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神经传导速度(NCV)改变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164例Ⅱ型糖尿,病患者NCV,将病人分为NCV阳性组与NCV阴性组进行分析。结果:NCV阳性组和NCV阴性组之间年龄和病程存在显著差异(P<0.01和P<0.001),两组间血脂,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在NCV阳性组中,SCV无益 一低于正常,MCV 值在正常范围内,SCV和MCV间有显著差异,病程虎长,NCV的变化越明显,各条神经NCV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在II型糖尿病病人中,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变化及其程度与病程显著相关,与年龄有一定相关性,而与血糖,血脂水平无相关性;感觉神经与运动神经的受损程度之间均密切相关,患病5年以上者更警惕神经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神经传导速度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神经传导速度 (NCV)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DPN)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5 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 ,进行周围神经NCV的测定 ,与健康人对照 ,同时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糖尿病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SCV)与健康人比较存在明显差异 ,且有症状组更显著 (P <0 0 5 ) ;患者的NCV与空腹血糖无明显相关 ,而与病程长短呈正相关。结论 :周围神经NCV的检测有助于DPN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日本光电MEB-2200型肌电/诱发电位仪,对56例临床上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和30例健康人,进行了周围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检查及研究。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56例患者中MCV或SCV至少有一项异常者37例,占66%(37/56例)。其中正中神经异常率为35.7%(40/112侧),尺神经异常率为26.8%(30/112侧),腓总神经异常率为61.6%(69/112侧)。而临床上确诊有周围神经病变者仅为17.9%(10/56)。病程大于10年的糖尿病患者组MCV、SCV与健康人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异常率下肢高于上肢,且传导速度的改变呈双侧对称性并与病程有关。结论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对早期诊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4.
40例糖尿病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和H反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0例临床确诊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NCV测定,其中20例同时作了H反射检查。结果显示NCV较正常组减慢,异常率为25%~65%。下肢异常率高于上肢,SCV异常率高于MCV,尤以腓浅神经SCV最灵敏。研究发现,患者的NCV与年龄、血糖值无明显关系,与病程长短呈正相关。H反射的异常率为85%,它可反映近髓段神经的功能状态,而NCV主要反映远端神经的功能。此两项检查结合临床,使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检出率由38%上升至76%,并能初步了解神经病变范围。因此NCV和H反射检查对早期诊断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58例糖尿病人进行了神经传导速度(NCV)测定,其中有周围神经损害的症状和体征,临床诊断为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者32例,临床无周围神经损害的糖尿病者26例。其结果表明,NCV测定为判断周围神经损害的一种客观指标,且感觉神经测定比运动神经敏感,下肢胫神经测定比上肢敏感,也可提示亚临床期的周围神经病变,有助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神经传导速度对Ⅱ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传导速度(NCV)对Ⅱ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行周围神经NCV的测定,以本室正常值为标准进行判定,同时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Ⅱ型糖尿病患者神经传导速度与正常值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1)。本组NCV异常63例,占78.8%,且以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改变最明显。在所检神经中,下肢腓肠神经的异常率最高,为57例,占90.5%。患者NCV异常与有无临床症状及病程长短呈正相关。结论:周围神经NCV的检测有助于DPN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无神经系统症状的糖尿病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及H反射的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无神经系统症状的糖尿病 (DM )患者和对照者神经传导速度 (NCV)及H反射 ,探讨这项神经电生理检查对发现DM患者的亚临床型周围神经病的价值。方法 :无神经系统症状的DM患者和对照者各 5 0例。用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检测正中、尺、腓、胫神经肘至腕 (至踝 )段NCV ,并在窝引出H反射。结果 :DM组的NCV及H反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0 1)。NCV及H反射的异常率为 4 6 %~ 72 %。下肢NCV异常率高于上肢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SCV)异常率高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MCV)。结论 :NCV及H反射检查可作为DM早期周围神经病变的检测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皮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波幅(Amp)检测对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远端受损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受试者为糖悄病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各25例,对前臂外侧皮神经和腓肠神经共100条,就其感觉传导速度(SVC)及其诱发的波幅(Amp)进行分析,并与胫神经,正中神经进行比较,结果:混合神经的异常率明显低于皮神经,尤以无周围神经症状的糖尿病者更加明显(P<0.01),结论:皮神经的SCV,Amp检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远端受损的早期诊断可靠,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9.
我们按照神经冲动传导碰撞的原理,应用微电脑记录和自动化分析处理,在正中神经的远端(腕部)和近端(肘部)两点进行刺激。在大鱼际肌进行肌电反应的引导。通过调节刺激器的延迟来控制两刺激的间隔时间。随着刺激间期的变化,顺向冲动和逆向冲动可能在不同的神经纤维中发生碰撞而抵销,在电反应方面将反映出不同效应,从而推算出最快和最慢纤维的传导速度。本法测得人体正中神经A类最快纤维的传导速度为61—67米/秒,慢纤维传导速度为51—55米/秒,最快和最慢纤维传导速度之差为4—9米/秒。通过对动作电位的面积计算,推算出各种纤维在神经干纤维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是:快纤维约占20%,中等速度和慢纤维约占80%,这与形态学上所见相符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感觉定量检测(QST)、神经传导速度检测(NCV)联合应用对糖尿病(DM)周围神经病(PNP)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7例DM患者进行常规NCV检测;并且对这37例DM患者和20例正常人进行QST检测。结果:在37例DM患者中,QST异常32例(8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1);NCV检测异常23例(62%),与正常值对照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01)。这两种检测方法阳性率对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CV可作为DM-PNP的常规检测方法,但NCV仅能反映粗有髓神经纤维的功能,阳性率低,而QST可反映细神经纤维的功能,且操作简便,无创伤,无痛苦,老年人易接受。两种方法联合使用可提高DM患者PNP的检出率,为DM-PNP的诊断提供有力依据,也可作为治疗及预后观察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种可行、便捷、准确地检测周围神经运动纤维末梢传导速度的方法。方法:选103例健康成年人非利侧尺神经,肘关节上方50、80、110mm3点分别刺激,针电极距肘关节50、80、110mm在尺侧屈腕肌中3点分别记录,测得按刺激-记录不同组合的9组潜伏期数据,用潜伏期和潜伏期减去1ms分别去除刺激-记录点相应距离,计算结果分别进行统计学方差分析处理。结果:由潜伏期直接计算的方法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01)、潜伏期减1ms后计算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潜伏期减去1ms计算出的传导速度,可以较为准确地反应周围神经运动纤维真实的平均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早期桡神经麻痹或受损患者的桡浅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方法:对59例桡神经受损患者及正常对照进行SCV检查。结果:59例患者中桡浅神经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结论:SCV能客观地反映桡浅神经的功能状态,能判断早期神经受损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电生理改变特征。方法:对58例临床确诊的Ⅱ型糖尿病(NIDDM)患者和25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检测,对刺激所诱发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对比,糖尿病组中MCV减慢(72.41%),DPL延长(56.89%),波幅降低(34.48%),时限延长(53.45%),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检测和分析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有助于了解糖尿病性远端神经病变的电生理改变,有助于DPN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一种一个点刺激检测运动神经传导功能的方法。方法:对80例前臂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患者的正中神经肘—屈指浅肌潜速率按距离不同分成3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由实测潜伏期计算出的潜速率,距离不同的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距离短的潜速率慢。把实测潜伏期减去1ms后计算得出的潜速率,距离不同的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实测潜伏期减去1ms后进行计算,距离不同的各组潜速率相同。此方法可用于仅限于一个刺激点的运动神经的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脱细胞处理的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作用。方法 用组织工程学方法制备的大鼠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并对再生神经进行电生理学功能测试,光镜、电镜观察移植物内的再生神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13周内,动物未见炎症及排斥反应。用脱细胞处理的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修复神经缺损,再生神经的传导功能、纤维数量、轴突直径、有髓纤维占有的面积与自体神经移植对照及计量学上统计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脱细胞处理的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它对缺损的坐骨神经再生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姚健  施伟  袁颖  林巍巍  陈雪  李奕  王晓冬 《解剖学报》2007,38(5):505-510
目的 观察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对陈旧性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 切除成年SD大鼠部分左侧坐骨神经,饲养60d形成陈旧性坐骨神经缺损后,以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修复缺损,同时设自体神经修复和不修复两对照组.修复术后3个月做神经-肌复合电位、腓肠肌湿重及再生神经形态学检测.结果 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修复组实验侧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腓肠肌湿重、移植物远侧再生神经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厚度等结果与自体神经修复组相似.不修复对照组则未记录到神经-肌复合电位,未观察到再生神经纤维结构,腓肠肌湿重明显小于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组和自体神经移植组.结论 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在一定程度上能修复缺损60d的大鼠坐骨神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甲钴胺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住院的新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44例,做神经传导速度检查,与正常人30例比较。用甲钴胺治疗2周,复查神经传导速度,并与治疗前比较。统计学分析与对照组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结果: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或0.01);经甲钴胺治疗2周后,2型糖尿病组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或0.01)。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已经出现周围神经传导速度下降,甲钴胺治疗可以使其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应用肌电图仪进行经皮电刺激治疗对损伤周围神经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探讨电刺激治疗的最佳方法.方法:60例经神经电生理检查确诊腓总神经不全损伤的患者,男女不限,年龄20~3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n=20),非电刺激治疗组(NS组)、电刺激治疗1组(S1组)、电刺激治疗2组(S2组).NS组不给予电刺激治疗;S1组电刺激治疗每日10分钟,连续10天;S2组电刺激治疗每日10分钟,连续20天.3个月后复查腓总神经传导速度(NCV)与趾短伸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腓总神经电生理数据改善程度.结果:(1)NS组、S1组和S2组腓总神经NCV分别增加3.7±2.4 m/s、7.5±4.3 m/s和7.5±3.1 m/s,与NS组比较,S1组和S2组的腓总神经NCV均增加(P<0.05);与S1组比较,S2组的腓总神经NCV无增加(P>0.05).(2)NS组、S1组和S2组趾短伸肌CMAP波幅分别增加2.7±1.8mv、4.1±1.9mv和5.3±2.0mv,与NS组比较,S1组和S2组的趾短伸肌CMAP波幅均增加(P<0.05);与S1组比较,S2组的腓总神经CMAP波幅增加(P<0.05).结论:(1)经皮电刺激治疗对不全损伤周围神经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表现为NCV增快、CMAP波幅增加.(2)延长经皮电刺激治疗疗程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大鼠15只,先将动物视神经切断,再移植坐骨神经段(PN、长约2mm/每段)到眼玻璃体内,动物分别存活2、4、8周后,取视网膜,沿视轴纵切,Nissl染色,显微镜观察,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IBAS-2000)测量部分视网膜节细胞胞体截面积。结果证明,在PN的诱导下,存活2、4、8周时的视网膜节细胞层均出现巨大视神经细胞,胞体呈椭圆形,其胞体平均截面积分别为75.3±16.0μm~2、93.7±33.8μm~2和81.2±19.6μm~2;其中特巨细胞构成比分别为7.6%、34.6%和17.5%;二者均以存活4周时为最大,三组呈现一个由小到大再减小的变化趋势。经统计学检验,三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