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临床资料患者,女,24岁,右侧鼻背部反复流脓2月余。2019年8月患者曾因“右鼻背部反复破溃流脓”外院行右鼻背部囊肿切除,2020年1月因“右侧鼻背部反复流脓2月余”于我科入院,病程中伴右侧鼻背部肿胀、疼痛感,来我院门诊就诊予聚维酮碘溶液消毒、口服抗感染药物治疗,鼻背部肿胀有好转,仍有流脓,建议手术治疗,拟“右鼻背瘘管感染”收入。追问其母诉患者出生时病灶处既有一凹口,此次发病前无感染史。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鼻背中线肿物罕见,偶见于婴幼儿及儿童,亦见于成人。每20000~40000新生儿出现1例。其中主要包括鼻背中线皮样或上皮样囊肿及瘘管、鼻部脑膜脑膨出及神经胶质细胞瘤。鼻背中线皮样囊肿约占头颈部皮样囊肿的11.0%,占全身皮样囊肿的1.0%。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6岁,出生后即发现鼻背部有一针尖大小孔.时常从小孔内流出乳白色豆渣样分泌物。周岁时发现右侧内眦部皮肤隍起,曾在某医院手术切除,术后很快形成瘘管,上下瘘孔相通经常感染。于1995年7月24日收治入院。体检:鼻根部肿胀,皮肤轻度红肿、上下定孔约0.4mm可挤压出皮脂腺分泌物,鼻腔检查无异常。碘油造获X残片见上小孔有小团状阴影。全麻下行鼻背臣管伴囊肿摘除术,术中经下渗管口注入美兰,上下瘘孔周围皮肤梭形切口及上下渗管连线直切口,切开皮肤,分高孩管,沿疾管壁染色标记紧贴层管外进行分离,上下渗管在穿通鼻骨之前合…  相似文献   

4.
鼻背中线瘘管为先天性疾病 ,手术切除常不彻底 ,极易复发。我科曾以冷冻治愈 1例。介绍如下。患者 ,男 ,1 5岁。 1 996年 6月在我院行鼻背中线瘘管摘除。术后 1个月发现原手术处轻度红肿 ,中央有一小孔 ,有时流出粘液样分泌物。 7月 1 5日再次就诊。检查 :鼻背中线处有一 1 .2 cm× 1 .0 cm大小的瘢痕 ,周围无明显红肿 ,中央处溃烂。其中有一小孔 ,孔径可扩大至 0 .4 cm,用探针探查深约 0 .9cm,挤压时小孔内有少量分泌物溢出 ,碘油造影不满意。鼻窦、鼻骨 X线摄片无异常发现。两侧鼻腔结构正常。诊为复发性鼻背中线瘘管。7月 1 8日在无麻下…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鼻背中线皮样囊肿伴瘘管形成一例达木索患者,男,8岁,出生后即发现鼻背有一针尖大小孔,时常从小孔内流出豆渣样分泌物。入院前1年因鼻根部两侧红肿,右侧皮肤破溃,曾在当地医院按炎症治疗,症状虽有缓解,但鼻两侧包块仍日渐增大,鼻背明显增宽,故来我院求诊...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32岁。鼻尖部小孔生来具有,局部明显隆起20余年,挤之有豆渣样物如粉丝状从小孔排出。因自觉鼻部肿块有碍面容,于2002年8月13日始来院就诊。体检,鼻尖有一针尖大小的瘘管,鼻背部有2.0×2.4cm的肿块,肤色正常,左右略能推动,挤之有豆渣祥物从瘘管口溢出,鼻中隔前上部向两侧鼻腔膨隆,触之无波动感,鼻腔通气良好。头颅MRI所见:鼻根部、鼻中隔前方、左侧额部颅内可见异常信号,并相通。T_1W、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岁.因右鼻背肿胀3个月,右鼻背脓肿清创术后6天于2006-02-24收入院.患儿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右鼻背外侧出现一纵行条索状肿胀,表面皮肤触痛,无红肿及波动感,无发热.抗炎治疗7天后(具体不详),肿胀局限于内眦下缘处.  相似文献   

8.
鼻背中线皮样囊肿及瘘管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男,10岁,因鼻尖反复溃烂、溢脓6年入院。发病前患儿有鼻部外伤史,曾于1999年12月和2002年12月两次在当地医院手术治疗,具体手术不详,术后症状反复发作10次,2003年11月17日来我院就诊,体检:鼻尖处见一约0.4 cm×0.4 cm的肿物,局部溃破,触之质韧,双侧鼻腔通畅,未见新生物及脓性分泌物,中隔居中。鼻尖薄层CT平扫示:鼻尖软组织增厚,其内尚见一斑点状较高密度影,以鼻尖脓肿伴异物残留、鼻背中线皮样瘘管、鼻尖部畸胎瘤收入院。2003年11月20日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行鼻尖肿物切除术及异物取出术,采用鼻部蝶形切口,翻开鼻小柱及鼻尖部皮肤,刮除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并回顾鼻背中线瘘管及先天性皮样囊肿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08~2012年共收治的13例鼻背中线瘘管及先天性皮样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之前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13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随访观察6~54个月无一例复发,9例术后外形恢复满意,4例尚需进一步随访。结论鼻背中线瘘管及先天性皮样囊肿应在排除颅内侵犯后,尽早手术治疗,定期随访。较为复杂的病变建议用内镜辅助手术。术后局部出现缺损或发育畸形可在成年后再行修复。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鼻梁瘘管1例高惠敏患者女,28岁,农民。自幼发现鼻梁下方有一小孔,常有白色分泌物从小孔溢出。近年来,自觉外鼻逐渐增大,近2月伴轻度肿胀疼痛,在当地医院经抗炎治疗未愈,于1994年元月4日来我院就诊,诊断为先天性鼻梁疹管收入院。检查:全身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 患儿,女,2岁.因"发现鼻正中小孔2年,反复肿痛3个月"于2020-04-20收入丽水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儿出生时父母发现其鼻部皮肤正中可见小孔,偶有分泌物溢出,有时可见瘘口处溢出毛发.3个月前患儿不慎撞伤后瘘口周围皮肤红肿,于当地医院就诊,予脓肿切排及抗生素(具体用药及剂量不详)治疗好转,之后...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第一鳃裂瘘管临床上罕见,我科曾遇1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12岁。因反复左耳后下方红肿、流脓,于1994年10月19日入院。3年前左外耳道开始流少量黄白色干酪样物,无耳痛及听力下降。2年来多  相似文献   

13.
患儿 ,男 ,2岁。因鼻根部瘘管反复感染 2年 ,于 2 0 0 0年 1 1月 8日入院。检查可见鼻尖约 0 .2cm大小瘘管 ,鼻根部约 1 .2cm× 0 .8cm大小炎性肉芽 ,诊断为先天性鼻背中线皮样囊肿伴瘘管。 1 1月 1 0日在全麻下行外鼻瘘管切除加外鼻整形术。术中见瘘管自鼻尖经皮下、鼻根进入鼻骨并形成骨性瘘道约 0 .5cm× 0 .4cm ,深约 2 .0cm ,与鼻顶、筛窦相通。病灶切除后 ,鼻根部形成约 2cm× 1cm大小缺损 ,即行鼻眉部滑行皮瓣修复。沿缺损创缘自上方眉间平行切口 ,双眉弓内侧与鼻根间行 1 .0cm× 1 .2cm× 0 .8cm三角形皮肤切…  相似文献   

14.
患儿,女,17个月,因出生后发现鼻梁中部一瘘口,鼻根部包块9个月于2008年3月7日以鼻根肿块收入我院。患儿出生后家长发现其鼻梁中部有一瘘口,8个月时无明显诱因出现瘘口流脓,同时发现鼻根部肿胀,鼻根部略偏左位置出现一椭圆形肿块,大小约1cm(图1),给予抗炎治疗后包块体积减小。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13岁,其母诉出生时就发现双耳有小孔,近5年来左耳后皮肤反复红肿、疼痛、流脓,在多家医院以耳后脓肿多次切开引流,均未痊愈.入院查:双耳轮角后方近耳甲腔各有一小孔,左耳后沟中间皮肤瘢痕形成且发红,挤压有少许脓液流出,右侧无异常分泌物;双侧外耳道及鼓膜无异常.  相似文献   

16.
17.
患者女,20岁,于17年前发现左颈部有一疾口,反复流脓,周围红肿。近3年来加重,检查,在颈部左侧胸锁乳突肌前缘中下1/3交界处,有IX0.scm皮肤搬痕,其中央见小米粒大之晨口,挤压时有淡黄色脓液溢出,援口上方可触及条索状物通向高处。口咽部无异常。间接喉镜检查:左梨状窝有一白色脓点,咳痰及吞咽后脓点仍存在。自颈部线口加压注入美蓝溶液,可见美蓝溶液从左梨状窝脓点处溢出。入院后,于1991年7月19日在局麻下行疾管切除术。采用2个阶梯式切口,梭形切除外层口及陪痕,分离废管,见其沿颈动脉鞘前内侧上行,在甲状软骨下角水平穿…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16岁,以主诉自幼右耳前小孔及右耳后反复流脓1年余入院。既往体健。体检:右耳轮脚耳屏上方3个小孔呈纵斜形分布,耳屏间切迹处另有一小孔,挤压有脓性分泌物溢出。右耳后沟区皮肤破溃约2cm×3cm×2cm大小,周围瘢痕形成。外耳道及鼓膜无异常;颞骨CT示中耳未见异常;术前血常规、X线胸片、心电图、凝血等常规检查未见异常。术前常规耳部备皮,1%利多卡因、肾上腺素局部浸润麻醉,向各瘘口内注射少许亚甲兰,见前方的三小孔相通,三小孔最远相距约1.0cm,而耳屏间切迹处亚甲兰自耳后破溃区溢出。术中先以中间小孔为中心作梭形切口。  相似文献   

19.
鳃裂畸形属于先天性疾病,它是由胚胎发育过程中鳃沟与咽囊发生异常穿破或未完全闭合而形成的,可表现为颈侧部的囊肿、瘘管或窦道,临床上以第二鳃裂发育异常最为多见,由于其发病率低,极易导致误诊。王绍忠等[1]报道误诊率接近20%。2012年8月笔者收治1例双侧第二鳃裂瘘管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鳃裂瘘管临床少见,易误诊.我们收治2例,第1、2鳃裂瘘管各1例,现报道如下. 1 病例简介 例1,男,11岁.患儿出生后,其母哺乳时发现患儿在面颊处有一小孔,经常有脓液流出,味臭.5岁时发现左耳流脓,量不多,在当地医院以外耳道炎、化脓性中耳炎予以治疗,但经常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