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16排CT在糖尿病患者腹部脂肪检测中的作用.方法 用16排CT对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n=40例)和正常人群(对照组,n=40例)进行腹部脂肪扫描,应用16排CT测量研究对象脐上下2.5 cm腹部脂肪体积(VAA)、内脏脂肪(VVA)、腹壁脂肪(VSA)体积、内脏脂肪(VA)和腹壁脂肪(SA)面积,并计算出二者比值(内/壁比),比较2组间的差异.结果 糖尿病组VAA、VVA、VSA、VA、SA、VVA/VSA和VA/S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腹部脂肪堆积.  相似文献   

2.
尿酸代谢与腹型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血管疾病的高危患者尿酸(UA)水平的变化与腹型肥胖及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取2002年1月-2006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住院的1 553例UA正常的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其中男性782例,女性771例,年龄56.20±12.85(20~80)岁.所有患者均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腰围(WC),并检测空腹血糖(FPG)、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UA水平.部分患者在空腹状态下行腹部CT扫描,测量腹内脂肪面积(VA)和皮下脂肪面积(SA).根据检测结果分析UA水平与腹型肥胖及MS的相关关系.结果 MS检出率为51. 38%(798/1 553),MS组与非MS组UA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腹型肥胖检出率为50.23%(780/1 553),肥胖组UA水平明显高于非肥胖组(P<0.01).随着WC的增加,UA水平随之升高(P<0.01).随着UA水平增加,MS及腹型肥胖检出率增加,肥胖的相关参数中腹内脂肪面积(VA)值也随之增加(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A是MS和腹型肥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心血管疾病的高危患者中,腹型肥胖者的UA水平高于非肥胖者.UA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患者合并MS及腹型肥胖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UA水平的升高,其发生MS及腹型肥胖的风险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低剂量CT冠状动脉成像联合CT脂肪定量技术分析正常高值血压伴腹型肥胖者的升主动脉弹性特点。方法 搜集本院2015年1月至12月40岁以上职工体检者173例,所有均行320排低剂量CT冠状动脉成像及腹部CT检查。根据内脏脂肪体积(VAT)及血压将研究对象分为四组:正常高值血压伴腹型肥胖组45例(A组)、正常高值血压体重正常组41例(B组)、理想血压腹型肥胖组36例(C组)、理想血压体重正常组51例(正常对照组)。所有入选者CT数据均利用Vitrea FX后处理软件半自动测量并计算升主动脉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及腹部VAT、腹部皮下脂肪体积(SAT)。记录所有患者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 A组受试者的升主动脉Ep(287.15±26.73)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及B组和C组(P<0.01);B组受试者的升主动脉Ep(236.73±23.67)和C组(242.61±23.29)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B组受试者的升主动脉Ep与C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VAT(F=2...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及孕期增重与早产的关系。方法选取自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纳入"东北区域母胎-儿童-青少年队列研究"且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院区进行规律产前检查的1 35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孕前BMI将其分为低体质量组(n=146)、正常体质量组(n=926)、超重组(n=228)及肥胖组(n=50)。收集孕产妇的基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身高、孕前体质量、分娩前体质量、早产原因等。比较不同BMI孕妇发生早产的情况,分析孕妇孕前BMI及孕期增重与早产的关系。结果肥胖组早产发生率高于低体质量组、超重组及正常体质量组;低体质量组、超重组早产发生率高于正常体质量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质量组胎膜完整早产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体质量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体质量组治疗性早产发生率显著低于超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肥胖组治疗性早产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体质量组、低体质量组及超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质量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的中、晚期早产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比较肥胖与非肥胖2型糖尿病(DM)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取收治的2型DM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分为两组,其中38例BMI<25 kg/m2作为非肥胖DM组,51例BMI≥25 kg/m2作为肥胖DM组。另选取医院体检健康人群50例作为正常组,均行超声心动图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检查,计算收缩期每博量(SV)、心排血量(CO)和心脏指数(CI),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频谱E峰(E峰)、舒张晚期血流频谱A峰(A峰)的峰值流速及二尖瓣水平、心尖水平径向收缩期峰值变化。结果 肥胖DM组SV、CO、CI显著高于非肥胖DM组和正常组(P<0.05),非肥胖DM组SV、CO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肥胖DM组LVEDD、LVESD显著高于非肥胖DM组和正常组,而IVSD、LVEF、E/A显著低于非肥胖DM组和正常组(P<0.05),但非肥胖DM组和正常组上述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肥胖DM组二尖瓣水平、心尖水平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值显著高于非肥胖DM组和正常组(P<0.05),非肥胖组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肥胖DM患者伴随左室收缩功能下降,临床应早期给予干预治疗,预防心功能损害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肥胖儿童代谢紊乱的特点。方法纳入2006年7月-2009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确诊的单纯性肥胖儿童145例,同期80例体检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测量所有儿童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体重指数(BMI),并检测血脂、血糖、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根据BMI和腰围再将肥胖儿童分为腹型肥胖组及非腹型肥胖组,比较各组间血压、血脂、血糖、胰岛素水平的差异。结果145例肥胖儿童中,腹型肥胖组127例(87.6%),非腹型肥胖组18例(12.4%)。腹型肥胖组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血压均高于非腹型肥胖组和对照组(P<0.05);非腹型肥胖组FPG、TC、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血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G高于正常儿童(P<0.05)。腹型肥胖组检出胰岛素抵抗77例,空腹血糖受损14例,糖耐量受损7例,高TG血症24例,高TC血症13例,高LDL血症10例,血压升高者15例。非腹型肥胖组中仅检出胰岛素抵抗2例。结论儿童肥胖以腹型肥胖为主,腹型肥胖儿童比非腹型肥胖儿童更易出现代...  相似文献   

7.
代谢综合征患者腹内脂肪与心血管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分析代谢综合征(MS)患者腹部脂肪分布及与心血管损害的关系。方法108例住院患者分为MS组(70例),高血压组(EH,22例),2型糖尿病组(T2DM,16例),计算三组腹内脂肪面积(VA)、腹壁脂肪面积(SA)及VA/SA,并分析它们与左室重量(LVM)、左室重量指数(LVMI)、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心肌缺血的关系。结果MS组患者较EH组和T2DM组VA显著增高(115·69±48·72cm2vs69·96±25·41cm2、55·96±29·75cm2,P均<0·01),VA≥80cm2组较VA<80cm2组LVM、LVMI均明显升高(186±70gvs155±44g,51±17g/m2vs44±13g/m2,P均<0·05),VA/SA≥0·75组较VA/SA<0·75组左、右侧IMT均明显增厚(0·90±0·41mmvs0·75±0·21mm,0·89±0·32mmvs0·77±0·21mm,P均<0·05),VA≥100cm2组心肌缺血率和缺血程度明显高于VA<100cm2组(P<0·05)。收缩压、舒张压、VA导致IMT增厚的OR值有显著意义。结论代谢综合征时腹内脂肪明显堆积,其堆积的程度与心血管损害的程度密切相关,且腹内脂肪是心血管损害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腹部脂肪分布与代谢综合征组分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中各种代谢异常与腹部脂肪分布之间的关系。方法用螺旋CT对MS(70例)、2型糖尿病(T2DM,16例)和高血压病(EH,22例)患者进行腹部脂肪扫描,测量患者腹内脂肪、腹壁脂肪含量,并计算二者比值(内/壁比),分析腹部脂肪与代谢综合征中各种代谢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MS组患者较EH组和T2DM组腹内脂肪面积(VA)显著增高(115·6±48·72cm2vs69·96±25·41cm2、55·96±29·75cm2,P均<0·01)。腹内脂肪含量与腹围、体重指数(BMI)、腰臀比、体脂比等均有相关关系,相关程度依次为腹围>BMI>腰臀比>体脂比。不论是根据NCEP-ATPⅢ,还是亚太地区界定腹型肥胖的标准,腹型肥胖患者腹内脂肪面积均高于非腹型肥胖患者。腹内脂肪含量与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无显著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r=-0·202,=0·036),与LDL-C呈正相关(r=0·297,P=0·002);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显著相关。腹内脂肪面积与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同时胰岛素抵抗患者的腹内脂肪面积和内/壁比均显著高于非胰岛素抵抗患者。腹内脂肪增加与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如C反应蛋白(CRP)、血清尿酸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等均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腹内脂肪含量增加与代谢综合征及其各单一成分疾病密切相关,腹部脂肪堆积预示了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增加。NCEP-ATPⅢ界定腹型肥胖的标准同样适用于中国重庆本地人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能骨密度仪评估肥胖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脂肪含量、体质量与性激素水平对骨密度和骨矿含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68例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根据体质量指数分为肥胖组(78例)、超重组(86例)、正常组(104例),比较各组脂肪含量、体质量及性激素水平,分析与骨密度、骨矿含量的关系。结果在体质量指数、脂肪含量方面,肥胖组均明显高于超重组、正常组;超重组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性激素指标(T、E2、FSH、P、LH、PRL)水平而言,各组仅有T、E2指标水平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E2指标方面,肥胖组、超重组均明显低于正常组;超重组T指标水平明显低于超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骨矿含量方面,肥胖组明显高于超重组、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肥胖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体质量指数、脂肪含量、T性激素与骨矿含量和骨密度有关,且体质量指数、脂肪含量为骨矿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体质量指数、脂肪含量、T、E2为骨密度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定量CT(QCT)测量腰椎骨密度(BMD),分析不同年龄、生理时期女性腰椎BMD与腹部脂肪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健康体检中心的体检女性300例,年龄25~85岁。根据年龄分为3组:青年组(n=82)、中年组(n=132)、老年组(n=86),根据不同生理时期分为3组:绝经前组(n=169)、围绝经期组(n=33)、绝经后组(n=98);测量其体重、身高、腰围、臀围,并计算腰臀比、体重指数(BMI)。数据上传至Midways pro 6.1QCT分析系统,测量L1~L2椎体BMD、脐水平腹部脂肪面积(FA)、内脏脂肪面积(VFA),计算腰椎平均骨密度(vBMD)及腹壁脂肪面积(SFA)。分析不同年龄及不同生理时期女性腰椎BMD与腹部脂肪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不同年龄组体重、臀围、腰围、腰臀比及BMI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绝经期前后女性体重、腰围及腰臀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和中年组的FA、VFA显著高于青年组,老年组的FA、VFA显著高于中年组,不同年龄组的vBMD、FA、VFA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