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广东省惠阳地区解脲支原体的药物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淋菌性尿道炎 (NGU)目前发病率不断上升 ,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 ,传统上多数用四环素、红霉素治疗。随着耐药性的增多现常用罗红霉素、氧氟沙星进行治疗。由于滥用广谱抗生素、反复感染及慢性迁延等原因 ,对现常用的抗生素耐药性也逐渐增多。为了解惠阳地区解  相似文献   

2.
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ricum,UU)既是人类泌尿生殖道的栖体又是致病体,与沙眼衣原体同为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主要病原体。四环素和红霉素常用于治疗支原体感染,沙眼衣原体对二者均敏感。因此,国外诸学者报道该二药对UU抑  相似文献   

3.
解脲及人型支原体对9种药物体外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肉汤稀释法,进行10株解脲支原体和10株人型支原体临床株对盐酸四环素等9种药物的体外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四环素类药物,特别是强力霉素对解脲支原体的体外抑制作用最强,最低抑菌浓度(MIC)范围为<0.06~4μg/ml,其次为氟嗪酸、环丙氟哌酸及罗氟酸、红霉素四种,它们的MIC范围为0.25~4μg/ml,乙酰螺旋霉对解脲支原体的活性较差,MIC50为8μg/ml。人型支原体对强力霉素及盐酸四环素最敏感,MIC为<0.06~0.5μg/ml,环丙氟哌酸、氟嗪酸及罗氟酸次之,MIC范围为<0.06~4μg/ml,乙酰螺旋霉素和美满霉素的MIC50分别为1μg/ml及2μg/ml,而解脲支原体及人型支原体对头孢拉啶不敏感,MIC>256μg/ml。  相似文献   

4.
730例解脲支原体体外对10种抗菌药物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淋球菌尿道炎(宫颈炎)是主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也可并发前列腺炎、附睾炎、不育症及妇女上下牛殖道的炎症等。解脲支原体(Uu)是其主要病原体之一。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的滥用,耐药菌株日益增多,给临床治疗带来不少困难。为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案,对我科门诊2001年11月—2002年9月730例Uu感染患者进行了Uu对10种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在性病门诊中 ,发现解脲支原体(Uu)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越来越多 ,且采用常规治疗药物对其治疗 ,部分患者疗效不佳。为了解本地区解脲支原体的药物敏感性情况 ,指导临床有效治疗 ,及时控制其流行 ,因此 ,我们于 2 0 0 0年 6月~ 2 0 0 1年 2月从非淋菌性尿道炎或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分离出解脲支原体 110株 ,并用本地区常用 8种抗菌药物对其进行体外MIC测定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临床菌株来源  110株解脲支原体均从我所性病门诊非淋菌性尿道 (宫颈 )炎患者中分离。男性患者用尿道拭子插入尿…  相似文献   

6.
解脲支原体对10种抗生素的体外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研究解脲支原体(UU)对10种抗生素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UU培养和药敏试剂盒测定UU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119例UU阳性总的耐药发生率为94.12%,耐2种或2种以上占69.75%,对10种抗生素耐药性高低依次为红霉素、四环素、美满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强力霉素、氧氟沙星、罗红霉素、交沙霉素、阿齐霉素、左旋氧氟沙星。结论:UU耐药发生率高,并存在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7.
泌尿生殖道感染解脲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为了解台州地区泌尿生殖解脲支原体感染及其药物敏感情况,对670例可疑支原体感染患者泌尿生殖道标本拭子进行解脲支原体培养并作6种抗生素(多四环素、原始霉素、交沙霉素、四环素、红毒素、氧氟沙量)的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解脲支原体培养阳性360例(52.24%)。对原始霉素、交沙霉素、多四环素敏感性强,敏感率分别为99.74%、99.14%、97.71%,四不素敏感率为91.43%,氧氟沙星、红霉素敏感性等,敏感率分别为47.15%及73.71%。提示解脲支原体对多种抗生素出现耐药,临床有必要作解脲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以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8.
我们于 2 0 0 0年 12月~ 2 0 0 1年 7月对我院皮肤性病门诊的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进行了解脲支原体 (Uu)和人型支原体 (Mh)的培养及对 7种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测定 ,对其中Uu与Mh混合感染阳性的 4 2例患者的抗菌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病例来源 :4 2例患者均为我院皮肤性病科门诊疑为NGU经过Uu、Mh培养二者均为阳性的患者 ,男 19例 ,年龄 2 3~ 4 0岁 ,其中 2 3~ 30岁 9例 ,31~ 4 0岁 10例 ;女 2 3例 ,年龄 2 3~ 5 2岁 ,其中 2 3~30岁 11例 ,31~ 4 0岁 10例 ,5 0和 5 2岁各 1例。标本采…  相似文献   

9.
解脲支原体体外耐药性检测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目的;了解UU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方法,测定10种抗菌药物对UU的抗菌作用。结果:强力霉素、美满霉素抗UU作用最强,其余8种抗菌药物对UU的抗菌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交沙霉素、氯霉素、罗红霉素、白霉素、阿齐霉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螺旋霉素。结论:对UU进行耐药性检测,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108株解脲支原体药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脲支原体(UU),是泌尿生殖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除了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外尚可导致附睾炎,输卵管炎,不孕不育等多种疾病,UU防治尤为重要,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的滥用,UU耐药株日益增多,给临床治疗带来不少困难,为了了解本地区UU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耐药情况,我们对2002年7月至2003年4月在性病实验室培养出的108株UU进行了体外药敏测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六种抗菌药物体外对解脲支原体与人型支原体的抗菌作用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采用琼脂对倍稀释方法,测定了6种国产抗菌药物对30株解脲支原体(Uu)、30株人型支原体(Mh)体外抗菌作用效果。结果显示:乙酰螺旋霉素、氟哌酸和强力霉素有较强的抗Uu与Mh作用。乙酰螺旋霉素抗 Uu的 MIC50与 MIC90为0. 25mg/L与1mg/L,抗Mh为0. 5mg/L与1mg/L。氟哌酸抗 Uu与Mh作用相同,MIC50与MIC90为0.5mg/L与1mg/L。强力霉素抗Uu的MIC50与MIC90为0.5mg/L与1mg/L,抗Mh为0.25mg/L与2mg/L。Mh对红霉素有高度抵抗作用,MIC50与MIC90为64mg/L与128mg/L。6株 Uu、4株Mh对四环素高度耐药,MIC50与 MIC90分别为64mg/L与128mg/L和16mg/L与32mg/L,但对其它抗菌药物敏感。小檗硷抗Uu与Mh作用相同,MIC50与MIC90为4mg/L与8mg/L,对耐四环素的Uu与Mh也有相同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2.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抗解脲支原体抗体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ELISA间接法检测临床感染解脲支原体的患者血清抗体,与代谢抑制法相比,22例培养阳性的标本,其血清抗体检出率,ELISA法检出21例,代谢抑制法检出22例,其一致率为95%.在81例培养阳性的血清标本中,93.8%有IgG、30.8%有IgM,而在81例培养阴性的血清标本中,2.5%有IgG,3.7%有IgM.用ELISA不能检出型特异性抗体,这种交叉反应可能是由于在解脲支原体中有同源性抗原存在。  相似文献   

13.
2001年~2004年我国解脲脲原体分离和耐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分析我国公开发表文献的UU临床分离和耐药情况及实验缺陷。方法以“解脲脲原体”和“药物敏感性”为关键词,检索CBMD isc上2001年1月~2004年12月县级以上医院发表的论文并分析。结果共111篇论文,各地UU分离及耐药率差别较大,绝大多数使用IST检测。2 0 0 1年~2 0 0 4年,全国UU平均分离率依次为3 6.4%,35.02%,34.98%,40.10%(2001年~2002年和2003年~2004年,P<0.05;2002年~2003年,P>0.05)。阿齐霉素、左氧沙星、罗红霉素及四环素有较高耐药率且逐年上升。从2002年到2004年,耐药率较高的前三位均为红霉素、氧氟沙星及四环素,交沙霉素有较高敏感性。实验中缺乏标准株,实验方法也不统一。结论UU临床分离呈上升趋势,对大部分药物有较高耐药率,实验方法的标准有待制定。  相似文献   

14.
大蒜素对解脲脲原体的体外抗菌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检测解脲脲原体对大蒜素及临床常用的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了大蒜素及临床常用的5种抗生素对197株Uu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的作用.结果大蒜素对Uu有较强的抑杀作用,MIC50和MIC90分别为2.0mg/L和4.0mg/L.结论天然药物大蒜素对Uu有较强的体外抑杀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解脲脲原体(Uu)Parvo和T960两大生物群在体外形成生物膜的能力及生物膜形成后药物敏感性的差异。方法以Uu标准株3和8血清型及从21个女性患者宫颈分离出的21株Uu临床株为研究对象。以多条带抗原(MB-Ag)基因为靶位设计分群引物进行Uu生物分群检测。体外培养生物膜后扫描电镜及共聚焦激光显微镜鉴定生物膜形成,结晶紫半定量法检测生物膜形成能力,以微量肉汤稀释法对菌株生物膜形成前后进行药敏测定(四环素,红霉素和环丙沙星)。结果 Uu两生物群均具有生物膜形成能力,在生物膜形态及形成量上无明显差异,生物膜形成后对3种药物的耐药性均增高(P<0.05),但Pavor生物群变化更大。结论 Uu两生物群在生物膜形态及形成量上无明显差异,但形成生物膜后耐药性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以肉汤稀释法对解脲支原体 (Uu)进行 7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定 ,并与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检测四环素耐药决定子的结果进行比较 ,探讨其临床及实验意义。方法  42个Uu分离株经三次传代成纯培养物后接种于 96孔板小孔中 ,药液倍比稀释成 6 4μg/ml~ 0 0 6 μg/ml ,37℃培养 ,加药组以 72小时后仍不出现培养基由黄→红色变化的最小药物浓度为该药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根据tetM基因序列设计引物 ,采用PCR方法进行扩增 ,并对PCR产物进行酶切消化反应。结果 四环素抗菌活性较差 ,MIC≥ 8μg/ml以上的中度敏感有 1 2株 ,且美满霉素、强力霉素的MIC也多达 8μg/ml与 4μg/ml。尚未发现对三类抗菌药同时耐药的Uu分离株。 42个Uu株的tetM阳性检测率为71 4%,除 1例外均出现预期酶解片段。结论 ①Uu分离株对四环素族药敏性较差 ,临床上经四环素类反复治疗难以阴转 ,并有症状的Uu感染病例可换用另外两类抗支原体药物 ;②载有tetM的Uu株可能成为耐药株 ,应结合MIC进行监测及随访  相似文献   

17.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解脲支原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树文  王荷英 《中华皮肤科杂志》1994,27(3):150-151,T003
我们根据已知的解脲支原体尿素酶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聚合酶链反应引物,该组引物对解脲支原体14个血清型均能扩增出286bp片段,但对实验所用的其它支原体或细菌不能扩增出任何片段,该283bp片段能被限制性内切酶HincⅡ降解为151,132bp两条片段,使用35个PCR循环,可检测出10^-14g的模板NDA,约相当于20个解脲支原体。通过梯度稀释试验证明40个PCR循环时,PCR的敏感性与培养法的  相似文献   

18.
解脲脲原体生物群与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解脲脲原体两大生物群与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并以多条带抗原(MB-Ag)基因为靶位,设计分群引物,对UU菌株进行分群。结果两大生物群对五种抗菌药物MIC值范围基本一致,个别MIC90值存在差异。UU两大生物群对四环素、多西环素、洛美沙星的耐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对红霉素、阿奇霉素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08和<0.0001)。结论UU两大生物群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可能存在差异,支持UU分成两个独立的物种。  相似文献   

19.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解脲支原体感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准确定量检测待检标本中解脲支原体(UU)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实时FQ-PCR技术,检测标本765份,并用常规PCR技术,对比检测了85例。结果FQ-PCR检测的765份标本,UU-DNA阳性279份,阳性率36.5%,其DNA平均拷贝数为2.4×104。38例阳性患者治疗2周内复查,转阴率为44.7%,治疗3周后复查,转阴率76.0%(P<0.005)。常规PCR结果重复检测时,25例阳性者中2例变为阴性,而60例阴性者中4例变为阳性。FQ-PCR结果重复时完全吻合。结论实时FQ-PCR检测UU是一个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