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骺刺激术促进长骨局部生长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截骨和骨膜切除术两种常用骨骺刺激方法对兔胫骨局部骨生长的刺激研究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骨膜切除术对骨骺生长的刺激作用大于截骨术。1992年后应用于临床,对3例血源性膝内翻、23例脊髓灰质炎后遗膝反屈、1例脑性瘫膝反屈、1例佝偻病X形腿及3例截骨矫正膝反屈后并发膝外翻,应用骨膜切除术矫形。经6个月~4年2个月,平均3年1个月,随访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股骨髁上内侧V型截骨术矫正膝外翻屈曲畸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股骨髁上内侧V型截骨术矫正膝外翻屈曲畸形赵琪,于林献我院自1982~1992年,以股骨髁上内侧V型截骨术矫正膝外翻屈曲畸形3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6例,男24例,女12例。年龄10~24岁。其中佝楼病单纯膝外翻25例,儿麻后遗症...  相似文献   

3.
手术治疗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膝反屈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膝反屈畸形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前侧骨骺刺激、股骨髁上前倾截骨、胫骨平台下植骨抬高术或上端截骨垫高术等5种手术方法治疗37例39个膝关节。结果 术后35例37个膝获随访,随访时间9个月~6年,平均4年5个月。29例达到矫正效果,4例畸形复发行二次手术。结论 膝反屈的成因复杂,只有根据临床类型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才能达到矫正目的。  相似文献   

4.
综合手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膝内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膝内翻的年轻患者延缓行全膝关节置换,探讨股骨内髁马赛克植骨、髌骨成形并胫骨高位截骨综合手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膝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6月-2006 年2月,对8例10膝骨性关节炎合并膝内翻患者行综合手术治疗.其中男2例3膝,女6例7膝;年龄42~56岁.左膝3例,右膝3例,双膝2例.患者均表现为行走或站久后疼痛.X 线片示股胫关节及髌骨边缘骨质增生,以内侧为重,髌股关节间隙变窄或消失,膝关节内侧间隙明显变窄.股胫角185~200°,平均 190°;HSS 膝关节评分为55~75分,平均60分.膝痛1~12年,平均5年. 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早期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7~24个月,平均15个月.患者截骨部位均于8~11 周达临床愈合,平均9周.股胫角矫正15~30°,平均 20°,基本恢复正常负重力线,膝关节外翻角 10°.术后关节活动度为 100~120°,较术前增加 5~20°,平均增加 10°.X 线片示膝关节内翻畸形基本纠正,截骨处无移位,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术后6个月HSS膝关节评分75~88分,平均80分. 结论 股骨内髁马赛克植骨使关节软骨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重建,髌骨成形有效解决膝前区疼痛,胫骨高位截骨矫正异常负重力线,三者结合,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5.
麻痹性膝反屈畸形手术方式的比较和评价:附29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7年以来,运用8种手术方式治疗295例婴儿瘫麻痹性膝反屈畸形。男性146例,女性149例;年龄6~36岁,平均19.55岁;膝反屈度数15~70°,平均34.63°。所有病人均得随访。认为疗效肯定的有胫骨平台抬高术;胫骨平台抬高和股骨髁下翻联合手术;腰肌代绳肌术及幼儿胫骨骨骺线附近前部骨膜切除术。相对可供选择的术式有胫骨上端截骨术,胫骨结节下抬高术及Heyman氏术,而胫骨平台骨阻挡术为不可取的术式。术前研究膝部软组织骨结构情况和能供肌转移之髓以上肌肉肌力情况,以及手术操作仔细、准确对疗效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膝内侧胫骨结节上截骨与胫骨结节下截骨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方法从2006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于我院行内侧胫骨高位截骨的病例中,随机抽取50例胫骨结节上截骨患者,50例胫骨结节下截骨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0.5个月,回顾分析其病例特点、HSS评分、股胫角变化、髌骨高度变化,对比两种截骨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种手术在矫正角度方面没有明显差异。然而,胫骨结节下截骨比胫骨结节上截骨术后矫正角度丢失的更少。胫骨结节下截骨对髌骨高度没有影响。结论对于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和内翻膝的治疗,胫骨结节下截骨比胫骨结节上截骨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7.
术中下肢机械力线精确定位在胫骨高位截骨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评价术中精确定位下肢机械力线在胫骨高位截骨术中的作用。方法:自2005年3月至2010年7月,收治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57例(63膝),男24例,女33例;年龄34~68岁,平均52岁。均行胫骨高位内侧开放截骨术,并在术中运用精确定位下肢机械力线以获取良好截骨角度,分别于术后第3个月和最终随访时拍摄双下肢全长位片,观测股胫角,并运用纽约特种医院膝关节评分标准(HSS评分)分别从疼痛、行走功能、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稳定性等方面评价疗效。结果:57例均获随访,时间24~60个月,平均36.7个月。所有患者截骨部位获得良好愈合,股胫角得到合理矫正,由术前(182.8±2.9)°改变到术后(167.6±2.5)°及末次随访时的(168.1±2.5)°(P<0.01),膝关节外翻恢复正常,术前膝内侧疼痛等症状消失。HSS评分由术前的69.5±7.1提高至术后的91.1±4.9及末次随访时的92.2±5.6(P<0.01)。根据HSS评分标准,术后膝关节功能优43膝,良18膝,中2膝。结论:在胫骨高位内侧截骨手术中,即刻运用金属线精确定位下肢机械力线,能获得良好且个体化的股胫角矫正;该方法简单易行,精准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股骨髁上外侧开放性楔形截骨治疗外翻性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4月至2015年6月,对21例(23膝)符合纳入标准的外翻性膝骨关节炎患者,采取股骨外髁上开放性楔形截骨后自体髂骨植骨并股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男8例(8膝),女13例(15膝),年龄30~54岁,平均41.2岁,所有患者伴有膝关节外侧间室疼痛及外翻畸形,术前通过下肢负重位全长X线测量出胫股角平均为(162.0±2.6)°。通过观察术后骨愈合时间、手术并发症,比较治疗前后膝关节炎进展情况、HSS评分及胫股角等,综合评价该手术方法治疗外翻性膝关节炎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膝关节外翻畸形得到矫正,骨愈合时间(3.9±1.5)个月,未发现明显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病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HSS膝关节总评分从术前的57.3±3.1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88.6±2.7。胫股角提高到术后的(176.0±1.4)°。结论:股骨髁上开放性楔形截骨解剖入路清晰,术中容易控制截骨量,能够有效矫正膝关节外翻畸形,同时改善膝关节功能,是治疗中青年外翻性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54例儿麻后遗膝部髂胫束挛缩畸形,其中轻度(≤30°)21例,中度(31°~50°)27例,重度(>50°)6例。轻度采用 Young 手术,21例均获一次矫正。中、重度畸形,除 Young 手本外,尚需行腘绳肌腱延长或/和后关节囊切开术,33例中,20例获一次矫正,13例辅以术后骨牵引。结果均获得有效矫正。本组病例经验说明,采用软组织松解术加骨牵引,完全可达到有效的矫正目的。不主张在膝屈曲>30°情况下,行股骨髁上反屈截骨本。  相似文献   

10.
改良式肌腱转位矫治股前型儿麻膝反屈李世德⒇近年来我科应用股二头肌腱、髂胫束和半腱半膜肌、内收肌经股骨髁后方交叉固定,同时行股前肌力重建矫治小儿麻痹后遗膝反屈15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15例17个肢体,男10例,女5例,年龄7~...  相似文献   

11.
脊髓灰质炎膝反屈状态下的受力分析及电测实验(摘要)吴其常,张国栋,张志刚,门洪学脊髓灰质炎后遗膝屈曲挛缩时,常行股骨髁上截骨矫正畸形,稳定关节。对于膝关节矫正至何种程度尚有不同意见。为此,我们设计了本组实验。取新鲜成年尸体左下胚三条,全长88~9km...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胫骨近端截骨术治疗原发性胫骨近端骨性关节炎的远期疗效以及最佳的截骨矫正角度.[方法]自1985~1997年,79例(111膝)原发性骨性关节炎患者接受了胫骨近端截骨术.其中男5例(5膝),女74例(106膝);年龄37~70岁(平均55岁).根据术后胫股角(FTA)分为3组.Ⅰ组61膝FTA<7°;Ⅱ组23膝FTA7°~9°;Ⅲ组27膝FTA≥10°.所有病例术前、术后按特种外科医院评分系统(HSS)评分.[结果]术后随访2年4个月~14年1个月(平均9年6个月).术前HSS平均60分,术后1年平均94分,末次随访平均87分.采用2种方法判定手术失败:方法1为需行人工全膝火节置换术者,随访4年和14年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9%和85%;方法2为需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者或术后HSS评分<60分,随访4年和14年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6.4%和75.1%.[结论]胫骨近端截骨术是治疗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但术后胫股角应矫正到外翻7°以上(范围10°~15°).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胫骨近端截骨术治疗原发性胫骨近端骨性关节炎的远期疗效以及最佳的截骨矫正角度。[方法]自1985~1997年,79例(111膝)原发性骨性关节炎患者接受了胫骨近端截骨术。其中男5例(5膝),女74例(106膝);年龄37~70岁(平均55岁)。根据术后胫股角(FTA)分为3组。Ⅰ组61膝FTA〈7&#176;;Ⅱ组23膝FTA7&#176;~9&#176;;Ⅲ组27膝FTA≥10&#176;。所有病例术前、术后按特种外科医院评分系统(HSS)评分。[结果]术后随访2年4个月~14年1个月(平均9年6个月)。术前HSS平均60分,术后1年平均94分,末次随访平均87分。采用2种方法判定手术失败:方法1为需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者,随访4年和14年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9%和85%;方法2为需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者或术后HSS评分〈60分,随访4年和14年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6.4%和75.1%。[结论]胫骨近端截骨术是治疗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但术后胫股角应矫正到外翻7&#176;以上(范围10&#176;~15&#176;)。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股骨远端内翻截骨加交锁髓内钉固定 ,治疗伴有膝外翻畸形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1996年 5月~ 2 0 0 0年 8月 ,采用股骨远端内翻截骨加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 16例 (16膝 )伴膝外翻畸形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病程 1~ 2 1年 ,平均 5 .2年。按 Ahlback分类 度 10例 , 度 6例。股骨髁上截骨 11例 ,股骨干远端截骨 5例。术前、术后 8周和 2年均行患肢全长 X线片检查 ,以测量股胫角、胫骨角、股骨角及胫股关节面切线夹角及胫股外侧间距大小。按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 ,评定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16例术后获随访 2 5~ 4 6个月 ,平均 31个月。术后 2年随访骨愈合满意 ,1例延迟愈合 ,为股骨干远端截骨患者。皮肤感染 1例。膝关节功能自 5 0 .4± 15 .9分增至 78.5± 12 .9分 ,胫股关节面切线夹角自 5 .6± 2 .9°减少至 1.6± 3.4°,胫股外侧关节间距自 2 .1± 1.8mm增至 4 .7±1.7m m。 结论 股骨远端内翻截骨加交锁髓内钉内固定 ,可作为治疗伴有膝外翻畸形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胫骨内侧高位楔形截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探讨胫骨内侧高位楔形截骨治疗伴有膝内翻畸形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对 1996年 7月~ 1999年 9月 ,采用胫骨内侧高位楔形截骨结合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19例 (2 6膝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伴膝内翻畸形 ,病程 1~ 2 4年 ,平均 6 .3年 ,按 Ahlback分类 度 10膝 , 度 9膝 , 度 6膝 , 度 1膝。患者术前、术后 8周和术后 2年进行患肢全长 X线片检查 ,测量胫股角、胫骨角、股骨角、胫股关节面切线夹角及胫股内侧关节间距大小。按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 ,评定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19例 (2 6膝 )术后获随访 2 4~ 4 5个月 ;术后 2年随访膝关节功能自 (4 8.6± 16 .6 )分增至 (81.7± 14 .8)分 ,胫股内侧关节间距自 (2 .2± 1.6 ) mm增至 (4 .9± 1.5 ) mm,胫股关节面切线夹角自 7.4°± 3.1°减少至 1.7°± 3.1°。植骨愈合满意 ,无膝内翻复发。术中出现关节内骨折 1例 ;皮肤感染 2例。结论 胫骨内侧高位楔形截骨结合植骨钢板内固定 ,可作为治疗伴有膝内翻畸形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我们自 1993年 5月~ 2 0 0 0年 6月收治 2 9例膝关节胫股内侧间隔骨性关节炎 ,采用胫骨上端低位截骨术及倒“L”型钢板内固定或单侧多功能“T”型外固定支架 (简称外支架 )骨外固定 ,平均随访 4年 6个月 ,疗效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 2 9例 31侧膝关节 ,男 7例 ,女 2 2例2 4膝 ,年龄 5 3~ 77岁 ,平均年龄 6 7岁。病因 :慢性退行性膝关节胫股内侧间隔骨性关节炎伴膝内翻畸形者 11例 ,原发膝内翻畸形并发胫股内侧间隔骨性关节炎者 17例 19膝 ,外伤后膝内翻畸形并发胫股内侧间隔骨性关节炎 1例。术前摄片 ,患者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12例儿麻后遗股四头肌瘫痪,由于膝关节屈曲平均65°(40~80°)而行股骨髁上反屈截骨术,结果6例无效;6例有骨关节炎征象。因此,本文着重讨论当膝有明显屈曲畸形时行反屈曲截骨术,可提前产生骨关节炎及其机理。提出如膝屈曲>30°,应先行松解再作反屈曲截骨术。  相似文献   

18.
截骨术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远期疗效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评价应用高位胫骨截骨术治疗内翻型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远期疗效 ,对 2 4例 ( 2 9膝 )进行平均 1 0 .6年的随访。结果 :82 .6 %疗效优良或满意。疗效与年龄有关 ,理想的股胫外侧角度 1 6 8~ 1 72°。 50岁以下 ,术后股胫外侧角度为 1 6 5~ 1 75°者多能获得满意以上结果。术式选用胫骨结节上楔形截骨术或倒V截骨 ,应根据有无髌股关节炎而定。只要选择好截骨的角度 ,无论什么术式 ,皆能得到满意效果。结论 :治疗 6 0岁以下内翻型膝关节炎应首选高位胫骨截骨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伴内翻畸形的膝骨性关节炎的合理诊治措施。方法  2 1例 (2 2膝 )伴内翻畸形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在实施关节镜下清理术的同时进行胫骨高位截骨术 (Hightibialosteoto ,HTO)。先行关节镜下清理术 ,然后实施胫骨高位截骨术。术后适时开始康复训练。结果 本组随访时间平均 2 8个月 (14~ 4 6个月 ) ,术前平均股胫角 182° (181°~ 185°) ,术后平均股胫角 174° (172°~ 176°)。本组优 15个膝 ,占 6 8 2 % ;良 5个膝 ,占 2 2 7% ;可 2个膝 ,占 9% ;无差级病例。结论 关节镜下清理术可以改善关节内环境 ,不能改变异常的负重力线。而胫骨高位截骨术可矫正异常的负重力线 ,二者结合 ,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Ilizarov技术联合胫腓骨上段微创截骨治疗膝内翻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探讨骨关节炎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2010年1月~2015年12月,回顾性分析本科诊治的36例患者,均为单纯走平路膝关节疼痛病例。男25例,女11例;平均年龄58.5岁。36例共39膝,其中左膝19例,右膝14例,双膝3例。骨关节炎分级:2级15膝,3级24膝。术前VAS评分平均7.0分。术前胫骨近端内侧角平均62.5°,胫股角平均167.30。按HSS膝关节功能标准评估,平均58.4分。39膝均行胫腓骨上段微创截骨,Ilizarov外固定器固定术逐渐矫形。[结果]36例39膝患者手术时间40~95 min,平均55.0 min。单纯胫腓骨截骨矫形外固定时间30~60 min,平均45.5min。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35例38膝患者获得门诊复查、电话等的随访,平均34.5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平均2分,患膝负重正侧位X线片示胫骨近端内侧角平均96°,胫股角平均7.5°。HSS膝关节功能标准评分平均88.7分。秦泗河肢体残疾矫正的评价标准,优30膝,良6膝,可2膝,优良率94.7%。[结论]Ilizarov技术联合胫腓骨近端微创截骨治疗膝内翻骨关节炎效果确实,微创可调,操作简便,可以用于冠状面和矢状面的矫形,适合不同程度膝内翻骨关节炎患者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