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了解我院儿童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指导早期经验性抗生素应用.方法 统计分析了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儿科181例住院患儿深部痰细菌培养结果.结果 符合条件的痰标本共分离细菌26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9.14%(186株),主要是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杆菌和肺炎克雷白杆菌的耐药性尤为突出,但对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头孢菌素和亚胺培南仍较敏感.革兰阳性菌占30.86%(83株),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占革兰阳性球菌的前三位,除对万古霉素仍敏感外,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头孢菌素以及氨基苷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很高.结论 儿童深部痰培养分离菌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耐药性较强,特别是产ESBLs的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尤为突出.革兰阳性菌以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为主,其耐药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昆明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cute low respiratory infection,ALRI)患儿进行连续9年监测及临床研究,了解患儿细菌病原菌构成、变迁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对昆明市儿童医院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因ALRI住院的患儿痰液培养的致病菌株进行临床分析及研究,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病原菌构成情况:(1)病原菌总阳性率18.52% (3006/16 229),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75.35%,革兰阳性球菌占20.23%,真菌占4.42%;病原菌前5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阴沟肠杆菌.(2)监护病房ALRI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白杆菌;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普通病房革兰阴性菌中,流感嗜血杆菌取代大肠埃希菌,成为最常见的病原菌,革兰阳性菌以肺炎链球菌为主.病原菌的耐药情况:后4年与前5年比较,病原菌总体耐药情况呈上升趋势,部分达90%左右,并呈多重耐药状态;未发现对亚胺培南及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白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检出率呈上升趋势.结论 昆明地区9年间小儿ALRI细菌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为首位;不同病房病原构成、变迁均不同;病原菌总体耐药情况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昆明地区近5年小儿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 对2003年1月 - 2007年12月收治的116例尿培养阳性患儿病原菌构成比及耐药性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16株细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81.89%(95株),革兰阳性球菌占18.11%(21株).前三位致病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67.24%、屎肠球菌12.93%、肺炎克雷伯菌8.62%.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大肠埃希菌产酶49株,产酶率62.82%,肺炎克雷伯氏菌产酶4株,产酶率40%.大肠埃希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依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对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耐药性均在90%以上;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100%耐药.屎肠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100%耐药,对万古霉素100%敏感.大肠埃希菌产ESBLs株较非产ESBLs株对大部分抗菌药的耐药性明显增高.亚胺培南对革兰阴性杆菌100%敏感,呋喃妥因敏感性在90%以上.结论 昆明地区小儿尿路感染病原菌以大肠杆菌为主,大肠杆菌耐药性明显.治疗前的尿培养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4.
小儿社区和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病原菌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比较小儿社区和医院获得性尿路感染致病菌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07年间,351例门诊及住院尿路感染患儿清洁中段尿培养阳性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检出菌株386株,社区和医院尿路感染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医院感染中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高于社区感染患儿,葡萄球菌和肠球菌比例增加明显;医院感染组分离所得细菌耐药率高于社区感染组,尤以氨苄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药物突出;医院感染组埃希菌和克雷伯菌的ESBLs检出率(71.4%,88.9%)高于社区感染组(33.9%,40.0%).结论 小儿尿路感染致病菌以G-杆菌为主,医院感染组G+菌比例较社区感染组高,病原菌耐药情况较社区感染组严莺.应及时总结所在社区与院内尿路感染流行病学资料,以指导临床正确选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复杂性尿路感染(complic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cUTI)的常见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现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0年住院治疗的181例尿培养阳性的cUTI致病菌的分布并对常见致病菌进行的药敏试验,以观察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革兰阴性杆菌是cUTI的主要致病菌,占63.5%,其中大肠埃希氏菌占42.0%;革兰阳性球菌占32.1%,其中粪肠球菌占15.5%;真菌占4.4%。大肠埃希氏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为89.4%,而添加了克拉维酸钾的羟氨苄西林耐药率明显降低;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中,对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头孢噻吩的耐药率均很高(>50%),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的耐药率明显低于其他头孢类抗生素(P<0.01);大肠埃希氏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对呋喃妥因的耐药率亦很低(<10%)。粪肠球菌对利福平耐药率高(78.3%),对呋喃妥因、万古霉素、利奈唑烷耐药率低(<10%)。多重耐药菌株占革兰阴性杆菌的77.4%。结论:大肠埃希氏菌是儿童cUTI的主要致病菌,但肠球菌等条件致病菌的比例相对增高,这些致病菌耐药性高且大部分呈多重耐药,故应尽量根据尿培养及药敏试验调整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成都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PICU)痰标本分离的常见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菌群分布与耐药性变迁.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临床收集的合格痰标本分离出的常见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2004至2006年、2007至2009年两个时段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变化.所有标本按标准微生物学方法进行定量、定性培养.连续两次培养,同一优势菌株为致病菌;并对所有鉴定所用试剂及药敏分析所用抗菌药物纸片进行质量控制.结果 6年共分离出革兰阴性杆菌598株,两个时段前5位均依次为大肠埃希菌167株(27.93%)、肺炎克雷白杆菌109株(18.23%)、阴沟肠杆菌93株(15.55%)、鲍曼不动杆菌64株(10.7%)、铜绿假单胞菌43株(7.19%).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为敏感,而耐药率最高的药物为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多种头孢菌素等.除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外,未发现耐亚胺培南的革兰阴性菌株;2007至2009年肺炎克雷白杆菌及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检出率较2004至2006年明显上升.结论 与2004至2006年相比,2007至2009年本院PICU常见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及时监测PICU病原菌耐药趋势变化对指导危重患儿合理用药致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成都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PICU)痰标本分离的常见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菌群分布与耐药性变迁.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临床收集的合格痰标本分离出的常见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2004至2006年、2007至2009年两个时段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变化.所有标本按标准微生物学方法进行定量、定性培养.连续两次培养,同一优势菌株为致病菌;并对所有鉴定所用试剂及药敏分析所用抗菌药物纸片进行质量控制.结果 6年共分离出革兰阴性杆菌598株,两个时段前5位均依次为大肠埃希菌167株(27.93%)、肺炎克雷白杆菌109株(18.23%)、阴沟肠杆菌93株(15.55%)、鲍曼不动杆菌64株(10.7%)、铜绿假单胞菌43株(7.19%).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为敏感,而耐药率最高的药物为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多种头孢菌素等.除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外,未发现耐亚胺培南的革兰阴性菌株;2007至2009年肺炎克雷白杆菌及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检出率较2004至2006年明显上升.结论 与2004至2006年相比,2007至2009年本院PICU常见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及时监测PICU病原菌耐药趋势变化对指导危重患儿合理用药致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408例血培养大肠埃希菌阳性患儿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血培养大肠埃希菌阳性患儿的临床特征和细菌耐药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血培养大肠埃希菌阳性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期间有154 774例患儿进行血培养,血培养阳性8 446例,其中大肠埃希菌408例,占血培养阳性者4.83%。大肠埃希菌阳性者以??1岁婴儿为主,占51.72%,其中新生儿占36.77%。275例患儿有基础疾病,以白血病最为常见。199株菌株(48.77%)产ESBLs,85.23%的菌株对氨苄西林耐药,所有菌株均对美洛培南敏感。结论儿童大肠埃希菌脓毒症好发白血病患儿和新生儿,引起血流感染的大肠埃希菌产ESBLs率较高,对碳氢酶烯类抗生素应注意保护性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及耐药情况的变化,指导合理用药.方法 分析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病例共997例,无菌留取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总结致病菌构成情况及耐药性变化.结果 997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有425份培养出致病菌,共分离到菌株498株,总阳性率42.73%,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51株,占30.32%,革兰阴性杆菌321株,占64.46%,真菌26株,占5.62%.2008至2010年分离率位于前6位的致病菌有变化,铜绿假单胞菌(2.70%、0.42%、0)和副流感嗜血杆菌(2.03%、2.92%、8.24%)3年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有降低趋势,而副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有增高趋势,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和真菌在各年度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铜绿假单胞菌在各年龄段之间的检出率无差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随年龄增大检出率增高,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随年龄增大检出率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3年间耐药表型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最敏感,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最敏感,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对常用抗生素均敏感.结论 住院小儿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检出率较高的细菌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及副流感嗜血杆菌.细菌在不同年龄组间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率不同.临床应以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试验为依据,合理选用抗生素,减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刘妍  张碧丽  王文红  张瑄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17):1337-1339,134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并尿路感染(UTI)患儿的常见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现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 - 2011年住院治疗的124例尿培养阳性PNS并UTI患儿的致病菌分布情况,并对常见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以观察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并分析PNS易并UTI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无症状UTI的PNS患儿占70.2%.革兰阴性杆菌是PNS并UTI的主要致病菌,占61.6%,其中大肠埃希菌占43.3%;革兰阳性球菌占34.8%,其中粪肠球菌占19.5%;真菌占3.0%.大肠埃希菌对羟苄西林耐药率最高,为88.7%,而对添加了克拉维酸钾的羟氨苄西林耐药率明显降低(34.2%);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中,对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头孢噻吩的耐药率均很高(>50%),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的耐药率明显低于其他头孢类抗生素(P<0.01);大肠埃希菌对呋喃妥因、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10%).粪肠球菌对利福平耐药率高(82.1%),对呋喃妥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约率低(<10%).低清蛋白血症、低IgG血症、大量蛋白尿、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及低密度脂蛋白、脂蛋白(a)升高可能是导致PNS患儿易发生UTI的因素.结论 PNS患儿由于多方面因素易并UTI.无症状UTI的PNS患儿占相当高的比例.大肠埃希菌是其主要致病菌,但肠球菌感染的比例相对增高,这些致病菌耐药性高,且大部分呈多重耐药,故应对此类患儿积极行尿培养检查以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3、E的表达与儿童急性白血病(AL)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2002年1月至2004年5月收治的50例初发或复发儿童AL,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0例(高危ALL12例,标危ALL18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20例,和26例完全缓解AL(AL CR)患儿,以及23例同期住院的非恶性疾病患儿(对照组),检测其骨髓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D3、E的表达情况。结果AL组中细胞周期蛋白D3、E阳性率分别为54%和46%,高于AL CR组和对照组(P<0.01);在ALL和ANLL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危ALL细胞周期蛋白D3阳性率明显高于标危ALL(P<0.01)。化疗前细胞周期蛋白D3、E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化疗缓解后(P<0.01)。细胞周期蛋白D3、E在AL组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5298,P<0.01)。结论细胞周期蛋白D3、E与儿童AL发病有关,它们的表达存在相关性,可作为疗效观察的指标;细胞周期蛋白D3可能与患儿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及耐药性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该院NICU 1 173例下呼吸道感染新生儿的痰液标本经分离培养,做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707株,阳性率为60.3%。其中革兰阴性菌521株,占73.7%;革兰阳性菌106株,占15.0%;真菌80株,占11.3%。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肠杆菌为主,较敏感的抗生素为亚胺培南、环丙沙星、第四代头孢菌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丁胺卡那霉素,肠杆菌的敏感谱与之相似,但敏感率较低。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其他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CNS)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其他CNS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达到100%,对万古霉素、环丙沙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结论: 该院NICU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FN)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和病原菌分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ALL化疗后发生FN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和血培养结果,分析菌株的分布及药敏特点。结果 纳入ALL患儿312例,FN1 548例次,共送检1 700例次血培养,血培养阳性率7.5%(127/1 700),血流感染发生率8.2%(127/1 548),病死率9.4%(12/127)。血流感染革兰阳性菌51.1%(65/127),革兰阴性菌47.2%(60/127),真菌1.5%(2/127)。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与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比较,ANC<0.1×109·L-1的患儿占比(P=0.041)和感染性休克发生率更高(P=0.002)。2012~2016年铜绿假单胞菌构成比较2007~2011年增加(χ2=4.712,P=0.030)。ALL的危险程度分层IR/HR(OR=2.560,P=0.045)和ANC<0.1×109·L-1(OR=0.754,P=0.025)是血流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LL患儿发生FN时血流感染病原菌阳性率较高(8.2%),以革兰阳性菌感染为主。在严重粒细胞缺乏时以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为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有增加趋势,合并感染性休克是FN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FN)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和病原菌分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ALL化疗后发生FN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和血培养结果,分析菌株的分布及药敏特点。结果 纳入ALL患儿312例,FN1 548例次,共送检1 700例次血培养,血培养阳性率7.5%(127/1 700),血流感染发生率8.2%(127/1 548),病死率9.4%(12/127)。血流感染革兰阳性菌51.1%(65/127),革兰阴性菌47.2%(60/127),真菌1.5%(2/127)。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与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比较,ANC<0.1×109·L-1的患儿占比(P=0.041)和感染性休克发生率更高(P=0.002)。2012~2016年铜绿假单胞菌构成比较2007~2011年增加(χ2=4.712,P=0.030)。ALL的危险程度分层IR/HR(OR=2.560,P=0.045)和ANC<0.1×109·L-1(OR=0.754,P=0.025)是血流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LL患儿发生FN时血流感染病原菌阳性率较高(8.2%),以革兰阳性菌感染为主。在严重粒细胞缺乏时以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为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有增加趋势,合并感染性休克是FN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urvivin在儿童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及其与抑癌基因P53的相关性,同时观察Sur vivin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临床分型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ABC)方法,检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2004年1~7月收治的37例儿童AL骨髓细胞Survivin和P53的表达,对照组为10例非恶性血液病且骨髓正常患儿。结果在37例AL患儿中,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5.14%,P53表达阳性率为32.43%,显著高于正常骨髓组织(P均<0.05),Survivin和P53表达呈强相关性(P<0.05),Survivin在高危(HR)ALL患儿的表达为46.15%,在标危(SR)ALL患儿的表达为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Survivin在儿童AL中异常表达,且与ALL的临床分型有关,提示其在判定儿童ALL预后中有意义;(2)抑癌基因P53的失活与Survivin的表达可能在AL发生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大剂量维生素C(VitC)对川崎病(KD)急性期肱动脉血流介导的扩张反应(FMD)的影响,探讨VitC对KD急性期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否有改善作用。方法采用高分辨率多普勒超声仪测定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住院的36例KD急性期患儿(KD组)及15名健康儿童(正常对照组)肱动脉FMD,并比较KD组静脉滴注大剂量VitC(200mg/kg,最大量为4g)和安慰剂(10%葡萄糖)前后肱动脉FMD的变化。结果KD组肱动脉FMD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KD组静滴大剂量VitC后肱动脉FMD明显增加(P<0.01),静滴安慰剂后肱动脉FMD无明显增加(P>0.05)。结论大剂量VitC能明显改善KD急性期肱动脉FMD,其对KD急性期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可能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小儿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出血性膀胱炎(HC)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发病危险因素。方法对1998年10月至2004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二院儿科完成的52例小儿HSCT后11例H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1例HC中轻度(Ⅰ~Ⅱ度)6例,重度(Ⅲ~Ⅳ度)5例;早发性4例,迟发性7例;发病时间为术后+2d至+25d(中位数为+15d),病程3~60d(中位数为17d)。临床表现均有血尿,其中典型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7例。HC患儿组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和血小板植入时间与非HC患儿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受者移植年龄≥6岁、aGVHD阳性、CMV感染组的HC发生率分别高于年龄<6岁(32.1%和8.3%,P<0.05)、GVHD阴性(34.6%和7.7%,P<0.05)、CMV未感染组(62.5%和13.6%,P<0.05)。结论小儿HSCT后HC有其自身的临床特征;受者移植年龄≥6岁、aGVHD阳性、CMV感染为其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改善与提高学习困难儿童的生活质量。方法2003年2~8月采用短程结构式游戏对学习困难儿童进行生活质量心理干预,并用程灶火编制的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问卷(ISLQ)对学习困难儿童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检查评定。采用整群随机抽取湛江市2所小学4年级儿童共750名,按标准筛选出学习困难儿童83名,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同时从该2所小学同年级学习成绩在中等或以上水平的学生中随机抽取50名,作为正常组。结果按随机抽样原则经过短程结构式游戏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的总分和认知、情感两个成分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其中家庭生活、同伴交往、学校生活、自我认识和抑郁体验5个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短程结构式游戏是改善学习困难儿童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效心理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