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源CT下肢动脉成像技术。方法使用双源CT,对58例患者进行下肢动脉CT造影扫描,25例经DSA证实。造影剂用量60-90ml,注射速率3.5-4.0ml/s,扫描后用对比剂跟踪软件Bolus触发达阈值110HU后再延迟14-20s扫描。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了满意的图像,经工作站重建后,能够清楚显示下肢动脉正常解剖分支和病变部位、范围及重要的侧支循环路径。结论合理的扫描方案能在不增加辐射剂量及造影剂用量的基础上高质量的显示下肢动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实时阈值手动触发技术在多排螺旋CT下肢动脉成像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医院诊治的疑似下肢动脉病变患者70例,根据检测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手动触发,待时间密度曲线图到峰值稳定后手动启动扫描,观察组采用实时阈值手动触发技术待阈值达到150Hu后延迟6s启动扫描,比较两组图像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诊断时平均延迟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主-髂部血管、骨-腘部血管动脉边缘及动脉分支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膝下部血管、足部血管动脉边缘及动脉分支图像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髂总动脉、股腘动脉、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静脉干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疑似下肢动脉病变患者采用实时阈值手动触发技术诊断效果理想,能延迟扫描时间,提高下肢动脉图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HSCT肺动脉造影联合间接法下肢静脉造影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MSCT肺动脉造影联合间接法下肢静脉造影的技术.方法 本研究收集40例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患者,按间接法下肢静脉CTV延时时间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用对比荆跟踪技术(SureStar),先进行MSCT肺动脉造影,然后行下肢静脉造影扫描,A组延迟180~210s扫描:B组延迟240~270s扫描.扫描后分别测量髂总静脉、股静脉、胴静脉的强化CT值.结果 40例患者肺动脉均显示清晰.A组髂总静脉CT值平均为115.4 5±12.95Hu,股静脉CT值平均为110.05±10.8 2Hu,腘静脉CT值平均为121.85±17.37Hu;B组髂总静脉CT值平均为103.05±13.50Hu,股静脉CT值平均为103.05±8.8 3Hu,腘静脉CT值平均为111.30±11.79Hu.A组与B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组静脉内的造影剂浓度高于B组.诊断肺栓塞18例,合并下肢静脉血栓10例.结论 MSCT肺动脉造影联合间接法下肢静脉造影时,应用对比荆跟踪触发扫描技术(SureStar)肺动脉显示良好,延迟180~210s扫描能获得更好的下肢静脉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扫描触发阈值技术对CT冠状动脉造影中图像质量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入我院接受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75例冠心病(CHD)患者,其中男46例,女29例,BMI23。将其抽签随机分为3组:A组25例,扫描触发阈值120HU;B组25例,扫描触发阈值130HU;C组25例,扫描触发阈值140HU。根据患者个人体质数(BMI)注射对比剂后扫描,测量左冠开口、右冠状开口、左前降支近段和左回旋近段血管的CT、SD平均值,并据此计算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作为图像质量评估的客观依据,由2名经验医师采用双盲法对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进行评估,比较不同触发阈值下的指标及图像质量差异。结果 B组扫描的强化SD值分别较A、C2组低,SNR较A、C2组低,均差异显著(P0.05);B组图像质量评分、图像优良率分别较A、C2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扫描触发阈值技术作为CT冠状动脉造影中常用的扫描方法,双源CT将扫描触发阈值设定在130HU时能获得较好质量的图像,便于临床观察诊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SCT肺动脉造影联合间接法下肢静脉造影的技术。方法本研究收集40例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患者,按间接法下肢静脉CTV延时时间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用对比剂跟踪技术(SureStar),先进行MSCT肺动脉造影,然后行下肢静脉造影扫描,A组延迟180~210s扫描:B组延迟240~270s扫描。扫描后分别测量髂总静脉、股静脉、腘静脉的强化CT值。结果40例患者肺动脉均显示清晰。A组髂总静脉CT值平均为115.45±12.95Hu,股静脉CT值平均为110.05±10.82Hu,腘静脉CT值平均为121.85±17.37Hu;B组髂总静脉CT值平均为103.05±13.50Hu,股静脉cT值平均为103.05±8.83Hu,腘静脉CT值平均为111.30±11.79Hu。A组与B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组静脉内的造影剂浓度高于B组。诊断肺栓塞18例,合并下肢静脉血栓10例。结论MSCT肺动脉造影联合间接法下肢静脉造影时,应用对比剂跟踪触发扫描技术(SureStar)肺动脉显示良好,延迟180~210s扫描能获得更好的下肢静脉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对下肢动脉疾病的评估价值以及64层螺旋CT两种不同扫描方法对下肢动脉显示效果的对照研究。方法 41例临床有不同程度症状且初诊疑为下肢动脉疾病的患者,分为两组,19例患者行自动触发扫描,22例患者行手动触发扫描,行64层螺旋CT扫描,根据检查结果判断64层螺旋CT对下肢动脉的评估价值,其根据对下肢动脉的显示效果分别评估后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41例患者中38例能显示腹主动脉下段至胫腓动脉全程;19例行自动触发扫描的患者中12例图像质量佳且血管显示清晰,5例部分下肢动脉图像质量欠佳且管壁模糊,2例图像部分下肢动脉图像质量差且无诊断价值;22例行手动触发扫描的患者中5例图像质量佳且血管显示清晰,5例部分下肢动脉图像质量欠佳且管壁模糊,1例图像部分下肢动脉管腔内狭窄程度无法诊断,1例部分下肢动脉节段图像质量差且无诊断价值。结论 手动触发扫描对腘动脉远侧下肢动脉显示效果优于自动触发扫描,且64层螺旋CT下肢动脉造影对下肢动脉疾病的诊断具有较好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合理的扫描触发阈值,获得满意的颅内动脉图像,以提高疾病检出率。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3组行16排螺旋CT颅脑CTA检查(触发阈值分别为110、130、150 Hu),测量右侧颈内动脉C3段,右侧大脑前、中、后动脉中段及直窦CT值,对比3组患者阈值的动静脉CT值差异,并进行主观影像质量评价。结果 3组患者动脉平均CT值与直窦CT值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影像质量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16层螺旋CT行颅脑CTA,在主动脉弓降主动脉侧触发扫描并以130 HU为扫描触发阈值,能够得到满意的颅内动脉图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造影剂自动追踪(Smartprep)技术在颈部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中的应用价值,选择合理的阈值.方法 将76例颈部CTA检查分为两组,A组42例根据体循环的时间,将增强扫描的延迟时间设为20s;B组34例应用Smartprep技术实时监控,当造影剂浓度达到阈值后触发扫描.将所得数据进行VR图像重建,并选取相同的三点(主动脉弓、第5颈段、第2颈段)分别测量颈动脉、椎动脉的CT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42例中,7例VR图像因主动脉弓及颈部动脉起始部显示不清或不显示而失败,13例成像欠佳,22例成像良好.B组34例VR图像全部达到诊断要求.阈值为120HU、CT值为250~300HU时,图像质量最佳,CT值<150HU时,造影失败.结论 应用Smartprep技术能够准确触发CT增强扫描,保证颈部CTA的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动跟踪与手动触发技术在Philips 64排螺旋CT对头颈联合CTA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接受头颈联合CTA检查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于监控层面主动脉弓层感兴趣区域CT值达阈值(阈值设定为90 HU)后自动跟踪智能触发扫描。B组在对比剂开始注射后观察监控层主动脉弓层对比剂的增强程度,当观察到对比剂开始进入监控层时按下手动按钮触发扫描。统计分析两组的图像质量、记录监控时间,剔除不成功及显示欠佳的图像,分别测量主动脉弓层、颈总动脉分叉下C5段、颈内动脉C1段、大脑中动脉的平均CT值。结果:B组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205,P=0.044)。B组的监控时间(13.32±1.63)s明显少于A组的(14.24±1.73)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B组所测得的主动脉弓层平均CT值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的颈总动脉分叉下C5段、颈内动脉C1段、大脑中动脉的平均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动触发技术比自动跟踪智能触发技术更易获得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更省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技术在糖尿病足患者末梢动脉精准显示的优化扫描方案及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64排CT对75例糖尿病患者行下肢动脉血管造影(CTA),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优化组。对照组单时相注射对比剂,总碘量=体质量(kg)×450 mg,碘流率=注射总碘量/28/s,locator定位于腹主动脉远端,动脉CT阈值达到300触发扫描,移床准备时间8 s后开始扫描,参数Rotation time 1s,Pitch 0.9。优化组双时相分段连续注射对比剂,第一段注射对比剂碘量=体质量(kg)×450 mg×60%,碘流率=第一次注射碘量/14/s,第二段注射对比剂碘量=体质量(kg)×450 mg×40%,碘流量(流速)=第二次注射碘量/14/s, locator定位于腘动脉,动脉CT阈值达到90触发扫描,参数Rotation time 0.7 s,Pitch 0.9。用EBW后处理工作站处理图像,由一名高年资技师测量下肢血管每节段的CT值,对其结果进行客观评分,由两名中级职称以上的医师对后处理的图像进行主观评分。结果:对照组37例患者图像中26例满足诊断需求,其中11例图像双侧下肢末梢动脉(足背动脉)显示不清,优化组38例患者图像36例满足诊断需求,其中2例图像双侧下肢末梢动脉(足背动脉)显示不清,末梢动脉得分分别为0.910±0.072和0.950±0.050(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他区域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05)。远端末梢动脉客观评价得分分别为129.0±27.7和90.0±13.8,髂动脉得分分别为426.0±54.5和392.0±46.2(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余区域得分P>0.05,无统计学差异,可见优化组不但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末梢动脉图像,还可以降低近端血管CT值使之获得均一性更佳的血管图像。结论:CTA技术在糖尿病足患者检查中的优化设计,大大提高了糖尿病足这类有血液循环障碍患者的下肢末梢动脉精准显示,末梢动脉显示成功率提高24.4%。在能满足诊断要求的同时,提高了下肢末梢动脉的图像质量,提供了更加真实、丰富的诊断信息,使糖尿病足患者能得到更好的影像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1.
双源CT颅脑双能量血管成像技术中触发阈值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燕  白林  印隆林  蒲红 《西部医学》2009,21(11):1972-1974
目的探讨双源CT颅脑双能量血管成像技术中触发阈值的优化。方法45例病例随机分为3组进行颅脑双能量血管成像扫描,触发阈值分别定于100Hu、70Hu和50Hu,触发点定于第4颈椎平面颈总动脉。对重建后影像分阈值组进行颈内动脉颅内段、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近端、大脑后动脉和大脑大静脉五个点的CT值测量及影像评价,对比3阈值组的影像质量及静脉干扰度。结果3组动脉显影CT平均值及影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显影质量评分平均达到优良级别;3阈值组静脉显影平均CT值及动静脉差值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3组静脉干扰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源CT颅脑双能量血管成像时,50HU触发阈值以动脉显影好、静脉干扰少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团注追踪触发扫描触发阈值对支气管动脉CTA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60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行支气管动脉64层CT血管造影检查,将所以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各组触发阈值分别为80Hu、120Hu、160Hu、200Hu,其它扫描条件及方法各组相同,比较四组肺癌患者间增强后降主动脉、肺动脉、支气管动脉起始部CT值净增值、增强后主、肺动脉CT值差值及各组支气管动脉图像质量评分差异;结果增强后支气管分叉水平降主动脉、支气管动脉起始部CT值净增值各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增强后肺动脉CT值净增值及增强后主、肺动脉CT值差值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以第3组最大,第4组最小)(p〈0.05);而支气管动脉图像质量评分以第3组最高(p〈0.05);结论团注追踪触发扫描支气管动脉CTA时,触发阈值与支气管动脉成像质量有关;选择合适的触发阈值可以明显提高支气管动脉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胰腺在不同触发点和触发阈值扫描情况下CT强化程度,探讨获得最佳胰腺图像质量的触发方式,并比较胰腺各部位之间是否存在强化程度的差异。方法前瞻性选择80例接受上腹部CT增强检查的患者,将其随机均分成Ⅰ、Ⅱ两组,分别设定膈顶水平的胸主动脉和左心房作为触发点感兴趣区(ROI),再将每组随机均分为A、B、C、D四个亚组,分别设置90、120、150、180Hu作为监测阈值进行追踪触发扫描,比较各组强化后胰头、体、尾的平均CT值与十二指肠的CT值之差。结果ⅠA、ⅠB、ⅠC、ⅠD亚组胰腺与十二指肠的CT值之差分别为(23.28±9.52)HU、(35.86±12.50)HU、(23.50±6.44)HU、(18.40±6.28)HU,ⅠB亚组与Ⅰ组内其余各亚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均0.05);ⅡA、ⅡB、ⅡC、ⅡD亚组胰腺与十二指肠的CT值之差分别为(21.11±5.53)HU、(25.94±6.60)HU、(34.65±8.52)HU、(26.44±7.13)HU,ⅡC亚组与Ⅱ组内其余各亚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均0.05);ⅠB与ⅡC相比无明显差异(P=0.803);各亚组内胰头、体、尾的CT值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上腹部CT增强检查时,选择ROI位于胸主动脉、阈值120HU或ROI位于左心房、阈值150HU的检查方法,能获得最佳胰腺增强图像质量;胰腺各部位强化程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双能CT融合120 kVp图像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辅助诊断软件肺结节筛查中的检测效能.方法 收集我院行双源CT肺结节筛查的患者381例,随机分为单源扫描(A组)和双能扫描(B组)两组.A组183例,管电压为120 kVp;B组198例,管电压为双源100/Sn 1...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扫描技术的优化方法。方法将56例临床可疑肺栓塞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28例。采用对比剂自动跟踪触发和自动触发管电流技术,行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CTPA)检查。A组为试验组,采用管电压80k Vp。B组为对照组,采用管电压120k Vp。测量肺动脉主干至双侧亚段肺动脉的CT值,计算平均CT值。以肺动脉主干CT值的标准差代表图像噪声,记录CT实际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D)。计算图像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对图像质量进行五级评分。结果两组图像质量评分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A组辐射剂量较B组下降38%,A组患者碘输入剂量较B组下降19%。ROI监测平面选取上腔静脉层面,阈值设定为100HU时图像显示清晰,升主动脉此时无对比剂充盈,而肺动脉内对比剂充盈良好,可清晰显示肺动脉及其分支情况。40ml生理盐水比20ml生理盐水冲洗后上腔静脉伪影明显减轻。结论通过优化肺动脉成像扫描技术条件,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所受辐射剂量和对比剂总碘量的摄入,图像质量可以满足临床诊断需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智能触发阈值对64排螺旋CT一次性心胸联合检查同时显示肺动脉、主动脉及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成4组,分别按触发阈值70 HU(A)、90 HU(B)、110HU(C)、130 HU(D)启动扫描,行64排螺旋CT胸部动脉成像,在心电门控下一次性完成主动脉、肺动脉及冠状动脉扫描,比较各组间肺动脉、主动脉强化CT值,同时比较四组间肺动脉和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差别。结果肺动脉强化CT值及图像质量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F=266.443,χ2=78.89,P=0.000),A组平均CT值最高,成像质量较好,D组平均CT值较低,成像质量较差;主动脉平均强化CT值A组较低,四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14,P=0.000),B、C、D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四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70,P=0.000),C组成像质量最好,A组较差。结论不同触发阈值对64排螺旋CT胸部动脉三联检查成像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当触发阈值为90110 HU时可以同时获得主动脉、肺动脉及冠状动脉的较为理想的图像以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临床怀疑下肢血管病变的T2DM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PHILIPS 256i CT进行全下肢动脉血管成像扫描,将所有获得的数据传入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图像重建,包括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及曲面重建(CPR),利用智能血管分析和目测法分析血管狭窄程度。结果50例患者的CTA检查均获得清晰的血管重建图像,共显示血管813段,满足诊断要求;50例患者中,正常3例,腹主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36例,胫后动脉痉挛2例,腘动脉远端血栓形成2例,下肢动脉闭塞血管再植后血栓形成2例,多发性动脉瘤1例,左胫前动脉脉管炎3例,外伤后下肢腘动脉离断1例;813段动脉节段中,256层螺旋CT可评估血管756段(92.99%),其中32段有脂质纤维性斑块,724段显示有混合性斑块,不可评估动57段(7.01%),均为钙化斑块;下肢动脉狭窄分级Ⅰ级193段(23.74%),Ⅱ级259段(31.86%),Ⅲ级262段(32.23%),Ⅳ级48段(5.90%),Ⅴ级51段(6.27%)。结论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于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可以有效确定病变性质及范围,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双源CT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4例疑似下肢动脉疾病患者均行下肢动脉双源CT血管成像检查,分别应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等后处理技术进行血管重建,并结合轴位原始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4例患者血管重建图像均能清晰、完整地显示检查范围内的动脉血管影像.下肢动脉正常4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18例,外伤性血管闭塞2例.结论 双源CT血管成像是下肢动脉疾病的可靠诊断方法,并能指导临床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16层螺旋CT对全脑纯动脉期血管成像的可行性。方法使用TOSHIBAAquilion16层螺旋CT机及其随机配置的surestart扫描技术对180例病人进行全脑纯动脉期血管成像,靶血管位于C6水平的颈总动脉。本试验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分别以90Hu、85Hu及80Hu为靶血管阈值,每组各40例病例,算出各组全脑动脉期的成功率。第二步是根据第一步的结果,选定成功率最高的那组靶血管阈值再扫描60例病例,最后分析图像结果,计算全脑动脉期成像的成功率。结果根据第一步的试验结果,选定靶血管阈值为80Hu,以此靶血管阈值的100例检查中,81例图像达到全脑纯动脉期的诊断标准,6例在下矢状窦平面以上层面出现静脉或(和)静脉窦显示,2例在颅底区即见动静脉同步显影,另有11例虽只有动脉显影,但其密度较低,边缘不光滑,远端的分支显示不清,无法达到诊断要求。结论应用16层螺旋CT机配置的surestart技术,以C6水平的颈总动脉为靶血管,阈值设为80Hu,全脑动脉期血管成像的成功率达81%。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在双源CT双能量扫描模式下,对比分析间接CT静脉造影(ICTV)检查中低能量成像技术与低千伏成像技术的血管强化及图像质量差异。方法 连续选取2012年6月—2017年6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收治的50例疑有肺血栓栓塞症(PTE)且 行双源CT双能量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联合ICTV检查的患者,获取下肢深静脉50 keV单能量图像(A组)及80 kVp图像(B组),分别测量下腔静脉远端、右股静脉(腹股沟韧带水平)、右腘静脉(腘窝水平)血管CT值及图像噪声,评估主观图像质量。结果 50例患者中,11例检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其中9例检出PTE〔3例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2例检出孤立性DVT。A组静脉CT值高于B组,A组图像噪声大于B组(P<0.05)。A组与B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源CT双能量扫描模式下ICTV检查中,与低千伏(80 kVp)成像技术图像相比,低能量(50 keV)图像质量与之相仿,血管强化值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