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54岁.因大便出血1年余,加重1个月人院.查体未见异常.术前结肠镜诊断:乙状结肠癌.在连续硬膜外麻醉+全麻下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术中见乙状结肠肿块大小为3 cm×4 cm×4 cm,浸润浆膜,乙状结肠系膜见1枚肿大淋巴结约1.2 cm,未见肝脏和腹膜转移.术后病理诊断:乙状结肠溃疡型中分化腺癌浸润全层及浆膜外脂肪组织,切缘未见癌浸润,肠系膜淋巴结(12/14)癌转移(图1).  相似文献   

2.
(1)一般情况:患者, 男性, 年龄79岁, 身高170 cm, 体质量70 kg。因3个月前出现便血, 量少色暗红, 就诊于当地医院, 行胃肠镜检查。胃镜结果示:胃窦占位, 胃角占位;病理结果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肠镜结果示:乙状结肠占位;病理结果示:腺癌。为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本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例结肠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男,60岁,因排便困难伴鲜血便入院,肠镜示距肛门约30 cm处见一息肉样肿物阻塞管腔。术前内镜下病理活检报告:坏死、出血、脓性渗出及少许黏液,见少量异形细胞,考虑恶性肿瘤。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报告:切除肿物为息肉样突起,体积3.5 cm×2.5 cm×2 cm。镜下肿瘤大部分位于黏膜层,向下浸润至黏膜下层,肿瘤表面坏死。肿瘤细胞呈多种形态,为短梭形,卵圆形及多角形,胞浆偏少嗜酸性。细胞核大畸形,核分裂像多见;脉管及神经未见肿瘤侵及,两切端未见瘤,系膜淋巴结15枚,均未见瘤侵及。免疫组化结果:Vim(+),S-100(+),Melan A(+),CD117(+),CK(-),HMB45(-),CD34(血管+),Ki-67(40%+)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术后未行放化疗及生物治疗,术后11个月死亡。结论:结肠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病死率高、预后极差,结肠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上极为罕见,诊断主要依靠免疫组化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结直肠肿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收集近3年来在本院内窥镜室进行肠镜检查,活检病理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肠镜或外科手术切除后确诊的结直肠肿瘤病例120例,分析探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活检病理的诊断准确性和影响诊断结果的各项因素.结果 在120例中,83例确诊为浸润性癌,其中肿块直径大于3 cm 53例,肿块直径小于3 cm 30例;术前CT或MRI检查有异常的分别为41例和13例;CEA和CA19-9异常升高的分别为47例和30例.83例中有22例属于Dukes C或D期.另外37例确诊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其中肿块直径大于3 cm 16例,小于3 cm为21例,和浸润性癌组相比,两者间肿块大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7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病例的术前CT或MRI检查有异常的分别为10例和4例;肿瘤标志物CEA及 CA19-9均正常.结论 要充分认识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肠镜活检病理诊断的局限性,合理解读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病理诊断结果,必要时重复肠镜活检明确诊断.对确诊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不能进行肿瘤根治性手术等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患者男,55岁.因间歇性中上腹痛5个月于2010年7月12日收治入院.胃镜检查提示胃窦癌;上腹部CT检查提示胃窦癌性病变,胃后壁数枚肿大淋巴结,周围大血管未受侵犯,无肝脏及结肠转移.患者于2010年7月20日行胃癌D2根治术,术中探及肿瘤已侵犯浆膜层,第1组及第2组数枚肿大淋巴结部分融合,予以清扫.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示:胃低分化腺癌,浸润胃壁全层;第3、4d、4sb、5、6、7、8a、9、12a组淋巴结癌转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p53、CK20、上皮膜抗原、绒毛蛋白、多药耐药基因及CEA表达阳性,CerbB-2表达由阴性至弱阳性,CK7表达阴性,约90%的Ki-67表达阳性(图1,2).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镜下活检诊断高级别胃上皮内瘤变(HGIN)与手术后病理的关系。方法 2010年2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行胃镜活检诊断为HGIN,并在1个月内接受手术治疗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和对比患者术前胃镜下活检结果以及术后病理组织学结果。结果胃镜下检查显示,浅表隆起糜烂型22例,息肉型13例,溃疡型27例,病灶部位:胃窦21例(33.87%),胃体14例(22.58%),贲门10例(16.13%),胃角12例(19.35%),胃底5例(8.06%)。术前胃镜活检检查发现62例均为HGIN,其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25例,原位癌患者37例,术后病理组织检查结果显示:62例患者中有26例符合HGIN诊断,其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18例,原位癌8例,早期胃癌20例,进展期胃癌15例,低级别内瘤变1例,术前胃镜活检检查的结果和术后病理组织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与治疗需多方面综合考虑,临床与病理医师仔细判断、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肠镜活检诊断为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外科治疗对策.方法 对2005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经内镜活检病理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结直肠肿瘤患者8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71例行根治性结直肠癌手术,其中包括1例扩肛多次局切后术中病理补充行miles术,其他3例行单纯扩肛肿瘤切除术,8例行姑息性肿瘤切除术.将术后诊断与肠镜活检诊断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术后病理3例(3.7%)仍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肿瘤直径1~3 cm,平均1.5 cm;其余79例(96.3%)证实为黏膜下层浸润性腺癌,肿瘤直径1 ~11 cm,平均4.7 cm,两组肿瘤最大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appa一致值为0.104,术前术后差异较大,一致性较差.统计分析显示肿瘤癌变与大小和浸润深度相关.证实为腺癌的79例中已有8例出现肝转移,31例(39.2%)有局部区域性淋巴结转移;33例直肠肿瘤中(包括1例多原发性肿瘤)有30例(90.9%)术后病理证实为腺癌.结论 要重视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的病理诊断,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肿瘤患者绝大多数已存在浸润性癌,甚至有区域性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如肿瘤位置不涉及保肛的问题,结直肠肿瘤直径大于3 cm者,应首选作病变肠段的切除,术中病理诊断为浸润性腺癌,则应行根治性手术.对于低位直肠肿瘤应当多次内镜活检和或扩肛肿块切除后再决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的临床意义和外科治疗的原则.方法 于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术前经内镜活检、病理诊断为"上皮内瘤变"的病例共158例(共162个肿瘤),其中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73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89例.行腺瘤切除术5例,根治性结肠切除手术49例,直肠低位前切除术74例,经肛门局部切除术16例,Hartmann直肠经腹切除结肠造口术2例,腹会阴切除术4例,Parks结肠肛管吻合术7例,乙结肠造口术1例.经手术切除的标本常规作病理学检查,并与该患者的术前活检作比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109例(67.3%)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腺癌,在89例术前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腺瘤中,80例(89.9%)术后病理确定是腺癌;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中亦有29例(39.7%)术后确定为浸润性腺癌.在109例腺癌中2例伴有肝转移(MI),18例则有邻近组织浸润(T4).术后病理证实有局部淋巴结转移或见癌结节者26例(23.9%).结论 应重视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的病理诊断,高度警惕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在临床和内镜中疑为恶性的病变,若不涉及保肛问题,宜首选作病变肠段切除,如术中可确诊为浸润性癌,则应作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的临床意义和外科治疗的原则.方法 于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术前经内镜活检、病理诊断为"上皮内瘤变"的病例共158例(共162个肿瘤),其中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73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89例.行腺瘤切除术5例,根治性结肠切除手术49例,直肠低位前切除术74例,经肛门局部切除术16例,Hartmann直肠经腹切除结肠造口术2例,腹会阴切除术4例,Parks结肠肛管吻合术7例,乙结肠造口术1例.经手术切除的标本常规作病理学检查,并与该患者的术前活检作比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109例(67.3%)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腺癌,在89例术前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腺瘤中,80例(89.9%)术后病理确定是腺癌;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中亦有29例(39.7%)术后确定为浸润性腺癌.在109例腺癌中2例伴有肝转移(MI),18例则有邻近组织浸润(T4).术后病理证实有局部淋巴结转移或见癌结节者26例(23.9%).结论 应重视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的病理诊断,高度警惕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在临床和内镜中疑为恶性的病变,若不涉及保肛问题,宜首选作病变肠段切除,如术中可确诊为浸润性癌,则应作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的临床意义和外科治疗的原则.方法 于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术前经内镜活检、病理诊断为"上皮内瘤变"的病例共158例(共162个肿瘤),其中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73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89例.行腺瘤切除术5例,根治性结肠切除手术49例,直肠低位前切除术74例,经肛门局部切除术16例,Hartmann直肠经腹切除结肠造口术2例,腹会阴切除术4例,Parks结肠肛管吻合术7例,乙结肠造口术1例.经手术切除的标本常规作病理学检查,并与该患者的术前活检作比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109例(67.3%)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腺癌,在89例术前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腺瘤中,80例(89.9%)术后病理确定是腺癌;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中亦有29例(39.7%)术后确定为浸润性腺癌.在109例腺癌中2例伴有肝转移(MI),18例则有邻近组织浸润(T4).术后病理证实有局部淋巴结转移或见癌结节者26例(23.9%).结论 应重视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的病理诊断,高度警惕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在临床和内镜中疑为恶性的病变,若不涉及保肛问题,宜首选作病变肠段切除,如术中可确诊为浸润性癌,则应作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的临床意义和外科治疗的原则.方法 于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术前经内镜活检、病理诊断为"上皮内瘤变"的病例共158例(共162个肿瘤),其中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73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89例.行腺瘤切除术5例,根治性结肠切除手术49例,直肠低位前切除术74例,经肛门局部切除术16例,Hartmann直肠经腹切除结肠造口术2例,腹会阴切除术4例,Parks结肠肛管吻合术7例,乙结肠造口术1例.经手术切除的标本常规作病理学检查,并与该患者的术前活检作比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109例(67.3%)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腺癌,在89例术前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腺瘤中,80例(89.9%)术后病理确定是腺癌;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中亦有29例(39.7%)术后确定为浸润性腺癌.在109例腺癌中2例伴有肝转移(MI),18例则有邻近组织浸润(T4).术后病理证实有局部淋巴结转移或见癌结节者26例(23.9%).结论 应重视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的病理诊断,高度警惕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在临床和内镜中疑为恶性的病变,若不涉及保肛问题,宜首选作病变肠段切除,如术中可确诊为浸润性癌,则应作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的临床意义和外科治疗的原则.方法 于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术前经内镜活检、病理诊断为"上皮内瘤变"的病例共158例(共162个肿瘤),其中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73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89例.行腺瘤切除术5例,根治性结肠切除手术49例,直肠低位前切除术74例,经肛门局部切除术16例,Hartmann直肠经腹切除结肠造口术2例,腹会阴切除术4例,Parks结肠肛管吻合术7例,乙结肠造口术1例.经手术切除的标本常规作病理学检查,并与该患者的术前活检作比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109例(67.3%)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腺癌,在89例术前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腺瘤中,80例(89.9%)术后病理确定是腺癌;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中亦有29例(39.7%)术后确定为浸润性腺癌.在109例腺癌中2例伴有肝转移(MI),18例则有邻近组织浸润(T4).术后病理证实有局部淋巴结转移或见癌结节者26例(23.9%).结论 应重视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的病理诊断,高度警惕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在临床和内镜中疑为恶性的病变,若不涉及保肛问题,宜首选作病变肠段切除,如术中可确诊为浸润性癌,则应作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的临床意义和外科治疗的原则.方法 于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术前经内镜活检、病理诊断为"上皮内瘤变"的病例共158例(共162个肿瘤),其中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73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89例.行腺瘤切除术5例,根治性结肠切除手术49例,直肠低位前切除术74例,经肛门局部切除术16例,Hartmann直肠经腹切除结肠造口术2例,腹会阴切除术4例,Parks结肠肛管吻合术7例,乙结肠造口术1例.经手术切除的标本常规作病理学检查,并与该患者的术前活检作比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109例(67.3%)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腺癌,在89例术前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腺瘤中,80例(89.9%)术后病理确定是腺癌;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中亦有29例(39.7%)术后确定为浸润性腺癌.在109例腺癌中2例伴有肝转移(MI),18例则有邻近组织浸润(T4).术后病理证实有局部淋巴结转移或见癌结节者26例(23.9%).结论 应重视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的病理诊断,高度警惕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在临床和内镜中疑为恶性的病变,若不涉及保肛问题,宜首选作病变肠段切除,如术中可确诊为浸润性癌,则应作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的临床意义和外科治疗的原则.方法 于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术前经内镜活检、病理诊断为"上皮内瘤变"的病例共158例(共162个肿瘤),其中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73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89例.行腺瘤切除术5例,根治性结肠切除手术49例,直肠低位前切除术74例,经肛门局部切除术16例,Hartmann直肠经腹切除结肠造口术2例,腹会阴切除术4例,Parks结肠肛管吻合术7例,乙结肠造口术1例.经手术切除的标本常规作病理学检查,并与该患者的术前活检作比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109例(67.3%)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腺癌,在89例术前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腺瘤中,80例(89.9%)术后病理确定是腺癌;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中亦有29例(39.7%)术后确定为浸润性腺癌.在109例腺癌中2例伴有肝转移(MI),18例则有邻近组织浸润(T4).术后病理证实有局部淋巴结转移或见癌结节者26例(23.9%).结论 应重视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的病理诊断,高度警惕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在临床和内镜中疑为恶性的病变,若不涉及保肛问题,宜首选作病变肠段切除,如术中可确诊为浸润性癌,则应作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的临床意义和外科治疗的原则.方法 于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术前经内镜活检、病理诊断为"上皮内瘤变"的病例共158例(共162个肿瘤),其中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73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89例.行腺瘤切除术5例,根治性结肠切除手术49例,直肠低位前切除术74例,经肛门局部切除术16例,Hartmann直肠经腹切除结肠造口术2例,腹会阴切除术4例,Parks结肠肛管吻合术7例,乙结肠造口术1例.经手术切除的标本常规作病理学检查,并与该患者的术前活检作比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109例(67.3%)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腺癌,在89例术前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腺瘤中,80例(89.9%)术后病理确定是腺癌;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中亦有29例(39.7%)术后确定为浸润性腺癌.在109例腺癌中2例伴有肝转移(MI),18例则有邻近组织浸润(T4).术后病理证实有局部淋巴结转移或见癌结节者26例(23.9%).结论 应重视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的病理诊断,高度警惕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在临床和内镜中疑为恶性的病变,若不涉及保肛问题,宜首选作病变肠段切除,如术中可确诊为浸润性癌,则应作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的临床意义和外科治疗的原则.方法 于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术前经内镜活检、病理诊断为"上皮内瘤变"的病例共158例(共162个肿瘤),其中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73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89例.行腺瘤切除术5例,根治性结肠切除手术49例,直肠低位前切除术74例,经肛门局部切除术16例,Hartmann直肠经腹切除结肠造口术2例,腹会阴切除术4例,Parks结肠肛管吻合术7例,乙结肠造口术1例.经手术切除的标本常规作病理学检查,并与该患者的术前活检作比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109例(67.3%)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腺癌,在89例术前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腺瘤中,80例(89.9%)术后病理确定是腺癌;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中亦有29例(39.7%)术后确定为浸润性腺癌.在109例腺癌中2例伴有肝转移(MI),18例则有邻近组织浸润(T4).术后病理证实有局部淋巴结转移或见癌结节者26例(23.9%).结论 应重视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的病理诊断,高度警惕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在临床和内镜中疑为恶性的病变,若不涉及保肛问题,宜首选作病变肠段切除,如术中可确诊为浸润性癌,则应作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的临床意义和外科治疗的原则.方法 于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术前经内镜活检、病理诊断为"上皮内瘤变"的病例共158例(共162个肿瘤),其中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73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89例.行腺瘤切除术5例,根治性结肠切除手术49例,直肠低位前切除术74例,经肛门局部切除术16例,Hartmann直肠经腹切除结肠造口术2例,腹会阴切除术4例,Parks结肠肛管吻合术7例,乙结肠造口术1例.经手术切除的标本常规作病理学检查,并与该患者的术前活检作比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109例(67.3%)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腺癌,在89例术前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腺瘤中,80例(89.9%)术后病理确定是腺癌;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中亦有29例(39.7%)术后确定为浸润性腺癌.在109例腺癌中2例伴有肝转移(MI),18例则有邻近组织浸润(T4).术后病理证实有局部淋巴结转移或见癌结节者26例(23.9%).结论 应重视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的病理诊断,高度警惕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在临床和内镜中疑为恶性的病变,若不涉及保肛问题,宜首选作病变肠段切除,如术中可确诊为浸润性癌,则应作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病理诊断的临床意义和外科治疗的原则.方法 于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术前经内镜活检、病理诊断为"上皮内瘤变"的病例共158例(共162个肿瘤),其中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73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89例.行腺瘤切除术5例,根治性结肠切除手术49例,直肠低位前切除术74例,经肛门局部切除术16例,Hartmann直肠经腹切除结肠造口术2例,腹会阴切除术4例,Parks结肠肛管吻合术7例,乙结肠造口术1例.经手术切除的标本常规作病理学检查,并与该患者的术前活检作比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109例(67.3%)病理证实为浸润性腺癌,在89例术前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腺瘤中,80例(89.9%)术后病理确定是腺癌;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中亦有29例(39.7%)术后确定为浸润性腺癌.在109例腺癌中2例伴有肝转移(MI),18例则有邻近组织浸润(T4).术后病理证实有局部淋巴结转移或见癌结节者26例(23.9%).结论 应重视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的病理诊断,高度警惕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在临床和内镜中疑为恶性的病变,若不涉及保肛问题,宜首选作病变肠段切除,如术中可确诊为浸润性癌,则应作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壶腹部肿瘤术前活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1月本院收治的53例壶腹部肿瘤患者的十二指肠镜检及活检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十二指肠镜检查并活检。术前活检病理结果 :腺癌20例(37.7%),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9例(35.8%),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3例(24.5%),炎性息肉1例(1.9%)。53例患者中47例(88.7%)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例(11.3%)行肿瘤局部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为:腺癌46例(86.8%),类癌1例(1.9%),腺瘤恶变3例(5.7%),腺瘤伴上皮内瘤变3例(5.7%)。结论多数壶腹部癌分化程度高,肿瘤表层活检难以做出正确诊断,肿瘤定性需结合病变形态、大小,必要时行切除活检。  相似文献   

20.
无功能性胰岛细胞肿瘤伴类癌1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无功能性胰岛细胞肿瘤伴类癌的病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 对1例诊断无功能性胰岛细胞肿瘤伴类癌的病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进行研究,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女性,36岁.巨检:(直肠黏膜下肿物)灰白色小组织0.6 cm×0.5 cm×0.4 cm;镜下:癌细胞较小均匀一致,呈多边形和卵圆形,胞浆中等量,核圆形深染,染色质分布均匀,无核仁和核分裂相;免疫组化:CgA( ),NSE( ).(胰腺肿瘤切除取材)肿物5 cm×4 cm×2.8 cm;近圆形,包膜完整;切面呈灰白,为囊实性.镜下:细胞组织排列方式多样.有的呈实性成片或弥漫状、腺样、岛状、条索状排列,由单层或双层瘤细胞构成互相吻合的带或索,其间为毛细血管.肿瘤间质黏液变性.瘤细胞较小圆形、多角形.大小、形态较一致.胞浆少、淡染,核圆形,染色质细颗粒状,偶见小核仁,未见核分裂.免疫组化:瘤细胞NSE( ),SYN( ),insulin瘤细胞(-),胰岛细胞( ),somatostatin(-),5-HT(-),PP(-),CK8(-),S-100(-).结论 无功能性胰岛细胞肿瘤伴类癌是临床非常罕见的疾病,尚未见报道,其诊断需结合病理组织形态、免疫表型特征、家族史及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