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腹泻是以大便性状异常这一特殊症状命名的一种疾病。一般认为,粪便量超过每天每平方米体表面积200mL以上即为腹泻。小儿腹泻病是我国儿科的常见疾病。临床上,根据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2类,以感染性为主。根据腹泻症状持续时间将腹泻病分为3型:①急性腹泻病。病程≤2周,如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病程一般在5~8d。②迁延性腹泻病。急性起病后,病程迁延〉2周,但≤2个月。⑥慢性腹泻病。腹泻经久不愈,病程迁延〉2个月,甚至多达数年或十余载。在小儿腹泻病中,急性腹泻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已明显减少。急性腹泻病主要是由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感染所引起,由于我国人民的营养和卫生状况有了显著改善,过去多由志贺菌属等引起的中毒性菌痢和中毒性消化不良已较少见。目前,小儿普遍流行的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肠炎,大多病情较轻,容易治疗,且有自愈倾向。而慢性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发病机制复杂,防治比较困难。除腹泻外,或多或少会影响患儿的营养吸收,重者影响生长发育;还会削弱小儿防御其他疾病的能力,预后欠佳,甚至引起死亡。以下将专题讨论小儿腹泻病的诊治问题,与同行商榷。[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目前广西各职业人群中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求医行为特征,为腹泻病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对抽中的社区和村屯所有常住居民约2万余人应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入户调查。[结果]发现腹泻病例248人,腹泻病两周发病率为1.21%。散居儿童人群中腹泻病发病率最高。腹泻病例中,27.42%的病例不做任何治疗,53.23%选择自行服药治疗,19.35%到各级医疗机构求医。[结论]低年龄、广泛人际交流性质职业的人群特征是腹泻病的危险因素。腹泻病例就诊率较低,其中散居儿童的求医强度较高,农民的求医强度较低。  相似文献   

3.
陈秀霞  周庆良 《中国保健》2005,13(18):47-48
目的评价金双歧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和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3年3月至2004年3月门诊216例小儿急性腹泻病和同一时间段30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使用金双歧治疗,观察其效果.结果金双歧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和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用药72h后大便次数均有明显减少,pc≤0.01,治疗急性腹泻病有效率96.3%,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有效率93.3%.结论金双歧是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和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有效的微生态制剂,无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感染性腹泻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多发性疾病,以夏秋季节最为常见,据统计我国每年有8.36亿人次患有此病,并有死亡病例报告.WHO把腹泻病的控制列为全球性战略.因此,腹泻病被视为重点防治疾病.近年来,我国对急性腹泻病治疗进行了大量研究,一些新研制的药物也不断被用于临床,并取得良好疗效.但是,有70%的感染性腹泻只要做好液体疗法便可自愈,一般不采用抗生素治疗.约占30%的重症患者(如霍乱、侵袭性细菌感染等)常要选用一种当地较有效的抗菌药物施治.根据有关文献报道,现对药物治疗急性感染性腹泻方面的进展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生素应用与婴幼儿慢性腹泻病的关系。方法于1997年4~10月,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1987年1月~1996年12月住院治疗的32例慢性腹泻患儿为病例组,分别以急性腹泻患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为对照组进行了1:4配比和成组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以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有效控制其他因素的混杂偏倚后,无论是以急性腹泻患儿为对照,还是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为对照,急性期无选择地使用抗生素都是慢性腹泻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5.61(OR95%CI1.15~27.36)和16.92(OR95%CI2.67~107.32),而且趋势x2分析发现,急性期所用抗生素种类越多,OR值越大。结论急性期无选择地使用抗生素是慢性腹泻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发病早期加强病原学诊断、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减少婴幼儿急性腹泻慢性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沙门氏菌引起腹泻病人的耐药情况,合理指导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06-2009年腹泻病监测点感染性腹泻病例中分离出的沙门氏菌进行药敏试验,并用WHONET5.4软件对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45株沙门氏菌对12种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所有菌株耐药集中在萘啶酸、氨苄西林、四环素这3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59.30%、50.40%和42.10%;对头孢西丁、头孢他定和头孢噻肟轻度耐药,耐药率分别为0.70%、2.10%和5.50%。145株沙门氏菌有48.20%为多重耐药,其中鼠伤寒沙门氏菌多重耐药率高。结论沙门氏菌对抗菌药物已产生多重耐药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控制该菌耐药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掌握医院就诊儿童急性腹泻病的病原菌 ,以便正确诊断治疗。 [方法 ]对 175 8例 15岁以下的急性腹泻儿童患者进行了常见肠道致病菌分离。 [结果 ]有 3 67例检出病原菌 ,检出率为 2 0 88%。其中志贺氏菌检出率较高( 19 5 7% )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 (EPEC)和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 (EIEC)检出率较低 ,分别为 0 74%和 0 5 1% ,仅检出 1株沙门氏菌。 [结论 ]本地区急性腹泻病原菌血清型别复杂、多样 ,在临床诊断治疗中 ,不可忽视病原学和血清学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监测感染性腹泻病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从而对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提出指导.方法 应用肠道病原菌常规分离鉴定、药敏试验技术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对416例儿童细菌性肠炎患儿的病原学、药敏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从883例急性感染性腹泻患儿粪便中共分离出致泻性病原菌416株.其中志贺菌属317株,检出率为35.9%;沙门菌属36株,检出率为4.1%;弧菌属30株,检出率为3.4%;气单胞菌属11株,检出率为1.2%;类志贺邻单胞菌属11株,检出率为1.2%;侵袭性大肠杆菌 11株,检出率为1.2%.临床疗效及药敏试验显示,头孢三嗪是治疗感染性腹泻病的高敏感性药物.结论 志贺菌为陕西地区主要的腹泻病原菌,占总菌株的76.2%;头孢三嗪为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病的临床有效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9.
益生菌对不同年龄组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人类的肠道中有超过400种的细菌定植,这些微生物之间相互保持着动态平衡,这对于保持肠道的正常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而抗生素的使用常常打破这一平衡,从而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出现,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腹泻,我们称之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AAD)。儿童的肠道和成人相比更加脆弱,使用抗生素后发生AAD的比例更高,有报道显示可达11%~40%[2]。  相似文献   

10.
杜雪飞  徐景英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2):4358-4359
[目的]分析从临床腹泻病人粪便中检出的一株O139霍乱弧菌的生物学特征、血清学性状、肠毒素、抗生素敏感性。[方法]采用中国CDC统一规定的检测方法及霍乱防治手册中的要求进行检测。[结果]该株O139霍乱弧菌生物学特征典型,血清学凝集效价达到1:1280,肠毒素检测为阳性,对大多数抗生素表现为敏感。[结论]我市存在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腹泻病例,须加强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