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产后出血在我国是目前产科最严重的并发症及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严重时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积极预防和控制产后出血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目前临床治疗产后出血的药物及其他非药物方法 较多,其中药物治疗近年来得到很大进展,其中缩宫素、麦角新碱、前列腺素类药物是治疗产后出血的一线药物,另外一些辅助处理方法 也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包括官腔填塞、官腔球囊压迫、血管结扎、介入治疗及子宫切除等,本文就产后出血的临床处理方法 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介入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保留生育功能等优点,是目前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首选方法。以19例实行介入治疗的难治性产后出血病例为分析对象,介绍了介入治疗的过程方法,术后的结果,并具体结合该19例病例进行介入治疗的相关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产后大出血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对50例产后大出血应用介入治疗的产妇在术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术后护理,观察疗效。结果 50例产后大出血产妇经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后,经过2周的护理,有49例活动性出血停止,1例仍有微量出血,经过相关护理及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介入治疗是一种治疗产后大出血的安全有效的疗法,在术后进行合理的护理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4.
卡前列甲酯栓与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卡前列甲酯栓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 40 0例正常足月妊娠阴道分娩者 ,随机分为卡前列甲酯栓组 30 0例和缩宫素组10 0例。卡前列甲酯栓组在胎儿娩出后向阴道内置入卡前列甲酯栓 1mg ;缩宫素组在胎儿前肩娩出后静脉注射缩宫素 10IU。结果 :产后 2h平均出血量卡前列甲酯栓组为 138mL±s 2 6mL ,缩宫素组为 2 85mL± 60mL (P <0 .0 1)。产后出血发生率卡前列甲酯栓组为 4.0 % ,缩宫素组为 30 % (P <0 .0 1)。卡前列甲酯栓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卡前列甲酯栓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是安全和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实用医药杂志(山东)》2019,(4)
产后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引起产后出血的四大病因分别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积极预防和及时处理产后出血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举措。产后出血的药物治疗配合子宫按摩是保守治疗的第一步,近年来临床上针对药物的选择有许多新方向,该文就目前常用的产后出血药物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提高上消化道出血诊疗效果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经过内外科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例52例,其中消化性溃疡占53.8%,胃肿瘤占25%,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占7.7%,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炎占7.7%。结果手术治疗35例,均治愈;未手术17例,15例通过继续保守治疗而获痊愈,2例拒绝手术自动出院。初诊漏误诊8例,最后诊断为胃肿瘤6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2例。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病例中胃肿瘤容易被误漏诊;对凶险出血病例先用生长抑素药物及其他止血药有效控制出血可大大降低外科手术风险;对再出血及死亡危险性高的患者及时转入外科观察处理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及临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6月~2010年6月45例产后出血产妇(观察组)和45例未发生产后出血产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对两组产妇是否进行孕期保健、围生期保健及产程处理等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对45例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观察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各种产后出血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原因主要有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及胎盘因素,所占比例分别为66.67%、13.33%、8.89%。分别采取子宫按摩或宫腔填塞、软产道裂伤缝合及取盘术等方法处理后,均达到止血效果,无一例发生大出血死亡。结论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其次为软产道损伤及胎盘因素,可通过加强孕期保健及产程处理等预防措施有效防止产后出血,同时根据产妇出血原因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可有效止血。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2010年9月~2012年9月对12例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患者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明确出血部位后,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结果 11例产妇栓塞后立即止血,1例术后1天又有阴道流血,12例产妇出现不同程度的臀部及会阴部疼痛,11例患者有轻度发热。结论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风险低、并发症少、止血快的优点,可作为治疗难治性产后大出血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陈锦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0):3209-3211
目的 分析及探索护理风险管理在减少产后出血中的效果,旨在为产科护理管理工作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本院产科接诊的拟行阴道分娩的120例产妇进行临床研究,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管理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管理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观察和记录两组第3产程时间、产后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管理组第3产程时间[(6.51±2.43)min]、产后24 h出血量[(182.16±21.43) ml]、产后出血发生率(1.6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管理组护理满意度(98.3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产妇的产后出血风险,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INTRODUCTION: Uterotonic drugs are recommended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PPH), and oxytocin is considered the gold standard for both indications due to its established efficacy and safety. Unfortunately, access to oxytocin is still limited in many low-resource settings due to the need for cool storage, sterile equipment and administration by skilled personnel. Misoprostol , an E1 prostaglandin analog, has therefore been explored as an alternative for such settings due to its proven ability to induce uterine contractions, low cost, stability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ease of administration. AREAS COVERED: This review covers evidence from 51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for both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PH. It discusses efficacy and side effects in the context of the various doses that have been studied using oral, sublingual or rectal routes of administration for both indications. EXPERT OPINION: There is now a solid body of evidence to justify the use of misoprostol for postpartum hemorrhage indications in many settings. The evidence supports use of 600 μg orally for the prevention of PPH and 800 μg sublingually for the treatment of PPH. There is no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adjunct use of misoprostol following administration of conventional uterotonics for prevention or treatment purposes. 相似文献
13.
产后出血的护理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妇产后出血是分娩时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严重时可导致产妇休克甚至死亡。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和凝血机制障碍。临床护理人员要加强对产妇的观察和护理,减轻患者的痛苦,并有效降低产妇出现并发症和死亡的机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并评价介入治疗胎盘植入产后大出血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对中南大学附属湘雅医院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期间收治的8例胎盘植入产后出血患者,采用病变侧子宫动脉给予甲氨喋呤同时进行栓塞的方法实施治疗,评价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本组全部患者均获得栓塞成功,平均手术用时为(42±7)min,术后患者阴道均停止出血,但存在血性恶露,行清宫术后子宫恢复正常,对清出组织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为蜕化绒毛或胎盘组织。本组全部患者未见血常规与肝。肾功能异常;全部8例患者的月经均恢复正常,无子宫切除病例。结论介入疗法对胎盘植入的治疗效果令人满意,该技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可以保留子宫、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并评价介入治疗胎盘植入产后大出血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对中南大学附属湘雅医院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期间收治的8例胎盘植入产后出血患者,采用病变侧子宫动脉给予甲氨喋呤同时进行栓塞的方法实施治疗,评价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本组全部患者均获得栓塞成功,平均手术用时为(42±7)min,术后患者阴道均停止出血,但存在血性恶露,行清宫术后子宫恢复正常,对清出组织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为蜕化绒毛或胎盘组织。本组全部患者未见血常规与肝肾功能异常;全部8例患者的月经均恢复正常,无子宫切除病例。结论介入疗法对胎盘植入的治疗效果令人满意,该技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可以保留子宫、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产后出血的预防、抢救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2010年1月~2012年8月本科住院患者中发生的5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对本院5例因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的患者实施了有效的抢救及精心护理,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均痊愈出院.结论 在临床上对产妇实施正确的抢救及护理措施,能减轻产妇的痛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且能降低由于产后出血引起的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石国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9):81-82
通过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月该院住院的6例产后大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探讨产后大出血的预防、抢救及护理措施。总体来说,对产妇要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对大出血产妇要进行及时抢救,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孕产妇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产后出血模拟实训在防治产后出血中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8年开展产后出血模拟实训后收治的114例产后出血产妇为观察组,另选取2017年未开展演练时收治的72例产后出血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严重产后出血率、难治性产后出血率、产后出血量、用血量,并比较50例医务人员模拟实训前后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严重产后出血率1.8%、难治性产后出血率0均低于对照组的11.1%、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535±10.5)ml、用血量(1000±102.3)ml均少于对照组的(750±11.3)、(1800±180.1)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拟实训后,50例医务人员理论知识、操作水平、应急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考核成绩分别为(77±8.5)、(87±10.7)、(77±3.7)、(85±3.7)、(82±4.2)分,均高于模拟实训前的(65±6.5)、(66±8.4)、(60±1.2)、(70±4.5)、(65±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针对产后出血开展模拟实训,可有效提高科医务人员的产科急重症理论知识、应急处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效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药科学》2017,(5)
目的研究对于产后出血患者提供宫腔填塞纱块压迫治疗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将本院于2012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60例产后出血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划分为一般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为一般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流程,为观察组患者提供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总结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表现、评估患者宫腔纱块留置、有效止血用时。结果一般组患者宫腔内纱块留置及有效止血用时均高于观察组,P<0.05。一般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观察组为10.0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一般组,P<0.05。一般组患者对于临床提供的心理安抚、用药指导、服务态度、急救处理等指标评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为产后出血患者提供宫腔填塞纱块治疗期间,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大部分患者有效止血用时较短,且并发症出现较少,患者对护理质量评价较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