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己酮可可碱治疗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PTX)对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实验性脂肪性肝炎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3组。模型组、治疗组大鼠继续高脂饲养,治疗组予以PTX16mg/(kg·d)治疗4周。对照组大鼠普通饲料喂养。实验16周时处死3组大鼠,分别检测体质量、肝指数、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并进行HE、油红O和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进行炎症活动度计分。结果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肝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TX治疗后体质量及肝指数均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大鼠血清AST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T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G、TC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织学观察显示治疗组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减轻,炎症活动度计分明显下降(P<0·01)。结论PTX可改善高脂饮食诱发的脂肪性肝炎大鼠肝脏酶学及组织损伤,对实验性NASH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鼠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实验动物模型。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模型组(n=20)。对照组喂普通饲料,模型组喂普通饲料并给予脂肪乳剂灌胃(10ml/kg)。动态观察血清TG、TC、ALT、AST、MDA、SOD、FFA和肝脏TG、TC、MDA、SOD、FFA的变化,并行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2周后,随机处死模型组中的10只,与正常组相比,发现血清TG、TC、ALT和肝脏MDA均明显升高,而肝脏SOD则明显降低,病理显示有2只轻度脂肪变性,尚无炎症病灶出现。第3周处死剩余动物,发现肝指数、血清脂质、ALT、AST、MDA、FFA和肝脏TG、MDA、FFA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而SOD则明显降低;光镜下所见模型组出现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性,并有炎症病灶。结论通过3周脂肪乳剂的喂养,形成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相似文献   

3.
理气化痰祛瘀方抗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理气化痰祛瘀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的影响,探讨其防治NASH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复制NASH大鼠模型,用不同剂量理气化痰祛瘀方治疗,以易善复为对照,观察其对NASH大鼠血清肝功能、血脂、细胞因子水平以及肝组织匀浆中CHO、TG含量的影响;并同时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的肝指数、血清ALT、AST、CHO、LDL-C、FFA、TNF-α、Leptin水平以及肝组织中CHO和TG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增加;而血清HDL-C和TG水平显著下降;同时出现了严重脂肪变和不同程度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坏死、汇管区渗出。应用理气化痰祛瘀方进行干预后,大鼠肝组织脂肪变程度和炎症活动程度较模型大鼠显著降低,肝功能明显改善,血清FFA、TNF-α、Leptin以及CHO、LDL-C水平明显下降同时HDL-C明显升高,同时肝组织中CHO和TG含量也明显下降。结论理气化痰祛瘀方对NASH有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断细胞因子网络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褪黑素(MT)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形成和游离脂肪酸(FFA)的影响,探讨MT防治NAFLD的可能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MT低、中、高剂量组(MT1、MT2和MT3组),每组10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和MT1、MT2及MT3组给予高脂饮食12周。MT各剂量组分别给予MT 2.5、5.0和10.0 mg·kg-1·d-1腹腔注射。12周末处死大鼠,进行肝脏病理学检查,检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及肝脏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FFA水平。结果:大鼠高脂饮食12周成功复制NAFLD模型。与模型组比,MT各剂量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模型组血清AL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TG低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大鼠肝匀浆TC、TG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T1组大鼠血清AL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MT1组和MT2组血清T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MT1组肝匀浆TC及MT1组、MT2组与MT3组T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T3组肝匀浆TC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大鼠血清FF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MT各剂量组血清FFA均降低(P0.05~P0.01)。模型组大鼠肝匀浆FF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T2、MT3组肝匀浆FFA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MT对NAFLD的形成有明显防治作用,且与剂量呈正相关,可能与MT降低FFA合成而改善氧化应激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等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导痰汤对实验性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复制大鼠NASH模型,以导痰汤低、中、高剂量分别进行干预,然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计算肝指数,观察肝组织脂肪变性及炎症活动度,并查血清学指标AL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HC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果与空白模型组相比,各剂量治疗组大鼠肝指数明显降低(P<0.05),血清ALT及TG、TCH、LDL-C也有显著降低(P<0.01~0.05),但HCL-C无明显变化(P>0.05)。各治疗组大鼠肝脏炎症活动度也显著改善(P<0.05),但量效关系不明显。结论导痰汤有明显防治NASH作用,作用机制与其能减轻脂类在肝脏的积聚,降低肝内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6.
补硒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补硒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脂肪肝的机制.方法 2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和补硒组,每组8只.补硒组在高脂饮食8周后给予亚硒酸钠灌胃干预,同时模型组和正常组分别给予等量的生活饮用水灌胃,13周末处死各组大鼠.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测定肝组织TC、TG、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的活性.结果 13周末时,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炎症活动度计分明显升高,肝组织TC、TG、MDA升高,而SOD、GSH-PX、TrxR降低.与模型组相比,补硒组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明显改善,肝组织TC、TG、MDA明显降低,SOD、GSH-PX、TrxR则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补硒能通过对抗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损伤,有效地治疗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清肝化痰活血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易善复组和清肝化痰活血方组(简称清肝组)。采用高脂饲料复制NASH模型大鼠;清肝组和易善复组在进食高脂饲料的同时分别予清肝化痰活血方药液和易善复混悬液进行灌胃;第12周时处死所有大鼠,留取血清和肠组织标本。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经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肠黏膜组织的病理学变化;RT-PCR法检测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ST、ALT、TNF-α的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 mRNA的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明显下降(P〈0.01);清肝组大鼠血清AST、ALT、TNF—α的含量较模型组降低(P〈0.05,P〈0.01),肠组织中的occludin mRNA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清肝化痰活血方具有改善和修复NASH大鼠肠黏膜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脂易消对实验性NASH大鼠肝组织LPmRNA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制备NASH大鼠模型。大鼠分低、中、高剂量脂易消治疗组、易善复胶囊阳性对照组、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酶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肝功能ALT、AST水平;肝组织常规HE染色,观察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活动程度;采用RT-PCR法检测大鼠肝脏中LP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脂易消各治疗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肝细胞炎症活动度皆有明显改善(P0.05);肝组织LP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P0.05);但与易善复组相比,各剂量治疗组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脂易消通过改善肝细胞炎症活动度,减轻肝组织损伤,同时降低肝组织LPmRNA表达水平,对高脂饮食诱发的NASH有治疗作用,其疗效与易善复相似。  相似文献   

9.
枳棋子水提取液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枳棋子水提取液对实验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治疗作用.方法:用高脂饲料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模型8周后,灌服枳棋子水提取液治疗2周,观察对模型大鼠肝脏病理脂肪变、炎症程度及血清ALT、AST、TNF-α、IL-8、FFA、胰岛素敏感性指标(ISI)和肝组织MDA、SOD的影响,并与凯西莱联合易善复治疗进行比较.结果:枳椇子能明显减轻模型大鼠肝脏炎症和脂肪变程度(P<0.01);降低血清ALT、AST、TNF-α、IL-8、FFA、肝组织MDA、SOD、提高ISI(P<0.01或P<0.05).除肝组织MDA、SOD外,其它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枳棋子水提取液对高脂饲料诱导的大鼠NASH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效果优于凯西莱联合易善复治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抗氧化、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等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褪黑素(MT)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形成和游离脂肪酸(FFA)的影响,探讨MT防治NAFLD的可能机制.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MT低、中、高剂量组(MT1、MT2和MT3组),每组10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和MT1、MT2及MT3组给予高脂饮食12周.MT各剂量组分别给予MT 2.5、5.0和10.0 mg·kg-1·d-1腹腔注射.12周末处死大鼠,进行肝脏病理学检查,检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及肝脏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FFA水平.结果:大鼠高脂饮食12周成功复制NAFLD模型.与模型组比,MT各剂量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模型组血清AL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TG低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大鼠肝匀浆TC、TG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T1组大鼠血清AL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MT1组和MT2组血清T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MT1组肝匀浆TC及MT1组、MT2组与MT3组T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T3组肝匀浆TC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大鼠血清FF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MT各剂量组血清FFA均降低(P<0.05~P<0.01).模型组大鼠肝匀浆FF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T2、MT3组肝匀浆FFA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MT对NAFLD的形成有明显防治作用,且与剂量呈正相关,可能与MT降低FFA合成而改善氧化应激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等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pioglitazone,PIG)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疗效及对脂联素(adiponectin,APN)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的影响。方法160例NAS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PIG组)与对照组各80例,PIG组予PIG30mg/d、葡醛内酯0.3g/d口服,对照组仅予葡醛内酯0.3g/d口服,疗程6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并观察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 transferase,γ-GT)、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ds,FFA)、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IRI)、肝/脾CT值、APN、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变化。结果①3月末时PIG治疗组BMI、ALT、T-GT、TC、TG、FF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餐后2h血糖(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two hours,P2hBS)、糖化血红蛋白(glyeosylated hemoglobin A1 c,HbA1 c)、TNF-α、CRP、Homa-IR下降,APN、肝/脾CT值升高,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其中ALT、γ-GT、TNF-α、CRP、Homa-IR较同期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②6月末PIG治疗组ALT、γ-GT、TC、TG、FFA、LDDC、P2hBS、HbA1C、TNF-α、CRP、HomaIR进一步下降,APN、肝/脾CT值进一步升高,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与同期对照组相比,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③PIG组的总有效率3月末为42.5%,6月末为88.75%,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在安全性上无明显差异。结论PIG可有效降低NASH患者的ALT、γ-GT、TC、TG、FFA、LDL-C、P2hBS和TNF-α、CRP水平,升高APN,改善肝脏炎症和IR,是治疗NASH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用长期脂肪乳剂灌胃的方法建立大鼠高脂血症动物模型,探讨长期脂肪乳剂灌胃可否诱发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观察其肝脏病理学改变,探讨复方丹参合剂(DSC)对长期脂肪乳剂灌胃造成的大鼠高脂血症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是否有防治作用.方法 取清洁级3 m龄未交配SD大鼠27只,随机分成3组,1组为普通饲料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蒸馏水5 ml/kg·d灌胃共20周),2组为脂肪乳剂组(脂肪乳剂5 ml/kg·d灌胃连续20周),3组DSC组(上午脂肪乳剂灌胃5 ml/kg·d,下午予DSC 5.0g生药/kg·d灌胃,连续20周).实验结束时剪鼠尾采未梢血测血糖(BG),大鼠心脏取血处死,分离血清测定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力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HDL-c)含量;肝组织称乖,石蜡包埋制片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与普通饲料组相比,脂肪乳剂组大鼠BG、TC、LDL-c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均明显升高(P<0.01),HDL-c降低(P<0.01),TG无明显差异;脂肪乳剂组大鼠肝湿重和盯指数升高(P<0.01),血清ALT、AST明显升高(P<0.01),肝脏切片出现肝细胞脂肪变、水样变及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表现:与脂肪乳剂组比较.大鼠DSC组BG、AI降低(P<0.01),但还没达到正常组的水平,HDL-c明显升高(P<0.01),肝湿重和肝指数、ALT、AST降低(P<0.05),但还没达到普通饲料组水平,肝脏切片显示肝细胞脂肪变、水样变及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表现均有所减轻.结论 脂肪乳剂长期灌胃可引起大鼠出现TC升高、HDL-c降低为特征的脂质代谢紊乱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复方丹参合剂可提高长期脂肪乳剂灌胃的大鼠血清HDL-c,对长期脂肪乳剂灌胃引起的非洒精性脂肪肝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胆宁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琥珀酸脱氢酶(SDH)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的方式复制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同时给予胆宁片、多烯磷脂酰胆碱、绞股蓝总甙片进行治疗,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形体学的变化,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低密度脂蛋白(HDL-C、LDL-C)的动态变化,应用分光光度计法观察大鼠肝脏SDH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脏体积及重量均增大,病理切片见细胞质内存在大小不一脂肪空泡,细胞核受到不同程度挤压,部分细胞出现坏死,TG、TC均明显升高,HDL-C下降,SDH含量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胆宁片能显著减轻肝脏脂肪变性(P0.05),SHD含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胆宁片可以提高NAFLD大鼠肝脏SDH含量,从而达到治疗NAFLD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脂肪因子瘦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脂联素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及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标准大鼠30只;对照组10只,模型组20只,分别于8周末,12周末时检测所有动物体重,肝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常规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和肝组织匀浆中瘦素,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结果模型组8周时呈现单纯性脂肪肝,12周时伴有肝细胞气球样变,小叶内混合性炎症细胞浸润以及散在点状坏死,表现为典型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血清中瘦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8周,12周时统计学显示显著性升高,(P〈0.05)。12周时TNF-α在肝脏组织匀浆中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中脂联素在血清水平与对照组相比,8周时有统计学差异(P〈0.05),12周有所下降,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瘦素、TNF-α和脂联素在非酒精性脂肪肝血清及肝脏内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时更明显,提示它们可能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大黄( rhubarb rhizomes,Rhub)提取物治疗高糖-高脂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Sprague-Dawley大鼠,雌雄各半,除空白对照组食用标准饲料和饮用蒸馏水外,其余动物随机喂饲富含高脂肪(25%)饲料和高蔗糖(10%)饮水,造模8周;然后将NAFL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水飞蓟宾(Silybin,Sily)0.15 mg/kg组以及Rhub 2.0g和1.0g/kg两个剂量组;分别 灌胃给药或蒸馏水,每天1次,连续4周;禁食24h后,处死大鼠,并收集血清,测定大鼠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血糖(FB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游离脂肪酸(FFA)、脂联素(AD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碱酯酶(Ch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合酶(NOS)和一氧化氮(NO),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肝指数;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NAFLD大鼠TC、TG、LDL-C、FFA、MDA、FBG和Fins含量升高,HDL-C、NO和脂联素含量下降,AST、ALT、ChE活性升高,NOS和SOD活性降低,ISI减弱,肝指数升高并呈脂肪肝组织病理改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Rhub 2.0g及1.0g/kg以及Silybin 0.15mg/kg处理NAFLD大鼠后,能不同程度地降低NAFLD大鼠TC、TG、LDL-C、FFA、MDA、FBG、Fins含量和AST、ALT、ChE活性,升高HDL-C、NO和ADP含量,增强ISI,肝指数下降并改善脂肪肝组织病理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Rhub和Silybin对抗NAFLD大鼠IR、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纠正高胰岛素血症,改善血糖-脂代谢紊乱,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和肝细胞损伤,降低肝细胞膜漏出的氨基转移酶和ChE活性,改善肝内血管内皮功能,以及不同程度地改善脂肪肝组织的病理改变,是Rhub拮抗NAFLD的部分作用机制.Rhub以上效应显示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6.
周文丽 《医学研究杂志》2018,47(9):144-146,62
目的 研究甘草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低、中、高剂量甘草酸治疗组(60、120、180mg/kg),以高脂饮食喂养16周构建大鼠NASH模型,于造模第7周起进行不同剂量甘草酸治疗10周,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并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进行检测。结果 高脂饮食诱导的NASH大鼠模型中,肝组织可见肝细胞脂肪病变,血清中TC、TG、LDL-C、AST、ALT及MDA明显升高,HDL-C、SOD及GSH显著降低;而经过中、高剂量甘草酸治疗后发现,肝细胞脂肪病变程度降低,血清中TC、TG、LDL-C、AST、ALT及MDA明显降低,HDL-C、SOD及GSH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草酸能够经过抑制氧化应激损伤、改变血脂水平来改善NASH大鼠肝功能及抑制肝脏病变程度,对NASH治疗具有潜在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目的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模型。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5)和模型组(n=15)。两组动物均给以普通饲料,模型组每天ig高脂、高糖、高蛋白乳剂,剂量递增。实验持续6周后,检测血清ALT、AST、TC、TG、HDL-C、LDL-C及肝脏TC、TG,并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C、HDL-C、LDL-C及肝脏TC、TG均显著增高;病理组织学检查提示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呈现弥漫性脂肪变性伴肝小叶炎症坏死。结论利用改良乳剂灌胃的方法,成功复制出大鼠NASH模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与胰岛素、瘦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对符合NASH诊断的23例患儿,符合单纯性肥胖诊断的17例儿童及20例正常儿童分别检测血谷丙转氨酶、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胰岛素、瘦素,比较它们的水平并分析谷丙转氨酶与各指标的关系。结果:NASH组患儿血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胰岛素、瘦素水平高于单纯肥胖组和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谷丙转氨酶与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胰岛素、瘦素和HOMA-R各指标间存在正相关(r=0.407,r=0.32,r=0.338,r=0.384,r=0.524;P〈0.01,P〈0.05,P〈0.05,P〈0.05,P〈0.01)。结论:NASH患儿存在着血脂升高、高胰岛素和高瘦素血症,瘦素抵抗与胰岛素抵抗单独或共同构成NASH的发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肝酶检测意义及与血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酶在儿童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检测意义及与血脂、体格测量指标的关系。方法:对79例肥胖儿童(伴有非酒精性脂肪肝58例和无非酒精性脂肪肝21例)和93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体格检查;检测血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肥胖儿童行肝脏超声检查。结果:79例肥胖儿童体重、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AIT、TC、TG、LDL高于对照组,HDL低于对照组(P〈0.05);非酒精性脂肪肝组ALT、AST、ALT/AST〉I的发生率、TG、体重、BMI、腰围高于无非酒精性脂肪肝组(P〈0.05或P〈0.01);经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ALT、TG、BMI与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联。结论:ALT、AST的升高是预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敏感指标;TG、肥胖程度和腹型肥胖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ALT、TG、BMI的升高可能是肥胖儿童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