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口底颈胸肩背部广泛腐败坏死性蜂窝织炎并气管食道血管神经受损一例报告何一川,杨卫东口底腐败坏死性蜂窝织炎是口腔颌面部死亡率较高、严重感染性疾患之一。作者近期收治一切波及口底,扩散到颈、胸及肩背部广泛腐败坏死佐蜂窝织炎,同时并发口底贯通流涎,气管、食道、...  相似文献   

2.
孟松 《口腔医学》1994,14(4):194
牙源性口底蜂窝织炎并发气管周围脓肿窒息1例报告云南省陆良县人民医院口腔科孟松我科收治1例牙源性口底蜂窝组织炎并发气管周围脓肿窒息,现报告如下:患者徐××,女,20岁,住院号:6250。因右下颌后牙疼痛而引起右侧颌下及口底肿胀、疼痛、吞咽困难、发热4天...  相似文献   

3.
颜面部坏死性蜂窝织炎多发于婴幼儿,且多发于颌下。此病成人罕见,目前国内公开发行的文献中尚未见报道。现将笔者诊治的一例颜面部大面积坏死性蜂窝织炎报告如下。病例报告 白某某,男性,69岁,农民,因发烧后右侧面部无痛性肿胀、溃烂8天入院。患者8天前因发烧,感鼻根部痒,手搔后突然肿胀,流水,随之出现干  相似文献   

4.
舌系带矫正术致口底蜂窝织炎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莉 《口腔医学》2002,22(1):28-28
<正>舌系带矫正术是对舌系带过短或其附着点前移,颏舌肌过短进行矫正的手术,临床比较多见,因其能导致舌活动受限,使患儿舌腭音或卷舌音发音障碍,家长容易发现,要求矫正的较多。口底蜂窝织炎是颌面部最严重的炎症之一,感染波及颌下,颏下以及舌下间隙,一般是来自牙源性与腺源性感染。舌系带矫正术导致口底蜂窝织炎报道较少,现将临床  相似文献   

5.
<正>在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现代研究中,仍然延续传统的以感染途径分类的方法:即牙源性感染和非牙源性感染。其中牙源性感染是颌面外科临床中最多见的感染类型。有资料显示:牙源性感染病例占口腔颌面外科病例总数的11.3%[1]。亦有学者报道,牙源性感染占颌面颈部脓肿及蜂窝织炎病例的77.7%[2]。陈文君等[3]报道,在112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中,牙源性感染99例,占88.3%。  相似文献   

6.
拔除下颌第三磨牙致口底凝固坏死性蜂窝织炎一例报告新疆伊犁地区人民医院口腔科唐怀璞口底蜂窝织炎系同时波及颌下、颊下及舌下间隙的感染,是颌面部的严重感染之一,它可以是化脓性的、腐败坏死性的,或凝固坏死性的。笔者于1992年7月18日收治一例因拔除右下颌第...  相似文献   

7.
急性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急性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的诊治经验。方法:对1995~2004年收治的30例急性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中牙源性20例,其它10例,5例合并有糖尿病。26例作了脓液细菌培养,15例(57.69%)为阳性。经过切开置管引流、全身支持、大剂量敏感抗生素治疗,治愈23例(76.7%),死亡7例(23.3%)中6例并发中毒性休克死亡(4例为合并有糖尿病),1例放弃治疗死于窒息。结论:急性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病例的诊治关键是早期识别,维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切开引流,使用敏感抗生素、有效控制其它伴发疾病、全身对症等综合治疗。重视对并发症的认识及处理,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了应用伤口透析治疗牙源性蜂窝织炎556例(男性327例,女性229例)。20岁以下的82人,21一40岁319人,40一60岁97人,61岁以上的58人。蜂窝织炎的部位如下。  相似文献   

9.
报道4例面颈部腐败坏死性蜂窝组织炎合并下行性坏死性纵膈炎病例资料,其中3例患者通过治疗完全康复,1例因中毒性休克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面颈部蜂窝织炎病情进展迅速,合并下行性坏死性纵膈炎者病死率急剧升高,及时实施颈部切开引流、纵膈脓肿切开引流及胸腔闭式引流是临床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其患病率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糖尿病患者并发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的病例也逐渐增多,有些病人病情危重,发展迅速,特别是发生严重并发症者,病情常难以控制,严重者危及生命,现将我科1999年7月~2006年6月收治的31例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31例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中,男18例,女13例,平均年龄51岁。31例中牙源性感染21例,腺源性感染5例,损伤性感染3例,医源性感染1例,其它1例,累及间隙见表1。表131例糖尿病患…  相似文献   

11.
口底腐败坏死性蜂窝织炎是严重的颌面部感染。多发生于小儿,起病急、进展快,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常伴有严重合并症。1981~1984年4年来,我们共收治重症口底腐败坏死性蜂窝织炎40例,约占同期我科住院总人数的3%。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牙源性上颌窦炎及眶下间隙感染作为乳磨牙急性根尖周炎的并发症较罕见。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眶周蜂窝织炎、海绵窦血栓,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3.
鼻脑毛霉菌病是人类具有口腔病征的霉菌病,它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它好发于控制较差的糖尿病病人。作者对本病的病状、表现及治疗均作了讨论并报告2病例。由于牙源性感染常并发眶周蜂窝织炎,因此牙医对于有这类症状的病人尤其是糖尿病人,在检查时当发现有一侧性眶周蜂窝织炎  相似文献   

14.
严重颌颈部坏死性蜂窝织炎44例临床治疗分析李才友,王贺忠,裘愉德,李海英严重颌颈部坏死性蜂窝织炎,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病情发展迅速,短时间内可出现中毒症状及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近几年来,由于医疗条件的改善,城市中的发病率明显下降。然而,在偏僻农...  相似文献   

15.
作者用病人的腮腺唾液透析化脓伤口,因为唾液具有广谱抗菌、蛋白水解和中和作用,一侧腮腺1昼夜能分泌唾液300~400ml。用腮腺唾液灌洗伤口治疗牙源性蜂窝织炎59例,年龄9~50岁。蜂窝织炎定位:颌下间隙21,舌下18,口底6,嚼肌下5,颏下2,腮腺嚼肌间隙5,翼颌间隙2。半数病例炎症波及2~3个间隙。局麻或全麻下切开引流。手术当天或次日在一侧腮腺管内插入导  相似文献   

16.
1974年至1975年在一个莫斯科医院治疗了6例牙源性纵隔炎。在拔除一个下颌病牙后3—14天发病。口底发生蜂窝织炎后,炎症沿血管鞘和颈筋膜扩散到纵隔。6例中有2例死亡。上述病例中致病菌有肠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变形杆菌和厌氧菌。早期诊断不致失去治疗时机,因此,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下颌骨颈胸CT连续扫描在牙源性下行坏死性纵隔炎(DNM)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总结12例牙源性DNM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治疗及CT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例可见病灶牙及颌骨变化,下颌颈胸CT连续扫描显示感染自颌面向胸部扩散的连续过程,表现为口底、颌下广泛积气、积脓,经颈部间隙达纵隔,3例为上纵隔感染,9例扩散到下后纵隔;8例伴胸腔积脓、肺部感染,2例心包积脓、积气.结论:牙源性下行坏死性纵隔炎发病急、扩散快、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值得警惕.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治愈的有效方法.颌面颈胸连续CT扫描是判断感染扩散范围、确定引流部位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18.
92例婴幼儿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临床分析陈振东,曲文,陈京奕婴幼儿坏死性口底蜂窝组织炎是口腔颌面部严重的急性感染之一,全身症状及局部表现均较成人患者严重,病情发展迅速,常伴有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我科自1981—1994年共收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下行性坏死性纵隔感染(descending necrotizing mediastinitis,DNM)的CT影像学特点。方法:应用64层螺旋CT,对26例牙源性DNM患者进行颈部和胸部扫描,描述感染的部位、范围、扩散途径等影像学特征。结果:DNM的CT影像表现为脓肿、非包裹性积液和积气。26例患者均出现颈部多间隙感染。其中,18例咽喉部肿胀、移位。颈部均为皮下组织蜂窝织炎和(或)深筋膜间隙感染。气管间隙、颈动脉间隙、椎前间隙是炎症向下扩散的通道。胸部前上纵隔感染11例,前纵隔感染4例,后纵隔脓肿4例,全纵隔感染7例。依据CT影像,采取不同清创引流方法,全组死亡1例,死亡率为3.8%。结论:头颈、胸部增强CT扫描对DNM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还可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治疗颌面部蜂窝织炎216例(牙源性占60.6%,外伤性23.6%。腺源性15.8%),男137例,女79例。大多数(80.2%)年龄20~50岁。实验组111例(轻型蜂窝织炎18,中型68,重型25)。对照组105例(轻型21,中型64,重型20)。实验组治疗方法:轻型,切开化脓灶,切除坏死物,安置多孔引流管主动引流并经常灌洗伤口,手术切口初期缝合。中型和重型,在手术台上先经患侧颞浅动脉造口插入导管至颈外动脉,在动脉内注入半日量抗生素和2500u肝素,随后(即在局部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