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和D(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 and-D, VEGF-C and VEGF -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及Real-time PCR法检测32例胃癌组织和32例正常胃组织中VEGF-C,VEGF-D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 结果:胃癌组织VEGF-C和VEGF-D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P<0.01), 其中淋巴结转移组VEGF-C,VEGF-D的表达与淋巴结未转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和VEGF-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VEGF-C和VEGF-D的表达在高分化癌、中分化癌和低分化癌中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和VEGF-D 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 性别和淋巴结远处转移无关(P>0.05)。结论:胃癌细胞非摄入性高表达的VEGF-C和VEGF-D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胃癌患者预后的重?慰贾副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转移相关基因(MTA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78例结肠癌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MTA1和VEGF—C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同时对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TA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2.8%;在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表达率为73.9%,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表达率为46.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8%;在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表达率为84.8%,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表达率为53.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A1表达与VEGF-C表达呈正相关(r=0.418,P=0.004)。结论MTA1和VEGF—C的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相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一个观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淋巴管是肿瘤转移的一个重要途径,随着越来越多淋巴管标志物的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在肿瘤淋巴管生成、肿瘤经淋巴结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取得了较大进展。VEGF-C的表达与胃癌淋巴道转移、癌周淋巴管密度、生存率等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此外,实验动物模型与体外实验研究显示,抑制VEGF-C表达在胃癌治疗上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现就VEGF-C与胃癌淋巴转移的相关性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喉鳞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mRNA及其蛋白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semi—RT—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喉癌中VEGF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声门上型伴颈淋巴结转移的喉癌(第1组)的VEGFmRNA相对吸光度(A值)为0.676±0.032,声门上型不伴颈淋巴结转移的喉癌(第2组)A值为0.465±0.024,声门型不伴颈淋巴结转移喉癌(第3组)A值为0.273±0.030,无颈淋巴结转移的喉癌(第2加第3组)A值为0.369±0.113;第1组A值分别与后3组相比较,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第1组中VEGF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65.0%,第2组为20.0%,第3组为25.0%,第2加第3组总计为22.5%,第1组阳性率分别与后3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VEGF的表达与喉癌的颈淋巴结转移均密切相关,VEGF基因有可能成为预测和早期诊断喉癌转移的生物学指标,并有可能成为抗血管生成治疗的靶点,或监测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舌癌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舌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7月-2004年12月间收治的54例舌癌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舌癌的转移率是42.59%(23/54);50岁以上患者占75.93%(41/54),其中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的占51.22%(21/41);受累淋巴结位于颌下区和颈深上区达72.34%(34/47);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o)的患者颈淋巴转移率是30.43%(7./23)。结论:舌癌颈淋巴结转移与年龄、肿瘤发生部位密切相关,部分患者可发生早期的隐匿性转移,颌下和颈深上区是舌癌转移的集中部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肺癌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中表达的差异,以及与淋巴结转移度(LNR)和肺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TUNEL法染色,检测并分析肺癌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中肿瘤细胞VEGF-C的表达,及其与LNK及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 原发灶和LNM灶肿瘤细胞中,LNM灶VEGF-C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原发灶(P<0.05);两者的VEGF-C表达均与LNR显著相关(P<0.05,P<0.01),LNM灶的表达水平与LNR的相关系数明显高于原发灶(P<0.05);原发灶VEGF-C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凋亡率无显著相关(P>0.05),而LNM灶VEGF-C的表达与凋亡率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肺癌VEGF-C在原发灶和LNM灶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LNM灶表达水平与LNK的关系更为密切,且与LNM灶中肺癌细胞的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胆囊癌中VEGF-C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测定52例胆囊癌(gallbladder carcinoma,GBC)和18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VEGF-C表达.结果:VEGF-C在胆囊癌和胆囊炎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4%,72.2%.VEGF-C表达与胆囊癌淋巴结转移、术后生存时间有关,而与胆囊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无关.结论:VEGF-C在胆囊癌的表达可促进胆囊癌淋巴结的转移,对判断胆囊癌淋巴结转移、评估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胃癌组织中VEGF-C及其受体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VEGF-C、VEGFR-3的表达与胃癌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4例胃癌组织及15例正常胃组织中VEGF—C及其受体VEGFR-3的表达。结果54例胃癌组织中,VEGF—C染色阳性者35例,阳性率为64.8%,而正常胃组织中VEGF—C的表达率仅为13.3%(2/15)。VEGF—C、VEGFR-3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呈明显正相关(P〈0.05)。VEGF—c的表达在高一中分化腺癌和低分化腺癌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VEGFR-3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且VEGF—C和VEGFK-3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r=0.699)。结论VEGF—C与VEGFR-3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起到协同促进的作用。通过阻断VEGF—C与VEGFR-3的结合途径有望降低胃癌的淋巴转移率,改善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早期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水平及其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8例常规HE染色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VEGF-C 的表达水平,采用淋巴结组织HE 染色和细胞角蛋白(CK)20 表达检测判断淋巴结微转移情况,分析VEGF-C 表达水平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结果 48 例患者中,7 例患者的14 枚淋巴结发现CK20 阳性细胞,阳性率14.6%(7/48),淋巴结微转移率3.6%(14/385);有淋巴结微转移组VEGF-C 阳性表达率85.7%(6/7),明显高于无淋巴结微转移组的31.7%(1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CK20 的表达了解淋巴结微转移较传统病理检查敏感,适用于微转移诊断;胃癌组织VEGF-C 高表达有较高的淋巴结微转移风险,这对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舌癌颈淋巴结转移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了探讨舌癌颈淋巴结转移的部位及外科手术术式选择。方法 对我科1978~1998年手术治疗的68例舌癌病人进行性分析。结果 舌癌沿淋巴道转移到颈部,转移率为40.98%,且沿颈淋巴系统垂直链颈上-颈中-颈下淋巴结逐步扩散。舌癌颈淋巴结转移选择性根治术复发率为12.5%(5/40),而选择性舌骨下清扫术复发率30.8%(4/13),结论 舌癌颈淋巴结转移应扩大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的适应证;肩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CT检查在口腔鳞癌(OSC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明确诊断的OSCC患者98例,术前均行PET-CT、CT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等差异。结果 98例OSCC患者,术后病理证实颈部淋巴结阳性者38例,阴性者60例。术前PET/CT诊断OSC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58%、80.00%、80.61%、72.09%、87.27%,高于CT检查的76.32%、73.33%、74.49%、64.44%、83.02%,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T/CT对于OSC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有重要价值,较CT检查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2.
报告2例恶性肿瘤腹腔淋巴结广泛转移发生阑尾穿孔。认为阑尾穿孔快,迅速形成弥漫性腹膜炎的原因可能与回盲部转移淋巴结直接压迫阑尾管壁,大网膜萎缩,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腹腔放射治疗及全身化学治疗有关,指出临床表现与阑尾病理生理变化不一致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对治疗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类整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1990年1月-2007年12月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病人的病历资料1 127例,采用卡方检验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性别、肿瘤部位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有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大小、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和分化程度。40岁以下的年轻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40岁以上者(P<0.01)。淋巴结转移率随肿瘤直径的增大而增高(P<0.001)。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增加,淋巴结转移率增加(P<0.001)。肿瘤的分化程度越低,淋巴结转移率越高(P<0.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和肿瘤的分化程度相关,相关因素与淋巴结转移的程度依次为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肿瘤的分化程度,在所选因素中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最重要因素。结论: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和分化程度相关,其中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乳腺癌颈淋巴结转移患者彩超声像图与CT影像表现及其相应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0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存在颈淋巴结转移者33例,无颈淋巴结转移47例。术前均行彩超、CT检查,观察乳腺癌颈淋巴结转移彩超与CT影像表现,分析彩超、CT对乳腺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乳腺癌颈淋巴结转移彩超图像主要表现为边界不规则,可有微小钙化,出现乳头回缩、结构扭曲及局限致密,皮肤增厚或回缩。CT可见部分增大的淋巴结融合成团,转移淋巴结正常肾形结构丧失,呈类圆形或边缘浅分叶状。彩超与CT诊断乳腺癌颈淋巴结转移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CT诊断乳腺癌颈淋巴结转移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具有一定的影像特点,临床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单独使用或者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15.
忽平 《中国CT和MRI杂志》2020,(6):121-123
目的观察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在宫颈癌腹膜淋巴结转移患者放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72例宫颈癌腹膜淋巴结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CT引导下放疗治疗)和观察组(PETCT引导下放疗治疗)各36例,比较两组化疗相关指标、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GTVnd、CTV、PTV较对照组明显大,差异显著(P<0.05),两组PGTVn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近期化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11%vs70.73%,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PETCT在宫颈癌腹膜淋巴结转移患者放疗中具有明确的应用优势,能够精准定位转移淋巴结以提高放疗疗效,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RI在宫颈癌患者术前临床分期和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2年9月至2014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120例纳入本研究。对患者进行MRI扫描。观察患者术前MRI分期、术前临床分期及术后病理分期情况。结果术前临床分期和术后病理分期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临床分期和术前MRI分期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理分期和术前MRI分期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深肌层浸润手术前MRI诊断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98.1%。宫颈癌阴道受累手术前MRI诊断灵敏度为95.7%,特异度为97.4%。宫颈癌旁浸润手术前MRI诊断灵敏度为95.0%,特异度为90.1%。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手术前MRI诊断灵敏度为81.8%,特异度为96.1%。结论 MRI在宫颈癌患者术前临床分期和盆腔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RI检查对于宫颈癌分期、宫旁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84名确诊为宫颈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MRI分期、临床分期以及手术病理分期来判断MRI分期在宫颈癌分期的准确性,以及判断宫旁转移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MRI对于宫颈癌分期的准确率为82.1%;MRI对于判断宫旁转移的灵敏度为78.3%,特异度为95%,准确率为90.5%;MRI对于判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8 3.3%,特异度为97.0%,准确率为82.1%。结论 MRI宫颈癌分期优于临床分期,且在判断宫旁转移和淋巴结转移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高分辨率盆腔MRI扫描在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直肠癌患者118例,根据病理学结果将患者分为淋巴结转移组和非淋巴结转移组。其中淋巴结转移组患者82例,非淋巴结转移组36例,两组患者均使用高分辨率盆腔MRI扫描方法进行检测,对淋巴结的ADC值、长径、短径、DCE-MRI定量参数(Ktrans、V_e、Vep)进行测量,对淋巴结转移组患者进行T、N分期观察。结果与淋巴结非转移组相比,淋巴结转移组ADC值下降,长径、短径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淋巴结非转移组相比,Ktrans、Vep下降,V_e有所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分期方面,T1-2期分期正确35例,1例患者病变分期不足,由T3期被错误分到T1-2期,T3期正确35例,T4期正确6例,经过高分辨率盆腔MRI扫描共正确81例,淮确率高达98.78%。T分期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较高,T4期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阴性预测均高达100%。在N分期方面, N0期分期正确42例,2例患者病变分期不足,由N1-2期被错误分到N0期,N1-2期正确38倒,经过高分辨率盆腔MRI扫描共正确80例,准确率高达97.56%。N分期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阴性预测均相对高。结论除传统径线测量外,高分辨率盆腔MRI还可通过ADC值和增强MRM定量参数进行精准分析,使直肠癌淋巴结转移预测的精确度更高,同时高分辨率盆腔MRI能够有效应用于分期治疗中,有助于临床术前总体规划,对全面、合理的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和骨髓微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9例乳腺癌组织和1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VEGF-C的表达情况;同时抽取相应的骨髓血标本,应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方法检测标本中细胞角蛋白19(CK19) mRNA 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乳腺癌组织中 VEGF-C 阳性表达率62.71%(37/59)及表达程度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乳腺癌淋巴结转移阳性组VEGF-C表达阳性率及表达水平均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 P <0.05)。VEGF-C表达水平与发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型、临床分级、雌激素受体(ER )水平、孕激素受体(PR )水平无关,但其表达水平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水平显著相关( P <0.05)。CK19 mRNA在乳腺纤维腺瘤患者骨髓标本中未见表达,在乳腺癌患者骨髓血中有34例57.6%(25/59)阳性表达,乳腺癌骨髓微转移阳性组VEGF-C阳性表达率及表达水平均高于骨髓阴性表达组( P <0.05)。骨髓CK19 mRNA表达水平与VEGF-C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P <0.05)。【结论】乳腺癌患者VEGF-C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及骨髓微转移密切相关,提示V EG F-C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和播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