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65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30年,加重1个月,于2009年10月5日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偏瘦体型,皮肤黏膜无黄染,心肺(-),腹部平坦,无浅静脉曲张,右上腹有轻压痛.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13.4×10.9/L;彩超:肝内外胆管结石.  相似文献   

2.
<正>副肝管是胆道常见的变异。胆道手术术中辨清胆囊管、肝总管、胆总管之间关系,明确辨认有无胆道变异,是避免胆道损伤的重要因素。笔者报道1例胆囊管开口于副肝管,副肝管再汇入胆总管的病例,为临床工作中避免胆道损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胆囊管是肝外胆管及胆囊三角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胆道手术,尤其是胆囊切除术过程中,胆囊管的处理极为重要。术中分清胆囊管解剖及变异,对避免胆道损伤具有重要意义。收集近10年间行胆囊切除术中所见的胆囊管变异12例,试对胆囊管变异的类型及处理方法并结合有关文献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4.
5.
自发性左右肝管胆囊瘘是临床少见的胆道疾病。笔者于2003年12月偶见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解剖一成年女性尸体标本,腹部游离其肝脏连胆囊、十二指肠、胰,制作显示肝外胆道的教学标本时,见其肝外胆道汇入有异常,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双胆囊管畸形在胆道变异中极为罕见,复习我院资料,自1994年至2005年所做的胆囊切除术病人中,共发现4例双胆囊管畸形患者,具体资料如下。  相似文献   

8.
胆囊管缺如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临床资料 例1,男性,51岁.因右上腹伴右肩背部放射痛,间歇性发热3日入院.体检:体温37℃,脉搏80次/min,血压128/68mmHg.巩膜、皮肤无黄染,胆囊区轻度压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红细胞3.59×1012/L、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4.2×109/L,中性0.65.肝功能总蛋白85g/L、白蛋白41g/L、球蛋白44g/L、总胆红质20.1μ mol/L、直接胆红质10.5 μ mol/L、碱性磷酸酶82IU/L、谷丙转氨酶78IU/L、谷草转氨酶56IU/L.B超显示胆囊100mm×44mm,壁毛糙、厚7mm,囊内见多枚结石回声,大者19mm×20mm伴声影,胆总管上段直径7~8mm、内未见结石.诊断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术.术中见胆囊肿大,12cm×5cm×5cm大小,充血水肿,囊壁明显增厚,Calot三角区成团块状.  相似文献   

9.
在解剖一成年女性尸体标本,腹部游离其肝脏连胆囊、十二指肠、胰,制作显示肝外胆道的教学标本时,见其肝外胆道汇入有异常,现报道如下。从尸体腹腔中游离出肝脏连胆囊、十二指肠及胰的标本,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右侧缘下部分离出胆总管十二指肠上段,继续向下追踪至胆总管胰段止,未发现管道汇入有异常情况,继而向上追溯胆总管至肝门附近,清晰暴露肝总管及左右肝管,也未发现有异常情况。再将胆囊颈部外侧浆膜切开,向胆囊三角方向分离,发现胆囊管并不是直接与肝总管汇合,而是在肝门附近以锐角合并于另外一条肝外胆管,此胆管接纳胆囊管后,再与肝总管…  相似文献   

10.
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29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易波 《海南医学》2010,21(9):69-70
目的探讨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适应证。方法对29例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术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29例中25例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术取得成功,成功率为86%;4例改为经胆总管切开行胆道探查、T型管引流动术;29例皆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根据术中所用纤维胆道镜镜身外径大小及胆囊管经扩张后的内径大小,对适合行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的肝外胆管结石病人采用此术式可减少并发症,缩短疗程,减轻病员痛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正>1 临床资料张某 ,女 ,70岁 ,于 2 0 0 3年 8月以胆囊结石入院手术治疗 ,术中发现有两条胆囊管变异现象 ,第一条胆囊管直径及走行等 ,与其它正常胆囊管一样 ,而在此远端 1 0cm同侧在胆总管处又发出一条直径为 0 3cm左右胆囊管与胆囊Hartman氏袋处相连 ,并且与  相似文献   

12.
13.
胆囊管变异与胆道损伤:附1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胆结石发病率的增高和胆囊切除术的增多 ,医源性的胆道损伤也时有发生 ,其中由于胆囊管的变异而引起的胆管损伤为主要原因。我院自 1 982年 1月至 1 998年 1 0月共收治了由于胆囊管变异而导致的肝外胆管损伤 1 1例 ,现对其变异形式和治疗作一分析。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 2例 ,女 9例 ,年龄 2 7~ 6 4岁 ,中位年龄 37岁。原发疾病均为胆囊炎伴胆囊结石 ,1 1例病例均行胆囊切除术 ,损伤部位 :胆总管 6例 ,肝总管 4例 ,右肝管 1例。损伤原因 :胆囊管汇合异常 9例 ,其中汇入右肝管 1例 ,汇入左右肝管结合处 2例 ,斜行穿过肝总管后壁而与肝…  相似文献   

14.
<正> 1 临床资料患者,王某,女,46岁,农民,以间断性右上腹痛一月为主诉入院,入院前一月出现右上腹绞痛,间断发作,向右肩部放射,每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伴恶心、呕吐、寒颤、发烧,辗转不安,均需解痉、消炎方可缓解。本次发作在外地治疗无效来我院。体检:T 38.6℃,P 100次/分,Bp17/8kPa,表情痛苦,全身皮肤粘膜轻度黄染,心肺无异常,右上腹轻压痛,肝胆脾未触及,亦未触及腹部肿块,Murphy征阳  相似文献   

15.
胆囊床下肝管是指起自邻近胆囊窝处的浅层肝组织,一般与右肝管或在肝门处与肝总管相联接的肝内胆管。约在20%~50%的人体中具有直径约为1~2mm的细长的胆囊下肝管[1]。我院自1991~1996年共收治3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女性,44岁。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决传统胆肠内引流术在治疗区域性肝胆管结石中的诸多不足。方法:设计并应用了 一种新技术式以皮下通道型胆囊肝总管吻合术替代胆肠内引流术。在切除肝脏区域性结石病灶后, 切开肝总管约1.5cm,将胆囊壶腹部切开相应大小的切口与之吻合,并适当游离胆囊,使其底部可被固定于切口皮下,建立皮下胆囊与肝内外胆管间的吻合通道。结果:已完成该术式的27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现并发症。1例患者于术后1年零9个月,肝内再次发现结石且伴胆道感染症状,急诊局麻下切开皮下胆囊通道行胆道镜取石,效果满意。结论:该术式简单、方便、易行,既能保存胆囊、胆管、Oddi括约肌及胃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 又为术后结石复发或残留提供了一治疗新途径,且避免了传统肠吻合术的不足,因而不治疗区域性肝胆管结石的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胆道解剖变异是每一位肝胆外科医师都有可能接触到的情况,无论是胆囊,还是胆管、血管都有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变异,甚至因为这些变异导致患者手术失败的例子已是数不胜数,笔者报道此例,更因为其罕见和复杂性值得肝胆外科医师参考学习。患者刑仲群,女,41岁,病案号:306003,因"反复剑突下疼痛一周,伴皮肤、巩膜黄染5 d"于2011年12月14日入我院治疗。术前除肝功能提示"梗阻性黄疸"外,其余常规检查无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41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2^ 年,加重10日”于2004年4月26日入我院。体查:腹肌无紧张,右上腹压痛明显,有反跳痛,莫菲征阳性。B超示: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壁厚0.5cm。入院诊断: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经过:于2004年4月27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术中见肝胆囊三角区炎性水肿,粘连较重,辨认胆囊管及附近解剖关系困难。为避免正常组织热损伤,关键部位不用电凝,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管变异60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春  张明华 《中原医刊》1997,24(12):38-3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管变异609例报告张建春1赵玉亭1赵国强1汪海1齐洛生1张明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被广泛应用,但其严重并发症胆道损伤(Bileductinjury.BDI)仍屡见报告。胆囊胆道手术的差错多因变异或未能确认各段胆道所致。现综合我...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6岁,因反复右上腹痛伴巩膜黄染半月余,于2007年3月15日入院,无咳嗽、发热、腹泻等。查体:T 36.6℃,R20次/分,P80次/分,BP160/1OOmmHg。神志清楚,一般情况好,头颅五官端正,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无异常。腹平坦,右上腹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莫菲氏征阳性。B超示:慢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胆总管扩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