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出院后脑外伤性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抽签法随机将84例脑外伤性癫痫出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实施出院后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在患者癫痫发作前采取预见性保护措施、家属在患者癫痫发作时采取正确紧急处理措施、患者治疗依从性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采取预见性保护措施及家属在患者癫痫发作时采取正确紧急处理措施情况及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采取预见性保护措施、家属在患者癫痫发作时采取正确紧急处理措施及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延续护理能提高患者及家属在癫痫发作前、发作中的保护意识,避免意外的发生,同时也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而降低了患者癫痫发作频率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83例颈内动脉系统脑动脉硬化性大片脑梗死患者分为癫痫组(A组27例)和非癫痫组(B组56例)。癫痫发生率高达32.5%。临床观察表明运动性癫痫是此类癫痫的主要发作形式(88.9%)。早发癫痫绝大部分(84.2%)演变成迟发癫痫,两者的发作形式也基本相同。与非癫痫组相比,癫痫组并发的肺部感染、急性心肌缺血和精神心理障碍明显增多(P<0.05或0.01),独立步行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亦明显下降(P<0.05或0.005)。提示大片脑梗死继发的癫痫无论是早发还是迟发,在其首次发作后即应根据其发作类型开始正规抗癫痫治疗,以有利于预防癫痫再发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3-12—2015-12鞍山市长大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0例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收治的30例癫痫未并发偏头痛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疾病临床特点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癫痫病程(21.5±3.6)个月与对照组(15.4±2.7)个月相比明显较长,观察组患者癫痫发作频率(2.5±1.1)次/月与对照组(1.3±0.9)次/月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中全面性发作、强直阵挛性发作、部分发作发生率分别是26.7%、23.3%、50.0%;对照组分别是30.0%、26.7%、43.3%;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癫痫分型状况与单纯癫痫患者分型相似,临床症状表现相似,但其癫痫发作频率较高。癫痫并发偏头痛多因癫痫治疗不及时导致,病程较长,临床需对癫痫患者及时诊治,以预防癫痫并发偏头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癫痫病患者的常见发病原因、临床特点、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老年癫痫患者临床资料、发病原因、发病特点等。结果 56例病例中,由于突发性癫痫发作而入院13例(23.2%),在住院时出现癫痫发作43例(76.8%),住院时癫痫发作的患者明显多于突发性癫痫发作而入院的患者(χ2=32.142,P=0.000)。而其中部分性发作的患者7例(12.5%),全面性发作的患者40例(71.4%),癫痫持续状态9例(16.1%),全面性癫痫发作患者明显多于其他发作类型的患者(χ2=20.571,P=0.000)。老年癫痫发作的原因中脑梗死患者明显多于其他病因的患者数(χ2=14.286,P=0.000)。在34例死亡病例中,在癫痫发作后1个月内死亡7例(20.6%),2~6个月死亡9例(26.5%),7~12个月死亡7例(20.6%),1~3年死亡11例(32.3%)。结论老年癫痫患者中的主要发病原因是脑血管病,主要的发作形式是全面性发作。老年癫痫群体中的常规脑电图检查率低,且癫痫放电率低。  相似文献   

5.
探讨重症监护对卒中后癫痫发作的诊治疗效及预后结果分析。纳入重症监护病房中行脑电图(EEG)连续监测的脑卒中后患者122例,观察相应脑趋势图的改变与癫痫的关系,观察疗效和预后情况。122例重症监护的脑卒中后患者中出现癫痫15例,癫痫持续状态10例;抗癫痫药物及镇静药物在控制脑卒中后癫痫的发作方面有效率达92.0%,脑卒中后在早期出现癫痫发作的患者死亡率较高,应重视脑卒中的早期发现和治疗。脑卒中是导致癫痫发作的原因之一,早期脑卒中继发性癫痫患者预后较差,应积极控制癫痫发作,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大量脑电图资料集中显示癫痫发作,特别是睡眠时发作的脑电状况.尽管只有少量癫痫发作综合征与目前发作频率仍不清楚的睡眠性癫痫有关联.本研究旨在明确睡眠性癫痫(ss)的发作模式,并将此模式与清醒发作癫痫(WS)模式做比较.国际抗癫痫联盟将SS定义为主要在或特别在(90%以上)睡眠时发作的癫痫,不同的研究报告SS患者所占癫痫患者比例为7.5%~45%(平均12%).睡眠可诱发癫痫,同时也可促使特发性癫痫和有征兆的癫痫综合征患者脑电图出现异常,所以临床资料应经常包括癫痫发作的时间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动态脑电图(activeelectroencephalogram,AEEG)在癫痫先兆期诊断、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为癫痫先兆期的90例患者,应用AEEG1161B型动态脑电图仪行1-6h动态监测,癫痫先兆期的迷走刺激症状以临床观察为主。癫痫患者分试验组(n=55):明确监测到癫痫先兆期表现,采取药物干预和护理治疗;对照组(n=35):虽明确监测到先兆期的表现,但给予安慰剂药物干预。结果试验组患者中,38例(69.1%)癫痫发作症状及脑电图表现明显缓解,17例(30.9%)通过药物干预和护理癫痫发作完全终止;对照组患者中7例(20.0%)癫痫发作程度减轻,28例(80.0%)癫痫发作较干预前无显著变化(P<0.01)。结论动态脑电图是诊断癫痫先兆期可靠有效的检查方法,加强先兆期的药物干预治疗和护理能显著降低癫痫的发作频率,可使大发作转归为小发作或不发作。  相似文献   

8.
背景:国内尚缺乏对癫痫特别是农村地区癫痫的普查工作。目的:利用随机整群抽样调查结果分析牡丹江地区农村癫痫患者的相关致病因素。设计:以自然村为单位行随机整群抽样调查,经神经科专业医师确诊,获取癫痫的患病率、病因等信息。地点和对象: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宁县为调查区域,该县4个乡镇6个村屯共10823人为调查对象。方法:利用WHO提供的经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进行过特异性和敏感性验证的统一问卷,由经过特别培训的调查员挨家入户进行面对面调查,筛出疑诊癫痫患者,由包括笔者在内的3名神经内科专家对疑诊患者进行复诊,确定癫痫的诊断并完善问卷内容。主要观察指标:分析牡丹江地区农村癫痫患者的相关致病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与癫痫患者首次发作年龄和5年内发作情况及是否采取治疗方案间的相关性。结果:特发性癫痫为癫痫患者的主流(48/79,61%)。症候性癫痫的相关致病因素以热性惊厥(6/79,8%)、寄生虫感染(5/79,6%)和脑(膜)炎(5/79,6%)为主,脑血管病(2/79)、脑肿瘤(2/79)和母亲妊娠期用药史(3/79)等亦是不可忽视的癫痫致病因素。初步分析显示,不同致病因素对患者近5年的年发作次数无明显影响,对患者是否选择药物治疗亦无影响,但与患者的首次发作年龄间似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有寄生虫感染及脑肿瘤者发作见于各年龄段,热性惊厥及母亲妊娠期用药史者发作年龄较小,脑血管病史者主要在40岁以后发作。结论:牡丹江地区农村癫痫患者以特发性癫痫多见,不同的致病因素对痫性发作次数及患者的药物治疗无影响,与首次发作年龄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背景国内尚缺乏对癫痫特别是农村地区癫痫的普查工作.目的利用随机整群抽样调查结果分析牡丹江地区农村癫痫患者的相关致病因素.设计以自然村为单位行随机整群抽样调查,经神经科专业医师确诊,获取癫痫的患病率、病因等信息.地点和对象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宁县为调查区域,该县4个乡镇6个村屯共10 823人为调查对象.方法利用WHO提供的经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进行过特异性和敏感性验证的统一问卷,由经过特别培训的调查员挨家入户进行面对面调查,筛出疑诊癫痫患者,由包括笔者在内的3名神经内科专家对疑诊患者进行复诊,确定癫痫的诊断并完善问卷内容.主要观察指标分析牡丹江地区农村癫痫患者的相关致病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与癫痫患者首次发作年龄和5年内发作情况及是否采取治疗方案间的相关性.结果特发性癫痫为癫痫患者的主流(48/79,61%).症候性癫痫的相关致病因素以热性惊厥(6/79,8%)、寄生虫感染(5/79,6%)和脑(膜)炎(5/79,6%)为主,脑血管病(2/79)、脑肿瘤(2/79)和母亲妊娠期用药史(3/79)等亦是不可忽视的癫痫致病因素.初步分析显示,不同致病因素对患者近5年的年发作次数无明显影响,对患者是否选择药物治疗亦无影响,但与患者的首次发作年龄间似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有寄生虫感染及脑肿瘤者发作见于各年龄段,热性惊厥及母亲妊娠期用药史者发作年龄较小,脑血管病史者主要在40岁以后发作.结论牡丹江地区农村癫痫患者以特发性癫痫多见,不同的致病因素对痫性发作次数及患者的药物治疗无影响,与首次发作年龄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应用丙戊酸钠与乙拉西坦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86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脑卒中治疗及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乙拉西坦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癫痫发作情况、癫痫发作时昏迷程度、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血清相关蛋白水平变化,评估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癫痫发作次数减少,发作持续时间缩短,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改良Bathel量表(MBI)评分提高,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升高,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降低(P005),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癫痫发作程度和发作时昏迷状况,提高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利于患者神经系统损伤修复和疾病归转,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针对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和视频脑电图表现进行研究,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后癫痫发作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患者的临床症状、特点,以及视频脑电图特征和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脑梗死患者23例,占19.17%;脑出血患者38例,占31.67%;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59例,占49.17%。早发型癫痫发生率为65.00%,迟发型癫痫发生率为35.00%。脑梗死迟发型癫痫发生率(60.87%)明显高于早发型癫痫发生率(3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早发型癫痫发生率(65.79%)明显高于迟发型癫痫发生率(3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蛛网膜下腔出血早发型癫痫发生率(77.97%)明显高于迟发型癫痫发生率(2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性发作的早发型癫痫发生率(7.69%)与明显低于迟发型癫痫发生率(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早发型癫痫发生率(48.72%)明显高于迟发型癫痫发生率(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发作期间视频脑电图正常12例,边缘状态脑电图改变10例,视频脑电图异常患者98例。视频脑电图异常以癫痫样放电为主。结论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时间与类型存在相关性,不同类型的脑卒中患者的癫痫发生率不同,且视频脑电图以癫痫样放电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结节性硬化(tuberoussclerosis,TS)致癫痫发作患者抗癫痫治疗的疗效对智能的影响。方法:调查随访了21例患TS的癫痫患者,分为A及B两组,A组9例,为癫痫发作已控制1年以上者;B组12例,为癫痫仍未完全控制者;采用智能量表(IQ)进行IQ评分。结果:在A组,癫痫缓解1年(平均3.1年)以后的IQ值(69±27)分较其首次IQ评分值(49±20)分明显升高(P<0.05),同时也明显高于B组最后一次的IQ值(51±21)分(P<0.05);B组首次(49±18)分与末次间IQ评分值无明显差异。结论:癫痫发作与TS患者的智能障碍有关,对癫痫进行有效的控制可能是TS患者智能改善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奥卡西平对癫痫患者的癫痫发作次数和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分别记录17例癫痫患者单用奥卡西平前、后3个月内的发作次数,以及治疗前、后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值。结果对影响癫痫患者精神状态的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性别是影响该组患者精神量表总分的主要因素。入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内癫痫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减少80%~100%,经非参数检验分析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的SCL-90分值分别为155.94±59.64和134.00±50.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卡西平治疗前后SCL-90改善程度无效占17.6%,有效占47.1%,显效占35.3%。治疗前后SCL-90的改善主要与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及其他附加项目这4个因子的改善程度有关(P<0.05)。结论奥卡西平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癫痫患者部分性发作,还对癫痫患者并存的精神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在提高难治性癫痫患者遵医行为与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难治性癫痫患者94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在出院前、出院后1年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生活质量及癫痫发作情况。结果观察组出院1年后遵医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1年后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癫痫发作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延续护理应用于难治性癫痫患者的护理中,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其癫痫发作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比较托吡酯与卡马西平治疗老年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纳入的80例老年癫痫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口服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托吡酯口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统计用药结束后3、6个月时癫痫发作次数。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较对照组明显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用药结束后3、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癫痫发作次数更少(P0.05)。对照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27.5%,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0.0%(P0.05)。结论:在老年癫痫患者临床用药中,托吡酯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患者癫痫发作次数,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癫痫患者并发抑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4例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9-item depression scale,PHQ-9)评分≥15分的成年癫痫并发抑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1),两组均给予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艾司西酞普兰(10 mg/d)抗抑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月后癲痫发作频率及PHQ-9评分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41例和40例完成试验。治疗3月后,两组患者PHQ-9评分及癫痫发作频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观察组患者PHQ-9评分及癫痫发作频率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可以明显改善癫痫患者的抑郁症状,与抗癫痫药物联合应用,可使癫痫发作次数减少,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盐酸帕罗西汀治疗癫痫并发抑郁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诊断明确的165 例成年癫痫患者进行抑郁功能检测,筛选工具采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对于PHQ-9 检测分数大于15 的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共31 例癫痫患者HAMD测试得分大于20。此部分患者在原用抗癫痫药物不变的同时给予盐酸帕罗西汀,20 mg/d,连续服用并观察12 周。观察癫痫的发作频率、副作用变化以及抑郁症状变化情况。分别比较治疗前、治疗12 周后的各项指标。结果29 例癫痫患者完成12 周的药物观察,患者抑郁症状明显改善,HAMD评分由治疗前的(26.7±3.9)分降至治疗后的(13.5±2.2)分(P<0.05);癫痫发作频率没有明显变化,发作无加重;头晕为最常见的副作用,多数出现在治疗开始后1 个月内;PHQ-9 与HAMD一致率为93.9%。结论盐酸帕罗西汀可以明显改善癫痫患者的抑郁症状,并可使部分患者癫痫发作减少,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注射液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癫痫持续性发作患者60例,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注射液静脉推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左乙拉西坦片口服,根据治疗后24 h内患者癫痫发作情况及脑电图放电控制情况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应用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注射液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可明显减少癫痫的发作频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左乙拉西坦(LEV)治疗老年癫痫部分性发作或继发全面性发作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2例老年癫痫患者分为单药治疗组(n=23)和添加治疗组(n=19),疗程为6个月。观察LEV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本组总有效率为83.3%,其中单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添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9%,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V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5例(11.9%)。结论:LEV治疗老年癫痫部分性发作或继发全面性发作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广西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应用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IE-31)进行问卷调查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癫痫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主要表现在对发作的担心、生活满意度下降、认知功能下降、对用药的担心和社会功能下降。对癫痫组的研究显示在多种发作类型中的全面强直-阵挛发作3年以上的病程、每月均有发作和多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患者生活质量更加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