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3例狼疮肾炎患者肾组织内乙型肝炎病毒抗原及DNA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狼疮肾炎(lupusnephritis,LN)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文献报道LN肾穿刺组织HBAg的检出率为48%~63.8%[1,2]。我们对43例LN肾穿刺材料应用原位分子杂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其观标记技术,部分病例辅以Southem印迹杂交,探讨LN肾组织HBAg及HBVDNA的阳性情况及其意义。一、材料和方法1.病例选择:43例LN肾穿刺组织标本选自1994~1996年间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山医院、儿科医院和上海八五医院肾内科住院病例。选用同时期血清及肾组织HBV感染标志物附性的30例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炎25例,局灶节段性肾炎3例,…  相似文献   

2.
3.
胆管癌组织中肝炎病毒抗原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管癌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对20例胆管癌病人用酶免疫法检测血清抗-HBe、抗-HBc和抗-HCV,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清HBeAg、抗-HBs和HBeAg,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胆管癌和肝组织中HBeAg和CP10,用PAP法检测HBeAg。结果:20例胆管癌病人血清HBsAg、抗-HBe和抗-HBc的阳性率分别为45%、25%、35%和40%,HBV总的感染率为75%,血清抗-HCV阳性率为5%。癌组织中HBsAg和CP10的阳性率分别为55%和50%,而肝组织中二者的阳性率高达83.3%。结论:胆管癌可能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密切关系,而且大多伴有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IgA肾病(IgAN)肾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抗原(HBAg)阳性和阴性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收集经免疫组化检测证实的肾组织HBV抗原阳性组26例和阴性组59例IgAN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及随访资料。结果与阴性组相比,阳性组肾病综合征者多见,血红蛋白、血IgA水平和肌酐清除率显著下降,免疫荧光以IgA+IgG+IgM型者多见,肾组织病理损害以Ⅳ级为多,肾小球硬化、肾小管病变、间质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均显著严重。两组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改变及预后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阳性组临床病理改变更严重、预后更差。结论两组是性质相差较大的病变,对阳性组进行抗病毒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15例报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乙肝病毒感染导致的肾损害是肾小球肾炎的一种 ,随着肾活检的广泛开展 ,临床报道的病例不断增多 ,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 15例乙肝相关性肾炎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15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 ,其中男 12例 ,女 3例 ;年龄 18岁~ 38岁 ,平均 2 6岁。乙肝病程 1年~ 10年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相关因素。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用Logistic回归对86例HBV-GN患者及135例非HBV-GN慢性HBV感染者进行比较。 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BV-GN与男性(OR 2.79,95%CI 1.48~5.25,P = 0.001)、HBeAg阳性(OR 2.60,95%CI 1.49~4.53,P = 0.001)、HBV复制(OR 3.63,95%CI 1.80~7.33,P < 0.01)、肝硬化(OR 4.58,95%CI 1.41~14.91,P = 0.011)及谷丙转氨酶(ALT)升高(OR 2.53,95%CI 1.42~4.51,P = 0.002)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BV-GN与男性(OR 2.21,95%CI 1.12~4.33,P = 0.022)、HBV复制(OR 2.77,95%CI 1.28~5.97,P = 0.01)、肝硬化(OR 4.55,95%CI 1.29~16.10,P = 0.019)及ALT升高(OR 1.96,95%CI 1.04~3.69,P = 0.037)相关。HBV-GN中,与IgA肾病型(HBV-IgAN)比较,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经典型HBV-GN(膜性肾病或膜增生性肾炎型)与男性(OR 5.24,95%CI 1.64~16.81,P = 0.005)、HBV复制(OR 8.02,95%CI 2.15~29.84,P = 0.002)及ALT升高(OR 3.10,95%CI 1.00~9.67,P = 0.051)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仅与男性(OR 6.51,95%CI 1.76~24.11,P = 0.005)及HBV复制(OR 7.22,95%CI 1.68~30.97,P = 0.008)相关。结论 男性、HBV复制、肝硬化及ALT升高都可能是HBV-GN的易患因素。与HBV-IgAN比较,经典型HBV-GN与病毒复制及男性更相关,两者可能有不同的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高发区,普通人群中HBV携带率高达10%~15%,自Combes等1971年首次报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肾病以来,乙型肝炎病毒相关的肾病已成为我国常见的继发性。肾病之一。由于HBV感染确切人数不详,HBV感染后肾炎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故其发病率仍不确切。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发病机制及诊断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Glomemlonephritis,HBV-GN)是我国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因之一.HBV-GN是指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引起的肾小球肾炎,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病毒、被感染者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了致病过程,随着研究的深入其诊断标准亦争议颇多.本文就其町能的发病机制及诊断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Notch1受体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分布特点,探讨其与肾组织病理及临床表现的相关性。 方法 以2008年至2010年经肾活检确诊的HBV-GN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HBV-GN肾组织中Notch1受体的分布特征;免疫荧光双标观察Notch1受体与HBsAg的分布关系;分析其与病理类型、肾小球病变、肾小管病变及临床指标的关系。 结果 Notch1受体主要分布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及间质区域,呈棕红色颗粒状,肾小球内也有少量表达。HBV-GN组患者肾组织Notch1受体阳性积分显著高于血清HBsAg阳性或阴性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及正常肾组织对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组和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组Notch1受体阳性积分较高,但各病理类型组间Notch1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otch1受体分布与HBsAg分布一致,其强度与肾间质纤维化(r = 0.473,P = 0.001)、小管萎缩(r = 0.690,P = 0.000)、炎细胞浸润(r = 0.616,P = 0.000)等肾小管间质病变呈正相关;患者肾功能与Notch1受体阳性积分呈负相关(r = -0.393,P = 0.006)。 结论 HBV-GN患者肾组织Notch1受体的表达增强,主要分布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及间质,与HBsAg分布一致;其表达水平与肾间质病变和肾功能变化相关。Notch1受体表达异常可能参与了HBV-GN的肾脏病理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中的作用。方法:对227例HBV-GN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将其分为高尿酸血症组(A组)及血尿酸正常组(B组),比较两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血尿酸水平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高尿酸血症组高血压发生率为29.58%(21/71),明显高于尿酸正常组17.95%(28/156),P〈0.05。A组eGFR〈60ml/min者发生率达32.39%(23/71),明显高于B组(9.61%,P〈0.01)。A组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1)。A组的膜性肾病(MN)发生率低于B组(P〈0.05),而增生硬化性肾炎(SGN)明显高于B组(P〈0.01)。高尿酸血症组肾小球硬化≥50%、新月体形成、系膜中度增生和肾小管间质中度病变重比例明显高于尿酸正常组(P〈0.05)。MN与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两个亚组中高尿酸血症患者eGFR〈60ml/min者发生率明显高于其血尿酸正常者(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会促进HBV-GN高血压的发生、加重肾小管间质损害,是影响HBV-GN进展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建立流式细胞分析术对精子细胞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定性、定量检测的诊断方法。方法收集62例乙型肝炎患者精液标本,制备成精子细胞单细胞悬液,用荧光标记的小鼠抗HBcAg单克隆抗体与标本细胞充分反应后,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术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并制定诊断标准。结果该方法对乙型肝炎患者精子细胞HBcAg定性阳性检出率即敏感度为96.77%,对10例健康对照标本HBcAg定性阴性检出率即特异度为100%,阳性、阴性预测值均为100%,准确度97.22%。该方法精子细胞中HBcAg含量以精子细胞HBcAg指数(SHBcI)表示。乙型肝炎组和对照组SHBcI分别为(5.8777±8.9114)和(0.2800±0.15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病毒载量(HBV DNA≥106拷贝/ml)组SHBcI明显高于低病毒载量(HBV DNA106拷贝/ml)组;24例拉米夫定治疗者,治疗后SHBcI明显下降,分别为(8.49±5.13)和(4.18±3.17)。结论该方法能够对精子细胞HBcAg定性兼定量进行诊断,该方法建立对于预测乙型肝炎父婴传播以及阻断治疗都将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免疫组化染色法在诊断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的应用前景。方法:改良免疫组化染色法采用高温高压+XXIV型蛋白酶消化的抗原修复法,行一抗和二抗两步孵育法,其中二抗与酶标多聚体相连。病人肾组织标本同时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作对照。结果:(1)40例血清学HBsAg阳性患者的肾穿组织标本中,改良免疫组化染色法HBsAg阳性27例,阳性率为67.5%;HBcAg阳性7例(其中HbsAg同时阳性6例,HbsAg阴性1例),阳性率为17.5%;HbsAg、HBcAg同时阴性12例。免疫荧光染色法HBsAg阳性29例(72.5%);HBcAg阳性10例(25.0%,均同时呈HbsAg阳性);HbsAg、HBcAg同时阴性11例。(2)两种染色比较,HbsAg阳性率相近(改良组化67.5%VS荧光72.5%),其中同时阳性的有22例,同时阴性的5例,总一致率为67.5%(27/40),阳性一致率在改良免疫组化染色中为81.5%(22/27),在免疫荧光染色中为75.9%(22/29)。(3)10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患者中,改良免疫组化HbsAg染色阳性9例,免疫荧光染色阳性7例;血白蛋白〈30g/L而尿Pro定量未达到〉3.5g/24h的患者7例;6例病理呈膜性或/和膜增殖性肾炎(其中改良组化染色阳性5例,荧光染色阳性3例)。有2例行肝组织穿刺活检,病理显示肝脏病变。结论:改良免疫组化染色可提高HBV-GN的乙肝抗原检测率,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HBV-GN)简称乙肝相关性肾炎,是肾脏专科医生临床工作中较为熟悉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通常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后,出现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4.
1971年combers等首次报道了1例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后发生肾病的患者,此后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认为HBV感染与多种病理类型的肾小球肾炎有关。1989年我国在北京召开了有关该病的专题研讨会,对该病有了一个比较清楚和一致的认识,并将此病统一命名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即指血清HBV标记物阳性,患。肾小球肾炎并除外狼疮肾炎等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且在肾组织中找到HBV抗原的这样一类肾小球肾炎。HBV-GN是肝肾2个系统的疾病,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应用抗病毒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中西医结合、对症支持等。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71年Combes等报道首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该患者具有持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血症,肾活检及免疫荧光检查,在肾小球内发现HBsAg补体3(C3)和免疫球蛋白G(IgG)存积,光镜下为膜型肾病、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病理改变,认为HBsAg可能通过形成免疫复合物而引起肾小球肾炎,并称之为乙肝病毒免疫复合物性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epatitis B virus - 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HBV -GN)是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与免疫介导的炎症并存,导致其治疗棘手,当前HBV - GN在国内外都缺乏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案,目前的治疗方案主要有抗病毒、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其他治疗方法的基础,而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与否及其应用的疗程和剂量尚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分析高、低病毒载量状态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epatitis bvirus-associated glomenlonephritis,HBV-GN)临床、病理、肝肾功能、免疫及炎症区别,提高对HBV-GN的认识,为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20年12月我院行肾穿刺活检且诊断...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的国家,肾脏是除肝脏以外乙型肝炎病毒最常侵犯的器官,因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肾炎称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本病是除狼疮性肾炎之外较为常见的继发性肾炎。由于其发病率较高、治疗困难而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中医药为主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具有一定的疗效,现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是指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引起的肾小球肾炎,是我国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之一,多发于儿童及中青年人,男性多见。HBV-GN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病毒、宿主及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有关。近年来,关于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及其其他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本文将对此进行综述,以期对HBV-GN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