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改变,探讨地奥心血康及复方丹参治疗本病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100例冠心病患者经地奥心血康及复方丹参片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与100名正常人对照,用χ2及u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前患者甲襞微循环16项指标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液流变学6项指标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二者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有明显的微循环障碍及血液流变学异常;经地奥心血康及丹参治疗后二者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表明二药治疗本病的作用机理为改善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其血流灌注量,促进心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抗栓酶对冠心病患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观察40例患经用抗栓治疗前后心绞痛和心电图S-T段及血液流变学10项指标的改变,并设40例作对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恢复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P〈0.01);而S-T段恢复率为91.70%,与对照组75%差异无显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10项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55例甲营养不良患者的甲皱微循环并与健康人对照,结果:甲营养不良患者的甲皱微循环多项指标明显异常;与健康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说明甲营养不良患者存在着明显的甲皱微循环障碍,经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后,甲营养不良患者的甲皱微循环障碍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愈好转率100%,提示:甲皱微循环检查可作为甲营养不良的诊断指标之一。甲皱微循环异常是该病发病的病理学基础,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益母草治疗冠心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益母草注射液对冠心病(CHD)人的疗效。方法:病人分为益母草注射液(LHI)治疗组(42例)和复方丹参注射液(CSMI)对照组(30例),治疗前后检测患者ECG、心功能、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症状、体征及上述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0.01),但益母草治疗组明显优于复方丹参对照组(P〈0.01)。结论:LHI对CHD有明显疗效,比复方丹参疗效佳。  相似文献   

5.
作者报道19例妊高征,31例正常妊娠和9例正常妇女进行血液流变学方面检测,并随机抽查48例同时做了甲皱微循环检查,认为妊高征组与正常妊娠组间四项血液流变学检验指标均有增高(P〈0.01),甲皱微循环亦出现异常表现,说明定期检测妊高征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甲皱微循环的观察,对本病的病情监测,予后及指导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观察结缔组织病48例治疗前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与50名正常组比较,其差异性非常显著(P<0.01),经治疗后基本恢复正常(P>0.05).血液流变学异常主要表现为高凝聚状态,微循环改变主要为管袢模糊、动、静脉粗细不匀,RBC聚集、血流缓慢及微血栓形成.血粘度越高,微循环障碍越明显,二者的异常改变与病情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梗死、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支)血液流变学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用LIANG-100型血液粘度计在25℃恒温条件下,分别测定全血粘度的高切、低切,血浆粘度、细胞压积、文氏(Wintrobe)血沉和纤维蛋白原。结果:患者的检测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脑梗死、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支患者的绝大多数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异常(P〈0.01和P〈0.05)。结论:血液流变学在对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塞(AMI)甲皱微循环改变明显重于非梗塞冠心病人和健康人(P〈0.01)。AMI甲皱微循环改变以管襻周围及血液流态改变为重,与病情、梗塞面积、左室射血分数、ECG急性期ST段抬高水平及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密切相关(r=0.9483、-0.9040、0.9083、0.9562,P均〈0.01)。AMI出现并发症,甲皱微循环改变加重,并发症越多,甲皱微循环改变越重。AMI甲皱微循环检测、动态检测  相似文献   

9.
盘龙七片治疗不稳定性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8例不稳定性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用盘龙七片(38例)及复方丹参片(20例)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电图ST段,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盘龙七片组心电图ST段的缺血变化明业优于复方丹参片组(P〈0.01),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下降亦明显(P〈0.05或P〈0.01),结论:盘龙七片虽是一种抗风湿,骨伤的中成药,但同样对治疗不稳定性冠心病心绞痛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血液流变学检测在心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检测在心脑血管病诊断、疗效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心脑血管病患治疗前后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并与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本组患治疗前注这检测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健康人(P〈0.05或0.01),治疗前、后比较,各项检测指标有明显改变(P〈0.05或0.01)。结论:血液流变学检测可作为心脑血管病诊断和疗效观察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2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复方丹参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观察表明,复方丹参能明显改善微循环,治疗组治疗后总积分值下降明显,和治疗前积分值比较P〈0.01。管Pan形态、管Pan流态积分值亦下降,P均〈0.01。而对照组积分值变化不明显,P均〉0.05。进一步证明,慢性病毒性肝炎应用复方丹参治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益母草注射液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研究益母草注射液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SMI患者应用益母草注射液治疗,观察动脉心电图、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等变化。结果:治疗后动态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明显好转,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及血脂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益母草注射液具有降低血液凝固性、粘滞性、聚集性及血脂,改善心肌缺血,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3.
糖耐量减低及糖尿病患者的血液粘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了60例IGT患者血液粘度及生化指标等,并与正常组43例、DM(糖尿病)组100例进行比较,IGT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均高于正常组,以高切变率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糖、血脂增高明显(P〈0.01)。与DM组比较,IGT组血液流变学及生化指标均低于DM组以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降低明显(P〈0.01)。提示IGT患者及DM患者除生化改变  相似文献   

14.
血液流变学对脑出血与脑梗塞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脑出血与脑梗塞血液流变学的规律,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方法 观测84例经头颅CT证实的脑出血与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 脑出血组红细胞压积高于脑梗塞组(P〈0.01);脑梗塞组纤维蛋白及血小板粘附率高于脑出血组(P〈0.01)。结论 脑出血患者血液流变学发迹主要是红细胞压积增高;冢了梗塞患者主要是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粘附率增高。  相似文献   

15.
老年糖尿病病人血液流变学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报道了1989 ̄1994年间长春地区259例老年糖尿病病人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并与549例正常健康成人进行对照,结果表明:老年糖尿病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且(P〈0.01),而年龄的不同对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纳(丹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的患者192例确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丹奥治疗组(A组)112例和对照组(B组)80例。两组患者分别以治疗前后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心电图变化、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用药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达88.48%、心电图变化总有效率达83.93%,与对照组比较(P〈0.01)。甲襞微循环各项指标和血液流变学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奥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电图缺血变化好转,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急性胰腺炎治疗前后微循环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争性胰腺炎善得定治疗前后微循环的变化。方法:采用MVIS-2020型全自动血液粘度测定46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AEP)患者善得定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包括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刚性指数)。结果:AEP患者在用善和定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0.05),尤其以血浆粘度,血沉方程K值下降明显(P〈0.01),结论:微循环  相似文献   

18.
对3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NS)病儿抗凝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及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抗凝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中血浆比粘度、全血比粘度高切变、全血比粘度低切变、全血还原比粘度、纤维蛋白原、血沉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与治疗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同时,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完全缓解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  相似文献   

19.
生活事件抑郁情绪与突发性聋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56例突发性聋患者进行一般资料,生活事件、抑郁量表证定调查及血液流变学检测,发现突聋患者中有24例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抑郁发生率42.8%,显著高于对照组13.1%(P〈0.01),抑郁患者负性生活事件频数和心理紧张总值显著增高。患者线对流变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异常,重度抑郁较轻度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P〈0.01)。提示抑郁状态可使血小板聚集率增高;作为不利因素抑郁和血液流变学异常对突发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发现大鼠乙酸实验性胃溃疡模型,存在着血液流变学异常和胃微循环障碍,其全血比粘度及全血还原粘度高于正常组,P〈0.01,微血管的管径,流速,流量则低于正常对照组,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针刺耳胃穴可明显改善大鼠血液流变学异常及胃微循环障碍,对乙酸所致的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