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乌司他丁对手术创伤后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道是外科应激反应的中心器官之一。当外科应激反应过度或失调时,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首先遭到破坏,原先寄生于肠道内的微生物及其毒素经过通透性增高的肠黏膜进入血液循环,触发全身炎性反应(SIRS)和多器官系统衰竭(MOSF),反过来又可加重肠黏膜坏死和细菌移位,形成恶性循环。腹部重大手术具有典型的外科应激反应。术后由于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等作用,可出现肠黏膜水肿、通透性增高,肠绒毛高度降低,肠系膜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从而损伤肠黏膜的屏障功能。乌司他丁可能通过抗手术应激、减轻SIRS、改善免疫功能等作用,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作者就乌司他丁对手术创伤应激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肠黏膜屏障能保持肠黏膜正常防御功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梗阻性黄疸可损伤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导致细菌移位及内毒素血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中药防治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取得良好效果,并逐步显露出其优势,对中药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内容包括保护肠黏膜机械屏障、免疫屏障、生物屏障等方面,并展望了中药在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肠功能障碍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民生  梁健 《医学综述》2013,(2):326-329
肠功能障碍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中较为常见,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与MODS关系密切,MODS合并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不能缓解患者的病情,病死率高。肠功能障碍是MODS诊治中的重要环节,充分认识其临床特点及在病程中的作用,对提高ICU危重患者的救治有着重要意义。治疗上包括积极治疗原发病、营养支持、维护肠屏障功能和消化道解剖功能重建等,中西医结合治疗以改善MODS患者肠功能具有一定潜力。  相似文献   

5.
肠黏膜屏障与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黏膜有两种重要功能:吸收功能和屏障功能。多年来人们对于前一种功能的研究比较多,而对于后一种功能的认识则相对比较薄弱。众所周知,人体肠腔内有大量的细菌和多种毒素,但正常情况下,人们并不发生严重的感染或中毒性疾病。这主要是肠黏膜屏障有效地阻挡了外来微生物和毒素的侵袭,保证了机体的健康。一旦机体受到多种应激性打击时,这种屏障功能减弱,存在于肠腔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和毒素便可跨过肠屏障,进入淋巴系统和血循环,出现细菌易位,引起菌血症或毒血症,甚至出现炎性级联反应,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在多种肠屏障功能中,肠黏膜生物屏障功能及其相关疾病是近年受到重视的研究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6.
李雯静  廖吕钊  王希  周建明  潘思旭  徐那菲  江荣林 《浙江医学》2018,40(19):2194-2196,2200
急性胃肠损伤(AGI)在危重患者中发生率高,往往是进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中心环节。肠黏膜屏障功能由机械屏障、化学屏障、生物屏障及免疫屏障等构成,对维持正常胃肠道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AGI状态下肠黏膜屏障的受损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高渗盐水液体复苏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12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采用林格液治疗;试验组60例,行高渗盐水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炎性反应指标及一般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感染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MODS发生率均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48 h与72 h后IL-6、IL-8、CRP及TNF-α水平下降程度低于试验组,且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善程度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渗盐水液体复苏治疗急性胰腺炎,可有效减轻炎性反应,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8.
《陕西医学杂志》2020,(4):510-513
脓毒症一直是国内外危重病医学界研究的热点、重点和重大疑难问题。肠道在体内具有独特的生理环境及特殊生理构造,参与了脓毒症等危重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肠屏障功能已成为评价危重病预后的关键指标之一,如何在治疗严重脓毒症时尽早改善肠缺血,恢复受损的肠黏膜屏障功能,是目前治疗严重脓毒症的关键之一。本文对近年来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防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化疗对肠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化疗是对恶性肿瘤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化疗药物特别是大剂量时对化疗敏感组织可造成严重损伤。化疗对肠黏膜的损伤导致肠道屏障功能障碍,这在全身感染、感染性休克及感染综合征发病中起着很重要作用。作者对化疗所导致的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及其预防和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肠黏膜屏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景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5):1992-1993,1964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对肠道在营养物质消化吸收方面的功能研究较多,而对肠黏膜屏障在抵御内外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引起疾病方面研究较少。近几年来,随着对肠黏膜屏障保护作用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肠黏膜屏障的功能越来越重视。肠屏障功能障碍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黏膜损伤、萎缩,肠通透性增加,肠菌群失调,从而导致细菌和(或)内毒素易位,并可诱发和(或)加重全身炎症反应和多器官功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常伴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CKD治疗的关键在于减少并发症,延缓CKD的发展及恶化。肠道是应激的中心器官,在创伤、手术、感染等状态下,肠黏膜屏障容易受损,导致肠道细菌易位至其他器官,进而引起局部和全身性炎症反应,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近年来,肠黏膜屏障在CKD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肠黏膜屏障损伤是CKD并发感染、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的重要原因。因此,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对延缓CKD的发展,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CKD时肠黏膜屏障改变的机制仍不明确,故本文就肠黏膜屏障与CKD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损伤与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维  孟庆华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0):2295-2297
肠黏膜的一个关键作用是形成一个分隔间质与肠内容物的屏障.单层肠上皮细胞是宿主与外环境之间动态的分界面.肠道除了包含人体最大的体表面积外,肠黏膜还持续暴露于大量微生物、食物抗原和毒素之中.它必须容纳共生菌群,通过控制炎症反应、识别潜在有害病原体的危险信号来维持黏膜动态平衡.因此,充分理解肠黏膜屏障在健康和疾病状态下的结构和功能将有助于我们在临床急、慢性疾病治疗中发展新思路.本文就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损伤与修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肠黏膜屏障能防止肠腔内有害物质穿过肠黏膜进入体内其他组织器官和血液循环。危重病患者常存在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导致肠道细菌易位,对机体造成"二次打击",可继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肠道微生态失调、肠道缺血/再灌注、内毒素、肠黏膜免疫功能受损等,积极的肠内营养支持、合理有效地应用抗生素、微生态制剂的应用等可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完整性,减少细菌易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上皮紧密连接与炎性肠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文娟 《医学综述》2011,17(15):2274-2276
炎症性肠病(IBD)主要是一组反复发作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IBD发病时,肠黏膜屏障功能异常,抗原移位刺激免疫细胞,产生大量炎性细胞因子及介质,炎性分子破坏紧密连接,加剧损伤肠黏膜屏障功能。通过保护肠上皮细胞骨架、修复上皮细胞及细胞间紧密连接能改善肠上皮屏障功能,这也是当前临床治疗IBD的新策略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吴茱萸热奄包对重症缺血性脑卒中伴有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重症缺血性脑卒中伴有肠功能障碍患者96例纳入研究,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48例,所有入选者均给予控制颅内压、改善微循环、保护胃黏膜等对症支持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行肠内营养支持,并给予双歧杆菌活菌1粒/次,2次/日,鼻饲注入。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吴茱萸热奄包治疗,2次/日。治疗7天时对比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及肠黏膜屏障指标。结果 治疗7天时观察组患者营养指标及肠黏膜屏障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营养指标:血清TP、ALB及Hb水平与治疗前相当(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TP、ALB及Hb水平优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肠黏膜屏障指标:血清DAO及ETX水平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吴茱萸热奄包使用方便,且效果满意,可有效改善重症缺血性脑卒中伴有肠功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及肠黏膜屏障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蒙烨 《医学综述》2012,18(9):1325-1327
化疗是恶性肿瘤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是化疗药物尤其是大剂量的化疗药物常对机体正常敏感组织造成严重损伤。化疗导致的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在全身感染、炎性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病中有着重要影响。化疗时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发生不仅与化疗药物的种类、剂量和化疗方式有关,亦和化疗前患者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相关。现对化疗所致的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及其防治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李世荣  杨欣艳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9):2796-2797
随着基础医学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肠黏膜不仅仅有消化和吸收功能,而且具有重要的防御性屏障功能。肠道是人体与外界环境间最大的接触面,肠腔内有大量的细菌和多种毒素,但正常情况下,人们并不发生严重的感染或中毒性疾病。这主要是肠黏膜屏障有效地阻挡了外来微生物和毒素的侵袭,保证了机体的健康。然而,在多种应激情况下或肠黏膜局部受到破坏时,这种屏障功能减弱,存在于肠腔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和毒素便可跨过肠屏障,进入淋巴系统和血循环,出现细菌易位,引起菌血症或毒血症,甚至发生出现炎性级联反应,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率较高,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随着微生态技术的发展,肠道屏障功能与T2DM的联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肠黏膜屏障在维持机体内环境和抵御外来病原菌入侵等生理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肠黏膜屏障很可能是治疗T2DM的重要位点,该文将综述肠黏膜屏障损伤在T2DM中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方面的作用,旨在为T2DM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肝胆外科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强  刘远文 《医学综述》2005,11(7):638-640
大部分肝功能损害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术后营养状况进一步降低,导致组织修复及抗感染能力下降。肠外营养对于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是有效的,但也存在诸多弊端,如:长期的肠外营养,可形成肠黏膜和腺体的萎缩退化,加重肠黏膜屏障损害,不利于胃肠道功能恢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明显刺激肠黏膜细胞的增殖与修复,有效增强其屏障功能,减少肠道细菌及内毒素的易位。  相似文献   

20.
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及PubMed检索系统,以"急性胆源性感染"、"肠黏膜屏障"、"凋亡"为关键词,检索1998年1月—2011年2月有关急性胆源性感染与肠黏膜屏障的文献。纳入标准:(1)急性胆源性感染发病机制的研究;(2)急性胆源性感染的中、西医治疗;(3)肠黏膜屏障与细胞凋亡。根据纳入标准,粗选128篇关于急性胆源性感染与肠黏膜屏障的文献,精选69篇,最后纳入分析45篇。结果显示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过度凋亡密切相关,JNK信号通路是影响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主要通路。急性胆源性感染可引起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细菌和内毒素移位入血,二次激发炎症级联反应,导致SIRS发生而影响预后。"清"、"下"中药在治疗急性胆源性感染中表现出较好的疗效,但其分子学机理尚未阐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