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吉铁凤 《海南医学》2012,23(19):142-145
目的比较中日两国肿瘤专科注册护士培训制度的差异性。方法检索中英文专业数据库及官方网站有关中日两国肿瘤专科注册护士培训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中国肿瘤专科注册护士的培训目的是培养专科护理骨干力量,起点较低,培训时间短,尚没有建立官方权威培训和认证机构,但在培训内容方面有独到之处;日本肿瘤专科注册护士培训是为了培养专科护理专家,培训认证机构完善,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结论我国的肿瘤专科注册护士培训刚刚起步,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肿瘤医疗和护理学科的飞速发展,肿瘤专科护士的培养已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肿瘤专科护士培训经验,可为国内的相关培训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肿瘤专科护士建立和实施规范化的培训模式。方法根据肿瘤专科护士的学历的差异,技术水平的不同,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培训,并在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培训每年进行两次,分为阶段考核和年终综合考核。对年终综合考核成绩优秀者给予奖励,不合格者给予惩罚。结果年终考核中,对照组优秀16例(34.04%),合格14例(29.79%),总合格率为63.83%,观察组优秀26例(53.06%),合格19例(38.78%),总合格率为91.84%。观察组合格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较普通培训模式相比,建立和实施对肿瘤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对于提高护士自身的能力、护士队伍的整体水平以及医院的管理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增加了护士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对患者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肿瘤专科医院门诊护士急救技能规范化培训效果,为提高护士急救技能、保证就诊患者医疗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门诊部定期组织21名护理人员进行急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规范化培训,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急救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培训前为(84.30±6.40)分,培训后(92.60±2.92)分;急救技能考核成绩,培训前为(85.68±6.14)分,培训后(95.44±2.89)分;急救综合技能成绩,培训前为(76.7±6.30)分,培训后为(91.4±2.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急救技能规范化培训及效果评价,门诊护士急救意识及抢救患者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为肿瘤专科医院抢救患者的质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对门诊护士进行急救技能训练时,采用针对急救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从2016年5月起,将我院门诊护士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开展培训前,对200例门诊护士进行急救知识以及急救技能考试,根据考试结果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对我院200名护士进行两个月急救知识以及急救技能培训,对比开展急救培训前后200名门诊护士的合格率以及急救知识评分.结果:实验结果显示,进行针对性急救技能培训后,所有护士的平均分均有所提高,并且优秀率有明显增高.培训前考试合格人数为121(60.47%)人,培训后考试合格人数为184(91.86%)人;开展急救培训前后考试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将针对急救技能培训应用于门诊护士急救技能中,能够有效提高门诊护士的急救技能,丰富门诊护士的急救知识,改善医院门诊的急救效果,是一种有效的急救培训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社区护士在职护理实践技能培训,总结培训经验.方法 对538名社区护士进行15项护理技能培训,通过考核、考试,了解培训效果.结果 538名社区护士护理技能均有显著提高.结论 社区护士经过护理实践技能集中培训后,有效提高了社区护士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于手术室应用培训管理的效果,以供护理工作参考使用。方法研究对象为50名护士,对照组进行带教方式,观察组实施整体意识启蒙教育,然后评价对比两组护士操作技能考核、理论考核分值,列表比较两组护士的培训效果。结果经过本次试验比较,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分值高,结果P0.05,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整体意识启蒙教育这种方式有利于提高新护士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化疗护士化疗防护现状,探讨防护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对本院60名临床一线接触化疗药的肿瘤科和非肿瘤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存在化疗防护设备不足,化疗防护知识缺乏,化疗防护意识薄弱,化疗防护措施未得到有效落实.两组相比,肿瘤专科组在化疗防护知识的掌握和防护措施的落实优于非肿瘤专科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健全化疗防护管理制度,配备完善防护设施,进行系统的防护知识培训,增强防护意识,有效落实防护措施,避免环境污染,减少化疗药对医护人员的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不同专科护士对化疗防护的认知与执行现状,为制订提高防护水平的管理措施提供相关依据。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肿瘤专科43名护士(肿瘤专科组)和非肿瘤专科的47名护士(非肿瘤专科组)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两组护士对化疗防护的认知及执行情况。结果化疗防护的认知方面,配化疗药时口罩、手套佩戴方面均执行得较好,而目镜的穿戴、锯安瓿时切口垫无菌纱布的执行率均较低,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方面的知晓率肿瘤专科组明显高于非肿瘤专科组(P〈0.05)。两组护士在化疗药物侵入人体的途径、化疗药污染的物品放入专用垃圾袋及选用粗针头等均执行的较好,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针头埋入无菌纱布排注射器内空气的处理上两组均较差(P〉0.05);在其他化疗防护措施的执行方面,肿瘤专科组护士表现明显优于非肿瘤专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综合医院不同专科护士对化疗防护措施的执行率均较低,非肿瘤专科护士由于防护知识的不足表现更为明显,管理人员应加强对非肿瘤专科护士的防护培训,同时加强监管以保证化疗防护措施执行到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PBL教学模式在急诊科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海口市中医医院2011年9月~2012年3月新进急诊科的2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培训,观察组给予PBL教学模式进行培训,对两组患者培训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新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总评分及各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培训后,对照组护士理论考试评分[(80.23±4.39)分]明显低于观察组的理论考试评分[(94.36±6.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体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P< 0.05).结论 PBL教学模式可明显提高急诊科新入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及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2000年至2015年中国手术室专科护士现况,为培养及管理手术室专科护理人才提供参考。方法:使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检索2000年至2015年收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与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和管理有关的文献,对文献数量、年度分布、文献类别、研究对象、高频词等进行分析。结果:重复数据去重后,检索到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和管理方面的文献227篇,且数量有逐年上升趋势。这些文献来源于我国28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其中广东省数量最多,其次为四川、黑龙江、江苏及湖北省。文献类型主要有临床实践、理论探讨、调查研究、临床试验、质性研究等。高频词为"体会"、"设置"、"实践"、"探索"、"思路"、"效果"、"评价"、"作用"、"应用"、"构建"及"规范化"等。46篇文献(20.3%)有基金资助。结论:建议加强与高校的合作,扩展、加深专科领域学习,对培养模式实行标准化,加紧管理体制完善,从而加快手术室专科护士队伍建设,提升其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ICU专科护士临床带教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可行的ICU专科护士临床带教方法以提高带教质量。方法采用"集中授课示教,跟班实践"的模式因人施教。结果5批ICU专科实习护士19人通过3个月的临床实践,理论水平、操作技能、临床思维能力都得到提高。结论"集中授课示教,跟班实践"的带教模式能让ICU专科实习护士得到系统培训,达到实习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ICU专科护士院内培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对策,为提高ICU专科护士培训成功率建言献策。方法:于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对29名护理人员实施培训,并对整个培训过程进行监督,通过教学质量评价反馈调查和ICU专科护士培训满意度调查,分析存在问题与不足。结果:ICU专科护士院内培训在培养模式、培训内容、师资配备、师资水平、实践培训时间安排方面存在不足,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与对策。结论:本研究为ICU专科护士培训走向科学、成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模式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低年资护士(工作0年~1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实施临床路径模式培训方法,对照组实施传统培训方法。培训结束后评价2组护士考核成绩及培训效果。结果试验组护士在考核成绩及护士对培训过程与效果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模式的培训方法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护士的临床专科理论、专科操作水平及综合实践能力,同时能够提升护理管理水平,规范培训流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麻醉专科护士培训体系的构建方法与实践效果。方法2018年1-12月,将80名就职于麻醉专科护士、院内骨干轮转护士、其他医院麻醉科工作护士纳入研究构建麻醉专科护士培训体系并进行培训。分别于培训前后考核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麻醉风险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胜任能力。结果培训后麻醉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考核各条目的自我评分、麻醉风险相关知识评价总分及各条目评分、胜任力评价总分及各条目评分均明显高于培训前(P < 0.01)。结论针对麻醉专科护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能够明显提升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风险意识、胜任能力,在提高麻醉专科医疗质量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诊护士培训方法,强化专科知识与技能训练,迅速提高急诊护士综合水平。方法制定模块化培训计划,进行针对性的专科培训,采用每天下午两小时理论学习(16:00~18:00)、护士长和高年资护士定期进行操作示范、护士长随机考核。结果提高了急诊护士的整体水平和应急能力。结论通过培训,达到不断提高护士理论和技术操作水平,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西安市社区护理人员培训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西安市社区护理人员培训现状及影响培训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在职培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自制调查问卷,对256名社区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6.0%的调查对象接受过在职培训,培训时间不足1月占75.7%,培训方式以短期专项培训为主,培训内容主要为基础护理和疾病知识;培训人员满意度为38.2%。工作繁重、经费不足、领导不重视、没有时间、培训不适用、家务繁重在影响在职培训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结合护理专业特色,尤其是社区护理特色进一步完善对社区护理人员的在职培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班学员的专业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闭卷理论考试及自评式问卷相结合的方法,采用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NK-q检验比较不同组问护士的专业能力.结果 基础护理技能单项得分(2.47±0.57)分,新生儿重症护理技能(1.49±0.80)分,新生儿外科护理技能(0.76±0.51)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新生儿内外科护士得分明显高于普通儿科病房护士得分.随着工作年限的延长,职称的晋升及学历的提高,各项得分也明显提高.儿童专科医院得分高于其他类别医院,三甲医院高于其他级别医院.结论 新生儿种护士重症护理技能及外科护理技能较为缺乏,专科护士培训班是提升专业技能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19.
护士长在“夯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中的作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曦 《中外医疗》2010,29(21):145-146
医院基础护理工作应引起各方面足够的重视,护士长在病区基础护理管理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作者就结合我专科医院的实际,谈谈护士长如何夯实我外科基础护理,提高目标质量管理水平。本文作者认为,护士长在夯实基础护理工作中应有如下作为(:1)做好病区护士对基础护理认识的调查工作(;2)建立基础护理质量管理长效监督机制(;3)组织讨论基础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定期进行护理业务培训;(4)尊重和关爱基础护理的主体-护士。  相似文献   

20.
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作风硬的临床带教队伍,是对护生正确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临床实习宗旨和教学目标,培养德才兼备的实用型护理人才的关键。选拔高素质带教老师、制定详细的阶段带教目标是基础。并着重从建立“教”“学”双评制度,定期召开带教老师会议,加强师生沟通,组织好小讲课,加强思想道德和专业知识学习方面进行建设与培养.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