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05年03月~2013年02月收治的56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亚砷酸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亚砷酸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完全缓解率上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但是在达到完全缓解的时间上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背景:实时定量RT-PCR只能间接地反映融合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并不能在细胞原位直观反映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细胞内PML-RARα融合蛋白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前后的相对表达量。 目的:探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融合蛋白PML-RARα表达的动态变化在判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全反式维甲酸早期治疗的效果。 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全反式维甲酸干预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经典细胞株NB4细胞或来源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NB4细胞PML-RARα蛋白的表达,以实时定量RT-PCR检测细胞PML-RARα mRNA的表达作为对照,以评价免疫荧光技术的可靠性。 结果与结论: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无论是体外培养的NB4细胞,还是患者骨髓内的NB4细胞,在全反式维甲酸干预前细胞内均可见大量红色的融合蛋白PML-RARα,大小不均一、形状不规则,全反式维甲酸干预后,NB4细胞内红色的融合蛋白PML-RARα形状逐渐规则,弥散状态变为散在分布,且随着全反式维甲酸干预时间的延长,原有的弥散状态逐渐消失。实时定量RT-PCR测得的PML-RARα mRNA的变化趋势与免疫荧光相一致。说明免疫荧光技术检测PML-RARα能够更为直观地判断全反式维甲酸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免疫荧光;实时定量RT-PCR;PML-RAR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NB4细胞;U937细胞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0.036  相似文献   

3.
对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维甲酸受体家族及PML/RARα,PLZF/RARα,NPM/RARα融合基因结构及功能的研究,在阐明独特的维甲酸反应机理,探讨APL发生机制,提高诊断水平,判断预后,监测疗效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4.
白血病的诱导分化治疗研究是临床血液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尽管目前除维甲酸以外的分化诱导剂疗效尚不十分肯定 ,但一些细胞因子如IFN ,IL 1 β ,IL 2 ,IL 6等对某些白血病细胞可起到明显的诱导分化作用 ,提示可作为一种诱导分化剂或维甲酸的协同作用因子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对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维甲酸受体家族及PML/RARα、PLZF/RARα、NPM/RARα融合基因结构及功能的研究,在阐明独特的维甲酸反应机理、探讨APL发生机制、提高诊断水平、判断预后、监测疗效等方面具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6.
应用定量ELISA检测4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自身免疫状态,发现初发患者SS-DNA抗体阳性率升高(P<0.05),ds-DNA抗体阳性率正常(p>0.05);处于活动期和缓解期两组患者的ss-DNA和ds-DNA抗体阳性率无明显差别(p>0.05)。初发患者ACA-IgA、IgG或IgM阳性率均近似正常对照(p>0.05),而ACA抗体总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p<0.05)。1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后,ACA总阳性率降低(P<0.05),急性白血病患者CIC水平和CIC增高率均大于正常对照(P<0.01),并且活动期高于缓解期(P<0.05)、但维甲酸治疗对CIC水平和增高率均无明显影响(P>0.05)。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治疗复发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对9例复发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应用三氧化二砷治疗,观察其完全缓解率.结果 9例中完全缓解6例,占66.7%,有效率77.8%.结论 三氧化二砷治疗复发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其完全缓解率高,且与维甲酸与化疗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附拜醇酯、阿糖胞苷、高三尖杉酯碱、维甲酸和维胺酸等5种诱导分化剂诱导8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原代白血病细胞和HL-60细胞后,观察细胞(诱导分化前或后)条件培养液对正常人单个核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分化前白血病细胞条件培养液可抑制TNFα分泌,在诱导分化前有抑制作用的6例30个白血病细胞标本中17个标本(56.7%)和HL-60细胞在分化成熟后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背景:HOXB4基因不仅能促进造血干细胞的扩增及其功能的活化与表达,而且体内试验表明它不会诱发白血病。因此更好地研究HOXB4在造血细胞增殖分化中的变化及作用对进一步研究造血干细胞的扩增可以提供更多的理论基础。目的:观察人类脐血造血干细胞向淋巴系祖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HOXB4基因表达的情况及全反式维甲酸对HOXB4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淋巴系造血祖细胞按干预方式不同分为2组,全反式维甲酸组:在培养体系中加入全反式维甲酸,终浓度6×10-8mol/L。正常组:不加全反式维甲酸,代之以等量的1640培养液。观察人类脐血造血干细胞经植物血凝素诱导后,在培养第3,7,12天的淋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生成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脐血造血干细胞向淋巴系祖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HOXB4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人脐血造血干细胞向淋巴系祖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HOXB4基因呈规律的表达。随培养时间推移,正常组和全反式维甲酸组HOXB4基因的表达均逐渐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全反式维甲酸可上调HOXB4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治疗复发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对9例复发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应用三氧化二砷治疗,观察其完全缓解率.结果 9例中完全缓解6例,占66.7%,有效率77.8%.结论 三氧化二砷治疗复发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其完全缓解率高,且与维甲酸与化疗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cutepromyelocyticleukemia,APL,M3)中复合型染色体易位与临床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常规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和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了3例APL,M3。结果 发现3均有早幼粒白血病基因-维甲酸受体α基因(promyelocyticleukemiageneretinoicacidreceptoragene,PML-RARα)融合  相似文献   

12.
MLL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1q23,是人类急性白血病染色体易位中常见的一种。MLL基因大约能和30多种不同的伙伴基因融合,形成的融合基因编码产生新的融合蛋白。MLL基因异常多见于淋巴系白血病、髓系白血病以及双表型白血病的患者,同时在婴幼儿患者和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引起的继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也常常见到,这些患者预后多数不良。  相似文献   

13.
《基础医学与临床》2006,26(8):822-822
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Elihu Estey博士及其同事在5月1日的《血液》(Blood,2006;107:3469—3473,3425)杂志上报告,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三氧化二砷(ATO)可能是低风险未治疗急性前髓细胞性白血病(APL)患者化疗的一种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4.
血液病患者感染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的状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血液病患者感染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的状况董德华陈武陈国敏段震峰成人T细胞白血病是由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HTLV-1)传播的特殊类型白血病。国内吕联煌等首次发现和报告福建省沿海地区有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小流行区。福清市地处该流行区之中,为了解...  相似文献   

15.
白血病患者心理活动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血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造血系统疾病,对人类威胁很大。许多人认为白血病一旦确诊,就等于判了死刑。所以,白血病患者都有不同的心理活动特点,并随着病情的变化转换。我们针对68例白血病患者的心理活动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收到一定的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68例白血病患者的心理活动,具有恐惧心理54例、悲观绝望心理23例、焦虑心理14冽。抑郁心理11例、稳定型心理7例。2护理措施2.1恐惧心理当患者确诊为白血病后,在精神上是一个沉重打击,认为生命很快结束,十分紧张,常表现惊慌失措,有的彻夜不眠,用安眠药也难以凑效。针对这种…  相似文献   

16.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免疫分析研究维甲酸对23例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IL-2、sIL-2R、TNFα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经维甲酸治疗后,OLP患者的血清IL-2、sIL-2R、TNFα水平显著下降(P〈0.01),临床显效率69.6%(16/23),有效率26.1%(6/23)。提示维甲酸可以抑制OLP患者过强的T细胞增殖反应,减轻细胞因子对口腔粘膜的损害。  相似文献   

17.
趋化因子CXCL8 (CXCL8),又称白细胞介素8(IL-8),是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急性白血病细胞结构性表达IL-8及其受体.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向中性粒细胞分化过程中,伴有IL-8表达的变化;且当患者出现分化综合征时外周血IL-8含量显著升高;而成熟的中性粒细胞表达IL-8受体,但不表达IL-8.研究发现具有ELR序列的IL-8与肿瘤发生、发展、治疗的毒副作用及治疗效果密切相关,IL-8及其受体形成的趋化因子轴已经成为新的生物治疗热点及靶向治疗的靶点.本文综述了IL-8与急性白血病特别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最近在一例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M3)患者中发现变异型易位t(5;17)(q32;q12)。为阐明其分子机制,作者通过建立与筛选cDNA文库而克隆融合基因,并将其表达载体与维甲酸报告载体(RARβ-CAT)共转染CV1细胞以测定融合基因的维甲酸依赖的转录活性;并用Western印迹法检其蛋白在体内与体外的表达。 结果表明,t(5;17)易位导致核磷酸(NPM)  相似文献   

19.
锌指状结构的细胞受体,通过配基(维甲酸、活性维生素D_3等)的活化,形成二聚体,启动转录,促使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在体外和体内向成熟终末细胞分化,为白血病治疗开辟了一种不抑制骨髓机能的新疗法—诱导分化疗法。  相似文献   

20.
背景:肝移植后急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种极少见但病死率极高的并发症。 目的:分析肝移植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特征。 方法:报告1例肝移植后发生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病例,并辅以文献复习。 结果与结论:患者接受原位肝移植后85个月,拔牙后出血不止,进一步查凝血功能异常、血常规、骨髓细胞学、白血病免疫分型检查提示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a融合基因阳性,明确诊断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给予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纠正凝血异常,经维甲酸、亚砷酸、柔红霉素联合诱导化疗,骨髓完全缓解。予柔红霉素和阿糖胞苷,米托蒽醌和阿糖胞苷巩固化疗2个疗程,之后定期予亚砷酸化疗,骨髓持续缓解。化疗同时,调整免疫抑制剂剂量和类型,患者肝功能稳定,未发生严重感染等并发症。结果说明,肝移植后可并发急性髓系白血病,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常见,肝移植患者出现血象、凝血异常,要考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可能。应早期诊断及治疗,以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