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肺开放策略治疗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重症ARDS患者采用压力控制通气模式,预设吸气压40~45 cmH2O,通气频率15~20次/min,吸呼比1.5~2:1,FiO2 80%~100%.外加呼气末正压(PEEP)25~30 cmH2O持续约1 min后,均在20 cmH2O时维持约15~30 min,同时降低吸气压达到潮气量稳定、动脉血气指标理想(PaCO2 PaO2>400 mmHg).肺完全开放后逐渐降低吸气压和PEEP到最佳水平,继续进行肺保护性通气.动态观察肺开放策略实施前后动脉血气指标、中心静脉压(CVP)和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结果 18例重症ARDS患者采用肺开放策略治疗,肺的顺应性明显提高,氧合功能障碍明显改善,有效率为83.3%.结论 肺开放策略治疗重症ARDS明显改善了患者的氧合功能,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安全有效地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肺保护和肺复张通气策略临床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肺保护性策略治疗,即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采用最佳呼吸末正压(PEEP)和小潮气量的保护性通气策略行机械通气;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再行肺复张性通气策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复张前后的氧合指数、动脉CO2分压以及气压伤的出现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肺复张后的氧合指数明显改善(P0.05),动脉CO2分压明显降低(P0.05),气压伤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肺保护和肺复张的通气策略联合治疗ARDS安全有效,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郑刚 《四川医学》2013,(3):358-360
目的对比研究高PEEP与SI两种不同肺复张策略(recruitment maneuvers,RM)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影响。方法选择29例ARDS机械通气的患者,其中高PEEP组16例,SI组13例,分别以高PEEP和SI的方式进行一次RM,观察动脉血气、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氧分压在复张后有显著升高,SI组复张1min后二氧化碳分压有显著增加,两组呼吸力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复张前后无显著性变化。两组都未发生明显的临床不良反应。结论高PEEP和SI组的效果相当,不良反应都较小,都可作为ARDS治疗手段灵活选择。  相似文献   

4.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ARDS病人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即低潮气量(6~8 ml/kg),观察患者上机前后的氧合指数改善情况、血气分析及呼吸机肺损伤(VALI)的发生率等。结果:50例病人氧合指数有所改善,均有CO2潴留及pH值降低(即高碳酸血症)、VALI发生率降低。结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ARDS能改善氧合,降低VAL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吴道静 《安徽医学》2012,33(10):1276-1278
目的比较肺开放式通气治疗与常规通气治疗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0例在治疗的SAP合并ARDS患者,按照通气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6例采用肺开放式通气治疗,对照组24例采取常规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段的动脉血气变化。结果①组内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治疗方式下通气治疗,PaO2,PaCO2和SaO2在治疗8、16、24、48 h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②组间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PaO2、SaO2和PaO2/FiO2在治疗后16、24 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在治疗48 h后PaO2,PaCO2,pH,SaO2,PaO2/FiO2等血气分析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肺开放通气治疗方式相对于非开放式通气治疗在短时间内更为有效。③在小潮气量、低PEEP水平维持下,逐步提高PEEP,VT和FiO2水平,观察组16例患者中12例首次肺开放通气即改善明显,3例患者2次开放通气有效,1例患者失败,操作过程中患者HR,MAP均较为稳定;另外,无气胸、纵膈气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肺开放通气治疗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呼吸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控制性肺膨胀(SI)对两种不同病因急性肺损伤(ALI/ARDS)患者的影响。方法:60例ALI/ARDS患者按病因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0例。组:肺部疾患导致AALI/ARDS。组:肺外疾患导致ALI/ARDS。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实行肺保护性通气,如指氧饱和度(SpO2)低于90%,予控制性肺膨胀治疗,于治疗前后监测潮气量(VT)、气道平台压(Pplat)、吸入峰值压(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呼吸系统顺应性(Crs)、气道阻力(R)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组和组比较,PaO2、SpO2的改善组明显优于组。在VT、Pplat、Ppeak、Pmean、R方面组明显优于组。结论:肺外源性的LI/ARDS对SI的反应优于肺内源性的ALI/ARDS。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控制性肺膨胀(SI)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家兔血流动力学和肺气体交换的影响。方法:利用肺泡灌洗法建立家兔ARDS模型,30只ARDS家兔随机分为SI组和非SI组。分别在通气前及通气后10min,30min,1h,2h,3h,4h监测血流动力学和肺气体交换的改变。结果:非SI组和SI组实施治疗后10min,30min,1h,2h的HR分别与基础相比,均显著加快;实施SI时HR、MAP、CVP与基础相比无变化。SI组与非SI组相应时间相比HR、MAP、CVP无明显差异。与非SI组相比,SI组2h,3h,4h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氧饱和度(SaO2)显著提高。结论:SI与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联合应用治疗ARDS明显提高PaO2和SaO2,但对血液循环无明显影响,是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8.
陆宇翔 《大家健康》2014,(1):103-103
目的:探讨肺开放/复张策略在ICU病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提高此类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命安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A组、B组、C组、D组患者分别采取控制性肺膨胀(SI)、高呼气末正压(PEEP)、叹息(sigh)法、俯卧位通气法实施肺复张治疗,观察并记录四组患者治疗后肺复张成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A组、B组、C组、D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实施不同肺复张方法进行治疗后,肺复张成功率分别为86.67%、80.00%、86.67%、93.33%,四组患者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师对ICU患者实施肺复张治疗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现有医疗条件进行综合判断,从而选择更为合适的肺开放/复张策略方法,提高患者肺开放/复张成功率,保障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肺复张法(RM)治疗肺内源性和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对氧合、呼吸力学参数及预后影响的差异。方法53例ARDS患者,依其病因分为肺内源性ARDS组(n=25)和肺外源性ARDS组(n=28)。采用持续气道正压(CPAP)40cmH2O,40s完成肺复张法。分别观察2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呼吸力学参数和预后指标,比较2组上述参数的差异。结果RM第1,2天后2h的氧合指数显著高于RM前,但2组间氧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呼吸力学改变及预后指标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RM可以显著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RM对肺内源性ARDS和肺外源性ARDS患者氧合、呼吸力学参数变化和预后影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肺开放对外科严重脓毒症引起的ARDS患者氧输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 目的 研究肺开放策略对外科严重脓毒症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氧输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30例外科严重脓毒症引起的ARDS患者,入院后均行早期目标治疗(EGDT),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小潮气量保护性肺通气治疗,治疗组采用小潮气量保护性肺通气结合肺开放治疗,采用脉搏指标剂连续心排量 ( PiCCo ) 监测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肺开放对患者呼吸力学及氧输送的影响。结果 (1)肺开放后患者气道峰压(PIP)、平台压(Pplat)下降,肺静态顺应性(Cst )升高,在1、2、4、6 h两组PIP、Pplat、Cst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患者氧输送在肺开放1、2、4 h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但肺开放结束6 h后,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结论 肺开放可以使外科严重脓毒症引起的ARDS患者肺泡复张,改善肺顺应性、增加氧输送,对外科严重脓毒症引起的ARDS患者行肺开放时间间隔不宜超过6 h。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模型犬实施压缩肺排肺泡液术(CLDF)及控制性肺膨张(SI)技术后,机体氧合及呼吸力学的改善情况.方法:12只纯种beagle犬随机分为两组,用油酸建立出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模型犬,一组实施控制性肺膨张,采用35 cmH2O~40 cmH2O压力,持续20s,另一组实施压缩肺排肺泡液术,采用15cmH2O~20 cmH2O压力,持续15s,两组在实施此技术后继续行机械通气.在实施前、中、后动态观察动脉血气、肺力学、血液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SI组血气的改善并不明显(P<0.05),压缩肺排肺泡液术组动脉血气的改变明显(P>0.05),对肺力学的影响,CLDF组肺力学明显降低(P<0.05),SI组下降不明显(P>0.05).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均不明显.结论:在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实施压缩肺排肺泡液术能成功排出肺泡水肿液,对动脉血气、肺力学的有明显改善,而控制性肺膨张技术的效果不明显.但两种措施在beagle犬ARDS模型上实施都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开放肺策略应用于心脏直视手术后急性肺损伤(ALI)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效果.方法 观察27例患者心脏直视手术后开放肺前后氧合指数(PaO2/FiO2)的变化,同时观察开放肺操作过程中平均血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及心脏指数(CI)的动态变化.结果 全组患者氧合指数得到显著改善(P <0.05),在开放肺操作过程中有暂时性的血流动力学变化,MAP及CI下降,CVP升高,这种变化主要与高的吸气压(Pi)关系密切.结论 开放肺策略应用于心脏直视手术后发生ALI或ARDS的患者能够显著改善肺部氧合;在开放肺实施过程中高的Pi可影响血流动力学稳定.开放肺治疗的效果受基础肺血管病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摘要 】 目的 探讨肺开放策略对外科严重脓毒症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 EVLWI)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外科严重脓毒症引起的ARDS患者,入院后均行早期目标治疗(early goal-directed therapy EGDT),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小潮气量保护性肺通气治疗,治疗组采用小潮气量保护性肺通气结合肺开放治疗(每6小时肺开放一次),其余治疗两组相同。记录患者的基础资料及观察肺开放对患者呼吸力学、氧合、血流动力学及EVLWI的变化,采用Evita XL监测呼吸力学,脉搏指标剂连续心排量(Pulse index continuous carciac output PiCCo) 热稀释法测定EVLWI,美国飞利浦多功能监护仪监测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1) 肺开放后患者气道峰压(PIP)、平台压(Pplat)下降,肺静态顺应性(Cst )升高,在肺开放后1h、2h、4h、6h两组PIP、Pplat、Cst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 实验后两组氧合(PO2/FiO2)均有升高趋势,EVLWI均有下降趋势,且在6h、12h、24h、48h同时间点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 心排血指数(CI)、中心静脉压(CVP)、胸内血容量指数(ITBV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在6h、12h、24h、48h同时间点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肺开放可以早期改善外科严重脓毒症引起的ARDS患者的肺顺应性、提高氧合、减少血管外肺水指数,且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肺保护通气下肺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与非肺源性ARDS的早期肺氧合功能和呼吸力学之间的差异?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09年8月南京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ARDS患者21例,其中肺源性ARDS患者10例,非肺源性ARDS患者11例?在肺保护性通气治疗下比较两者在肺氧合功能和呼吸力学之间的差异?结果:肺源性ARDS组和非肺源性ARDS组PaO2和PaO2/FiO2呈上升趋势,与0时间点呈显著性差异(P < 0.05);PIP?Pplat呈下降趋势,但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Cst同样随时间呈上升趋势,其中12?24?48 h与0时间点有显著性差异(P < 0.05);所有观测指标在肺源性ARDS组和非肺源性ARDS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肺保护通气下肺源性ARDS和非肺源性ARDS就肺氧合功能和呼吸力学方面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压力控制性肺膨胀(SI)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吸痰后肺复张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庆三峡医院急救ICU科2012年9月~2014年1月的ARDS患者40例,随机分为P0、P1、P2、P3、P4组,每组各8例,分别采用0、30、35、40、45 cm H2O(1 cm H2O=0.098 kPa)压力进行肺复张。记录患者吸痰后SI肺复张的呼吸力学指标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①P1、P2、P3、P4组肺复张后肺容积、肺动态顺应性(Cd)值明显高于P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P2、P3、P4组肺复张后肺复张后气道峰压(PIP)、气道平均压(Pm)、气道平台压(Pplat)明显低于P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P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P1、P2、P3、P4组实施SI后其平均动脉血压(MAP)、平均肺动脉压(PAP)、中心静脉压(CVP)与P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3、P4组心率(HR)分别与P1、P2、P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35 cm H2O为实施SI治疗ARDS患者的适合压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肺复张法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有效性及预后分析。方法:将62例ARD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实验组(常规治疗+乌司他丁),各3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和呼吸力学指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病死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动脉血气和呼吸动力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后病死率仅为3.23%,低于对照组的19.35%,差异显著。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肺复张法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效果好,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研究叹气法肺复张对肺外源性和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1月至2008年11月河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ARDS患者30例,分肺外源性ARDS组(ARD-Sexp组)和肺内源性ARDS组(ARDSp组)。在小潮气量通气及适宜的呼气末正压基础上,行叹气法肺复张。结果与基础期比较,两组患者在叹气期30、60min的氧合状态明显改善,动脉血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之比(PaO2/FiO2)明显升高(P<0.05),ARDSexp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与基础期比较,两组患者在叹气期60min时静态顺应性明显提高(P<0.05);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两组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中心静脉压(CVP)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胸、纵隔及皮下气肿等并发症。结论持续的叹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氧合状态及胸肺顺应性,同时安全、易行,对于肺外源性ARDS治疗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机械通气时应用肺复张策略的疗效与风险。方法:随机将ARDS患者分成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治疗组;两组均用PB840呼吸机采用Bilevel通气模式进行机械通气,原发病治疗相同;B组在A组的通气治疗基础上增加肺复张策略。记录开始前及24、48、72h的氧合指数(PaO2/Fi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是否出现气压伤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氧合指数12、24、72h均有明显改善,PaCO2在12、24、72h均有明显降低,而气压伤等并发症并无明显增加。结论:在ARDS机械通气患者中结合应用肺复张策略和Bilevel通气模式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安艳丽 《河南医学研究》2012,21(4):452-453,456
目的:分析侧卧位机械通气治疗肺内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在郑州人民医院就诊的患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患者30例,使用机械呼吸机对其进行侧卧机械通气治疗,同时使用监控仪采集血氧指数、呼气末肺容积EELV、血流动力学数据,观察不良反应事件。结果:侧卧位通气明显提高了氧合指数和EELV(P<0.05),同时对血流动力参数和肺机械力参数无明显影响(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事件。结论:侧卧位通气和呼吸支持相结合可以有效改善ARDS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寻找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最佳通气策略,对肺复张手法的安全性进行监测。方法:入选的ARDS病人均行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呼吸机型号为PB840)。20例ARDS病人随机分为小潮气量组(对照组)和小潮气量+肺复张通气组(实验组)。每组10例。对照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采取基础通气模式即:小潮气量(6mL/Kg)+个体化PEEP的通气模式。实验组联合肺泡复张治疗,其余同对照组。肺泡复张手法具体操作如下:镇静状态下将FiO2调至100%,持续5min,在非肌肉松弛状态下将呼吸机模式调整为持续气道正压(CPAP),给予30cmH2O的压力,持续30s后,恢复原通气模式及条件。比较两种通气策略下,病人的临床疗效、呼吸力学指标、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1)治疗组氧分压、氧合指数、肺顺应性与对照组比较从开始30Min就有明显改善(P<0.01),24、48h也均维持在较高数值。(2)气道峰压、平台压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1)。(3)实施肺复张策略无明显血流动力学影响(P>0.05)。结论:以个体化PEEP为基础,适时采用肺复张通气策略治疗ARDS,与小潮气量通气策略相比更适合病人呼吸力学特征,改善顺应性、改善氧合、减少肺外器官损害,是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重要补充。肺复张策略是ARDS病人机械通气时安全有效的通气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