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媒体自杀报道对象对大学生自杀态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研究针对当前媒体对自杀新闻报道比较混乱的社会现象,考察明星与大学生自杀新闻报道对大学生对自杀事件态度的影响。方法158名大学生(明星组50名,大学生组53名,对照组54名)阅读明星自杀报道、大学生自杀报道和不阅读任何报道,再针对报道中的自杀事件进行态度测评(对照组只进行态度测评)。结果大学生对三类自杀事件的总体态度有显著差异(F(2,157)=7.49,P=0.001),较为接纳明星自杀事件,排斥大学生自杀事件,一般态度则在两者之间;其中对自杀行为的态度有显著差异(F(2,157)=15.47,P=0.000),对不同身份自杀者的态度有差异显著(F(2,157)=10.00,P=0.000),均为最接纳明星,最排斥大学生,而对自杀者亲属的态度则差异不显著(F(2,157)=0.03,P=0.968)。结论报道对象的特殊身份会影响大学生自杀态度,大学生在媒体信息的影响下对不同自杀主体的自杀事件态度存在偏差,以此警醒相关媒体慎重或正确报道自杀事件,改善当今社会对与自杀现象的不适宜的态度,以正确引导舆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医学生的自杀意念与孤独感的现状,探讨自杀意念与孤独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830名医学院校大二学生,利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中第25题“是否有轻生想法”与孤独量表(UCLA)调查其自杀意念与孤独感程度.结果 医学生的自杀意念发生率为4.6%.所属专业间的自杀意念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936,P<0.05);非独生子女的自杀意念发生率高于独生子女(x2=7.764,P<0.01).有自杀意念的医学生比无自杀意念的医学生有更高的孤独感,其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 =4.005,P<0.001).结论 医学生的自杀意念与孤独感相关.医学院校应重视学生孤独感等心理健康问题,通过降低孤独感水平扼制学生自杀意念与自杀行为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随着抑郁严重程度的变化,抑郁障碍患者功能失调性态度和认知偏差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DAS)、认知偏差问卷(CBQ)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对122例抑郁障碍患者于入组时(基线)、8周末的两个时点进行评定,采用DAS、CBQ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51名正常对照进行评定。结果:(1)基线时抑郁障碍组DAS总分(158.2±34.6)和CBQ评分(5.19±3.7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DAS总分:119.3±23.4,CBQ评分:1.69±1.83)(t=8.559、8.208,P均为0.000);(2)基线、8周末病例组自身比较,HRSD评分降至中位数7.0,DAS总分由158.2±34.6降至143.3±29.3(t=3.611,P=0.000),CBQ评分由中位数5.0降至3.0(z=4.670,P=0.000);(3)8周末,抑郁障碍完全恢复组的DAS总分(131.1±25.7)、CBQ评分(中位数为3.0)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2.397,P=0.018;z=3.990,P=0.000)。结论:抑郁障碍患者的功能失调性态度和认知偏差既随抑郁症状的变化而变化,又有一定的稳定特质性,具有状态-特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杀态度、自杀意念的关系,为自杀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长沙某本科院校大学生430名,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自杀态度问卷、自杀意念问卷评估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自杀态度、自杀意念。结果:1大学生在自杀意念问卷的绝望、睡眠、乐观(t=2.128,-2.564,3.151;P0.05)上性别差异显著,在自杀意念总分上年级差异显著(F=3.007,P0.05);2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高低分组在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对自杀者的态度、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绝望、睡眠、乐观、自杀意念总分上差异显著,且前者与后者相关显著。结论:父母更多使用积极的教养方式,较少使用消极的教养方式,有助于降低大学生自杀风险。  相似文献   

5.
197名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方法:运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197名大学生施测,半年后进行追踪调查。结果:(1)197名大学生的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的性别差异不显著。大一学生的时间价值感和时间效能感均高于大二、大三和大四学生(3.9±0.5/3.3±0.6、3.2±0.6、3.4±0.6,P〈0.001;3.5±0.4/3.3±0.5、3.1±0.4、3.3±0.4,P=0.010,0.000,0.004)。(2)权威型教养方式下大学生的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与时间效能感得分均高于专制型和忽视型(3.6±0.6/3.3±0.6、3.3±0.6,P=0.015,0.018;3.2±0.4/3.1±0.3、3.0±0.4,P=0.026,0.000;3.4±0.5/3.2±0.4、3.2±0.5,P=0.022,0.005)。(3)父母教养方式的接受-参与性对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32、0.33、0.36),严厉-监督性对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有正向预测作用(β=0.22、0.14)。(4)专制型教养大学生的时间监控观和忽视型教养大学生的时间效能感得分在半年里均显著降低(3.3±0.3/3.1±0.3、3.5±0.5/3.2±0.4,P=0.007,0.001)。结论:接受-参与性和严厉-监督性对大学生时间管理的水平与稳定性有积极影响,前者的作用相对较大。权威型教养的大学生时间管理优于专制型和忽视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父母教养行为在儿童2岁和7岁时的差异及其与儿童抑制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实验室观察法对56名儿童2岁时的抑制性进行评价,用问卷法对父母在儿童2岁和7岁时的教养行为分别进行测量。结果:(1)儿童2岁时母亲的情感表达控制和惩罚评分都低于父亲(2.9±0.7/3.4±0.8,t=-4.47,P=0.000;2.8±0.6/3.1±0.8,t=-2.31,P=0.020),7岁时母亲的惩罚高于父亲(3.3±0.6/3.0±0.8,t=2.17,P=0.030)。(2)7岁时测量得到的母亲的担忧(3.7±0.8/4.4±0.7)、接纳(4.7±0.5/4.9±0.5)评分较2岁下降,惩罚评分增加(3.3±0.6/2.8±0.6)且有统计学意义(F(1,53)=10.98,F(1,53)=6.89,F(1,53)=20.58,P〈0.01),7岁时父亲的担忧评分较2岁时也下降(3.7±0.8/3.9±0.6,F=5.63(1,53),P〈0.01)。(3)两次测量中,母亲对三种抑制类型儿童情感表达的控制都存在显著差异(F(2,53)=2.96,P=0.050)。(4)测量与抑制性对母亲的拒绝和排除限制的鼓励独立存在交互作用(F(2,53)=3.39,F(2,53)=4.20,P〈0.05)。结论:父亲的教养行为比较稳定,母亲的教养行为变化较多且母亲的拒绝和鼓励独立方面与儿童的抑制性有更多的关联,母亲对抑制型儿童的教养表现出较多消极的行为和行为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芜湖市大学生自杀意念人口学特点及其与死亡态度的相关性,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和自杀预防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芜湖两所高校分层整群抽取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SIOS)及死亡态度描绘量表(DAP—R)为测量工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950名被调查对象中,自杀意念平均分为(10.61±2.43)分,自杀意念发生率为27.1%,且在是否独生子女(χ2=5.957,P=0.015)特征上有统计学差异;大学生自杀意念得分在不同生源所在地及是否独生子女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死亡态度平均得分为(2.61±0.51)分;自然接受维度得分(3.58±0.80)较高,大学生有自杀意念者死亡恐惧、趋近接受、逃离接受维度和死亡态度总分均明显高于无自杀意念者(P0.05);绝望因子与死亡恐惧(r=0.216)及死亡逃避(r=0.098)维度呈正相关,乐观因子与趋近接受(r=-0.132)及逃避接受(r=-0.155)维度呈负相关。结论:芜湖市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自杀意念与死亡态度呈低度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团体心理干预对大学生挫折应对时产生的自杀意念甚至自杀行为的影响,培养积极的生命价值观念。方法随机选取20名有过自杀意念的大学生实施8次团体心理干预;采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进行干预前后评估;采用访谈法对干预效果进行深入验证。结果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绝望因子(t=2.35,P〈0.05)、乐观因子(t=2.96,P〈0.01)和总分(t=2.87,P〈0.01)在干预前显著低于干预后,睡眠因子和掩饰因子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针对性地开展团体心理干预训练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应对挫折和逆境的心理素质,改善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及自杀行为,为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生命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描述大学生自杀意念的流行病学特征,初步分析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方法整群随机抽取2所高校,采用问卷法调查大学生867名。结果①大学生自杀意念的流行率为12.9%;②女生(χ^2=16.267,P〈0.01)、新生和毕业生(χ^2=23.670,P〈0.001)、医科生(χ^2=25.050,P〈0.001)、独生子女(χ^2=4.988,P〈0.05)、单亲家庭(χ^2=205.883,P〈0.001)及农村学生(χ^2=21.609,P〈0.001)自杀意念流行率较高,并存在显著性差异;③经过Log 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及家庭结构对自杀意念的产生有重要影响。结论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和毕业生教育,重点关注女生、医科生、单亲家庭及农村学生,多渠道的心理疏导及良好的家庭和校园环境有利于减少大学生自杀意念。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预防大学生因生活事件自杀提供数据与依据。方法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唐山市4所高校45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大学生自杀态度总体保持中立或矛盾态度 性别、城乡比较无显著差异 专业、是否独生子女比较在安乐死态度上有显著差异。②对大学生产生较大影响的生活事件是学习压力、健康适应及人际关系等。③大学生对自杀行为性质的态度与人际关系呈非常显著相关,与生活事件总分、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其它事件呈显著相关 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与受惩罚呈显著相关。结论大学生自杀态度与生活事件相关。  相似文献   

11.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行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发生率及特征。方法 :通过自编自杀行为调查表对 177例连续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行为进行研究。结果 :自杀意念发生率为 47 46% (84例 ) ,已往出现过且目前也存在自杀意念者为 3 0 95 % ,仅目前存在或仅既往出现者分别为 2 6 19%和42 86% ;自杀意念短暂出现者为 9 2 9% ,持续一周者为 5 0 0 0 % ,持续两周以上者为 10 71% ;自杀意念严重者为 3 1 67% ;11 91%有自杀意念的患者对自杀意念能控制 ,9 5 2 %的患者不能控制 ,78 5 7%的患者表示不确定。自杀未遂的发生率为 15 82 % (2 8例 ) ,其中 1次者占 64 2 8% ,2次者占 17 86% ,3次及 3次以上者占 17 86%。 77 78%自杀未遂发生在发病期 ;自杀方式多为服用精神科药物 (4 4 44 % ) ;发生地点多在家中 (86 67% ) ;实施自杀未遂行为前 ,71 11%患者明确表达或暗示过其自杀意图 ;60 %患者未作过准备 ,准备不充分者为 3 7 78% ,仅 2 2 2 %的患者有充分准备 ;15 5 6%患者留有遗言。结论 :自杀意念是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 ,临床工作中应提高警惕 ,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12.
13.
山东省自杀死亡率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目的: 调查山东省自杀死亡率、自杀原因和自杀方式。方法: 在全省范围内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84676 人, 对样本人群中1989年~1994年间自杀死亡者进行线索和逐户调查。结果: 调查人群6年中共自杀死亡66人, 全人口年平均自杀死亡率为13.35/10万, ≥15岁人群年平均自杀死亡率为16.66/10万。农村自杀死亡率高于城市。主要自杀诱因为家庭纠纷(45.45% )和精神疾病(24.24% ),主要自杀方式为服毒(66.67% )和自缢(19.70% )。结论: 山东省自杀死亡率与国内资料一致, 与国外资料相比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4.
综合干预对农村自杀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农村自杀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 :实施综合性农村自杀干预措施 ,使用相同的调查工具和调查流程 ,对 1989年与 1999年同一样本人群自杀率及其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及评估。结果 :1989年与 1999年滕州市某镇自杀率分别为 48 5 6/ 10万和 5 98/ 10万。自杀未遂分别为 10 4 0 6/ 10万和 46 67/ 10万 ,差异显著 (χ2 =40 70及 χ2 =15 4 0 8,P均 <0 0 0 1)。综合干预后家庭矛盾导致的自杀显著下降 ,相对精神病性的自杀率明显上升。结论 :农村自杀综合干预措施效果明显 ,自杀重点人群得到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内隐、外显自杀态度与抑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抑郁对大学生内隐、外显自杀态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筛选出抑郁组和正常组,进行内隐、外显自杀态度的测验,对两者及其关系进行对比。结果①抑郁组与正常组的大学生内隐自杀态度无差异性(t=0.37,P0.05);外显自杀态度有统计学意义(t=2.27,P0.05),且整体呈现中立或矛盾的态度;②内隐与外显自杀态度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r=-0.15,P0.05;r=0.07,P0.05)。结论①抑郁因素只调节大学生的外显自杀态度,对内隐自杀态度无影响;②内隐、外显自杀态度显著不相关,呈"分离"状,即自杀态度以内隐、外显两个独立的系统共存。  相似文献   

16.
有无精神障碍自杀未遂者自杀强度和生活满意度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对有、无精神障碍自杀未遂者自杀强度及生活满意度进行比较。方法:对急诊室救治的自杀未遂者,由精神科医生使用调查表进行询问并做出精神障碍诊断,按有、无精神障碍分组,比较自杀强度和生活满意度。结果:调查自杀未遂者120例,有精神障碍39例,占32.5%。与无精神障碍自杀未遂组比较,有精神障碍组自杀强度高、生活满意度低;两组自杀未遂者均认为自杀当时的生活满意度最低,而离自杀行为的时间越远生活满意度越高。结论:有精神障碍的自杀未遂者自杀强度高、生活满意度低,这或许是精神病人出现较多自杀行为或有较高自杀死亡率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自杀未遂者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了解自杀未遂者一年之后自杀死亡、自杀未遂与自杀意念发生的情况,一年内生活事件发生的情况以及随访时的情绪状态,探讨自杀意念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60例自杀未遂者在一年后进行随访调查,使用生活事件量表、抑郁焦虑自评量表评定一年内生活事件发生的情况以及随访当时焦虑、抑郁的情况。结果:60例随访自杀未遂者无一例发生自杀死亡的情况,有4例发生(6.67%)自杀未遂行为,在随访调查时仍有自杀意念者有11例(18.3%)。60例随访自杀未遂者的焦虑分、抑郁分和生活事件紧张总值分均明显下降,有自杀意念组的各量表分高于无自杀意念组。结论:自杀未遂者一年后的自杀未遂发生率和自杀意念发生率是较高的,与年龄、躯体疾病、生活事件和焦虑抑郁情绪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自杀死亡者生前扭力(不协调压力)体验,验证自杀的"压力不协调理论".方法:对155个(91个男性,64个女性)年龄15~34岁之间的自杀案例进行深入调查,访谈对象为自杀者的亲人和朋友,将收集的背景材料及自杀事件写成故事,并由独立审阅人依据4种扭力类型对每一故事进行分析(各项目赋值:0= 无, 1= 微弱, 2= 较强, 3= 强烈).结果:全部的自杀死亡者在实施自杀前均体验过至少一种扭力.4种扭力体验由强到弱依次为应对扭力(100%)、愿望扭力(81%)、相对剥夺扭力(72%)和价值观扭力(45%).男性的应对扭力得分及失去金钱或投资失败因素得分高于女性[(8.85±3.64 )vs.(7.72±3.77),(0.35±0.92)vs.(0.09±0.52);均P<0.05],而传统与现代妇女地位、宗教信仰与无神论因素得分低于女性[(0.08±0.37)vs.(0.53±0.97),(0.00±0.00)vs.(0.06±0.30);P<0.001或0.05].价值观扭力与年龄呈正相关(r= 0.16, P=0.048),而愿望扭力与年龄呈负相关(r= -0.30,P<0.001).结论:不协调压力普遍存在于自杀者中,危机干预和自杀预防工作应从降低扭力的心理咨询、辅导和治疗开始.  相似文献   

19.
Suicide Prevention in Older Adul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lder adults have high rates of suicid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worldwide; rates vary markedly by gender, race, and ethnicity. Ceropsychology practice guidelines (e.g.,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 2004 ) indicate the need for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practices specific to older adults, as the phenomenology of mental disorders and psychotherapeutic change processes may shift across the lifespan. Inadequacies in the available knowledge base and in th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clinicians have slowed progress in suicide research and hin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a healthcare workforce that is deeply dedicated to suicide prevention. Inadequate knowledge stems from inattention to demographic differences, definitional imprecision and conceptual conflation, lack of research focus on older adults, and the exclusion of at-risk patients from clinical trials. The near absence of rigorous training and education in suicidology among clinical psychologists amplifies these problems. This article also reviews the empirical literature on suicide risk, noting in particular the roles of mood disorders, suicidal ideation and behavior, adjustment to life events, lack of social integration, personality traits, and access to lethal means. Suggestions are offered for improving risk assessment, the treatment of at-risk patien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evention programs. Implications for training and education in clinical psychology are briefly discussed,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offered.  相似文献   

20.
大学新生自杀观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7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自杀观念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学生心理保健提供依据。方法:对6248名大学一年级新生的心理档案进行了分析,并采用SCL-90,16PF,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量表,防御和应对方式测定;结果:发现有自杀观念者占8.0%,经常吸烟、喝酒者的自杀观念出现率远高于不经常吸烟、喝酒者,对专业不满意或无所谓的学生自杀观念的出现率远高于对专业满意者。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自杀观念的因素有人格因素的乐群性(A)、聪慧性(B)、恃强性(E)、忧虑性(O)、适应与焦虑(X1)二元人格因素,生活事件的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社会支持的社会支持总分,防御方式的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掩饰因子和应对方式的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