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鼻咽癌早期诊断比较困难,由于其颈部淋巴结转移早,转移率高,部分患者常因颈部肿块就诊,经肿块针吸细胞学检查提示鼻咽癌转移而确诊。本文回顾分析397例经鼻咽病理活检证实为鼻咽癌伴颈淋巴结转移者的临床及针吸细胞学资料,并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我科自1987至1997年淋巴结针吸检查17230例次,其中诊断或提示鼻咽癌颈区淋巴结转移489例,经鼻咽活抢病理证实为鼻咽癌转移397例,另92例来在我院行鼻咽部活俭。397例中,以耳、鼻症状就诊者153例,以颈部肿块就诊者208例,以耳、鼻症状伴颈部肿块就诊者36例,每例外吸涂片2-3张,95%乙醇…  相似文献   

2.
鼻内镜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内镜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0例临床拟诊鼻咽癌病人行鼻内镜下鼻咽部活检。其中50例鼻内镜下发现鼻咽部新生物、黏膜隆起光滑及粗糙不平可疑病灶;另20例鼻内镜下活检前曾在间接鼻咽镜、纤维鼻咽镜下数次活检,均为阴性。结果50例可疑病灶中,确诊鼻咽癌30例(60.0%),恶性淋巴瘤2例(4.0%),慢性炎症18例(36.0%);另20例中,鼻内镜下发现鼻咽部新生物及无异常各10例,除1例经鼻内镜下2次活检确诊鼻咽癌外,余均1次确诊。结论对临床高度怀疑鼻咽癌且间接或纤维鼻咽镜下活检阴性者,应改在鼻内镜下活检或直接行鼻内镜下检查及活检;对鼻咽部外观无异常者,应行鼻咽部CT检查甚至CT指导下的进一步活检,以防漏诊黏膜下型、浸润型鼻咽癌。  相似文献   

3.
改良纤维喉镜下鼻咽部活检术的护理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 7月~ 2 0 0 1年 8月 ,我院采用改良纤维喉镜介导下对 32例鼻咽部有可疑病变的患者进行鼻咽组织取活检 ,获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8年 7月~ 2 0 0 1年 8月共选择行改良纤维喉镜下鼻咽部活检术 32例 ,男 2 2例 ,女 10例 ,年龄 15~ 72岁 ,平均年龄 4 1岁。患者中以回抽血涕史 18例 ,颈部肿块 6例 ,听力减退 ,单侧渗出中耳炎 7例 ,复视 1例 ,病程0 .5~ 4 .0个月。病变部位在鼻咽侧壁 2 0例 (左侧壁 12例 ,右侧壁 8例 ) ,鼻咽顶后壁 6例 ,鼻咽顶部 4例 ,鼻咽前壁2例。病变呈外生肿块型 18例 ,溃疡型 …  相似文献   

4.
鼻内镜在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鼻内镜在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7例68耳放疗后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在鼻内镜下清除鼻咽脓痂,鼻咽冲洗,分离咽鼓管咽口粘连,咽鼓管导管吹张,鼓膜穿刺、切开,鼓室置管等。结果 随访1年后,47例存活39例,存活患者中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有效率为89.1%。结论 鼻内镜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较为理想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5.
鼻咽癌临诊择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防止误诊误治鼻咽腔部位隐蔽而不能直视 ,且与周围器官鼻、鼻窦、中耳贯通 ,因此鼻咽癌易被相邻部位的并发病或伴发病掩盖混淆 ,常被误诊误治为分泌性中耳炎 ,其次为鼻衄、鼻炎、鼻息肉、鼻窦炎、鼻中隔偏曲 (鼻衄、头痛 ) ,化脓性中耳炎 ,鼻咽血管纤维瘤 (瘤体大者 ) ,颈淋巴结炎 ,颈淋巴结核 ,颈部神经鞘瘤 (颈转移 )以及牙痛、颞颌关节功能紊乱 ,三叉神经痛 ,复视 ,面瘫等。因此凡遇到原因不明的涕血、鼻塞、一侧听力减退、中耳积液、颈侧肿块、偏头痛、颅神经麻痹、皮肌炎等均应仔细检查鼻咽部或作活检。2颈部肿块的鉴别鼻咽部淋巴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鼻咽癌误诊原因及其防范措施.方法 对2005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125例鼻咽癌误诊病例职业构成及误诊疾病、科室、医院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本组占我院同期收治鼻咽癌55.1%(125/227).首发症状为颈部肿块55例,鼻部症状56例,耳部症状25例,眼部症状4例,其他症状24例(其中头痛18例).误诊为颈淋巴结炎46例,慢性鼻炎鼻窦炎31例,神经麻痹12例,偏头痛10例,分泌性中耳炎8例,鼻息肉6例,鼻出血原因待查5例,颈部淋巴结结核3例,鼻咽纤维瘤、青光眼、颌下肿瘤、三叉神经痛各1例.首诊在内外科和一级医院误诊率最高(67.2%和81.3%).51例误诊与不遵医行为有关,以农民患者居多.结论 基层医院及非耳鼻咽喉科医师要加强对鼻咽癌多种临床表现认识,对出现颈部肿块、头痛及耳部、眼部、口腔颌面部症状者,在排除本专科疾病后应考虑鼻咽癌,及时请专科医师会诊,并行鼻咽部活检病理检查,以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7.
鼻咽癌误诊三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例1】男,68岁。右耳闭塞、听力下降、头痛1年就诊。检查见鼻中隔向右偏曲,鼓膜混浊,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抽出右鼓室积液,予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头痛好转,听力提高,后病情反复,行颅底CT检查见鼻咽部软组织增生。先后3次在纤维鼻咽镜下取鼻咽部组织行病理检查,均报告为鼻咽炎。但患者症状渐加重,且间歇性痰中带血丝,右颈部中上段淋巴结增大,抽取右颈部淋巴结病理检查报告为鳞状癌细胞。第4次在70℃硬性鼻内镜辅助下夹取鼻咽部组织送检,病理检查报告找到鳞状癌细胞,确诊为鼻咽癌。行颈面部联合照射放疗,60钴200Gy,每周5次,治疗6周,总量…  相似文献   

8.
纤维鼻咽镜下经咽鼓管鼓室内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纤维鼻咽镜下经咽鼓管口鼓室内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58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纤维鼻咽镜下用直径1mm的塑料管从咽鼓管咽口插入,行咽鼓管扩张和疏通后抽液并在鼓室内注入α-糜蛋白酶和地塞米松混合液1ml,每2周1次,治疗2次。结果:随访3个月后痊愈29耳(29/58),好转13耳(13/58),无效16耳(16/58),总有效率是72.4%(42/58)。结论:纤维鼻咽镜下经咽鼓管口鼓室内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可作为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活检术诊断鼻咽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间接鼻咽镜或纤维鼻咽镜未能诊断的鼻咽癌病例28例,通过鼻内镜检查活检。结果鼻内镜下一次性取材病理检查确诊占85.7%(24/28);二次性取材病理检查确诊占14.3%(4/28)。结论鼻内镜下鼻咽部活检阳性率高于间接鼻咽镜和纤维鼻咽镜下的鼻咽部活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儿童鼻咽癌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及误诊误治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42例儿童鼻咽癌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误诊误治原因及确诊方法。结果 临床多以颈部肿块(18例),头痛(10例),鼻塞、鼻衄(8例),耳鸣、耳痛、听力下降(9例),面部疼痛(8例),视力下降、复视或斜视(5例)等为首发症状,部分患儿出现两种以上症状。影像学表现为鼻咽部不规则软组织肿块或软组织不同程度增厚,邻近组织受侵,周围淋巴结肿大,颅底骨质破坏和颅内蔓延。增强扫描肿瘤呈不同程度强化.误诊38例,其中误诊为颈淋巴结结核者12例,血管神经性头痛7例,鼻窦炎6例,中耳炎5例。全部病例均在鼻咽镜下行鼻咽腔活组织检查或颈淋巴结活组织检查和(或)细胞检查,免疫组化和VCA-IgA、EA-IgA等检查确诊。结论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儿童鼻咽癌的重要方法,认识不足和首发症状不典型是误诊的主要原因;掌握儿童鼻咽癌的临床特征并与多种检查相结合是减少误诊误治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鼻咽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居耳鼻咽喉部恶性肿瘤之首 ,由于早期症状隐袭 ,临床常易误诊。我院 1982年 1月2 0 0 2年 1月经间接鼻咽镜、纤维鼻咽喉镜、鼻窦内窥镜及病理检查确诊鼻咽癌 5 2例 ,其中 12例曾发生误诊 ,误诊率 2 3 1% ,与文献报道大致相符。现将误诊情况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中 ,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3 0 68岁。发病至确诊时间 3 10个月。1 2 临床表现及误诊情况1 2 1 误诊为分泌性中耳炎 8例。均因一侧耳鸣、耳闷、听力下降 3 4个月就诊 ,曾在当地医院按中耳炎治疗数月无效。专科检查 …  相似文献   

12.
目前常用的鼻咽部活检方法有间接鼻咽镜下活检法、纤维鼻咽镜下活检法、鼻内窥下活检法等。作者比较了上述 3种方法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1 临床资料1 994年 7月~ 1 998年 7月 ,作者对 41 2例患者共行 52 9次鼻咽部活检 ,其中男 2 70例 ,女 1 51例 ;年龄 1 1~ 80岁 ,平均 40 .6岁。 41 2例中有回抽血涕史者 92例 ,反复头痛者 63例 ,颈部肿块1 0 5例 ,鼻塞者 51例 ,听力减退者 67例。VCA -IgA 1 :1 0 ( )以上者 2 1 9例 ,CT或MRI示鼻咽部饱满或有新生物者 1 42例。42 1例患者中 ,1 2 6例被诊断为鼻咽癌。另有鼻咽结核 5例 ,鼻…  相似文献   

13.
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装置在肺外周型肿块活检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祖扬  邱玲  冯裕 《临床医学》2009,29(10):15-16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装置在肺外周型肿块活检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实时起声引导下使用18G内槽式活检针的自动活检装置对40例各种肺外周型肿块进行穿刺诊断。结果穿刺成功率100%,组织学确诊阳性率97.5%。结论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装置使用18G穿刺针是诊断肺外周型肿块有效、安全、简便的方法,能较好对肺外周型肿块诊断提供组织学论据。  相似文献   

14.
鼻咽癌腮腺转移临床极少见。笔者遇到1例延误诊治2年之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男,40岁。间断血沸3月,左上颈肿块10天于1993年5月21日就诊。鼻咽部活检示左侧咽隐窝低分化鳞癌,于1993年6月初开始8MV-X线放疗,采用耳前野、鼻咽肿瘤区外照射65Gy,腔内射正2Gy(2次),全颈切线位照射40Gy,缩野追加到90Gy。放疗后,鼻咽部病灶和颈部转移性肿块消失。1994年8月发现左耳前无痛性肿块,如花生米大小,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耳前肿块穿刺病检为:腮腺炎性组织。临床考虑左颌下淋巴结转移,行8线照射70GY后消失。腮腺区肿块随诊…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开展放疗以来,采用过经口咽间接鼻咽镜活检术、经鼻腔直钳盲取术、纤维鼻咽镜下活检术等方法进行鼻咽部活检,各种方法均有其优缺点,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鼻咽癌可疑患者150例,男103例,女47例,平均年龄45岁,卡氏评分≥80,均无张口受限。主要临床表现有鼻衄、抽吸性血痰、鼻塞、耳闷胀感、颈部包块、头痛、复视及咽部不适等。根据取肿物的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兰组:经口咽间接鼻咽镜活检组,经鼻腔直钳盲取活检组,  相似文献   

16.
动态喉镜在耳鼻科疾病中的诊疗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动态喉镜在耳鼻科疾病中的诊疗价值。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耳鼻科疾病或疑有鼻咽部病变者878 例进行动态喉镜检查与治疗。结果 鼻咽部正常87 例(9 .9 % ) ,鼻咽癌203 例(23 .1 % ) ,卡他性中耳炎( 咽鼓管吹张)118例(13 .4 % ) ,其他疾病470 例(53 .6 % ) 。结论 拓宽了动态喉镜应用范围,对各种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了初步依据,为鼻咽癌患者提供完整图像追踪观察资料,为鼻咽癌普查、早期诊断提供条件。图像倍数放大使局部治疗和活组织检查部位更准确。  相似文献   

17.
成人腺样体肥大误诊1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院1995-01~2005-03成人腺样体肥大误诊为鼻咽肿瘤15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10例,女5例,年龄17~38(平均26.5)岁。病程1个月~1a。主要症状:鼻塞、鼻咽部异物感8例,间歇鼻涕带血4例,耳闷听力下降2例,颈部肿块(淋巴结肿大)1例。初诊(外院)时误诊为鼻咽癌9例,鼻咽恶性淋巴瘤2例,鼻咽纤维血管瘤4例,  相似文献   

18.
电子鼻咽镜下 270例鼻咽活检体会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 探讨电子鼻咽镜下鼻咽活检的体会。方法 从2000年8月~2003年8月,在电子鼻咽镜下用鼻咽活检钳行鼻咽活检270例,活检前用1%麻黄素收缩鼻甲及黏膜,2%丁卡因进行表面麻醉;检查时取仰卧位,从双侧鼻腔分别入镜观察,活检时从一侧鼻腔入镜,另一侧鼻腔入钳咬取组织。镜下观察鼻咽部出血情况,然后用麻黄素棉签压迫活检创面,从前鼻孔麻黄素棉塞填塞30min左右。结果 鼻咽镜下病灶形态:结节型196例、溃疡型22例、黏膜增厚42例、菜花样5例、黏膜下型15例;病理检查确诊为鼻咽癌210例,一次阳性率为98.5%。结论 电子鼻咽镜下进行鼻咽活检安全、准确、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19.
纤维镜下咽鼓管吹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观察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更有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方法:通达纤维镜直视咽鼓管插入导管法与传统导管吹张法、鼓膜穿刺法比较疗效。结果:发现纤维镜法组62例患者,总有效率89%,明显高于传统法组。结论:纤维镜下咽鼓管插管法能显著提高分泌性中耳炎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鼻咽癌为鼻咽部粘膜上皮发生的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鼻咽癌解剖结构复杂,发病部位隐蔽,临床症状多样,因此极易误诊。为提高本病早期诊断率,兹将我院1982-1997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137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37例中男对例,女46例;男女之比约2:1。发病年龄16-83岁,平均49.5岁。病程2天一36月,平均18月。本组误诊儿例,误诊为颈淋巴结核14例,颈淋巴结炎10例,渗出性中耳炎13例,支气管扩张10例,头痛8例,鼻息肉7例,副鼻窦炎7例,鼻咽炎5例,鼻咽部霉菌3例,鼻咽部纤维血管瘤1例。误诊率56.9%。2讨论鼻咽癌男性多见,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