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焦虑障碍是一类常见的精神障碍。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内感知敏感性,即机体对心率、呼吸、血压等一系列生理活动的反应敏感性,与焦虑障碍的易感性密切相关。了解内感知在焦虑障碍发生中的作用,对于了解该病的发病机制和指导治疗有着重要作用。本文系统综述了内感知敏感性在焦虑障碍的发病机制,内感知敏感性升高与杏仁核异常激活相互作用,导致病...  相似文献   

2.
焦虑障碍的特征及其认知行为治疗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焦虑障碍 ,按照DSM Ⅳ ,包括了所有以焦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1] ,它除了与各种恐怖症有关的障碍、强迫性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外 ,还加入了与应激有关的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成瘾物质所致的焦虑障碍。按照CCMD Ⅱ ,在“各种焦虑症”的目录下 ,清晰而明确地列出了三类神经症 :焦虑症、强迫症和恐怖症[2 ] 。在CCMD Ⅱ R中 ,虽然将此三类神经症与其他类神经症并列 ,还列出了更细的目 ,但此三类神经症的顺序相连 ,并与DSM Ⅳ顺序同。在 2 0 0 0年11月 3~ 9日于湖南长沙举办的全国心理治疗师系统培训班 (第一期 )中 ,主…  相似文献   

3.
双相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大多数双相障碍以抑郁发作起病,易被误诊为单相抑郁症而延误治疗,影响预后,因此早期识别双相障碍十分重要。双相障碍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个不同的领域,目前针对其特征性分子生物学指标的研究较少。该文针对双相障碍的遗传学、神经内分泌功能及神经信息传递的生化机制等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对双相障碍具有早期诊断意义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焦虑障碍,按照DSM-Ⅳ,包括了所有以焦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1],它除了与各种恐怖症有关的障碍、强迫性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外,还加入了与应激有关的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成瘾物质所致的焦虑障碍.按照CCMD-Ⅱ,在"各种焦虑症”的目录下,清晰而明确地列出了三类神经症:焦虑症、强迫症和恐怖症[2].在CCMD-Ⅱ-R中,虽然将此三类神经症与其他类神经症并列,还列出了更细的目,但此三类神经症的顺序相连,并与DSM-Ⅳ顺序同.在2000年11月3~9日于湖南长沙举办的全国心理治疗师系统培训班(第一期)中,主要以焦虑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为主题,香港学者所讲焦虑障碍的定义、临床表现、伴发症等以DSM-Ⅳ为分类系统,而针对的病类却是CCMD-Ⅱ-R中的前三类神经症即恐怖症、焦虑症和强迫症.本文所介绍的材料主要是香港学者的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所有临床专业实践中患者的就诊主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失眠是最为常见的主诉之一。但失眠绝非一个简单的“不能睡觉”的问题,失眠的发生、发展和持续,往往有一个复杂的过程,分析其发病机制,需要充分考虑社会.心理.生物因素交互作用的多种情况。准确的诊断是制定正确治疗的前提。对医生而言,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性评估时,应充分考虑到失眠问题的复杂性,来进行全面的评估。其中,抑郁、焦虑与失眠联系非常密切,是失眠的诊断性评估始终需要关注的基本问题之一,让我们先看两个临床案例。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被公认的心身疾病,焦虑障碍是最常见的情绪障碍之一,两者常合并存在。焦虑障碍对冠心病的影响机制目前尚未十分明确,但有不少假说提示焦虑障碍严重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治疗可通过三种方法进行干预,即药物治疗、心理社会干预和运动疗法。临床医师往往仅给予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对焦虑障碍的识别率不高,造成误诊、漏诊,使患者的疗效欠佳。现就冠心病和焦虑障碍的相关联系、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的研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与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注意缺陷的特征.方法 对31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GAD组)、31例强迫症患者(OCD组)与30例健康对照组(HC组)采用注意网络测试(ANT)进行注意监测.结果 在注意网络功能测验中,OCD组、GAD组与HC组在警觉网络[(15.87±5.24)分,(26.77±4.33)分,(34.87±3.47)分]和执行控制网络[(114.84±9.64)分,(122.45±5.57)分,(96.57±5.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19,P=0.012; F=3.388,P=0.038);组别间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805,P=0.004);各组之间反应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808,P=0.000),HC组反应时在不同线索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699,P=0.000);相关研究显示警觉网络与HAMD存在显著负相关(r=-0.267),执行控制网络与HAMA存在显著正相关(r=0.351).结论 OCD组警觉网络存在损害,GAD组执行控制网络存在损害;注意和情绪的调节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针灸疗法在焦虑障碍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该方法操作方便,取效快捷,对于焦虑情绪及其伴发症状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针灸疗法包括针刺疗法、艾灸疗法、电针疗法、耳穴疗法、穴位注射等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抗抑郁剂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药物治疗是广泛性焦虑障碍(GAD)的主要治疗手段,传统药物以苯二氮艹卓类抗焦虑药(BZD)为主,由于BZD长期应用易导致成瘾和戒断症状,且影响患者的运动和认知功能,已逐渐被抗抑郁剂和新型非苯二氮卓艹类抗焦虑药(NBZD)所取代[1,2]。笔者对抗抑郁剂治疗GAD的疗效和安全性的文献进行  相似文献   

10.
穴位疗法治疗焦虑障碍的临床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作为循证医学,临床科研方案的设计应缜密严谨,但这常常是传统医学现代研究的弱项,现有的研究文献中对于研究中出现的病例脱落、不良反应、处理预案提及较少;2现有文献大部分只是在进行一般的临床总结或疗效观察,涉及基础研究的文献很少;3现有文献的焦虑障碍辨证分型标准不统一,缺乏横向的可比性,难以客观评价其疗效;4文献中记载的穴位治疗方法大多属个人经验,缺乏规范的随机、对照、重复及双盲研究;5本类研究样本量过小,同类型研究重复较多,随访观察时间不长,无法组织相关后续研究。针对目前穴位疗法治疗焦虑障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还要更加深入地进行切合临床实际、符合循证医学要求的研究,以期能更好地发挥中医学优势,为广大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11.
利培酮合并氟西汀治疗难治性强迫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 探讨利培酮合并氟西汀对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CCMD-2-R强迫症诊断标准的病人60例,随机分组,实验组28例,采用利培酮合并氟西汀治疗。对照组32例,氟西汀治疗,疗程8周。应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和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于疗前、疗后2、4、6、8周末评价其疗效及副反应。结果 利培酮合并氟西汀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疗效优于单用氟西汀(P<0.05)起效快,副作用两组6、8周末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利培酮合并氟西汀对难治性强迫症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前对焦虑障碍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国内外指南的分型和治疗用药不尽相同。一般认为焦虑障碍的一线用药为SSRIs、SNRIs,部分指南推荐普瑞巴林可以作为一线药物,难治性焦虑障碍可在抗抑郁药基础上加二线药物,或者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抗抽搐药物等,常规治疗时间一般在12~18个月,对于广泛性焦虑障碍( gen 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GAD)甚至需要终身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放松治疗(RT)对广泛性焦虑症(GAD)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92例GAD患者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研究组除常规药物治疗外,辅助以RT,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并对两组治疗后的的焦虑情绪和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治疗前比较,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临床综合评定量表(CGI)评定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身治疗前后比较,两组HAMA及CGI评定分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HAMA及CGI评定分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T可明显改善GAD患者的焦虑症状,对提高其疗效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放松治疗(RT)对广泛性焦虑症(GAD)患者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的影响。方法将92例GAD患者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研究组除常规药物治疗外,辅助以RT,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治疗后2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和SSR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研究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SSR评定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组内HAMA及SSR评定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治疗后HAMA及SSR评定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T可明显改善GAD患者的焦虑症状和自主神经功能状况,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针合并药物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依照医嘱服用药物治疗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中研究组给予6周(3个疗程)的电针治疗。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于治疗前、治疗1周末、2周末、4周末、6周末分别进行评定。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后各周末比较HAMA量表总分及躯体焦虑因子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患者治愈35例(70%)、有效48例(96%),对照组患者治愈24例(48%)、有效45例(90%),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02,P=0.025),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83,P=0.24)。结论:电针治疗结合药物治疗及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消除患者的躯体不适,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刺激不同脑区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强迫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宁波市康宁医院门诊与住院治疗的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9)和研究组1(n=30)及研究组2(n=30),对照组患者接受单一帕罗西汀系统治疗,研究组1患者接受r TMS刺激右侧前额叶联合帕罗西汀系统治疗,研究组2患者接受r TMS刺激双侧辅助运动区联合帕罗西汀系统治疗,于治疗前、治疗1、2、4、6、8周后分别采用Y-BOCS评分对患者的强迫观念、强迫行为进行评估,及治疗后同时点采用TESS进行不良反应评估。结果对照组Y-BOCS评分在治疗6、8周末开始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1及研究组2 YBOCS评分在治疗4周、6周及8周末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1及研究组2在治疗4周后YBOCS评分开始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 r TMS刺激右侧前额叶及两侧辅助运动区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强迫症疗效一致,且起效较快,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7.
帕罗西汀与文拉法辛治疗广泛性焦虑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帕罗西汀与文拉法辛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广泛性焦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帕罗西汀与文拉法辛治疗,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在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帕罗西汀组有效率83.3%,文拉法辛组有效率80.0%,两组总体疗效相仿,文拉法辛起效较快。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安全性好。结论:帕罗西汀和文拉法辛抗焦虑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文拉法辛起效较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40例)和帕罗西汀组(40例)治疗。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度洛西汀组40例患者中有39例完成研究,帕罗西汀组40例中38例完成研究。治疗结束时,度洛西汀组痊愈率为56.4%,有效率为89.7%;帕罗西汀组分别为52.6%和86.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MA,SAS评分在治疗后均下降;度洛西汀组第1周末总分低于帕罗西汀组,余时点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度洛西汀对广泛性焦虑患者的总体疗效与帕罗西汀相当,但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神安胶囊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2例广泛性焦虑症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神安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坦度螺酮治疗。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以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末两组疗效相当。结论神安胶囊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好,安全,无副作用,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