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剂量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治疗重度脓毒症伴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护理配合。方法以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我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入住的60例重度脓毒症伴DI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LMWH小剂量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治疗、护理干预后两组相关指标[出血停止时间、肝素使用时间、DIC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凝血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血小板计数(PLT)]、治疗护理干预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II评分)及治疗护理干预后病死率比较情况。结果治疗、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出血停止时间(1.43±0.31)d、肝素使用时间(4.13±1.31)d、术中引流量DIC指标恢复正常时间(3.98±0.50)d分别均显著短(P0.05);治疗、护理干预后两组PT、a PTT分别均显著降低,PLT显著升高,APACHE II评分分别均显著减小;且观察组较对照组PT(16.12±2.48)s、a PTT(27.26±0.61)s分别均降低显著,治疗护理后1 d、7 d、14 d,APACHEII评分(20.81±4.49)分、(15.62±3.89)分、(9.13±2.38)分分别均减小显著,PLT(98.82±28.98)×109/L升高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配合低分子肝素小剂量治疗对重度脓毒症伴DIC患者病情控制作用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aemia,ET)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变化及对血栓形成的影响,探讨奥扎格雷钠在ET患者中防治血栓发生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测定患者CD62P、PAC-1的水平;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浆血栓素A2(TXA2)代谢产物TXB2和前列环素(PG12)代谢产物6-K-PGF1α水平;观察奥扎格雷钠干预治疗对ET患者血小板活性及血栓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治疗前两组ET患者CD62P、PAC-1、TXB2、6-keto-PGF1α和TXA2/PGI2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奥扎格雷钠干预治疗后CD62P、PAC-1、TXB2、TXA2/PGI2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奥扎格雷钠干预治疗后CD62P、PAC-1和TXA2/PGI2与正常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TXB2、6-keto-PGF1α仍高于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奥扎格雷钠干预治疗组后期血栓发生率为12.5%,常规治疗对照组血栓发生率为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T患者存在血小板异常活化现象和一定的血栓形成危险,临床上除常规治疗减少血小板数量外,还应重视血小板功能的干预治疗,以改善血小板功能、防止血栓发生.  相似文献   

3.
小剂量肝素在治疗脓毒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中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剂量肝素对脓毒症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 正常组30例,分别测其凝血酶原片段(F1+2),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的血浆水平取正常参考值范围;脓毒症F1+2、TAT升高患者27例,随机分为肝素治疗组(实验组)和非肝素治疗组(对照组).27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早期目标下液体复苏等治疗,除此以外,实验组在早期给予小剂量肝素[70 U/(kg*24 h)]持续泵入.监测并记录两组治疗5 d前后F1+2、TAT水平,计算治疗前后的APACHE-Ⅱ评分、入住ICU及呼吸机使用时间和28 d病死率.结果 实验组的F1+2、TAT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00,0.042).对照组治疗前后F1+2、TAT无显著性差异(P=0.742,0.208).实验组呼吸机使用天数(9.25±6.02) d及ICU住院时间(10.33±5.50) d明显短于对照组[(17.20±9.48)d,(16.20±10.03)d;P=0.045,0.036].两组APACHE-Ⅱ评分在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P=0.708),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所降低,但实验组差异显著(P=0.027).两组之间28 d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643).结论 对于处于脓毒症高凝期的患者,早期给予小剂量肝素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高凝状态,缩短住院时间及呼吸机使用时间,但未能改善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对脓毒症患者血浆TNF-α、IL-6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钠5 000 U皮下注射,2次/d,均连续治疗7 d。比较2组患者TNF-α、IL-6、细胞黏附分子(CD62P)、D-二聚体、Fib、PT、APTT、PL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变化情况,并记录2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APACHEⅡ评分、CD62P、D-二聚体、SOD、MDA明显低于对照组,PLT显著高于对照组(t=8.617、7.444、4.966、10.786、7.580、8.617、4.093、4.611,P均<0.01);2组患者治疗过程发生血尿、上消化道出血、皮肤瘀斑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35、0.947、2.192,P>0.05);观察组MOD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444,P=0.03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脓毒症患者可减轻炎性反应,改善凝血功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严重脓毒症在凝功能障碍早期抗凝治疗上给予临床分析。方法选取52例严重脓毒症患者,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行脓毒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普通肝素。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第1天和第7天 PT、APTT、PL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第7天 TXB2、APACHEI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严重脓毒症患者早期应用小剂量肝素能影响到患者的 APACHEI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及血栓烷素 TXB2的值,对判断脓毒症患者预后有着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小剂量利妥昔单抗对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r ITP)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r ITP患者78例,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剂量利妥昔单抗375 mg/m~2,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100 mg/m~2,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复发率,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变化情况,血清免疫球蛋白Ig A、Ig M、Ig G和淋巴细胞CD3~+、CD4~+的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64.10%、复发率为5.13%与对照组比较53.85%、7.69%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PL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较高(P0.05),PT、a PT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较低(P0.05);观察组Ig M水平较对照组显著较低(P0.05),Ig A、Ig G、CD3~+、CD4~+水平较对照组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较对照组28.21%显著较低(P0.05)。结论常规剂量和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r ITP患者均有显著疗效,复发率低,有利于凝血功能的恢复,小剂量给予利妥昔单抗治疗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小剂量肝素在婴幼儿脓毒症抗凝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樟树市人民医院2003年5月至2008年5月收治的48例脓毒症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小剂量肝素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时间、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并比较住院天数、治疗10 d后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48例脓毒症患儿治疗前40例D-二聚体升高,36例抗凝血酶Ⅲ下降,小剂量肝素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第3天及第5天相比,D-二聚体明显下降(P<0.01),抗凝血酶Ⅲ明显升高(P<0.01),与常规治疗组同时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PT、APTT、FIB、PLT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的病死率小剂量肝素治疗组33.3%,常规治疗组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肝素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住院天数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二聚体升高、抗凝血酶Ⅲ降低可反映婴幼儿脓毒症的早期凝血状态.小剂量肝素可改善婴幼儿脓毒症的凝血状态,降低病死率,且安全有效,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脓毒症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患者免疫功能、凝血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ICU脓毒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凝血功能和炎症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各项免疫指标(CD3+、CD4+和CD4+/CD8+)水平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水平组间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水平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脓毒症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持续小剂量肝素对脓毒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及护理。方法:将119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61例)采用抗感染等综合治疗,肝素组(5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持续小剂量肝素输注7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氧合指数,APACHEII积分,SOFA积分和28天病死率以及治疗前后PLT、PT、APTT、FIB变化以及出血倾向。结果:肝素组治疗后氧合指数明显好转,APACHEII积分和SOFA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8天病死率也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LT、PT、APTT、FIB两组治疗前后均无差异。结论:护理人员在使用持续小剂量肝素时严格控制药物的速度,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缓解病情有益,且安全。  相似文献   

10.
蔡雷 《血栓与止血学》2017,(6):1000-1001
目的分析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随机数字表格法将9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接受常规治疗,此外观察组加以小剂量阿司匹林50 mg/d口服,对照组加以阿司匹林100 mg/d口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及血小板聚集率变化,同时随访2年,统计两组不良事件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血小板聚集率下降,a PTT、PT上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2年再发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50 mg/d)与常规剂量阿司匹林(100 mg/d)治疗老年冠心病远期疗效类似。  相似文献   

11.
侯有华  姚晖  宋越  丁智  李琴 《安徽医学》2011,32(7):934-936
目的 探讨小剂量肝素在严重脓毒症早期患者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严重脓毒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行常规脓毒症治疗,试验组除常规治疗外,早期应用小剂量肝素.在入住ICU后每日行APACHE Ⅱ评分、SIRS评分;并记录患者氧合指数、肌酐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相似文献   

12.
羟苯磺酸钙与培哚普利治疗Ⅲ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羟苯磺酸钙和培哚普利对血压正常的Ⅲ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6例Ⅲ期DN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为对照组,常规降糖治疗;B组常规降糖治疗 羟苯磺酸钙500mg,3次/d;C组常规降糖治疗 培哚普利4mg,1次/d。观察12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尿清蛋白排泄率(UAE)、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血压、血脂和肾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第4、8、12周,A、B两组间及A、C两组间UA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两组间UA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B组TXB2及6-keto-PGF1α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比较TXB2及6-keto-PGF1α水平间差别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C两组TXB2和6-keto-PGF1α水平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脂和肾功能指标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降低Ⅲ期DN患者UAE的疗效与培哚普利相似;且能降低血小板高活性,延缓DN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小剂量肝素在脓毒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6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3例。对所有患者均贯彻容量复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脏器支持、控制血糖等基线治疗,实验组则同时还配合小剂量普通肝素治疗。记录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并观察小剂量肝素对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实验组治疗7 d后APACHEⅡ评分降低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LT、PT及APT等凝血指标均未见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脓毒症患者小剂量肝素治疗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并不会改变凝血时间或增加出血反应,值得临床重视并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作用。方法:将4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A组(20例)和B组(20例),同时以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A组采用常规治疗,B组采用常规治疗+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TXB2、6-keto-PGF1α浓度及TXB2/6-keto-PGF1α比值,测定A、B两组APACHEⅡ评分及胰腺Balthazar CT分级评分。结果:(1)血浆6-keto-PGF1α、ET、TXB2及TXB2/6-keto-PGF1α比值:SAP患者血浆6-keto-PGF1α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而血浆ET、TXB2浓度及TXB2/6-keto-PGF1α比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B组入院后8天与B组入院时及A组入院后8天比较,血浆6-keto-PGF1α浓度显著上升,而血浆ET、TXB2浓度及TXB2/6-keto-PGF1α比值,均显著下降(P〈0.01~0.05)。(2)APACHE II评分和胰腺Balthazar CT分级评分:A、B两组入院后8天与入院时比较,两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0.05);B组入院后8天与A组入院后8天比较,两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0.05)。结论:灯盏花素可能通过改善SAP患者的微循环障碍,从而对SAP起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无肝素、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在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凝血功能及血栓前体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取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医院收治脓毒血症患者60例,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无肝素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采用LMWH连续性血液净化,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凝血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栓前体蛋白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凝血功能及血栓前体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前a PTT、PT、TT、Fbg及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 PTT、PT、T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24 h、48 h血栓前体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脓毒血症患者采用LMWH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效果理想,能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降低血栓前体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乌司他丁联合丹红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的疗效以及对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ssed on myeloid cells 1,sTREM-1)、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protein,HBP)水平和辅助性T细胞17(T help cell 17,Th17)/调节性T细胞(T regular cell,Treg)的影响。 方法选取脓毒症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注射丹红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Ⅱ)评分、血清HBP和sTREM-1水平、T细胞亚群、凝血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治疗7 d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0.00%(54/6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4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0,P=0.034)。两组APACHEⅡ评分组间、时点间和组间·时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BP和sTREM-1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血清HBP和sTREM-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Th17和Treg(CD4+ CD25+、CD4+ CD25high)表达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Th17和Treg(CD4+ CD25+、CD4+ CD25high)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均升高,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和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均降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PLT和FIB均显著升高,PT、APTT和TT均显著降低(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0,P=0.609)。 结论乌司他丁联合丹红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调节sTREM-1、HBP水平及Th17/Treg表达率,改善免疫、凝血功能,促进预后。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2):45-47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凝血和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7月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液体复苏、抗感染、血管加压药、营养支持、血糖控制、脏器支持及预防应激性溃疡等治疗,必要时予以机械通气支持治疗。观察组加用低分子肝素0.6 mL皮下注射,2次/d,连用7 d。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和激活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及内皮功能指标[血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和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的变化,并评估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7 d后,两组PT和APTT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两组vWF和ESM-1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值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χ~2=4.20,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用于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的效果较肯定,不仅可改善其凝血功能,而且可修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APCI)的疗效及对外周血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正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血栓素B2(TXB2)、同型半胱氨酸(Hcy)、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APCI患者2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2例。对照组采用规范化治疗和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治疗后30 d,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Barthel指数(BI)评分,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临床预后。治疗前后,检测外周血6-keto-PGF1α、CD62P、TXB2、Hcy、MCP-1、VE-cadherin水平并比较其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逐步降低,BI、MMSE、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逐步升高(P <0.05)。两组治疗前后6-keto-PGF1α、CD62P、TXB2、Hcy、MCP-1、VE-cadherin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90 d,观察组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78.57% VS 63.54%,P <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APCI能够下调患者外周血6-keto-PGF1α、CD62P、TXB2、Hcy、MCP-1、VE-cadherin水平,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并保护认知功能,提高生活活动能力及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对神经功能的改善程度及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变化,探讨二者间的临床联系及机制。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36例,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每位患者在溶栓治疗前、治疗后1 d、7 d及30 d分别检测静脉血血小板活化状态标志物CD62P、CD63及血栓素B2(thromboxare B2,TXB2)水平;分别进行神经功能评估。结果溶栓后,患者CD62P、CD63及TXB2下降(P〈0.05);显效组患者CD62P、CD63及TXB2下降程度高于无效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溶栓后显效者血小板活化降低程度高于无效者,观察血小板活化状态变化有助于对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作用。方法:将4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A组(20例)和B组(20例),同时以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A组采用常规治疗,B组采用常规治疗+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TXB2、6-keto-PGF1α浓度及TXB2/6-keto-PGF1α比值,测定A、B两组APACHEⅡ评分及胰腺Balthazar CT分级评分。结果:(1)血浆6-keto-PGF1α、ET、TXB2及TXB2/6-keto-PGF1α比值:SAP患者血浆6-keto-PGF1α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而血浆ET、TXB2浓度及TXB2/6-keto-PGF1α比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B组入院后8天与B组入院时及A组入院后8天比较,血浆6-keto-PGF1α浓度显著上升,而血浆ET、TXB2浓度及TXB2/6-keto-PGF1α比值,均显著下降(P<0.01~0.05)。(2)APACHE II评分和胰腺Balthazar CT分级评分:A、B两组入院后8天与入院时比较,两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0.05);B组入院后8天与A组入院后8天比较,两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0.05)。结论:灯盏花素可能通过改善SAP患者的微循环障碍,从而对SAP起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