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肺动脉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是血管腔内血栓机化、纤维化增生、血管腔狭窄、肺血管重构所致的一种预后较差的疾病,常常引发进展性的肺血管阻力增大和右心功能的衰竭。肺动脉内膜剥脱术已经成为治疗慢性肺动脉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有效方法之一,现就慢性肺动脉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病人选择外科治疗和术后处理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是由于肺动脉血栓未完全溶解导致的一类毛细血管前性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内膜剥脱术是目前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首选治疗方案.但很多患者因远端血管病变或严重合并症而无法手术,或手术后有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球囊肺血管成形术和靶向药物的发展为这些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现就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新疗法...  相似文献   

3.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是一种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远期并发症。2021年1月,《中国肺动脉高压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版)》发布,将CTEPH作为单独章节,从CTEPH早期识别、诊断及治疗三个方面出发,明确了如何利用影像学检查早期识别CTEPH,提出了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靶向药物治疗、球囊肺动脉成形术的适...  相似文献   

4.
肺动脉血栓内膜切除术能使大部分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术后血液动力学和活动耐量恢复正常,部分达到治愈,而成为治疗的首选.靶向药物治疗仅用于谨慎选择的少数不能手术或术后残留肺动脉高压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书讯     
<正>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中心,甘辉立教授主编的《肺动脉栓塞学》一书,已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其ISBN 978-7-5091-8006-8,有感兴趣者可在各大书店订购。全书原价为98元人民币。该书为中文著作,全书310页,附图60余帧,为有关急性肺动脉栓塞和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内科治疗及外科治疗的专著。急性肺动脉栓塞和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是严重威胁健康的疾病,死亡率和病残率都很高。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肺动脉取栓术和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治疗,分别是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和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有效治疗方法,可  相似文献   

6.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是一种可能被治愈的肺动脉高压,部分患者可通过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PEA)达到治愈。但有半数以上的患者不适宜行该手术,或手术后仍有持续性或复发性肺动脉高压,对于这些患者,利奥西呱是惟一具有适应证的靶向药物。然而,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与肺动脉高压(PAH)两者临床与病理表现有相似之处,临床上也有应用其他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并且部分药物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也显示其疗效和安全性,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7.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虽然目前认为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是急性肺栓塞的一种临床结局,但部分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并无明确肺栓塞病史.由于临床医师对此疾病的认识尚不够深入,故往往是在对呼吸困难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时才怀疑此疾病.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确诊依赖于通气/灌注肺扫描和肺动脉造影.本文对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和临床表现以及诊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肺血栓栓塞症是一种常见、多发且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的疾病。大多数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经及时的溶栓抗凝等治疗和 (或 )自身的纤溶系统能将血栓不同程度地溶解 ,另有0 1%~ 0 2 %的患者因血栓在急性期未能溶解或栓塞反复发生进而发展成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溶栓无效 ,抗凝、扩血管治疗效果不佳 ,其病理过程多呈进行性加重或稳定一段时间后再次加重 ,自然预后差。肺动脉平均压 >3 0mmHg(1mmHg =0 13 3kPa)的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 5年生存率为 3 0 % ,肺动脉平均压 >5 0mmHg者仅为 10 %。肺动脉血…  相似文献   

9.
慢性肺动脉栓塞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目的为提高慢性肺动脉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水平。方法总结3例由作者进行的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的成功经验。结果3例均术后存活至今,术后肺动脉压力由术前的90~100/30~40mmHg(1mmHg=0.133kPa)降至40~50/20~30mmHg,肺动脉栓塞症状消失,心功能恢复至I级。结论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是治疗肺动脉栓塞所致肺动脉高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血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hypertension,CTEPH)是未溶解的血栓发生机化、内膜纤维性增生,近端肺血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远端肺血管重构,引起肺动脉压力及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右心负荷逐渐增加,最终导致右心衰竭甚至死亡的一组病理生理学复杂的临床综合征[1]。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活动耐力减低。依照我国2021年肺高血压指南的临床分类,CTEPH属于第四类肺动脉阻塞性疾病导致的肺高血压;按照血流动力学分类,CTEPH属于毛细血管前性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11.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被认为是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一种长期并发症,然而,研究表明,部分确诊为CTEPH的患者并无症状性肺血栓栓塞的既往病史,提示肺血栓栓塞可能并不是CTEPH的唯一病因.尽管近年来对肺动脉高压的研究取得了广泛的进展,但由于缺乏对CTEPH病理生理学的相关研究,此类患者的综合治疗仍面临许多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深低温间断停循环下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治疗慢性肺动脉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6例患者均在深低温分次停循环下经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切开行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手术清除段肺动脉开口以上视野可及范围内全部血栓内膜。结果 1例因术后急性灌注性肺水肿死亡,5例术后存活。肺动脉收缩压由术前的88~110 mmHg(1 mmHg=0.133kPa)下降至42~52 mmHg,同位素扫描肺血流灌注明显改善,肺动脉栓塞症状消失,心功能恢复至1级。结论 深低温间断停循环下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是治疗慢性肺动脉栓塞的手术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球囊肺动脉成形术(BPA)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PEA)术后残余/复发肺动脉高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纳入2004年11月至2021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行PEA的CTEPH患者76例,其中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肺动脉栓塞的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例患者均在深低温分次停循环下经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切开行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手术清除段肺动脉开口以上视野可及范围内全部血栓内膜。结果1例因术后急性灌注性肺水肿死亡,5例术后存活。肺动脉收缩压由术前的88~110mmHg(1mmHg=0.133kpa)下降至42~52mmHg,同位素扫描肺血流灌注明显改善,肺动脉栓塞症状消失,心功能恢复至Ⅰ级。结论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肺动脉栓塞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是肺栓塞的潜在致命结果。目前肺动脉内膜剥脱术(PEA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多种因素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和开展。对于不能行PEA治疗的CTEPH患者,经皮球囊肺动脉成形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并改善患者预后的新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70岁以上老年肺血栓栓塞症患者100例作为肺血栓栓塞症组,70岁以上老年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肺血栓栓塞症组患者根据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分为肺动脉高压组(59例)和非肺动脉高压组(41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CO)、每搏指数、心率、胸腔静脉血压、体血管阻力、肺血管阻力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肺血栓栓塞症组MAP、CI、CO、每搏指数明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肺血栓栓塞症组心率、胸腔静脉血压、体血管阻力、肺血管阻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肺动脉高压组年龄明显高于非肺动脉高压组,血小板计数低于非肺动脉高压组,女性、晕厥、V1~3 T波倒置比例明显高于非肺动脉高压组;肺动脉高压组吸烟、高血压、脑卒中、癌症、外伤或手术、呼吸困难、胸膜炎性胸痛、咯血、胸闷、心悸、咳嗽、D-二聚体、右束支传导阻滞、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比例与非肺动脉高压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和年龄是肺血栓栓塞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存在血流动力学改变,性别和年龄是老年肺血栓栓塞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是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的远期并发症,属于第四大类肺动脉高压。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PEA)是CTEPH的首选治疗方法,不能行PEA或PEA术后残余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可选择介入治疗和(或)药物治疗。与2001年《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相比,2018版《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与预防指南》增加了CTEPH的诊断和治疗。文章旨在详细解读新版指南中CTEPH的诊断策略和最新治疗方法,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8.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症状体征均无特异性,易被误诊,预后极差。首选诊断方法为心脏超声多普勒加CT肺动脉造影(CTPA),肺动脉造影可确定诊断、测定血流动力学及氧动力学指标,并能对手术进行评估。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是最重要的治疗措施,高压球囊血管成形术应用尚少。初步结果显示前列环素类等扩血管药物可改善心肺功能,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9.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症状体征均无特异性 ,易被误诊 ,预后极差。首选诊断方法为心脏超声多普勒加CT肺动脉造影 (CTPA) ,肺动脉造影可确定诊断、测定血流动力学及氧动力学指标 ,并能对手术进行评估。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是最重要的治疗措施 ,高压球囊血管成形术应用尚少。初步结果显示前列环素类等扩血管药物可改善心肺功能 ,缓解症状 ,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0.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是由肺动脉血栓机化并堵塞肺动脉引起的一类严重心肺血管疾病,预后极差。目前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肺动脉内膜剥脱术及经皮肺动脉成形术。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无法耐受或不愿意行肺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经皮肺动脉成形术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