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评估脑卒中患者的移动能力是康复医学重要内容,研究脑卒中患者计时"起立-行走"测试的信度和同时效度,为临床评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4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意识清晰,可接受动作行指令,可独立或在监视下步行20 m以上,排除下肢全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关节炎而影响步行者以及存在其他限制下肢活动的合并症者.有5位医师参与,其中2位医师评估47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计时"起立-行走"的测试作为评测者间信度研究,患者在同一时间段内被同一医师再评估1次,以作为评测者内信度研究.由另3位医师共同利用Berg平衡量表(BBS),FIM和最大步行速度测量评估患者的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步行速度作为效标尺度,进行同时效度的研究.结果在信度方面,在同一评定者的两次评定结果之间高度相关ICC=0.982(95%CI0.901~0.992);不同评定者的同一次评定结果之间也高度相关ICC=0.984(95%CI0.889~0.995),同时在效度方面,计时"起立-行走"测试与BBS,FIM和最大步行速度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r=-0.914~-0.646,P<0.001).结论计时"起立-行走"测试方法用于评定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性步行能力方面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供国内同行在进行功能性步行定量评定时选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步行速度是反映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重要指标。研究采用自由和最大步行速度测量法进行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评定时的信度和同时效度,为临床评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55例,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意识清晰,可接受动作行指令,患者可独立或在监视下步行20m以上,排除下肢全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关节炎而影响步行者,以及存在其他限制下肢活动的并发症者。有5位医师参与,其中2位医师评估5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10m自由和最大步行速度,作为评测者间信度研究,患者在同一时间段内被同一医师再评估1次,以作为评测者内信度研究。由另3位医师共同利用下肢Fugl-Meyer评价、Berg平衡量表和功能独立性测量作效标尺度进行同时效度的研究。结果:在信度方面,10m自由和最大步行速度的测量在同一评定者的两次评定结果之间高度相关(ICC=0.912—0.937),不同评定者的同一次评定结果之间也高度相关(ICC=0.961~0.972),在同时效度方面,自由和最大步行速度与Fugl-Meyer评价,Berg平衡量表和功能独立性测量有较好的相关性(r=0.595~0.693,P&;lt;0.001)。结论:自由和最大步行速度测量法评定具有良好的信度与同时效度.推荐在临床结局评价中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步行速度是反映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重要指标。研究采用自由和最大步行速度测量法进行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评定时的信度和同时效度,为临床评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55例,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意识清晰,可接受动作行指令,患者可独立或在监视下步行20m以上,排除下肢全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关节炎而影响步行者,以及存在其他限制下肢活动的并发症者。有5位医师参与,其中2位医师评估5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10m自由和最大步行速度,作为评测者间信度研究,患者在同一时间段内被同一医师再评估1次,以作为评测者内信度研究。由另3位医师共同利用下肢Fugl-Meyer评价、Berg平衡量表和功能独立性测量作效标尺度进行同时效度的研究。结果:在信度方面,10m自由和最大步行速度的测量在同一评定者的两次评定结果之间高度相关(ICC=0.912~0.937),不同评定者的同一次评定结果之间也高度相关(ICC=0.961~0.972),在同时效度方面,自由和最大步行速度与Fugl-Meyer评价,Berg平衡量表和功能独立性测量有较好的相关性(r=0.595~0.693,P<0.001)结论:自由和最大步行速度测量法评定具有良好的信度与同时效度,推荐在临床结局评价中使用。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中文版8字步行测试(F8WT)评定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信度及效度,为该量表的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60例患者参加了本研究,对患者进行F8WT、10m步行测试(10MWT)和“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并在2天内完成F8WT第二次评定。对两次F8WT的结果作相关性分析测试其信度;将F8WT速度与10MWT、TUGT速度作相关性分析检验其效度。 结果:F8WT两次测试结果高度相关,重测信度组内相关系数ICC=0.884—0.986,测量者间信度ICC=0.772—0.998;F8WT速度与10MWT、TUGT速度高度相关(r=0.896,r=0.921)。 结论:中文版8字步行测试具有良好的信度及效度,可用于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Berg平衡量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内在信度和同时效度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Berg平衡量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内在信度和同时效度。方法: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参与本研究。对患者进行Berg平衡量表、计时起立-步行测验和Barthel指数的评价。结果:Berg平衡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64,14项目的Cronbach α系数范围为0.844—0.869,Berg平衡量表折半信度系数为0.915。Berg平衡量表与效标工具计时起立-步行测验和Barthel指数之间显著相关。结论:Berg平衡量表在脑卒中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内在信度和同时效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起立 -行走”计时测试 (TUGT)在评定脑卒中患者功能移动能力中的价值。方法 90例脑卒中患者参与本研究。采用Berg平衡量表 (BBS)、步行速度和功能独立性测量 (FIM )评定患者的平衡、步行速度和功能独立性 ,作为TUGT的效标尺度 ;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构图法求出判断患者独立步行与否的最佳TUGT临界值。结果TUGT与BBS、FIM和步行速度之间有明显相关性 (r =-0 .92 6— -0 .674,P <0 .0 0 1) ;TUGT值 <10s的患者全部步行独立 ,TUGT值 >2 0s的患者中步行自立群只占 8.3(G ;判断独立步行最佳临界值为 15 .2s ,其敏感性为 89.4% ,特异性为 79.1%。结论TUGT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可反应功能性活动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步行速度在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评定中的价值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目的探讨步行速度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评定中的价值。方法对 5 5例患者进行 10m最大步行速度(MWS)的评价、简式Fugl Meyer法下肢运动功能评价 (FMA L)、Motricity指数下肢评价 (MI L)、Berg平衡评价 (BBS)和FIM的转移和行进能力评价 (FIM A)。另选择 10例年龄相仿健康成人进行 10m最大步行速度评测作为标准对照值。按实用步行速度的要求将患者分成 3组。用Pearson相关分析最大步行速度与临床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低速组患者的MWS与其MI L、FMA L、BBS和FIM A之间存在中度相关性 (r =0 5 81-0 770 ,P <0 0 5 ) ;而中速组和快速组的MWS与其MI L、FMA L、BBS和FIM A之间不存在相关性 (r =0 0 16-0 3 80 ,P >0 0 5 )。步行速度达到 44 8m /min(或标准值的 41 3 % )以上时 ,步行速度与平衡、肌力、运动模式和移动能力之间的关系明显被消弱。结论步行速度在脑卒中患者功能结局评定上是一个独立的变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强化髋关节运动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脑卒中偏瘫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模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另增加强化髋关节运动控制训练内容,共6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平衡功能参数测定(运动长度、运动椭圆面积)、Berg平衡量表(BBS)及“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评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平衡功能评定、BBS、TUGT均明显好转,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髋关节运动控制训练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社区康复中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后典型偏瘫步态的疗效。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5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在社区医院接受系统的步行训练,每周5次,连续干预3个月;对照组25例,在家中自行步行训练,每周随访1次。分别在入组时和治疗1个月、3个月后进行"起立-行走"计时测试、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测及生活满意度评分(SWLS)。结果两组在治疗1个月后,"起立-行走"计时测试、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测、生活满意度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并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社区中开展步行训练能改善脑卒中后典型偏瘫步态,提高患者的步行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的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WMFT)的标准效度和评定者内部信度研究。方法:22例脑卒中慢性期患者在2周内由同一测试者进行WMFT的检查,并与Fugl—Meyer评价量表上肢部分进行效度分析。结果:两次WMFT计时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990,95%置信区间为0.977—0.996;两次WMFT动作质量分级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988.95%置信区间为0.970—0.995。WM丌计时与WMFT动作质量分级相关系数为-0.971(P〈0.001)。WMFT计时与FMA上肢评分相关系数为-0.732(P〈0.001),WMFT动作质量分级与FMA评分相关系数为0.838(P〈0.001)。结论:WMFT具有好的重测信度和标准效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威斯康辛步态量表(WGS)、异常步态分级量表(GARS)在脑卒中异常步态评价中的评测者间信度。方法 2名物理治疗师对2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前、后、左、右方向上的步行视频根据WGS、GARS进行评价。采用等级间相关系数(ICC)评价WGS和GARS的评测者间信度。结果 WGS评测者间信度ICC=0.327~1,GARS评测者间信度ICC=0~0.875。结论WGS具有较好的评测者间信度,较GARS更适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态评定。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障碍评价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评价当前常用的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评定方法,包括3min步行测定法、10m步行速度评测方法、起立-行走评测、生理消耗指数、观察式的步行分析方法和观察式的步行分析表等各种评定方法,以期在临床康复工作中更好的应用这些评定技术。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障碍评价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瓮长水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3):1869-1871
评价当前常用的脑卒中患步行功能的评定方法,包括3min步行测定法、10m步行速度评测方法、起立-行走评测、生理消耗指数、观察式的步行分析方法和观察式的步行分析表等各种评定方法,以期在临床康复工作中更好的应用这些评定技术。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速度临床决定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判别决定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速度最重要的临床变量。方法 32例恢复步行能力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测定在自然舒适状态下的10m步行速度,用Fug1—Meyer评价法评测下肢运动功能,用Motricity指数评测下肢肌力,用Berg平衡量表评定平衡功能,用改良Ashworth评定法评定足跖屈肌张力。对步行速度和临床变量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然后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患者的步行速度与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下肢肌力之间呈高度正相关(r=0.781—0.834,P<0.001);下肢运动功能与步行速度之间的相关性更高(r=0.834);步行速度与足跖屈肌张力痉挛程度呈负相关(r=-0.461,P<0.05)。进一步回归分析分析发现,下肢运动功能对步行速度有显著性影响(R^2=0.696,P<0.001)。结论 下肢运动功能是决定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速度最重要的临床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强化患侧下肢负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与功能性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和平衡训练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入负重率生物反馈下强化患侧下肢负重的训练方法。以上平衡训练两组均进行30min/d,6d/周,共6周。分别于治疗前、后用Berg平衡量表(BBS)、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和改良功能性前伸测试(MFRT)评定平衡与步行功能。结果:6周治疗后,两组的BBS和MFRT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TUGT较治疗前缩短(P<0.01);观察组的BBS、TUGT和MFRT值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P<0.05)。结论:在常规平衡训练基础上,负重率反馈下强化患侧下肢负重的训练能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与功能性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在常规康复训练前给予局部肌肉振动治疗对偏瘫患者的步行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常规康复组(对照组,n=25)和振动结合常规康复组(观察组,n=25)。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进行肢体康复训练,每周5次,每次30min,共4周。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前给予局部肌肉振动治疗,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起立 行走”计时测定(TUGT)和最大步行速度(MWS)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步行及平衡能力的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间BBS、TUGT及MWS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4周后,2组BBS、MW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均P<0.05),TUGT评分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的BBS、MW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TUGT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常规康复训练结合局部肌肉振动治疗能更有效地提高偏瘫患者步行及平衡功能,其效果显著优于单纯常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目前常用的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训练方法对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0 例脑卒中患者分别运用常规步行训练法(常规组,n=20)、使用辅助工具(四脚拐)训练法(辅具组,n=20)、减重步行训练法(减重组,n=20)对患者进行步行功能训练。在训练前、训练后1 个月、训练后3 个月,分别采用10 m最大步行速度(MWS)、“起立-行走”计时测定(TUGT)、功能独立性测量(FIM)、Fugl-Meyer 下肢运动功能评定(FMA-L)进行评价。结果训练1 个月和3 个月后,3 组的MWS、TUGT、FIM、FMA-L评分均改善,依次为辅具组、常规组和减重组。总体上减重组效果最佳。结论减重步行训练法能更快更好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强化膝关节(0 ~ 15°)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结合膝关节(0~ 15°)强化控制训练.在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用Berg平衡量表(BBS)、“起立-行走”计时(TUGT)、最大步行速度(MWS)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平衡功能、起立行走能力、10m最大步行速度.结果:治疗6周后对照组和治疗组在BBS、TUGT及MWS评分比治疗前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组的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膝关节(0~ 15°)控制训练,可以纠正患者膝关节过伸,增强膝关节的稳定性,有效地改善患者平衡功能,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PNF)技术结合立位下健肢抗阻迈步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增加PNF技术结合立位下健肢抗阻迈步训练。治疗前后分别采用下肢Fugly-Meyer评定(FMA)、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Berg平衡量表(BB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2组FMA、FAC、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0.01),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后,2组TUGT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PNF技术结合立位下健肢抗阻迈步训练对偏瘫患者可更好地改善步行功能。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偏瘫患者静态和动态平衡评定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实验室定量测定的静态平衡与临床评定的动态平衡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探讨两者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结局评定中的价值.方法对19例患者用重心摆动测定法评定静态平衡;用Berg平衡量表(BBS)和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评定动态平衡;用功能独立性测量(FIM)和10m最大步行速度评测(MWS)来评定功能结局.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确定静态平衡与动态平衡之间的关系,确定静态和动态平衡评定与功能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重心摆动测定参数与BBS之间呈中度负相关(r=-0.705--0.475,P<0.05);闭眼重心摆动测定参数与TUGT之间呈中度的正相关(r=0.508-0.583,P<0.05).重心摆动测定参数与FIM-A和MWS之间无相关性(r=-0.048--0.296;r=-0.404--0.01,P>0.05),BBS与FIM-A和MWS之间呈高度的正相关(r=0.752;r=0.700,P<0.001),TUGT与FIM-A和MWS之间呈高度的负相关(r=-0.600,P<0.01;r=-0.817,P<0.001).结论在实验室中测定的静态平衡结果与在临床上评定的动态平衡结果是相关联的,但是动态平衡评定比静态平衡评定更能有效地反映脑卒中患者的功能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