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瘤与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及B超检查、血清CA125检测的价值.提高子宫腺肌瘤术前诊断率。方法分析65例子宫腺肌瘤患者和120例子宫肌瘤患者及3O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病年龄及临床症状相近,但子宫腺肌瘤组临床表现以痛经为特点;三组B超符合率分别为87.58%,19.12%和13.33%,差异具有显著性;血清CA125阳性率在子宫腺肌瘤组明显高于子宫肌瘤组(P<0.01)及腺肌瘤合并肌瘤组(P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MRI诊断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临床鉴别诊断中应用.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2014年6月—2016年7月收治的58例高度疑似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患者,回顾性分析58例患者MRI影像学表现特征,分析MRI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58例患者中,32例为子宫肌瘤,26例为子宫腺肌瘤患者,MRI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准确性为91.37%、敏感性为75.00%和特异性为96.55%;子宫肌瘤MRI图像表现为T1WI呈稍低或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子宫轮廓不光整,体积明显增大,边界有一层假包膜;子宫腺肌瘤子宫肌瘤MRI图像表现为T1WI和T2WI均呈杂斑点状高信号,T1WI和T2WI信号较为复杂,子宫轮廓光整,体积明显增大,病灶与子宫无明显边界,或边界不规则、模糊不清.结论 MRI检查可直接作为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直接诊断依据,MRI图像表现特征特异性明显,在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操作简单,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子宫腺肌瘤与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瘤与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及 B超检查、血清 CA12 5检测的价值 ,提高子宫腺肌瘤术前诊断率。 方法 分析 6 8例子宫腺肌瘤患者和 15 3例子宫肌瘤患者及 30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发病年龄及临床症状相近 ,但子宫腺肌瘤组的临床表现以痛经为特点。三组 B超符合率分别为 87.5 8% ,19.12 %和 13.33% ,差异具有显著性 ;血清 CA12 5阳性率在子宫腺肌瘤组明显高于子宫肌瘤组 (P<0 .0 1) ,也高于腺肌瘤合并肌瘤组 (P<0 .0 5 )。术后 1周腺肌瘤组血清 CA12 5值明显下降。 结论  CA12 5值对提高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并可作为随访疗效及复发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子宫腺肌瘤为子宫颈黏膜异位及卵巢平滑肌瘤罕见,临床极易误诊,为共同仁借鉴,笔者将诊治的1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40岁,孕3产1,患子宫肌瘤3年,下腹痛及性交痛半年,于2003年8月2日人院.入院前半年月经紊乱,表现为周期缩短,经期延长,妇科检查:子宫约妊娠11周大小,表面尚平,活动差,左侧韧带有蚕豆大小触痛结节,双附件未触及明显异常.B超提示子宫形态尚可,内部回声均质,前壁子宫下段探及8 cm×7 cm×6 cm的团状不均匀低回声,明显前突,内探及小囊样低回声反射,后壁近宫颈处有一5 cm×4 cm低回声区,边界不规则.诊断:子宫腺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超声检查在子宫腺肌病及腺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西门子Acuflon Sequoia 512型及ATL Apogee800型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探头频率2.0-4.0MHz及2.0—5.0MHz。2001年6月至2003年12月,我们对98例有痛经等症状患者及“子宫肌瘤”患者进行重点筛查。临床表现包括痛经,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月经紊乱,原发或继发不孕等。结果: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症、腺肌瘤81例。合并有盆腔内膜异位症者18例,选择手术治疗者55例,术后经病理证实者45例,误诊率18.2%。患者选择保守治疗26例,经药物治疗后症状减轻、缓解或盆腔包块缩小者18例,有效率达69%。结论:超声显像是目前诊断子宫腺肌病、腺肌瘤的主要方法之一。因无创及可重复性强的特点,应作为疑有子宫腺肌病、腺肌瘤的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6.
亦凡 《实用医技杂志》1997,4(3):225-225
<正> 子宫内膜局限于子宫肌层形成团块,称之为子宫腺肌瘤。我院近期B超误诊一例多发性子宫腺肌瘤为子宫肌瘤,报告如下: 患者女,49岁,结婚28年未孕,平素经期延长,经量多(每次用卫生纸3—4包),有痛经,临床以“阴道不规则出血且量多三月余”收入院。妇科检查:外阴未产型,阴道通畅,血量少许,宫颈光,宫体水平位。如孕3月大小,后壁膨隆,质硬,有压痛,活动稍受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宫颈肌瘤金子宫切除术中避免误伤周围脏器的手术方式.方法 对本院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36例宫颈肌瘤全子宫切除术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宫颈肌瘤全子宫切除术无1例损伤周围脏器.结论 手术成功的要点是选择好切口,准确无误的处理卵巢血管与子宫血管.充分游离宫颈周围组织,视肌瘤生长的部位及大小,决定是否先剥除肌瘤再切子宫.  相似文献   

8.
宫颈肌瘤30例手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青  姚秀莲  张平 《宁夏医学杂志》2009,31(12):1207-1208
目的总结宫颈肌瘤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方式及如何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宫颈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中8例行单纯肌瘤剥除术,保留子宫;17例于肌瘤剥除术后行子宫全切术,5例直接行全子宫切除术。结论宫颈肌瘤手术方式与肌瘤部位、类型、大小及是否保留生育功能有关,掌握其手术要点可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2月收治子宫肌瘤及腺肌瘤的已婚育龄期女性患者15例,子宫浆膜下肌瘤6例,黏膜下肌瘤6例,腺肌瘤3例;病灶分别位于子宫前壁肌层、子宫后壁肌层、浆膜下和黏膜下,瘤体直径大小2~5cm,治疗前后患者均经阴道B超及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1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6年1月我院经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诊断并治疗的子宫黏膜下肌瘤156例(0型67例、Ⅰ型89例)。术前B超测量肌瘤径线1.0~2.0 cm 33例、2.1~4.0 cm 95例、4.1~6.0 cm 28例。结果切除病理组织质量最轻15 g,最重200 g;平均手术时间28 min(10~60 min);平均住院时间4.9 d(3~7 d);术后病理黏膜下子宫平滑肌瘤134例,黏膜下子宫腺肌瘤22例。156例患者子宫黏膜下肌瘤均1次切净。未出现宫腔感染、子宫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年无肌瘤复发,月经周期规则、经量减少、贫血纠正,手术满意度100%。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是安全、可靠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宫腔镜电切术对各种类型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诊断并治疗的子宫黏膜下肌瘤138例(0型77例,Ⅰ型54例,Ⅱ型7例).术前B超测量肌瘤径线1.0~2.0 cm 23例,2.1~4.0 cm 77例,4.1~6.0 cm 38例.结果 138例患者黏膜下肌瘤均一次手术成功切除,术中出血量20~300 mL.出现1例子宫穿孔,未出现宫腔感染、大出血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无肌瘤复发,月经周期规则、经量减少、贫血纠正.手术后满意率100%.结论 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术安全可靠,是治疗黏膜下肌瘤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2.
子宫平滑肌瘤是育龄女性的高发疾病,因其局部供血不足等原因,在其病程发展过程中可出现囊性、玻璃样、钙化等变性,而子宫平滑肌瘤的钙化常以局灶点状钙化为主要形式,全子宫平滑肌瘤类似于鹅卵石的球样钙化实数罕见。国内自1994年至2004年共报道子宫平滑肌瘤钙化11例,其中>3cm的球样钙化肌瘤有4例[1-4]。现将我们收治的1例结合文献复习总结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71岁,孕4产3,因体检发现盆腔包块,于20041115入院。患者已绝经20年,曾有子宫平滑肌瘤病史,但因无明显不适未予治疗。绝经后无阴道流血史。入院体检:子宫正常大小,质硬,右侧附件…  相似文献   

13.
赵芳  林晓瑜  郭宝霞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9):2477-2478
目的:探讨经阴道及腹部超声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鉴别诊断的价值,结合血清CA125含量测定,提高两种疾病的诊断率。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76例,子宫腺肌瘤42例及20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发病年龄、临床表现、超声图像及血清CA125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发病年龄及临床表现相近,但子宫腺肌瘤的痛经、子宫体触痛明显;超声诊断符合率子宫肌瘤组、子宫腺肌瘤组、合并组分别为93%、62%、80%,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子宫腺肌瘤组血清CA125水平明显升高,其阳性率85%,显著高于子宫肌瘤组及合并组。结论:经阴道及腹部超声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的鉴别有重要价值,但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及血清CA125含量测定,综合分析才能提高二者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与比较腹腔镜下子宫壁间肌瘤切除术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之间的差异.方法:选择2001年1月~2003年12月腹腔镜下子宫壁间肌瘤切除56例为观察组(A组),随机选择经腹子宫壁间肌瘤切除术38例为对照组(B组).结果:术中出血A组少于B组,A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于B组,A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早于B组,A组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短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比较具有创伤小、胃肠功能恢复快、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必将成为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宫腔镜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1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中桂 《当代医学》2009,15(3):80-81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信阳市汪桥镇中心医院对146例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发现子宫粘膜下肌瘤。行宫腔镜下肌瘤电切手术。其中0型60例,Ⅰ型55例,Ⅱ型31例,术前排除恶性病变,术中B超全程监护,术后连续随访。结果14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所有0型,Ⅰ型粘膜下肌瘤均一次切净,Ⅱ型中有6例未能全部切除,切除范围/〉70%,无一例发生子宫穿孔,术前行米非司酮药物预处理2个月后,子宫体积及子宫肌瘤均缩小。10例有生育要求者,7例妇女辰(70%),其中5例已足月分娩。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宫腔镜电切术对各种类型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诊断并治疗的子宫黏膜下肌瘤138例(0型77例,I型54例,II型7例)。术前B超测量肌瘤径线1.0~2.0cm 23例,2.1~4.0cm 77例,4.1~6.0cm 38例。 结果:138例患者黏膜下肌瘤均一次手术成功切除,术中出血量20~300mL。出现1例子宫穿孔,未出现宫腔感染、大出血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无肌瘤复发,月经周期规则、经量减少、贫血纠正。手术后满意率100%。 结论: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术安全可靠,是治疗黏膜下肌瘤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7.
对术后病理证实的20例单纯子宫腺肌瘤和同期的20例单纯子宫肌瘤进行对比,腺肌瘤主要表现为痛经,月经过多12例,月经紊乱8例。肌瘤组:月经过多14例,月经紊乱6例。子宫腺肌瘤术前诊断8例(40%)。其中B超确诊5例(25%),12例(60%)误诊为子宫肌瘤。B超或MRI有助于诊断,最终确诊靠病理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盆腔子宫外平滑肌瘤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对子宫平滑肌瘤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可见报道.但CDFI诊断盆腔子宫外平滑肌瘤如阔韧带、骶韧带及阴道壁平滑肌瘤报道甚少。本文对我院自1995年开展CDFI检查以来,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盆腔子宫外平滑肌瘤的超声图像和CDFI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以探讨其诊断价值,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本组15例,均系我院妇瘤科1995年10月~1998年10月的住院病人,其中阔韧带平滑肌瘤8例,骶韧带平滑肌瘤2例,阴道壁平滑肌瘤5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征实。年龄33~48岁,平均46岁。术前均经CDF…  相似文献   

19.
970928子宫肌摘与子宫腺肌病的B超图像分析/赵梅//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一1卯6,12(10)一34~37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肌瘤181例,子宫腺肌病47例和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瘤40例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亦各具特征。肌瘤B超诊断符合率为96.7%,误诊2.2%,漏诊1 .1%;腺肌病B超诊断符合率59.6%,误诊25.5.漏诊14.9%;肌瘤合并腺肌病B超诊断符合率17.5%、误诊77.5%,漏诊5.0%。作者强调:B超诊断应根据子宫大小、形态、宫壁、病灶内部图像及后方回声等结合临床综合分析,重视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鉴别。因子宫腺肌病常合并肌…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分析优化阴式子宫前壁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2004年1月~2010年1月,我院优化阴式子宫前壁肌瘤剔除术与同期传统阴式子宫前壁肌瘤剔除术比较的手术适应证、治疗效果、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预防。结果优化阴式子宫前壁肌瘤剔除术46例与传统阴式子宫前壁肌瘤剥除术5l例,二者在年龄、肌瘤大小、孕产史、盆腔手术史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优化的阴式子宫前壁肌瘤剔除术在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均较传统子宫前壁肌瘤剔除术短(P〈0.05)。结论在同等的适应证下,优化阴式子宫前壁肌瘤剔除术式初探较传统子宫前壁肌瘤剥除术具有手术并发症少、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等特点,更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