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施安丽研究员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经验。施安丽研究员对“砭、针、灸、药、导引及按蹻”中医六大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开创了“施氏砭术综合疗法”,在临床上发挥了显著功效。本文主要总结施安丽研究员应用“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经验,分析要点主要有三:1、重视选择穴位和手法;2、灵活运用砭术综合疗法;3、对病情顽固者进行芒针透刺治疗。挖掘继承发展了砭石技术,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1例颈源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砭术治疗组(40例)、电针对照组(37例)和西药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电针对照组采用颈夹脊穴电针治疗,西药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三组治疗均每日1次,7次为1疗程。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法在1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评分,观察患者症状及体征的缓解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P0.01),临床疗效总有效率砭术组为95.00%,电针组为78.38%,西药组为70.59%,砭术治疗组与电针组比较,χ2=4.699(P0.05),与西药组比较,χ2=8.061(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优于电针组和药物组。结论: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颈源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对临床治疗颈源性眩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4.
广东省中医院施安丽教授是砭术专家,倡施氏砭术综合疗法,其治疗特色不仅限于砭术,还包括传统中医的针、灸、药、导引和按跷,与砭术合称为治疗"六艺"。该疗法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根据患者的实际"证",施术于患者的皮肤、腠理、黏膜(九窍)系统,通过人体气血、津液的运行,使其升降通畅,阴阳自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笔者有幸跟师侍诊于侧,获益匪浅。现将施师运用该法治疗心悸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配合TD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疗效及House-Brackmann(H-B)分级情况。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0.0%和100.0%,对照组分别为40.0%和100.0%。治疗组治疗后痊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B面神经功能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风寒袭络、风热袭络、风痰阻络、气虚血瘀证患者痊愈率分别为69.2%、61.1%、33.3%和50.0%,对照组分别为64.0%、33.3%、0%和10.0%,治疗组风热袭络、风痰阻络、气虚血瘀证患者痊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是一种治疗面神经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7.
砭术疗法,是用称之为砭的各种石器在人体的一些穴位、部位,用压、刮、擦、滚、摩等手法来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全国不少地方均有这种石器文物的出土。原始社会时,先人们尝试用一些自然物如植物、石块等来治疗疾病、把石器制成各种方具来叩打、摩擦,用制成的石针来刺破身体的痈肿处促其排逐脓。或将烘热的石头,放在人体的某些部位用来祛风湿,舒筋活血,消除疲劳等。慢慢形成了一套经验疗法,这种疗法不断丰富,逐渐与人体经络。穴位学说相融合,发展成为一门独立体系的理论医术。我国历史上,早在远古,有崇石的习俗和时期,人们崇石拜… 相似文献
8.
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腹部手术后慢性盆腔疼痛38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女性腹部手术后继发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施氏砭术综合疗法以传统砭术为基础,以砭毯、砭板等砭石工具与针灸、火罐等相结合,分虚实辨证,着重任督二脉的治疗,结合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补虚泻实,以达到治疗目的。结果: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腹部手术后慢性盆腔疼痛,总痊愈率39.47%,总有效率97.37%。结论:施氏砭术综合疗法对于腹部手术后继发的慢性盆腔疼痛有可靠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施氏砭术综合疗法,对照组采用西药加理疗综合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和中医症状等改善情况。结果: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JOA评分、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功能障碍、综合症状的疗效优于西医综合疗法。且治疗组未见毒、副反应发生,依从性良好,半年内复发率更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施氏砭术综合疗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砭术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非药物医疗保健方法,在中医学术体系中已经消失。唐朝学者颜师古说过:“古者攻病则有砭,今其术绝矣。”可见砭术的失传还在唐朝以前。1984年笔者在四川省对一处石器时代的遗迹进行考察时发现了一块砭石,由此引起对砭石乃至中医一系列基本问题的思考。 一、中医砭术的思考 中医的完整构架中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中医究竟有多少种医术很难全部列举。但中包括哪些大的部分应该有个答案。我们在《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找到了多种医术的记载。其中并列论述了砭石、毒药、灸、微针和导引按跷五种医术。这五种医…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雷火灸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人工流产术后月经过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激素序贯疗法;观察组予雷火灸治疗.疗程为3个月经周期.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及性激素指标水平,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和73.5%,...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Acupuncture has often been used for aphasia rehabilitation in China.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was to: 1) provide a historic overview of acupuncture for aphasia due to stroke; 2) summarize the commonly used acupuncture approaches; and 3) objectively comment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acupuncture for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is type of disorder.Methods
The Elsevier database and a Chinese database (CNKI) were searched through December, 2010 with the key words “aphasia, acupunctur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respectively. Case reports, uncontrolled clinical observations an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 were all included if acupuncture was the sole treatment or the main component of complex intervention for the rehabilitation of aphasia caused by cerebrovascular disease.Results
More than 100 relevant articles were found. After analyzing these articles, we found that acupuncture for apoplectic aphasia most often included tongue, scalp, body and combination acupuncture. Tongue bleeding, deep insertion and strong stimulation were adopted by many practitioners. The ten most frequently used acupoints (or areas) were Lianquan (RN 23), Jinjin (EX-HN 12), Yuye (EX-HN 13), Tongli (HT 5), Fengchi (GB 20), Neiguan (PC 6), Baihui (DU 20), No. 1, 2 and 3 language sections, Sanyinjiao (SP 6) and Yamen (DU 15).Conclusion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ies and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demonstrate that acupuncture has therapeutic effects on aphasia after stroke. 相似文献13.
目的探讨穴位电刺激在人工流产过程中的镇痛作用及预防或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的有效性。方法将120例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应用穴位电刺激预刺激5min后改用治疗频率,同时行人工流产术。对照组60例则用传统方法行人工流产术。分别观察2组患者术中的血压(收缩压)、心率及术中、术后恶心和呕吐情况,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2组比较,对照组心率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收缩压变化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穴位电刺激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效果好,能有效降低和减轻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具有安全、经济、简单的优势,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人流术后月经过少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文献,应用Meta分析方法的纳入、排除标准进行严格筛选,对纳入文献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2篇,包括903例人流术后月经过少患者,其中治疗组478例,对照组42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药治疗组(OR为3.78,95%CI[2.29,6.23],Z=5.20,P<0.000 01);同样,在总有效率、治愈率、内膜厚度改善方面均比西医药治疗有优势(P<0.05),且中药不良反应较少,复发率较低。但这一结果是建立在纳入文献可能存在发表性偏倚和低质量研究的定量综合分析基础上的。结论 1)中医药治疗人流术后月经过少有较大的优势;2)现阶段研究文献可能欠严谨,需要更多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文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预防中风后肢体痉李的最佳方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研究方法,将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综合组,针刺组,康复组,中药组四组,共66例病人,分别给予针刺+中药+康复治疗,以及单纯针刺,单纯中药,单纯康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效应指标,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经过治疗前后观察对比发现综合组在改善运动功能,生活能力的同时,预防肢体痉挛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果:本研究所采用的综合方案对于中风后肢体痉挛的预防其他单纯方案相比有明显的优势,且疗效肯定,使用安全,在临床上可广为推广。 相似文献
16.
针刺优选法结合标准分期与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优选法治疗中风偏瘫标准分期的康复疗效。方法:在统一诊断标准以及入选标准的前提下,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对照组(B组)和康复组(C组)。采用修订的Brunnstrom分级、简化Fugl-Meyer评价法、Barthel氏ADL指数分别评定肢体功能恢复程度、运动功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观察两组针刺方法和康复训练对中风病偏瘫患者的疗效评价结果。结果:治疗组对偏瘫肢体功能的改善、运动功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优选法结合标准分期法在改善偏瘫肢体功能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水平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髁状突骨折(CF)术后下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采用经耳屏前腮腺入路行翼外肌-髁状突解剖复位(ARLCW)后行微型钛板内固定技术(MTPIFT)治疗的80例C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40例术后10 d进行为期6周的张闭口功能训练及局部微波照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加针刺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张口度变化及开口型异常情况,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优良率90%,对照组75%,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张口度均较本组治疗前扩大(P0.05),开口型异常率减少(P0.05),且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LCW及MTPIFT术后行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可以有效促进颌功能重建,改善患者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对脑梗塞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11年2月~2012年12月所收治的6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现代康复医学疗法进行肢体康复训练,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综合康复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ADL评分,以确定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改善情况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可令脑梗塞患者生活能力提高,减少并发症和康复所需时间等,值得在今后治疗当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针刺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针刺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30例.针刺组采用针刺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非针刺组采用安慰针刺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2组均治疗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评价患者的抑郁状态,观察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针刺组第1周[(27.1±6.1)分比(30.8±5.0)分,t=-5.532]、第2周[(22.6±6.3)分比(26.2±4.7)分,t=2.744]、第4周[(15.8±7.3)分比(20.7±5.2)分,t=3.570]、第8周[(9.9±6.2)分比(15.6±5.7)分,t=6.154]HAMD评分均低于非针刺组(P<0.01).治疗期间,针刺组出现失眠2例、恶心呕吐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4/30),非针刺组分别为9例、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7%(17/30),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50,P=0.001).结论 针刺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状态,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