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医药在结直肠癌防治过程发挥作用的3个主要阶段包括癌前病变期、协同治疗期、临床康复期。癌毒病机理论认为,“虚、毒、湿、热、瘀”是结直肠癌的主要病理因素。脾虚毒蕴是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核心病机,脾气亏虚是发病之本,癌毒内蕴是病机关键。癌前病变期的基本病机为“湿热蕴结、脾气亏虚”,协同治疗期的基本病机为“湿热瘀毒、脾气亏虚”,临床康复期的基本病机为“脾肾两虚、湿热瘀毒”。针对结直肠癌3个主要阶段的病机及其证候特点,制定相应治则治法,构建基于癌毒病机理论的结直肠癌全程防治体系,对指导中医药在防治结直肠癌的全过程中发挥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基本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 ,本虚为气血阴阳 ,五脏亏虚 ,以肾为根本 ,标实多为血瘀、痰凝、湿阻、浊毒内生等 ,病机核心是毒损肾络。针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特点 ,应注重气阴两虚、肾失封藏、毒损肾络的病机 ,以此病机为依据 ,确立补肾解毒通络法。  相似文献   

3.
南征教授治疗糖尿病特色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基本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血阴阳,五脏亏虚,以肾为根本,标实多为血瘀、痰凝、湿阻、浊毒内生等,病机核心是毒损肾络。针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特点,应注重气阴两虚、肾失封藏、毒损肾络的病机,以此病机为依据,确立补肾解毒通络法。  相似文献   

4.
国医大师张大宁教授认为,慢性肾脏病发展到4期的基本病机为虚、瘀、毒3个方面,虚证突出表现为肾阳亏虚,瘀侧重于癥瘕瘀结,毒则多为湿毒内蕴、浊毒上逆。虚为病机根本,瘀、毒既是病理产物,亦是致病因素。该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总体治疗原则为“补肾、活血、排毒”,补肾活血以治本、逐瘀排毒以治标,临证做到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相似文献   

5.
络病理论是中医学重要的病机学说。基于络病理论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中医病机,提出了"脾虚络阻毒损"为CAG的基本病机,"脾虚""络阻""毒损"是CAG病机演变中的基本因素,多表现为脾胃亏虚→胃络瘀阻→毒损胃络的病机演变规律。其中脾胃亏虚是CAG的始动因素、发病之本;胃络瘀阻是CAG致病的关键条件;毒损络脉是CAG发展为癌前病变的重要因素。本病的表现较为符合络病发病的特点,通过络病理论可以更好地阐明CAG的病机特点,更加深入了解CAG的病机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6.
论毒与糖尿病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认为糖尿病的基本病机为虚、瘀、浊、毒并存 ,瘀、浊、毒可概称为毒。从病因、病机、辨证、组方用药等方面分析了毒与糖尿病的关系 ,指出毒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 ,解毒是提高疗效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程海波教授团队以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癌毒”学说为基础,创建了中医肿瘤癌毒病机理论。癌毒病机理论认为,胃癌的主要病理因素是“虚、痰、瘀、郁、毒”;核心病机为“痰瘀郁毒、脾胃亏虚”;临证应以“抗癌解毒、扶正祛邪”为基本治则;治疗以抗癌解毒为核心,化痰祛湿、祛瘀散结为关键,理气解郁为要点,健脾益胃为根本。本文基于癌毒病机理论,阐释胃癌的核心病机及其演变规律,并提出相应的治则、治法,为中医药辨治胃癌开拓新方向。  相似文献   

8.
脓毒症属于中医温热病范畴。其病因多为温热毒邪内蕴于体内,毒瘀互结是其基本病机,正气亏虚是脓毒症的病理基础,关键病理机转可概括为毒、瘀、虚。其发病以正虚为本,以毒、瘀为标。其传变规律及辨证治疗多遵温热病卫气营血辨证。在病变过程中,机体正气亏虚是内因,感受温毒邪气是外因,温毒内蕴、毒瘀互结则是其主要病理变化,也是造成脓毒症高死亡率的关键。治当以解毒化瘀扶正为法,积极救治,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以脾肾亏虚为主,标实则指痰浊、水湿、瘀血、毒邪等。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肾病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以脾肾亏虚为主,标实则指痰浊、水湿、瘀血、毒邪等。  相似文献   

11.
肝炎后肝硬化临床证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证治肝炎后肝硬化,强调病机特点是正、虎、热毒、血瘀和逆乱,治疗重点是补益、祛毒、化瘀与调和。并须谨慎调养摄生,肝硬化方可缓解。  相似文献   

12.
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医药治疗干燥综合征的近10年来文献作回顾、整理。结果认为:阴虚内热、气虚失运、血瘀津亏、燥盛成毒是本病的致病因素,虚、瘀、毒相互交结是本病的病理关键,通过辨证用药或专方、自拟方治疗,能显著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介绍韩丽华教授治疗慢性心肌炎致快速性心律失常经验。认为本虚标实为基本病机;毒、瘀、虚是发病关键;治疗强调清热解毒、化瘀通脉,兼顾益气养阴。  相似文献   

14.
脓毒症发病机制涉及感染、炎症、免疫、凝血及组织损害等问题,并与机体多系统多器官病理生理改变密切相关。主要责之正气不足,毒邪内犯。病变初期以实证为主,正盛邪亦盛;病情深入,虚实夹杂;极期正衰邪盛、正衰邪衰,脏器功能失调最终发生脏器衰竭;恢复期正虚邪恋。辨证分型,毒热炽盛,正气亏虚.瘀毒内阻.腑气不通。多种因素决定预后,如生理状态、伴随疾病、基础疾病、器官功能不全、免疫状况及营养状况等,中医药治疗时间、指征及与西医配合的理论依据和临床实践研究是取得突破重点。  相似文献   

15.
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虚瘀痰毒病因病机实质研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脉粥样硬化与气虚、血淤、痰浊、邪毒密切相关。从虚淤痰毒论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病机,探讨中医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方法。根据动脉粥样硬化不同病理阶段所表现的气虚、痰浊、淤血、毒邪的轻重不同进行辨证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脑梗死中医治疗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简要论述急性脑梗死中医治疗的现状,提出现代中医治疗急性脑梗死应关注的问题,并指出急性脑梗死的发病主要由肝肾不足、脾气亏虚而引发。临床治疗中应重视气虚、肾虚与血瘀的关系,并对活血、凉肝、清热解毒、化痰祛瘀等治法的运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杨淑莲教授认为"髓毒劳"作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中医对应名称更好地反映了疾病本质,指出本病以正气亏虚为主,气(阳)虚、阴(血)虚者均较常见,气阴两虚或兼夹热毒、痰浊、瘀血者亦多见,单纯邪实者少见,故其病机以气血阴阳亏虚为本,以瘀血、痰浊、热毒为标,常见热毒炽盛、瘀毒内阻、气阴两虚、脾肾两虚等证型。杨老师结合精准医疗诊断特点,参照国际常用的MDS预后积分系统,动态应用解毒、益气、健脾、补肾等治疗方法,分期论治MDS,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肾脏病并发心血管疾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指肾的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职而致心之气血阴阳逆乱。标实证则以痰湿、浊毒、瘀血为主。肾元亏损、脾气衰败,气机升降失调,极易发生肾水不升、心火不降,肾精亏虚、心血及心神失养,甚则心肾阴阳亏虚、虚阳浮越等心肾不交之证。痰湿、浊毒、瘀血内生,痹阻心脉,从而产生"胸痹、心痛、心悸"等心系病证。痰湿、浊毒、瘀血又常相互影响,瘀血阻滞脉络,可致水液内停;痰湿亦可阻滞脉络,而使瘀血内生;浊毒耗伤正气,而致气虚水停;浊毒又常与瘀血、湿热并行,并行后若上窜入心入脑,易蒙蔽心窍,发为危候。故临床上化痰利湿、活血祛瘀、泄浊解毒常常相兼而用。另外,外感风、寒、湿等邪亦会加重病情。故治疗上当以心肾同治、补虚泄实为法。同时脾为中州,助力于心火与肾水之升降交济,且肾与脾分别为先后天之本,相互滋生,故治疗上亦需兼顾实脾。  相似文献   

19.
孙桂芝治疗原发性肝癌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孙桂芝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经验。认为肝癌病位在脏,与肝、脾、肾有关,属本虚标实之证,湿聚、气滞、血瘀、痰凝、毒蕴为标,脾虚、肝郁、肾亏为本;治疗以疏肝健脾益肾扶正固本,辅以解毒化湿、行气开郁、祛瘀散结、化痰软坚、消积导滞以祛邪。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辨证分型探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陈四清  周仲瑛 《新中医》2002,34(11):6-8
通过分析有关肺癌临床辨证分型文献,认为目前有关本病分型的分歧较大,但其基本病理因素仅有气虚、痰结、阴虚、血瘀、气滞、热毒、阳虚、血虚等8种。按中医辨证分型常用方法,结合肺癌的病理特点,提出在遵从气阴两虚、热毒痰瘀互结之基本病机的基础上,以主症为依据的肺癌分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