模型;治疗组自注射第14天起每天ig给药1次,连续7 d,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观察豚鼠的一般情况,豚鼠肺泡灌洗液中免疫球蛋白E(IgE),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肺组织病理情况。 结果: 各组豚鼠肺泡灌洗液中IgE,TGF-β1,TNF-α分别为:正常组IgE(68.25±5.92) mg·L-1,TGF-β1(78.72±10.92)ng·L-1,TNF-α(388.02±55.61) ng·L-1;模型组IgE(137.28±14.38) mg·L-1,TGF-β1(172.39±14.04)ng·L-1,TNF-α(752.76±51.25)ng·L-1;喘平方组IgE(76.35±6.22) mg·L-1,TGF-β1(115.76±9.17)ng·L-1,TNF-α(569.32±39.7) ng·L-1;哮喘组及喘平方组豚鼠肺泡灌洗液中IgE,TGF-β1,TNF-α含量均高于正常组(P<0.05);喘平方组豚鼠肺泡灌洗液中IgE,TGF-β1,TNF-α含量均低于哮喘组(P<0.05)。 结论: 喘平方能够通过下调豚鼠肺泡灌洗液中IgE,TGF-β1,TNF-α含量,可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减轻气道炎症症状、控制或延缓气道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大鼠肺成纤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方法: 体外原代及传代培养SD大鼠肺成纤维细胞,传至第4代,进行细胞增殖实验。细胞随机分为5组,即无血清细胞基础培养液(DMEM)组、分别含10.0,5.0, 2.5, 1.25 μg·L-1 TGF-β1 DMEM组。分别在24, 48, 72 h 3个不同刺激时间点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观察SD大鼠肺成纤维细胞增殖情况。进行统计学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探讨TGF-β1刺激大鼠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最佳浓度和最佳时间点。 结果: 24 h时间点各组数据经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 h时间点各组数据结果进行非参数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2 h时间点各组数据结果进行方差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进行多重比较:与空白组比较,TGF-β1 10.0, 2.5 μg·L-1组(P<0.05),TGF-β1 1.25, 2.5 μg·L-1组(P<0.01);其余各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结论: TGF-β1刺激质量浓度2.5 μg·L-1, 作用于大鼠肺成纤维细胞72 h,细胞增殖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鳖甲煎丸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大鼠肝卵圆细胞WB-F344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探讨其逆转EMT改变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WB-F344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TGF-β1模型组(10 μg·L-1TGF-β1),鳖甲煎丸低剂量组(10 μg·L-1TGF-β1+0.55 g·kg-1鳖甲煎丸),鳖甲煎丸中剂量组(10 μg·L-1TGF-β1+1.1 g·kg-1鳖甲煎丸),鳖甲煎丸高剂量组(10 μg·L-1TGF-β1+2.2 g·kg-1鳖甲煎丸),除空白组外,均采用TGF-β1诱导WB-F344细胞构建EMT模型,分别加入鳖甲煎丸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处理细胞,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WB-F344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使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的变化;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β-连环蛋白(β-catenin)mRNA表达的改变;使用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β-catenin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TGF-β1诱导WB-F344细胞4 d,WB-F344细胞间隙从紧密逐渐变得松散,细胞形态由鹅卵石状向成纤维样细胞转变,且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N-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P<0.01),说明成功构建了WB-F344细胞EMT模型。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TGF-β1模型组WB-F344细胞的迁移能力增强(P<0.01);与TGF-β1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中、高剂量组可以明显抑制WB-F344细胞的迁移能力(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TGF-β1模型组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TGF-β1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中、高剂量组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TGF-β1模型组中β-catenin mRNA表达升高(P<0.01);与TGF-β1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低、中、高剂量组中β-catenin mRNA的表达降低(P<0.01)。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TGF-β1模型组β-catenin在细胞核内荧光表达增强;与TGF-β1模型组比较,鳖甲煎丸低、中、高剂量组β-catenin在细胞核内荧光表达减弱,且鳖甲煎丸对细胞核内β-catenin抑制作用与其浓度呈正相关。结论 鳖甲煎丸可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逆转TGF-β1诱导WB-F344细胞的EMT进程,抑制WB-F344细胞的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鬼针草总黄酮(TFB)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TGF-β1/smad)通路表达的影响。 方法: 四氯化碳(CCl4)复制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阳性药秋水仙碱组(0.2 mg·kg-1)、TFB低、中、高剂量组(60, 120, 240 mg·kg-1),并设正常组,连续灌胃30 d。检测大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的水平,以及测定肝组织中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III型前胶原(PCIII)和羟脯氨酸(Hyp)的含量。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 阳性细胞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肝组织中smad2和smad3表达,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 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TFB可有效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AST,ALT,TBil水平(P<0.01),降低肝组织中HA,LN,PCIII和Hyp含量(P<0.01);TGF-β1 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1),以及肝组织中smad2和smad3有效地下调(P<0.01),并减轻肝纤维化病变。 结论: 鬼针草总黄酮对肝纤维化大鼠具有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GF-β1/smad通路而抑制胶原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苦参碱对腺嘌呤致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采用腺嘌呤诱导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模型,进一步了解苦参碱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中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①正常对照组8只;②病理组28只;③治疗组24只按250 mg·kg-1·d-1给大鼠灌服腺嘌呤,连续21 d灌暇腺嘌呤1周后,治疗组每天还按20 mg·kg-1·d-1的剂量用苦参碱腹腔注射,分别观察治疗2,3,4周,3个不同时间点,正常对照、病理组和治疗组的血清肌酐、尿素氯、血清IL-6和肾小管间质的TGF-β1表达和肾组织病理改变等指标的变化,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IL-6的水平,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肾小管间质中的TGF-β1蛋白的表达和分布,采用HPIAS- 1000型全自动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对免疫组化染色阳性信号进行扫描,半定量分析各组阳性表达面积百分比,肾组织HE染色丰定量分析各组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结果苦参碱治疗组大鼠的血清肌酐、尿素氮与同期病理组比较,有明显的改善(P<0.05);血清IL-6水卓、肾小管间质的TGF-β1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同期病理组(P<0.05),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苦参碱治疗的各组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低于病理组(P<0.05)。结论在腺嘌呤诱导的大鼠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苦参碱能降低其血清BUN,Scr,IL-6水平和TGF-β1蛋白在肾小管间质中的表达,阻抑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并有相应的时效关系。说明苦参碱对腺嘌呤导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的肾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并可减轻肾间质纤维化的改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IL-6水平和抑制TGF-β1的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四逆散加味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80 只 Wister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四逆散组(4.0 g·kg-1),四逆散加味高、中、低剂量组(依次为14,7,3.5 g·kg-1),四逆散加味预防组(7 g·kg-1),秋水仙碱组(0.2 mg·kg-1),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猪血清 ip 诱发肝纤维化每周2次,每次0.5 mL/只,连续10周。采用反转录-聚合酶反应(RT-PCR)和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P)检测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及其受体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TGF-β1及其受体基因和蛋白大量表达(P<0.01);经四逆散加味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肝组织中TGF-β1及其受体基因和蛋白表达量显著下调(P<0.01);与秋水仙碱组比较,四逆散加味中剂量组、四逆散加味预防组TGF-β1及其受体基因和蛋白表达下调更为显著(P<0.01)。结论: 四逆散加味治疗肝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是通过减少肝组织中TGF-β1的产生及下调转化生长因子受体(TGFR)表达而减少肝星状细胞活化,减少肝组织中细胞外基质(ECM)的生成,而起到抗肝纤维化和保护肝细胞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当归芍药散对雷公藤多苷片联合应激所致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模型大鼠卵巢储备功能的改善作用,并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Smads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性周期正常的雌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和模型制备组40只。模型制备组以灌胃雷公藤多苷片(50 mg·kg-1)联合随机应激法建立模型,时间15 d,造模成功后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当归芍药散低、中、高剂量组(3.96,7.92,15.84 g·kg-1)及戊酸雌二醇组(0.09 mg·kg-1)各8只,各组在继续给予应激的同时,分别用生理盐水,低、中、高剂量当归芍药散及戊酸雌二醇进行相应剂量灌胃干预,连续15 d。各组大鼠每日观察动情周期,干预结束后处死大鼠,计算大鼠卵巢脏器指数,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卵巢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IHC)检测大鼠卵巢组织中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1受体(TGF-β1R)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大鼠卵巢组织中Smad2,Smad3,Smad7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动情周期紊乱率明显升高(P<0.05),卵巢指数明显下降(P<0.01),卵巢组织中TGF-β1,TGF-β1R蛋白及Smad2,Smad3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Smad7 mRNA表达水平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3组与戊酸雌二醇组大鼠动情周期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卵巢指数均有不同程度回升,其中以中、高剂量组最为明显(P<0.05,P<0.01),卵巢组织中TGF-β1,TGF-β1R蛋白及Smad2,Smad3 mRNA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Smad7 mRNA表达水平均下降(P<0.01),其中TGF-β1,TGF-β1R蛋白表达改善程度以中剂量组和戊酸雌二醇组最为明显。结论 当归芍药散能够明显改善DOR大鼠卵巢储备功能,且作用机制与调控TGF-β1/Smads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调控作用,探讨葛根素对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治机制。方法:将75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组10只、模型组20只(乙醇等混合液,2次/d)、阳性对照组15只(乙醇等混合液+复方鳖甲软肝片,1g&#183;kg^-1&#183;d^-1。)、葛根素大剂量组15只(乙醇等混合液+葛根素片1.5g&#183;kg^-1&#183;d^-1)、葛根素小剂量组15只(乙醇等混合液+葛根素片0.75g&#183;kg^-1&#183;d^-1),8周后抽取股静脉血并处死,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肝组织TGF-β1和α-SM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和肝纤维化积分与其他各组相比都有显著性改变(P〈0.05);葛根素大、小剂量组肝组织TGF--β1和α-SM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且葛根素大剂量组α-SM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小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脏组织TGF-β1和α-SMA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葛根素对其有调控作用,葛根素对酒精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三七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抗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培养NRK-52E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空白组、TGF-β1组、TGF-β1+12.5 mg·L-1 PNS组、TGF-β1+25 mg·L-1 PNS组、TGF-β1+50 mg·L-1 PNS组,PNS干预48 h,收集细胞及上清,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流式液相多重蛋白定量技术检测炎症因子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TGF-β1诱导后细胞呈梭形改变且呈明显的EMT表现,即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明显下调(P<0.05),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明显上调(P<0.05),PNS处理后,大部分细胞形态趋向正常并逆转EMT的发生。同时,与空白组比较,TGF-β1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升高,IL-10水平下降,凋亡率增加(P<0.05),PNS作用后,TNF-α水平下降,IL-10水平升高,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0.05)。并且TGF-β1能明显上调肾小管上皮细胞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Ⅰ(LC3Ⅱ/Ⅰ)的表达(P<0.05,P<0.01),而PNS抑制其表达。结论 PNS对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自噬来减轻炎症和凋亡,进而抵抗TGF-β1诱导的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黄(庶虫)虫丸加减对梗阻性肾病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UO)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依那普利组(0.001 g·kg-1),大黄(庶虫)虫丸加减大、小剂量组(19,9.5 g·kg-1)。术后第15天处死各组大鼠,收集血清,酶法测定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收集24 h尿液,连苯三酚红钼终点法测定24 h尿蛋白量(24 h-Upro);留取结扎侧肾组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马松(Masson)染色;采用免疫组化法(IHC)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连蛋白(F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GF-β1,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 h-Upro,SCr,BUN含量明显增高(P<0.01),光镜下肾组织损伤严重,TGF-β1,FN,α-SMA含量明显升高(P<0.05),TGF-β1,p38 MAPK,p-p38 MAPK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黄(庶虫)虫丸加减大、小剂量组24 h-Upro,SCr,BUN明显降低(P<0.05),肾脏组织损伤减轻,TGF-β1,FN,α-SMA含量明显降低(P<0.05),TGF-β1,p-p38 MAPK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大黄(庶虫)虫丸加减方可通过降低FN,α-SMA的高表达,下调p38 MAPK信号通路中的p-p38 MAPK,TGF-β1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和肾脏固有细胞损伤来改善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下瘀血汤对腺嘌呤致肾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对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5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氯沙坦组(9 mg·kg-1),下瘀血汤低、高剂量组(2.43,4.86 g·kg-1),采用腺嘌呤灌胃(250 mg·kg-1)诱导肾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连续24 d,随后给予相应药物,给药连续30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病理改变情况;马松(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脏胶原沉积情况;免疫组化法(IHC)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大鼠肾脏Wnt5a,Wnt5b,β-catenin,TGF-β1,Smad4,Smad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Cr和BUN水平显著升高(P<0.01),给予下瘀血汤干预后SCr和BUN水平显著降低(P<0.01);HE和Masson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间质损伤严重且肾间质胶原大量沉积,给予下瘀血汤干预后肾间质损伤减轻,胶原物质沉积减少;IHC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脏Wnt5a,β-catenin,TGF-β1表达上调(P<0.01),Wnt5b,Smad7表达下调(P<0.01),给予下瘀血汤干预后Wnt5a,β-catenin,TGF-β1表达下调(P<0.01),Wnt5b,Smad7表达上调(P<0.01),且下瘀血汤低、高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下瘀血汤对腺嘌呤致肾纤维化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Wnt/β-catenin和TGF-β1/Smad信号通路串联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黑逍遥散对β淀粉样蛋白(Aβ25-35)诱导阿尔芡海默病(AD)模型大鼠脑组织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丙二醛(MDA)的影响,探讨黑逍遥散防治AD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雄性SPF级SD大鼠110只,先按随机数字表挑选16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其余大鼠手术7 d后进行水迷宫测试,将测试合格的大鼠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黑逍遥散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4只。假手术组14只。采用Aβ25-35海马区注射诱发大鼠脑内神经元损伤,复制大鼠AD模型;造模后7 d,黑逍遥散各组大鼠分别按低、中、高剂量(4.2,8.50,17.0 g·kg-1·d-1)ig给药,阳性对照组给予石杉碱甲片溶液0.02 mg·kg-1·d ig,模型组、假手术组ig给予等容量双蒸水,每日上午1次,连续治疗28 d。末次给药后处死大鼠并采集血清和脑标本,比色法测大鼠血清和脑匀浆SOD,MDA,GSH-Px活性; 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脑组织匀浆中的SOD,GSH-Px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增高;与模型组比较,黑逍遥散能显著升高Aβ25-35诱导AD模型大鼠血清和脑组织中SOD 与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P<0.05)。 结论: 黑逍遥散通过抗氧化作用起到保护AD 模型大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1(Rg1) 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TEMT)的作用及对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正常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分为空白对照组,10 mg·L-1 TGF-β1刺激组及不同剂量的Rg1干预组(10,20,40 mg·L-1)。应用形态学、免疫组化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法、荧光定量PCR,Western 蛋白印迹等观察Rg1对TGF-β1诱导的NRK52E细胞转分化的作用及对ECM主要成分胶原Ⅰ(Col-Ⅰ)和纤维粘连蛋白(FN)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NRK52E培养3 d后,TGF-β1刺激组细胞形态学发生明显改变。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蛋白印迹结果显示α-SMA的表达显著增加而E-cadherin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RT-PCR结果示α-SMA,Col-Ⅰ和FN的mRNA表达明显增高(P<0.05);细胞培养上清液Col-Ⅰ和FN的含量也显著增加(P<0.05);与TGF-β1刺激组相比,各Rg1干预组均不同程度的改善了TGF-β1刺激的细胞形态学改变;有效抑制了α-SMA的表达,部分恢复了E-cadherin的下调(P<0.05); Col-Ⅰ和FN的含量亦明显减少(P<0.05)。结论:TGF-β1可以诱导大鼠TEMT,刺激ECM成分Col-Ⅰ和FN的升高。Rg1呈剂量依赖性地明显地抑制TGF-β1刺激的NRK52E细胞的转分化和ECM的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海洋贝类提取物(EMS)对大鼠血浆及主动脉壁中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6-Keto-PGF)水平的影响以及EMS对脉动血栓形成时间的影响,以探讨EMS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组,药物均经灌胃给药。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各组大鼠血浆及主动脉壁中。TXB2,6-Keto-PGF的含量;采用电刺激损伤法测定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时间,观察EMS的抗血栓作用。结果EMS5.4,10.8g·kg-1(相当于鲜贝)可明显降低大鼠血管壁中TXB2含量(P<0.05);10.8g·kg-1可减少血浆中TXB2水平(P<0.05);EMS对血管壁及血浆中6-Keto-PGF无明显影响(P>0.05);EMS10.8g·kg-1可延长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时间(P<0.05)。结论EMS能降低血浆及血管壁中血栓素A2水平,具有调节TXA2与前列环素平衡、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运用中医经方大黄?虫丸干预小鼠硅肺纤维化模型,观察其对小鼠硅肺纤维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SPF级雄性昆明种小鼠36只,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黄?虫丸高、中、低剂量(1.560,0.780,0.390 g·kg-1)组,汉防己甲素组(0.039 mg·kg-1),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均用静式染毒法连续40 d吸入二氧化硅(SiO2)粉尘复制小鼠硅肺纤维化模型,并用相应药物进行干预28 d后处死小鼠,获得血清和肺组织样品,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羟脯氨酸(HYP)的含量,运用肺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切片观察,并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肺组织中p38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核转录因子-κB(NF-κ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Smad2,Smad3,Smad7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的TNF-α,IL-1β,IL-6和HYP的含量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大黄?虫丸高剂量组能够明显降低小鼠血清中TNF-α,IL-6和HYP的含量(P<0.05,P<0.01),可见大黄?虫丸能够减轻硅肺小鼠肺部炎症。同时,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的p38 MAPK,NF-κB p65,TGF-β1α-SMA,Smad2和Smad3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0.01),Smad7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大黄?虫丸高剂量组中的p38 MAPK,NF-κB p65,TGF-β1α-SMA,Smad2和Smad3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Smad7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 大黄?虫丸能改善硅肺小鼠肺泡炎症、细胞外基质沉积的情况,因而起到减轻纤维化的作用,这可能是通过调节p38 MAPK/NF-κB/TGF-β1通路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后老年抑郁症小鼠海马组织氧化应激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信号通路变化,并探讨补肾疏肝方抗抑郁的可能机制。方法 5月龄的小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肾疏肝方高、中、低剂量组和氟西汀组共6组,每组15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采用CUMS建立老年抑郁症模型。补肾疏肝方高、中、低剂量组小鼠在造模第1天开始同时灌胃补肾疏肝方19.5,9.75,4.87 g·kg-1,氟西汀组小鼠灌胃氟西汀0.033 g·kg-1,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共21 d。用矿场实验评价各组小鼠的行为反应,采集小鼠海马组织并进行相关指标检测,WST-1法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TBA法测丙二醛(MDA)的含量,微量酶标法测谷胱甘肽(GSH)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TGF-β1,Smad2,Smad3,Smad7 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OFT水平得分和垂直得分明显降低,海马组织SOD,GSH水平均下降,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TGF-β1,Smad2,Smad3 mRNA表达均上调,Smad7 mRNA表达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补肾疏肝方高、中、低剂量组及氟西汀组小鼠海马组织SOD,GSH含量均上升,MDA含量下降(P<0.05),补肾疏肝方高、中、低剂量组及氟西汀组小鼠海马组织TGF-β1,Smad2,Smad3 mRNA表达均下调,Smad7 mRNA表达上调(P<0.05)。与补肾疏肝方高剂量组比较,补肾疏肝方中、低剂量组小鼠海马组织SOD,GSH含量下降,MDA含量均上升(P<0.05);补肾疏肝方中、低剂量组小鼠海马组织TGF-β1,Smad2,Smad3 mRNA表达均上调,Smad7 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 补肾疏肝方可显著改善SAPM8小鼠的老年抑郁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海马氧化应激及TGF-β1/Smad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病理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Smad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4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6组,即假手术(NS)组、模型(BLM)组、强的松(P)组、补阳还五汤高、中、低(A,B,C)组,每组各24只。除NS组外,其余各组采用一次性气管滴注博莱霉素复制肺纤维化大鼠模型,NS组气管内滴注等量NS,造模第2天起,A,B,C组用补阳还五汤(剂量分别为18.48,9.24,4.62 g·kg-1)灌胃,P组用强的松混悬液(4.2 mg·kg-1)灌胃,NS组及BLM组用NS(10 mL·kg-1)灌胃,于造模后第7,14,28 d分3批处死动物,每次8只,取左肺制备病理切片,行HE,Masson染色观察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改变情况;取右肺上中叶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TGF-β1mRNA,Smad3 mRNA的表达。结果: ①BLM组大鼠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在不同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同期NS组,差异明显(P<0.01);②与BLM组相比,补阳还五汤各剂量组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1 或 P<0.05);③与NS组相比,BLM组肺组织TGF-β1,Smad3表达水平在不同时间点均明显增高(P<0.01),尤以第7天最为明显,并随时间推移有逐渐下降的趋势;④补阳还五汤各剂量组TGF-β1,Smad3表达水平与同期BLM组相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或P<0.05),其中B组在7,14,28 d,C组在14,28 d下降较明显(P<0.01),A组与同期BLM组相比虽有所降低,但早期不如B,C组明显。结论: 补阳还五汤可以明显改善模型大鼠肺组织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抑制博莱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TGF-β1mRNA、Smad3mRNA的表达上调,从而减轻肺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豆汤对铜负荷大鼠肝脏中分泌型糖蛋白(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11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20只)、造模组。造模组予以1 g·kg-1·d-1的硫酸铜饲料及0.02 mL·g-1·d-1的0.185%硫酸铜溶液连续喂养12周;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45只),肝豆汤组(25只)和青霉胺(PCA)组(25只);模型组、肝豆汤组和PCA组分别予以0.02 mL·g-1·d-1生理盐水,0.4 g·kg-1·d-1的中药肝豆汤和0.09 g·kg-1·d-1青霉胺灌胃,连续4周,末次灌胃后取各组大鼠肝脏组织检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检测各组大鼠肝铜含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脏组织氧化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ICP-AES法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铜含量显著升高(P<0.01);肝豆汤可降低铜负荷大鼠肝脏铜含量(P<0.05),PCA可显著降低模型组大鼠肝脏铜含量(P<0.01);HE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镜下可见肝细胞大小不一、排列紊乱,部分肝索丧失;肝豆汤组和PCA组细胞损伤程度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肝豆汤和PCA可显著降低模型组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guanosine),硝基酪氨酸(Nitrotyrosine)蛋白表达量(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肝豆汤和PCA可使铜负荷大鼠肝脏内Wnt通路相关蛋白β-连环蛋白(β-catenin),磷酸化糖原合成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p-GSK3β),原癌基因(cellular myelocytomatosis oncogene,c-Myc)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结论:肝豆汤可通过促进过量铜排出减轻高铜诱导的肝脏损伤,并通过激活肝脏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损伤的肝组织代偿性自愈以达到减轻高铜诱导氧化应激损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利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FL1)模拟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病理过程,探讨柴胡含药血清对IPF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采用10 μg·L-1 TGF-β1刺激HFL1细胞,给予不同体积分数柴胡含药血清(5%、10%、15%、20%)干预24 h后,利用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增殖率。随后细胞分为空白血清组(20%空白血清)、TGF-β1组(20%空白血清和10 μg·L-1 TGF-β1)、TGF-β1+柴胡含药血清组(5%空白血清、15%含药血清和10 μg·L-1 TGF-β1)、TGF-β1+SIS3组(3 μmol·L-1 SIS3、20%空白血清和10 μg·L-1 TGF-β1)。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肌成纤维细胞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表达情况;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α-SMA、脑Ras同源蛋白(Rheb)、磷酸化(p)-Smad3蛋白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Rheb、p-Smad3、Smad3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血清组比较,TGF-β1组细胞增殖率明显上升(P<0.05)。与TGF-β1组比较,TGF-β1+15%柴胡含药血清组和TGF-β1+20%柴胡含药血清组细胞增殖率显著降低(P<0.01)。与空白血清组比较,TGF-β1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Bcl-2、α-SMA mRNA表达增加,Bax mRNA表达减少,α-SMA、Rheb蛋白表达增加,Smad3磷酸化水平明显上升(P<0.05);与TGF-β1组比较,TGF-β1+柴胡含药血清组和TGF-β1+SIS3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Bcl-2、α-SMA mRNA表达减少,Bax mRNA表达增加,α-SMA、Rheb蛋白表达减少,Smad3磷酸化水平下降(P<0.05)。结论 柴胡能够抑制TGF-β1诱导的HFL1细胞增殖和肌成纤维细胞转化,促进成纤维细胞凋亡,该作用可能与Smad3/Rheb轴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