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北京市海淀区2008-2014年5岁以下儿童年龄别和主要死因别死亡率及变化趋势,为制定、调整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北京市妇幼保健网络信息系统2008-201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统计描述和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 海淀区2014年新生儿、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1.67、2.36和2.92,较2008年分别下降了24.77%、26.48%和13.10%.新生儿和婴儿死亡率均呈现下降趋势(Z=-2.23,-2.27, P=0.0261,0.0230).2014年海淀区5岁以下儿童前5位死因依次为早产或低出生体重、败血症、先天性心脏病、肺炎、出生窒息和意外窒息,较2008年死因顺位有所变化.出生窒息死亡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Z=-2.75,P=0.0059),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意外窒息、肺炎死亡率因呈现反复,无下降趋势(Z=1.22,-1.60,-0.10,-0.34,P=0.2219,0.1093,0.9172,0.7329). 结论 2008-2014年海淀区新生儿和婴儿死亡率均呈现下降趋势.为进一步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应基于死因顺位的变化,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抓好产儿科合作,强化围产保健. 相似文献
2.
杨培东 《中国现代临床医学》2007,6(3):108-109
目的了解十堰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6年全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2006年十堰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3.40‰。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意外事故、出生窒息.肺炎、先天异常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使贫困地区患儿获得可及的医疗保健服务,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某医院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动态变化与主要死亡原因,寻找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11~2013年某医院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汇总分析。结果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逐年下降;婴儿死亡率2013年略有升高,1~4岁儿童死亡2011年和2012年为0,2013年仅报告3例,原因是该院新开展了大量肝移植手术。结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关键是减少移植术后的并发症,控制院内感染;其次加强新生儿免疫缺陷筛查和诊断技术,同时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能力;预防意外伤害。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儿童医院1991-2000年5岁以下儿童住院死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丽静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2,14(4):219-219
对 1991— 2 0 0 0年 15 49例住院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重点显示死因顺位与年代变化的规律、年龄、病种特征 ,旨在防治疾病和提高医院总体水平。1 临床资料1.1 病例 :资料来源于我院病案室死亡登记和死亡病例 ,死因分类按 ICD 9标准。年龄分期为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和学龄前期。1.2 结果与分析 :1.2 .1 一般情况及患儿死亡年龄构成 :10年间共收住院病儿 144 2 86例 ,同期死亡 170 2例 ,总病死率 1.18%;其中5岁以下儿童死亡 15 49例 ,病死率为1.0 7%,占同期死亡病例的 91.0 1%。新生儿期死亡 95 9例 ,占 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的 … 相似文献
5.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文化、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也是儿童卫生保健工作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为分析和探讨我市 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 ,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有效控制和降低死亡率 ,本文对我市 1 999- 2 0 0 1年 5岁以下死亡儿童进行了分析讨论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本市婴幼儿死亡年报表 ,由市卫生局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结 果1 死亡年龄及性别构成 :1 999- 2 0 0 1年全市 5岁以下儿童共死亡 1 83 3例 ,死亡率为 1 9 49‰ ,其中 ,1 - 5岁儿童死亡占 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1 0 5 3 % ;>2… 相似文献
6.
7.
2011年中国大陆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2011年中国大陆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探讨手足口病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年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的手足口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2011年全国共计报告手足口病1 619 706例,报告发病率为120.79/10万;死亡509例,死亡率为0.038/10万,病死率为0.031%。全年呈现夏季和秋冬季两个高峰,主高峰集中在夏季(5-7月),次高峰集中在秋冬季(10-12月)。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也相应呈现两个高峰。在主高峰(5-7月)中,重症和死亡病例占总病例的比例为1.1%~1.2%,在次高峰(10-12月)中,重症和死亡病例占总病例的比例降到0.7%~0.8%。报告病例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占90%),其中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集中在3岁及以下儿童(均占83%)。实验室病原监测显示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仍为主要病原(合计占79%),各月份均以EV71为主,但10-12月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所占比例较前期略有升高。 结论 2011年中国大陆手足口病发病流行强度与2010年相近,呈现夏季和秋冬季双峰模式;在秋冬季次高峰中重症及死亡病例比例低于在夏季高峰中的比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浙江省绍兴市流动人口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为制定流动人口儿童卫生保健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整理绍兴市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统计分析流动人口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死亡原因、死前保健服务情况,并与本地户籍死亡儿童进行比较。 结果 2011年绍兴市流动人口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5.40、7.69、9.85,均高于本地户籍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流动人口儿童死亡原因主要为出生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溺水、意外窒息和肺炎,感染性疾病死亡、伤害死亡和死亡未治疗比率明显高于户籍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结论 要降低流动儿童死亡率,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流动孕产妇及儿童接受保健检查的意识,提高疾病识别和对伤害防范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江川县1998~200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绍培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2(2):187-189
为掌握我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现状、分布特点、发生原因,为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更有效地降低我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现将我县1998—200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更准确的了解我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死因顺位情况,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992~2006年昌平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1992~2006年15年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现出波浪式下降趋势,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81.84%,新生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63.68%。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前四位依次是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窒息、早产低体重、肺炎。结论普及健康教育知识,避免和减少孕产妇早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提高产、儿科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儿童生存水平和一个国家与地区是否真正发展的重要指标。为了解富阳市近13年来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 ,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以进一步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作者对1990~2002年本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进行了分析 ,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来源全市各乡镇防保所、卫生院妇保科每季上报市妇幼保健科的活产情况 ,逐月上报的围产儿死亡报告卡 ,儿保科经实地调查后逐月上报的0~4岁儿童死亡报告卡 ,每年1次的半年报告表、年报表、儿童死亡漏报调查表以及综合性医院填报的儿童死亡报告单。1.2方法上述资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河南省濮阳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和特点,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制定可行的干预措施。方法收集2003~2007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对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2003—2007年濮阳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2003年为18.06‰,2007年为15.58‰,各年龄组死亡构成无明显变化,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为早产和低体重、出生窒息、肺炎、先天性心脏病,其他先天性缺陷和意外伤害。结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是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提高妇幼保健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全社会的妇幼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 ,我国儿童尤其是广大农村儿童 ,营养不良发病率较高 ,严重影响着我国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 ,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解我市农村儿童因营养状况而影响发育情况 ,我院于 2 0 0 2年 4- 5月份对章丘市农村 40 73名 5岁以下儿童进行了调查。随机抽取章丘市绣惠镇、埠村镇两地农村 5岁以下散居儿童为调查对象 ,共调查两乡镇 0 - 4岁儿童 40 73名 ,其中男童 2 1 41名 ,女童 1 932名。根据 1 995年全国儿童生长发育调查的统一方法 ,测量儿童的裸体重、身高。以儿童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 4个变量作为营养状… 相似文献
14.
5岁以下儿童直肠温与鼓膜温差异性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5岁以下儿童进行直肠温与鼓膜温差异性比较,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结果在体温正常或发热的儿童中,其鼓膜温与直肠温具有高度相关性;得出鼓膜温与直肠温的均差为0.29±0.3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鼓膜温与直肠温具有高度相关性,两者的均差虽存在差异性,但临床上不影响医疗判断及处置.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以重症手足口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重症手足口病在我国大陆地区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重点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对2008-2011年我国大陆地区重症手足口病例三间分布和病原体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2008年5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国大陆地区手足口病发病人数为5 020 994例,其中重症手足口病61 623例,重症比例为123/万。重症手足口病发病主要集中在4-7月(69.42%);实验室诊断结果显示,主要病原体为肠道病毒71型(81.75%),柯萨奇病毒A组16型(4.52%),其他肠道病毒(13.73%);男女性发病比为1.866:1,3岁以下重症病例占总重症病例的91.13%;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患者为散居儿童(85.97%),其次是幼托儿童(12.72%),其他占1.31%。4年间重症手足口病患者主要集中在华南和华中地区。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主要的发病季节为春夏季;多发于3岁以下儿童;男性人群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人群;散居儿童是主要的发病人群;2008-2011年,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呈先升后降的状态,发病强度在不同地区水平不同,地区差异比较明显,华中和华南等地区是重症手足口病的高发地区,考虑气候与人口密度等因素可能为疫情高发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2008-2011年江苏省宜兴市手足口病流行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恰当、正确的应对措施,有效地开展预防控制工作。 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宜兴市2008-2011年发生的手足口病疫情进行整理分析。 结果 2008-2011年,宜兴市手足口病发病率快速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59.77%;经济发达、外来人口多的地区发病数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季节性明显,表现为4-7月主高峰和11-12月次高峰;两个发病高峰在人群分布、重症率和病原分布上有差异;发病至就诊的平均时间逐年缩短(P0.01);2010年的重症率最高(P0.01);重症病例的病原分布与普通病例的病原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 结论 宜兴市手足口病流行存在季节性变化。做好重症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治疗是当前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分宜县区域2017年到2021年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旨在为防控方案制定及公共卫生资源合理分配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分宜县2017年至2021年期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所报告的分宜县儿童手足口病的相关资料,统计手足口病发生情况,并对其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分宜县区域2017年至2021年期间手足口病患儿共有874例,年均发病率为9.71/万,无重症及死亡病例。2017年至2021年间各年份发病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病存在明显季节性,主要集中于4~10月。874例患儿中男性、女性分别有524例、350例,男女性别比为1.50:1。各个年龄段发病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原学构成以EV 71型病毒为主,而农村以Cox A16型病毒为主。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感染其他类型肠道病毒占比最高(39.93%)。结论分宜县区域2017年至2021年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率基本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该病存在明显季节性及易感人群的特殊性;在感染病毒方面,近5年以Cox A16型、EV 71型病毒较为常见,家长需充分了解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社区也要对手足口病进行重点防控,降低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湖北省宜昌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 为手足口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08-2011年宜昌市包括各县(市、区)报告的手足口病疫情病例和聚集性病例的相关标本, 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检测。 结果 在473份标本中, 男女性别比为1.26:1,手足口病发病高峰在春末和夏初;疱疹液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咽拭子(2=8.026,P0.01)和口漱液(2=12.67,P0.01);共检测到肠道通用病毒阳性标本298份, 总检出率为73%,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标本191 份,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阳性标本78份,其他肠道病毒为29份,EV71的检出率高于Cox A16(2=86.517,P0.01)和其他肠道病毒(2=189.089,P0.01)。 结论 宜昌市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是EV71(64.1%)和Cox A16(26.2%), 随不同年份优势毒株稍有差异,EV71是引起宜昌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病例的主要优势毒株类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