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陆某,女,62岁,因左侧肢体无力一天经CT扫描确诊为脑血栓形成,于1987年12月5日入院。入院次日血象:WBC8.7×10~9/L,N80%,L20%,Hb112g/L,Plt115×10~9/L,凝血酶元时间14.7s。12月9日开始口服阿斯匹林0.25g,2次/日,连续使用1个多月。1988年1月10日血象:WBCS5.6×10~9/L,血片只见到淋巴细胞和异形淋巴细胞(占30%左右),未见到嗜中性粒细胞,,Hb111g/L。此后白细胞急剧下降,l月13、14、15日白细胞分别为:1.7×10~9/L,1.7×10~9/L,1.8×10~9/L,100%为淋巴细胞。Hb99.8/L,Plt242×10~9/L,网织红细胞0.5%;  相似文献   

2.
女,27岁,因头昏无力,齿龈出血2个月,发热2天于1988年5月3日入院。查体:体温38℃,血压110/70mmHg,贫血貌,腹围75cm,余正常。化验:血红蛋白30g/L,白细胞2.1×10~9/L,血小板20×10~9/L。超声检查:脾大,肝正常。骨髓象示增生低下,造血细胞减少。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并感染。经输血、抗感染等治疗热退。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27岁。因腰骶痛伴白细胞增高20余天,于1985年3月6日入院。自1985年1月相继出现腰骶痛、夜汗多,白细胞89×10~9/L,Hb 72 g/L,血小板98×10~9/L,骨髓原幼淋巴细胞0.435,经强的松和长春新硷(0)治疗3个疗程无效转入我科。病后无发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50岁。因外伤后左季肋区痛两个月,加重四天于1983年10月4日入院。曾用针灸、火罐、服药等方法治疗,效果不佳。近四天,并发热、乏力。检查:T38.2℃,P98次/分,R20次/分,BP12.0/4.0kPa。全身检查除左季肋部胀满,触痛明显;脾于肋下6cm,中等硬度外余无异常。室验室检查:红细胞320×10~(12)/L,白细胞21.3×10~9/L,中性0.93,血小板145×10~9/L。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均少许。B超检查:脾内囊性多房性肿物。入院后经抗生素保守治疗,体温在37.5~40℃之间。一周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36岁。因反复鼻衄、牙龈出血、皮肤紫癜、月经过多10年,病情加重4天入院。患者10年前初发上述症状在本院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经强的松治疗取得显效,但此后病情复发,虽以强的松长期维持仍未缓解。入院前4天鼻腔出血不止,经当地输血等治疗后转入我院。体检:重度贫血貌,周身皮肤多处淤点淤斑,右鼻腔渗血少量,肝脾无肿大。血象:Hb59g/L,WBC11.6×10~9/L,BPC 20×10~9/L,  相似文献   

6.
患儿,男,28天。因发热10余天入院。系34周早产,生后因窒息住院治疗,痊愈出院。近10天,病儿发热,体温波动在37—38℃,进奶可,有时呛奶。查体:发育营养欠佳,头颅无畸形,前囟2cm×2cm,张力不高,心肺正常,脐部少许渗出,诊为新生儿败血症。入院后查体,Hb150g/L,WBC×10~9/L,N74%,L24%,M2%血小板290×10~9/L,血培养:6天培养无细菌生长,细菌L型培养为表皮葡萄球菌,给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等治疗,仍发热,出现抽搐,查体:前囟饱满,颅缝宽,脑脊液常规:微黄,潘氏试验(++),细胞数3600×10~6/L,多核80%,单核20%,糖1.1—1.65mmol/L,脑脊液培养  相似文献   

7.
我院曾收治胃肠型恶性组织细胞病(恶组病)2例报告如下。例1,男,27岁。因高热10天,进行性肝脾肿大和全血细胞减少入院。1个多月前曾因急性阑尾炎在外院2次手术,此后一直不规则发热伴脾肿大和白细胞减少,骨髓检查和淋巴结活检均阴性。入院时检查发现:高热39℃;肝肋力3cm;脾达脐平。红细胞3.5×10~(12)/L,血红蛋白81g/L,白细胞1.3×10~9/L,血小板20×10~9/L;髂骨穿刺,髓象再生低下;胸骨穿  相似文献   

8.
患女,9岁,汉族,因右下肢肿胀,疼痛伴发热3~ d,活动障碍2d入院。查体:心肺腹(一),右大腿肿胀明显,上延至下腹、会阴、下延至踝部,以右大腿上段为甚,皮肤发红、张力高,远端足背动脉搏动弱,感觉正常。RBC 16.6×10~(12)/L,WBC 30.2×10~9/L,N 0.93,L0.07,BT 1min,CT 2min,BPC 90×10~9/L,诊断为右侧肌筋膜炎。在外科积极抗感染、作术前准备,复查BPC逐渐增高分别为:64.9×10~9/L、803×10~9/L、902×10~9/L、1210×10~9/L,故转儿科治疗,骨髓示:骨髓巨核明显增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10例自体骨髓移植(ABMT)后患者造血重建的结果。白细胞在平均6.6天降为0,其恢复至0.5×10~9/L、1.0x10~9/L、4×10~9/L时间分别为平均移植后18.5天、23.4天、51.3天;中性粒细胞恢复至0.1×10~9/L、0.5×10~9/L时间为21.6天和33.5天;血小板在移植后4~14天降最低值(2~16)×10~9/L,其恢复至20×10~9/L、50×10~9/L时间为平均16.5天和39天。通过  相似文献   

10.
患者,江××,男性,35岁,住院号292397。于1990年6月21日因右上腹隐痛伴黄疸20余天入院,有“乙肝”病史10年,1989年曾因“肝硬化”腹水住某院治疗。入院休检:面色晦暗、肝掌、无蜘蛛痣,巩膜皮肤轻度黄染。心肺无异常。腹软,中上腹稍隆起,腹壁静脉可见,肝在剑下3cm,脾肋下5cm,腹水征阳性。入院后化验血红蛋白134g/L,红细胞3.82×10~(12)/L。白细胞4.1×10~9/L.淋巴0.28,中性0.72,血小板74×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35岁,因头昏乏力8天伴恶心呕吐皮下出血6天收入我院治疗。检查:体温38.4℃,神志清楚,全身皮肤粘膜有散在出血点,巩膜中度黄染,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44g/L,白细胞14.8×10~9/L,Sg81,L19、BPC80×10~9/L,网织红细胞20%,外周血片可见20—30%的破碎红细胞和  相似文献   

12.
患儿,男,9岁。因右腰部绞痛伴全程肉眼血尿10天入院。有食未煮熟的鱼史。体检:贫血貌,心肺阴性,肝脾未扪及,右肾区叩击痛阳性。血常规;血红蛋白52.5g/L,红细胞18.1×10~(12)/L,白细胞18.6×10~9/L  相似文献   

13.
患者,29岁,妊娠29周,因间断性牙龈出血10天收入院。入院查体:全身皮肤、粘膜未见黄染、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肿大。实验室检查:血常规RBC 2.36×10~9/L,Hb89g/L,WBC4.1×10~9/L,血小板(PC)27×10~9/L,IgG 25μg/L,IgM 18μg/L;血清铁蛋白56μg/L,游离铁蛋白2.45μg/L。骨髓报告提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比值形态正常:红系增生活跃,比值增高;全片见巨核细胞13个,血小板少见。详细询问病史,患者既往无血小板减少,考  相似文献   

14.
男孩,1岁零8个月,因呕吐25天伴发热抽搐半月入院。既往无脑外伤及双耳流脓史。查血:WBC16×10~9/L,N82%,L18%。脑超声检查:中线无移位,侧脑室无扩张。胸片报告:右肺结核 I 型。颅骨平片:疑脑积水。脑脊液检查:淡黄色,细胞总数4.2×10~9/L,WBC2.1×10~9/L,N81%,L19%,蛋白5.44g/L,糖3.55mmol/L,氯化物  相似文献   

15.
常规剂量激素致血小板增高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 ,女 ,31630 月。因发现出血样皮疹 1天入院 ,皮疹多在躯干部 ,鲜红色 ,不高出皮面 ,压之不退色针尖大小的出血点 ,急查血常规 :WBC7.8× 10 9/L ,Hb10 5g/L ,N 0 .4 8,L 0 .52 ,plt2 2× 10 9/L。入院后考虑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入院当天即静滴地塞米松1mg( 0 .2 /kg·次 ) ,1日 2次 ,共 5天。入院第 2天复查血小板为 34× 10 9/L ,第 4天 99× 10 9/L ,用激素第 5日血小板为 538× 10 9/L,遂停用激素 ,入院第 8日复查血小板 868× 10 9/L。遂加用复方丹参液及低右改善循环情况 ,口服潘生丁 ,约 2周左右血小板下降至 2 0 0× 10 …  相似文献   

16.
<正> 病例患者,男性,54岁。因头晕、乏力、食欲不振10天,右上、下肢疼痛、麻木、活动受限6天入院。就诊前予止痛、扩血管治疗,效果不明显,症状加重。查体:右上肢肌力较左侧弱,右下肢肌力Ⅳ级;巴彬斯基氏征阳性,却铎克征阴性,腰穿脑压不高、脑脊液阴性。血常规:WBC6.96×10~9,RBC2.95×10~(12),Hb95,Pit70×10~9/L,拟诊为脑梗塞,给予改善脑血循环,营养神经治疗。衰竭症状加重,皮肤出现出血点,急检血常规:RBC1.95×10~(12),Hb65,Pit70×10~9/L,末梢血象:中幼粒、晚幼粒细胞偏低,血  相似文献   

17.
例1 患儿,男、45天。生后20天面色苍白,30天开始发热、咳嗽。入院查体:T37℃、P120次/分。贫血貌,其他检查正常。实验室检查:Hb37g/L、RBC1.3×10~(12)/L、WBC5.0×10~9/L,N68%、L28%、M4%,Pt400×10~9/L,Ret0.01。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增生重度低下占0.015。入院后,经输血、应用强的松、地塞米松、左旋咪唑等药物治疗,Hb上升到84g/L,临床好转出现。例2 患儿,男、1岁。母述于1个月前。面色苍白、乏力、曾给小儿补血糖浆和输  相似文献   

18.
患者高××,女,18岁,住院号47586,因畏寒、发热、乏力、腹痛、腹泻7天,于1991年2月1日入院。查体:T38℃,P100次/分,BP 106/74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咽充血,双侧扁桃体肿大,心肺正常。实验室检查:Hb 111g/L,RBC3.66×10~(12)/L,WBC6.4×10~9/L,中性0.8  相似文献   

19.
患者陈某,男,25岁。因皮肤散在性紫斑1个月,进行性四肢乏力伴低热7天,于1988年5月16日入院。查体全身散在性紫斑,压之不退色。肝、脾不肿大。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无其它阳性体征。化验检查:WBC37.2×10~9/L,分类:单核细胞4%;淋巴结细胞14%;幼稚细胞82%。RBC3.96×10~12/L。Hb115g/L。血小板45×10~9/L。骨髓象诊断  相似文献   

20.
<正> 1 病例摘要:患者李××,女性,5岁,因发热3天,四肢瘀点2天,以“败血症”收治入院。患儿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急性病容,神清神萎,发热(T:39.5℃),余尚可。患儿入院前检查血常规时,在F-820上检测结果为:白细胞计数(WBC):28.0×10~9/L,红细胞计数(RBC):0.19×10~(12)/L,血红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