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均匀性脂肪肝也称局灶性脂肪肝或肝脏局灶性脂肪浸润,是脂肪肝的一种特殊类型和常见表现形式.在日常工作中由于部分特殊病例,不易做出明确诊断.本文对78例较典型的非均匀性脂肪肝的声像图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声晕、血供特征的多普勒超声特征对非均匀性脂肪肝局灶性脂肪缺失与类似于局灶性脂肪缺失的肝脏恶性病变的鉴别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超声科检查的47例肝脏局灶性恶性病变患者的58个类似于局灶性脂肪缺失肝脏恶性病变病灶和52例脂肪肝患者的52个非典型非均匀性脂肪肝局灶性脂肪缺失的多普勒超声特征.以声晕、内部血供和血流速度为参数评价其在分析非均匀性脂肪肝局灶性脂肪缺失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肝脏恶性病变的声像特征有声晕、较多血管和血流信号较丰富,脉冲多普勒检测有动脉血流,而非均匀性脂肪肝局灶性脂肪缺失很少探及动脉血流,二者静脉分布数都少.区分二者时,以有声晕、有较多血管和探及动脉血流为肝脏恶性病变判断标准,无声晕、有较少血管或无血管、探及不到动脉血流为肝局灶性脂肪缺失(良性病变)判断标准.结果显示,58个肝脏恶性病变病灶中有13个符合良性或良性可能,45个符合恶性或恶性病变可能;52个非典型非均匀性脂肪肝局灶性脂肪缺失中13个符合占位性病变或占位性病变可能,36个符合脂肪肝局灶性脂肪缺失.以有声晕、有较多血管和有动脉血流存在为恶性病变参照标准鉴别恶性与良性(低脂肪灶)病变,则其敏感性为81.69%、特异性为79.03%、准确性为80.45%、阳性预测值为81.69%、阴性预测值为79.03%.结论 出现于无恶性病变危险因素的脂肪肝患者肝脏中无声晕及无动脉血流的可疑病变可能是不典型局灶性脂肪缺失或其他病变,为肝癌或转移癌的可能性较小.有无声晕及有无动脉血流对不典型局灶性脂肪缺失与恶性病变鉴别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探讨超声对局灶性能肪肝的诊断价值。方法用超声影像技术对46例局灶性脂肪肝患者 检查。结论局灶性脂肪肝的声像图特征是其病变无占位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局灶性脂肪肝的临床意义。方法:用超声影像技术对门诊病人以及健康体检中发现的共25例局灶性脂肪肝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其声像图可分为两类型,I型,叶段型脂肪肝22例;Ⅱ型,团块型脂肪肝3例。结论:局灶性脂肪肝的声像图特征与占位性病变的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均匀性脂肪肝超声声像图特点。方法:对2009年1~12月60例非均匀性脂肪肝患者应用西门子Prima二维凸阵成像仪,探头2.6~5.0 MHz;东芝32B线阵成像仪,探头3.5 MHz进行检查。结果:声像图表现为肝内可见大小不等回声异常区,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多数均匀,为强回声,管状结构变细或显示不清,病灶无球体感,无明显声晕,无占位效应。合叶段型脂肪肝48例,团块型脂肪肝12例。结论:局灶性脂肪肝的超声诊断有其声像图特点,可以比较准确地进行诊断,且操作简便、检查无创,是诊断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局灶性脂肪肝超声声像图特点。方法2007年1月~2009年12月应用Aloka-3500超声成像仪(探头2.6~5.0MHz)和Philips飞凡超声成像仪,探头3.5MHz,对102例局灶性脂肪肝患者的肝脏作多个方位的断面扫查,在病灶区切面内记录其病灶的大小、位置、形态、内部回声性质及血流情况等。结果102例均为相对独立的异常回声区,根据声像图表现可分为3型:局限浸润型14例;叶段浸润型31例;弥漫非均匀浸润型57例。结论应用超声对局灶性脂肪肝检查能做出较明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是诊断脂肪肝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异常,系因过量饮酒、肥胖、蛋白质缺乏、妊娠以及慢性肝病、糖尿病、心力衰竭和药物毒性作用等引起肝细胞内脂肪堆积,又称肝脂肪浸润或脂肪变性。非均匀性脂肪肝是脂肪肝的一种特殊类型,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超声为这种病变的诊断提供了手段。但由于此类病变声像图表现多变,超声检查误诊率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在体检中不均匀性脂肪肝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均匀性脂肪肝的声像图特点。方法:对102例确诊为非均匀性脂肪肝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全面分析。结果:根据声像图表现,将非均匀性脂肪肝分为3类:Ⅰ型,局限浸润型14例(13.73%),显示为肝内小片状强回声光团,单发或多发,形状不规整,边缘尚清。Ⅱ型,叶段浸润型31例(30.39%),脂肪浸润的范围较大,累及的区域正好与肝的叶段范围相吻合;声像图表现为较粗、较高的高回声位于肝段或肝叶,其余肝叶或肝段则为正常的肝组织回声。Ⅲ型,弥漫非均匀浸润型57例(55.88%),大部分肝实质被脂肪浸润,残存小片状正常区示弱回声区,这一型在非均匀性脂肪肝中最多见,易误诊为肝内肿瘤;声像图表现为回声增强细密的肝实质内,出现一个或多个低回声区,边缘清楚,常为三角、长条或不规则状,少数表现为类圆形。结论:超声能够根据声像图表现,判断非均匀性脂肪肝的脂肪分布特点,做出超声诊断。而局限浸润型与弥漫非均匀浸润型脂肪肝应注意与良、恶性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与分析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并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298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检查,对比两种方法 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准确性.结果 超声造影诊断血管癌、硬化结节、局灶性结节增生、肝内胆管癌、不均匀脂肪肝及其他病变时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70%、72.22%、71.43%、58.33%、80.00%、50.00%,彩色多普勒诊断血管癌、硬化结节、局灶性结节增生、肝内胆管癌、不均匀脂肪肝及其他病变时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9.77%、55.56%、50.00%、33.33%、60.00%、25.00%,超声造影较常规超声诊断血管癌、硬化结节、局灶性结节增生、肝内胆管癌、不均匀脂肪肝及其他病变准确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1、6.74、5.90、4.56、7.11、6.34,P<0.05).结论 在诊断肝细胞性肝癌、转移性肝癌常规超声与造影超声的诊断率无明显差异,但在诊断血管癌、硬化结节、局灶性结节增生、肝内胆管癌、不均匀脂肪肝及其他病变时,则需给予超声造影检查以确保结果 的准确性,同时需要临床医生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实验室检查最终确诊.  相似文献   

10.
<正>脂肪肝分为均匀性及非均匀性两种,前者临床常见,超声图像具有典型特征,可明确诊断,诊断敏感性达90%,准确率85%~97%;后者发病率较低,在肝内呈局限性回声异常,形态各异,回声不均,常易误诊为肝血管瘤及肝内占位病变。本文重点讨论非均匀性脂肪肝声像图特征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肺周边局灶性炎症超声声像图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周边局灶性炎症的声像图特征,提高超声对肺周边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肺周边局灶性炎症患者的声像图,与其他病变声像图特征进行对比,将病灶边界清晰度、回声类型、脏胸膜继发改变、病灶内表面成角、病灶内支气管气相作为自变量,病灶性质是否为周边局灶性炎症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分析。病理结果经超声引导穿刺活检获得。结果病灶内表面成角和病灶内支气管气相对诊断肺周边局灶性炎症有显著影响(P0.01)。以病灶内表面成锐角作为诊断肺周边局灶性炎症的标准,与穿刺活检结果对比,超声检查对肺周边局灶性炎症诊断的准确率为82.6%,敏感度为72.7%,特异度为84.7%,阳性预测值为51.0%,阴性预测值为93.4%。结论病灶内表面成锐角及病灶内支气管气相对诊断肺周边局灶性炎症有一定价值。床旁超声可以诊断肺周边局灶性炎症。  相似文献   

12.
在二维声像图上,脂肪肝可分为弥漫型和非均匀型两类,弥漫型脂肪肝可根据肝大和肝边缘钝化、肝实质细密、回声增强、深部回声衰减、肝内脉管网络细或不清、肝肾灰度比阳性等典型声像表现,由二维超声可明确诊断[1];而非均匀性脂肪肝声像表现与肝内的占位性病变有重叠混淆之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组织定征(UTC)对不同程度均匀性脂肪肝患者肝脏回声改变与自身肾脏实质回声相对不变的对比变化,对均匀性脂肪肝进行量化诊断.方法:用传统均匀性脂肪肝的分级方法将脂肪肝分为1、2、3度3个等级,用UTC视频法测量每一度脂肪肝患者肝脏和肾实质二维超声图像的灰阶值,并分别对两组肝脏前场与肾脏实质灰阶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均匀性脂肪肝患者的肝脏前场与肾实质二维声像图的灰阶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比较用超声视频法这一无创性的UTC检查方法测得的均匀性脂肪肝患者肝脏和肾实质的声像图灰阶值可作为均匀性脂肪肝分度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对肝脏不典型局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108例患者的119个肝脏不典型局灶性病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与病理(手术或穿刺活检)或增强CT(contrast 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CECT)、增强MRI(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CEMRI)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19个常规超声检查不能明确性质的肝内声像图不典型局灶性病灶中,确定87个占位性病变,其中39个病灶CEUS考虑恶性病变,经手术、穿刺病理证实或CECT、CEMRI等确诊恶性病灶36个,临床最终诊断恶性病灶37个;CEUS诊断48个良性病灶,误诊1例,临床最终诊断良性病灶50个;CEUS排除肝内占位性病变32个,其中非均匀性脂肪肝19个,再生结节13个.超声造影诊断肝内声像图不典型局灶性病灶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Youden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4%、92.2%、97.0%、0.892、97.9%、90.2%.结论 超声造影可有效地反映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血流灌注特征,对肝脏不典型局灶性病灶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脂肪肝背景下低回声病灶的超声声像图特点,旨在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45例常规超声体检发现脂肪肝合并低回声病灶的超声声像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声像图表现的不同,将其分为3组进行研究.结果Ⅰ组病变表现为境界清晰低回声,内部同声均匀或欠均匀,病灶区及周围未测及血流.这组病变共28例,其中CT增强扫描证实肝血管瘤22例,孤立性肝坏死结节6例.Ⅱ组病变均表现为边缘模糊不清的低回声,内部同声欠均匀,病灶区及周围可见彩色血流信号,对周围组织压迫不明显.这组病例共10例,均为正常肝组织残留.Ⅲ组病变均表现为以边缘不清的低同声为主,内部回声不均一,对周围组织压迫明显,病灶区及周围可见彩色血流信号.这组病例共7例,5例为原发肿瘤转移,1例为肝结核,1例为肝脓肿.结论 脂肪肝背景下肝内低回声病灶,多以正常肝组织残留及血管瘤多见,其超声图像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可配合增强CT进一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112例脂肪肝超声诊断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丽  赵慧 《中原医刊》2006,33(16):82-82
目的对河南省信阳市区2005年度2600多例健康体格检查中B超发现的112例脂肪肝患者的B超声像图和血脂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析,探讨脂肪肝B超声像图变化及对其操作相关技术问题。方法对112例脂肪肝B超检查操作的特点及血脂检查结果,结合临床和文献进行探讨。结果112例脂肪肝患者按其声像图特点分为均匀型、非均匀型和局限型三型。112例患者血脂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在脂肪肝B超检查操作时为了减少技术上的偏差,操作技术和临床经验至关重要,同时要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和各种功能,在不同仪器的声像图中要形成自己的肝脏回声光点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脾实质性占位性病变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综合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7例(良性病灶18例,恶性病灶9例)脾局灶性实质性声像图和血流信号特征。结果:良性病变常规二维超声以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的高回声病灶为多见,且结节多为单发;恶性病变常规二维超声以边界清晰的结节,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的低回声病灶为多见,结节多为多发。良、恶性病灶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实质性占位性病变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具有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组织定征对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病不同程度均匀性脂肪肝测量诊断的作用。方法用传统均匀性脂肪肝的分级方法将脂肪肝分为I度、Ⅱ度、Ⅲ度三个等级。三个等级脂肪肝患者二维超声图像的灰阶值不同。通过对166例脂肪肝患者的“三高”情况的分析比较。结果分析比较发现,脂肪肝级别愈高,则后方衰减愈明显、距离愈远、衰减愈重。肝脏声像图的灰阶值I度与Ⅱ度从8cm处开始。结论可用超声无创性检查方法对均匀性脂肪肝的程度进行声像图测量诊断,总体上超声检查的灵敏度优于血脂检测。  相似文献   

19.
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灶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茹  林剑英  李活霞  黄邹琴 《广东医学》2008,29(10):1693-1694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影成像技术在肝脏局灶病灶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40例患者共45个肝内实质性局灶性病灶进行实时谐波超声造影检查,分析其血流灌注特征。结果 原发性肝癌及肝转移癌多表现为动脉期呈快速均匀或不均匀的高增强,门脉期快速消退,呈等或低增强,延迟相病灶的增强信号消退更明显,呈低增强或黑洞征;肝血管瘤多表现为动脉相周边环状、结节状增强,门脉相增强信号继续向心性填充,延迟相无消退,呈均匀或不均匀高增强;肝硬化结节及不均匀脂肪肝表现为自动脉相至门脉相及延迟相与周围肝实质同步均匀性增强,病灶边界消失。结论 实时超声造影能反映不同肝脏病变血流灌注的特征,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的声像图特征及日常生活干预对脂肪肝的逆转作用。方法:2006年至2008年两院健康体检13580例,超声检出脂肪肝5169例,对脂肪肝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分型统计,并给予健康指导,1年后随访超声检查,观察日常生活于预的效果。结果:脂肪肝约占健康体检人数的38%,轻度脂肪肝2716例,占20%;中度脂肪肝1807例,占13%;重度脂肪肝543例,占4%;局限非均匀性脂肪肝103例,占1%。日常生活干预1年后,超声复查:95%轻度脂肪肝和27%中度脂肪肝图像恢复正常;另有73%中度脂肪肝转为轻度脂肪肝;64%重度脂肪肝较前好转,另36%图像改变不明显;而局限非均匀性脂肪肝76%完全恢复,24%较前好转。结论:超声检查是健康体检诊断脂肪肝的重要手段,日常生活干预对脂肪肝的逆转有重要意义,而超声随访则能为判断日常生活干预效果提供切实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