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药质量的整体评价一直是中药现代化的瓶颈之一,其关键在于如何实现药效物质基础的整体发现.中药普遍具有多重功效,化学成分是体现中药功效的物质基础,故通过对多重功效的药效物质基础同时进行监测,可实现中药质量的整体评价.既往多采用"以一代全"的单功效研究模式辨识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与中药多重功效的特点不相符,难以实现中药质量的...  相似文献   

2.
<正> 中药经配伍组成的复方汤剂,表现出单味中药所不具有的独特功效,人们对此进行了研究,认为,汤剂中有机成分间的复合作用是影响药效的重要因素。随着微量元素与药理、药效关系的研究,中药微量元素与有  相似文献   

3.
中药功效分类的药性表达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明清本草文献为主体,结合现代认识与研究,探索中药分类中药性(性能)与功效之间的相关信息特征,分析其相关规律性,为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提供思路。认为中药功效是基于性能与病证相关性的高度概括。中药功效分类具有一级三层次规律,常以五味-四性-归经为主线,结合"证-效"概括,表现为以"性能-病证-药效"方式综合表达的分类特点。因此,主张按功效分类研究中药药性理论,尤其应重视各性能之间、性能与病证以及药效之间的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4.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药复方作为中医理论的具体表现,是中医药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关键。随着国家对中医药领域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各种新理论新方法的提出以及现代分析仪器和技术的发展,中药复方尤其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其能阐明中药复方药用功效、作用机制及作用根源,是中药复方安全性和质量控制的保障。该文对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查阅相关文献,对近年来中药牙膏的药物组分配方和中药牙膏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发现目前各类型中药牙膏的组分配方主要以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止血药及收涩药为主,通过简述各类型中药牙膏的相关作用发现,现今中药牙膏组分配方及功效单一,今后应研究开发不同中药组分配方的新型多功能复合中药牙膏,并明确不同功效中药牙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比"有效成分研究"深入和复杂,有必要就其复杂性做专门探究。一是"药效"的复杂性与定位。应以"证"论效不是以"病"论效;要以"人"验效不能以"鼠"验效;要统揽"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二是"药效载体"的复杂性与定位。方剂的整体功效以方剂的秩序和结构为载体;中药的药效载体具有层次性;中药在煎煮和代谢过程中有变化和产物。三是"药效载体"与"药效"之间的非特异关系。包括有效与无效的非特异性;双向或多向作用的非特异性;相互作用产生的非特异性;机体对药效的转化是更深的非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中药及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关键。综述了近年来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目的、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理论和假说、研究思路与方法等,为进一步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补气药中微量元素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补气药红参、黄芪等中药无机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探讨补气药中微量元素的变化规律,初步建立补气药材的无机元素离子轮廓谱,经数学统计软件分析,确立几味中药在补气功效作用中的强弱,为建立中药微量元素与药效之间的关系打下一定的基础。方法:药材经微波消解仪消解处理后,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对其微量元素进行检测。结果:测得补气药红参、黄芪等中药质荷比在2~260之间元素含量。结论:经数学软件统计后,在补气药中补气作用红参较强,其次为党参与黄芪,再次为太子参,然后为甘草,而白术补气作用较弱。几味中药的补气作用与实际药效较为接近,为探讨中药微量元素与药效之间的相关性提供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9.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一直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问题之一。近几十年来,中药药效物质研究虽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还存在明显不足,符合中药特点的药效物质研究关键技术体系尚不完善。作者及其研究团队针对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集成多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在学术思想、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通过近十年的系统研究,建立了基于整体观、符合中医药特点和具有普适性的中药复杂药效物质研究关键技术与方法学体系,包括中药多组分表征技术、中药生物体内动态药效物质研究技术、生物捕集化学集成表征新技术、中药多成分整合作用研究技术、适宜于中药特点的多指标质量控制技术。研究成果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血清药物化学已成为近年来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较为科学且迅速发展的方法之一,利用该法可从复杂的中药成分中筛选和明确与功能主治相吻合的物质,对有效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阐明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说明中药复方配伍的意义和作用机制,能有效反应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协同发挥药效的作用特点,同时通过分析研究血清移行成分,寻找体内直接作用物质,有助于快速、准确地对中药药效物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药品质是中医药临床疗效的基本保证.中药外用制剂从源头生产至制剂开发设计以及临床应用的各个环节,核心是将高品质的中药质量完整地传递到临床.然而,中药外用制剂是一个成分复杂多元的集合体,为保证中药产品的均一、稳定、安全、有效,须关注制剂生产全过程的每个环节——中药材良种选育、合理采收与加工、规范炮制、成型工艺优化、药物释...  相似文献   

12.
中药注射剂是中国特有的新型中药剂型,具有功效独特、生物利用度高、作用迅速等特点,在治疗中药优势病种、多发病及抢救急危重症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药注射剂在日常临床使用中无法避免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然而,近年来部分中药注射剂配伍后出现不良反应的临床报道逐年增多,从而影响其临床推广应用。基于此,文章对中药注射剂配伍过程中稳定性变化情况,特别是对现有的中药注射剂配伍稳定性研究方法进行综述,并对中药注射剂配伍稳定性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目前,现代科技已广泛运用于中药材资源开发、中药炮制、中药制备工艺以及剂型等方面,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瓶颈问题,比如:如何探究中药的药效基础,如何构建中药疗效的评价方法,如何在中药栽培过程中控制其有效成分等棘手问题。中药药效的特点是多组分、多途径、多靶点发挥整体调节作用,因此中药药效的评价强调人或者实验动物对药物干预体系的整体作用。而代谢组学是寻找代谢产物的终端性信息、阐明药物相互作用过程中的靶点或受体,观察药物引起的内源性代谢物以及药物分子本身的动态变化。利用现代的系统生物学理论和技术,为中药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契机与挑战,因此运用代谢组学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探讨中医综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该院收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62例资料,随机分为两组:选择中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的31例为中医组,选择孕三烯酮进行治疗的31例为对照组,治疗后按照文中疗效标准进行统计。最后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疗效差异性。结果中医组显效16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83.9%,与对照组疗效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期间有3例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9.7%),而对照组患者有13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41.9%),数据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和较低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文章旨在复习相关报道,整理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西医药物疗法及其特点和进展。近年来中西医学者分别对本病的治疗展开深入探讨,西医主要通过降低血雄激素水平、降低LH水平、改善PCOS的胰岛素抵抗和诱发排卵等治疗改善症状。中医治疗根据辨证论治通过补肾填精,调补冲任;或燥湿除痰,理气行滞;或疏肝解郁,清热泻火;或行气导滞,活血化瘀等治则,结合月经气血阴阳变化用药,改善机体的内在环境,重建正常月经周期,提高受孕率。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可以发挥中医改善身体受孕内环境和西医促排卵的互补优势,提高临床疗效,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比较常用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有中药联合达英-35;中药联合克罗米芬;中药周期疗法联合克罗米芬;中药联合二甲双胍等。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查中药汤剂服用者对煎煮方法的了解情况,发现煎煮中药的过程中的不妥当之处及问题.根据结果分析可以促进中药房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工作,遇到病人咨询时,能够有针对性的指导病人合理用药,以确保汤剂的质量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李秀玲 《当代医学》2016,(6):161-163
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2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中医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西医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口服.研究组给予中药治疗,同时给予耳穴压豆,在病房给予解释性心理疏导.所有患者均治疗4周,并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2、4周使用EPDS给予评分,评定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通过研究中医综合治疗组不良反应显著少于西医组(P<0.05).结论 中医综合治疗有其独特优势,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辨证用药规律,运用转化医学研究来推动其新药研发进程。方法 收集中医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相关医案,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数据处理和挖掘功能来探索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中医用药规律,并挖掘新药处方。结果 搜集到了81个医案,软件分析得到医案中常见的证候、治法、药物频次与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32个核心药对与7个新处方。结论 中医常用活血化瘀、清热养阴、清热解毒、清肝泄火等方法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规律性较强,运用转化医学思路研究本病,可以把研究成果更快应用到临床上。  相似文献   

19.
基于疾病中医证候分类的中药药效评价研究思路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的临床应用建立在辨证的基础上,因此其药效评价也应该建立在中医证候分类的基础之上。通过药效学实验阐明中药治疗疾病的药效作用特点及其机制,揭示中药作用机制的科学内涵,是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探索药物作用靶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关键所在。如何利用成熟疾病动物模型,并明确其证候特征,是中药药效评价载体研究的关键问题。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通过研究疾病动物模型的生物学指标有可能分析得出该疾病动物模型的证候特性。利用以方测证方法,建立针对该疾病常见证候类型且临床验证有效的中药干预疾病动物模型,并将治疗有效的动物作为体现相应证候特征的动物模型,通过探寻其现代生物学基础,确立相应的中医证候特征相关指标,从而明确疾病动物模型的证候特征,是建立适合辨证论治中药药效评价动物模型的重要途径。建立基于中医证候分类的中药药效评价研究方法,将有助于从中医理论出发提高我国中药研发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中医延续数千年而不衰,核心在于治疗手段独特、疗效好。但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当今中医临床疗效由于受多方因素影响,不仅未能同步提高,甚至处于下滑状态,对此,文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求制约中医临床疗效的诸多原因,认为切实提高中医疗效的关键还是要继承中医学的传统思想,以中医思维来辨治疾病,在此基础上再与现代西医有机交流融合,优势互补,才能更好提高疾病的防治效果,实现中医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