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阳江地区淋球菌质粒谱与耐药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阳江地区淋球菌流行株质粒谱与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碱裂解和溶菌酶双重处理100株淋球菌流行株,进行质粒抽提及质粒谱分型研究。利用K-B法测定淋球菌流行株对1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 检出4种不同分子量的质粒,其中分子量为4.2kb、7.4kb和39.5kb的质粒检出率较高,分别为66.00%、58.00%和41.00%。质粒谱型共12型,以7.4kb 4.2kb、39.5kb 7.4kb 4.2kb、39.5kb 4.2kb3型为主,分别占21.00%、17.00%和15.00%;耐药谱型42型,以CPLX^R、TCR CPLX^R、CPLX^R CP^R菌株为主,分别占12.00%,、12.00%和7.00%。将3型主要的耐药谱与相应的质粒谱进行比较。结果 CPLX^R菌株以39.5kb 4.2kb质粒谱为主;TC^R CPLX^R菌株以7.4kb 4.2kb质粒谱为主;CPLX^R CP^R菌株以7.4kb和39.5kb 7.4kb 4.2kb质粒谱为主。结论 阳江地区淋球菌流行株的质粒谱与其相应的耐药谱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淋球菌分离株耐药质粒谱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淋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质粒分布情况,初步探讨其与淋球菌耐药性的关系。方法应用碱裂解法对淋球菌的质粒进行抽提,获得淋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质粒谱。结果共检测出有42.5kb,39.5kb,7.4kb和4.2kb的四种不同分子量的质粒,7.4kb和4.2kb质粒检出率分别为75.00%和96.25%。质粒谱型有10种,其中以42.5kb+39.5kb+7.4kb+4.2kb,39.5kb+7.4kb+4.2kb,7.4kb+4.2kb及4.2kb四种类型居多,占86.25%。所有检测出的PPNG菌株(包括PPNG/TRNG)均含有7.4kb质粒,所有TRNG菌株(包括PPNG/TRNG)均含有42.5kb质粒和39.5kb质粒;而非PPNG或TRNG中所携带的质粒谱型则相对复杂。结论7.4kb的质粒可能会介导淋球菌高水平的青霉素耐药性,42.5kb及39.5kb质粒可能与介导四环素高水平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3.
福州地区质粒介导淋球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福州地区由质粒介导产生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菌株和由质粒介导产生高度耐四环素的淋球菌(TRNG)菌株的流行状况,以制定有效的淋病防治方案。方法:采用纸片酸度法和ⅧC测定法连续检测1999年~2002年间淋球菌分离株的质粒介导耐药情况。结果:4年来,共检测了698株临床分离的淋球菌菌株,PPNG流行率由1999年2.2%上升为2002年8.72%,TRNG由0.6%上升为20.69%。结论:福州地区PPNG、TRNG检查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持续监测淋球菌PPNG菌株、TRNG菌株的流行情况,对淋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5.
广东省中山市淋球菌抗生素耐药性质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中山市淋球菌质粒谱型及其耐药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碱裂解一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对95株淋球菌进行质粒测定,结合耐药谱、PPNG、TRNG进行耐药性相关分析。结果:95株淋球菌质粒检出率为89.5%,共检出4.2kb、7.4kb、39.5kb和42.5kb四种不同分子量质粒,它们携带率分别为83.2%、64.2%、37.9%和5.3%。共有11种质粒谱型,其中以4.2kb 7.4kb(占30.5%)和4.2kb 7.4kb 39.5kb(占26.3%)两种谱型为主。携带7.4kb质粒61株菌中,PPNG阳性21株。同一质粒谱,其耐药谱可呈多样性。结论: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淋球菌的质粒谱型有各自的特点,了解其变化有助于区别流行株和对耐药菌株进行跟踪,从分子水平为菌株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6.
7.
淋球菌质粒及其与耐药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检查重庆地区分离的 10 0株淋球菌的质粒和抗生素敏感性。质粒检出率 92 % ,其中 18株带2 5.2 Md质粒。耐青霉素菌株 7株 ,其中 PPNG 2株 ;耐四环素菌株 4 8株 ,其中 TRNG 18株。所有TRNG均带有 2 5.2 Md质粒。以上结果显示 TRNG在国内并非少见 ,并且与 2 5.2 Md质粒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贵阳市淋球菌耐药质粒及其与淋病流行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了了解贵阳市淋球菌耐药质粒的大致范围及淋球菌耐药质粒在细菌间的流向。方法:采用改良的Jo.Annes法对20株淋球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质粒提取,测定其分子量的大小;从中筛选出产青霉素酶淋球菌菌株(PPNG),分别与大肠杆菌和淋球菌青霉素敏感菌株进行接合和转化试验。结果:20株淋球菌临床分离株检出7株PP-NG菌株,淋球菌4.5Md质粒的携带为40%,3.7Md质粒的携带率为25%。3株带有24.5Md质粒的PPNG菌株,其耐药(R)质粒均可通过接合而传递给大肠杆菌和淋球菌敏感菌株;2株PPNG菌株可通过转化将R质粒传递给大肠杆菌和淋球菌敏感菌株。结论:贵阳市流行的淋球菌中有2种耐药质粒存在,以4.5Md质粒为主;PPNG菌株可通过接合和转化的传递方式,将耐药质粒在淋球菌青霉素敏感菌株和大肠杆菌中传递,与淋病的流行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淋球菌引起的淋病是我国目前流行的性传播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随着淋球菌对传统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四环素耐药的增强,探索更有效的抗生素以指导临床治疗显得十分重要。近年来,氟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是治疗淋病最有效的抗生素,但目前已出现了针对这些抗生素的耐药菌株,且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有日渐增加的趋势,淋球菌的耐药性与耐药质粒的关系比较密切,为此,本文就淋球菌耐药现状、耐药质粒及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江门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耐药性及其质粒图谱.方法:采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菌株(PPNG).采用wHO推荐琼脂稀释法测定5种抗生素(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头孢三嗪、壮观霉素)对菌株药物敏感性试验.用碱裂解法分析菌株的质粒图谱.结果:检测87株菌耐药性和105株菌质粒图谱,PPNG为4.6%,质粒介导的高度耐四环素菌株(TRNG)2.3%,青霉素耐药41.4%、环丙沙星耐药率62.1%;壮观霉素敏感100%,头孢三嗪敏感98.9%.质粒菌株谱检出率83%,其中以2.6 MD,4.5 24.5 MD和2.6 4.5 24.5 MD谱型为主,分别为19%,33.3%和15.2%.结论:明确了江门地区流行菌株耐药情况及其质粒图谱,有助于临床对淋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济南地区淋球菌耐药性检测及质粒谱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济南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和质粒图谱。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4种抗生素对148株淋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其中70株淋球菌的质粒图谱。结果检出PPNG占28.38%,TRNG占18.92%,环丙沙星耐药达98.99%,头孢曲松、大观霉素未发现耐药菌株。质粒谱型主要有4.2kb+5.4kb(38.58%),4.2kb+7.4kb(20.00%),4.2kb+5.4kb+39.5kb(15.71%)。结论济南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维持在较高水平,头孢曲松、大观霉素是治疗首选;质粒图谱显示出地域特殊性。 相似文献
12.
淋球菌抗生素耐药谱和质粒图谱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为了解广州地区淋球菌的性素耐药谱和质粒谱。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5种抗生素对89株淋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碱裂解法分析106株菌的质粒衅谱。结果 2株为产β-内酰胺酶菌株(PPNG),3株为质粒介导的高度耐四环素菌株9TRNG0;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62.9%),青霉素次之(59.5%),头孢三嗪和壮观霉素未发现耐药菌株。质粒检出率为90.6%,其中2.6Md隐蔽质粒携带率为85.6%,4.5MdR质粒为67.8%,24.5Md结合质粒为33.8%。质粒谱型以2.6Md+4.5Md和2.6Md+4.5+i24.5Md多见,分别为37.7%和25.4%。结论 表明了广州地区淋球菌抗生素耐药谱和质粒图谱,有助于淋病的治疗和防治。 相似文献
13.
上海地区淋球菌临床分离株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淋球菌临床分离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收集临床淋球菌80株,采用琼脂平皿稀释法测定青霉素、头孢曲松、四环素、多西环素、氧氟沙星、洛美沙星、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和壮观霉素对淋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纸片酸度法测定β-内酰胺酶,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所有菌株均对头孢曲松和壮观霉素敏感;其中87.5%对青霉素耐药,88.7%对四环素耐药,产青霉素酶的淋球菌(PPNG)和高水平耐四环素的淋球菌(TRNG)分别占45%和18.8%;对阿奇霉素的耐药率为94.7%;对氧氟沙星、洛美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97.5%,95.0%和95.0%;依据监测结果将菌株分成四类,将抗生素分成三类。结论所检测的上海地区80株淋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较为严重,应加强淋球菌耐药性的连续性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淋病奈瑟菌(NG)L型的耐药性与其质粒的关系。方法 将2株产青霉素酶淋病奈瑟菌(PP-NG)诱导成L型,并传代。测定每代菌中的质粒携带情况、β-内酰胺酶活性及对四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 传至第7代时,2株NG编码β-纳酰胺酶的质粒丢失,L型的β-内酰胺酶活性转阴,它们的回复菌对青霉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比原菌大大降低,分别从8mg/L和16mg/L降低到1mg/L和0.25mg/L, 相似文献
15.
1999年广州地区所见淋球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结果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所见淋球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及产青酶淋球菌(PPNG)和高水平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的流行状况。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及用纸片碘量法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167株淋球菌检出PPNG9株(5.4%)、TRNG16株(9.6%)、环丙沙星耐药率达78.4%,高度耐药株(MIC≥16mg/L)37株(22.2%),头孢三嗪、壮观霉素未发现耐药菌株,且抗菌活性最强,头孢三嗪敏感性呈上升趋势。结论:持续监测淋球菌的耐药性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淋病奈瑟菌mtrC膜蛋白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构建淋病奈瑟菌膜蛋白mtrC表达质粒,探讨淋病奈瑟菌耐药的检测和耐药机制.方法 从淋病奈瑟菌标准株中扩增淋病奈瑟菌膜蛋白mtrC基因片段.酶切后插入pET-28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mtrC.通过质粒双酶切和DNA测序证实该重组质粒构建正确.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蛋白.结果 经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质粒构建正确.核苷酸序列与GeneBank(U14993)公布的序列相比较,同源性达到99.5%.通过IPTG诱导,SDS—PAGE可检测到约48500大小的融合蛋白,与预测分子量相同.结论 淋病奈瑟菌膜蛋白mtrC原核表达质粒构建和表达成功,为研究其mtrC外排系统的耐药机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淋球菌对环丙氟哌酸的药物敏感度测定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为了解我国淋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以琼脂稀释法测定了1994年7月~1996年7月由4个城市分离的535株淋球菌对环丙氟哌酸的敏感性,环丙氟哌酸最小抑菌浓度的范围为0.002~〉2mg/L,73株(13.64%)对环丙氟哌酸耐药,49株(9.16%),对环丙氟哌酸敏感。413株(77.19%)为低敏,4个城市对氟喹诺酮耐药的淋球菌的比率介于7.46%~25.55%,耐药菌株比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成都地区淋病奈瑟菌耐药谱质粒谱相互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了探讨淋病奈瑟菌耐药谱与质粒谱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我们对本地区1991年、1996年各50株标本进行了耐药谱、质粒谱分析。以琼脂扩散法测定其12种抗生素敏感性;碱裂解加溶菌酶法进行质粒抽提。结果1991年分离的标本以同时耐2种抗生素者为主,耐药谱型24种,质粒谱型5种。1996年分离的标本以同时耐3或4种抗生素者为主,耐药谱型34种,质粒谱型10种。结论不同时期分离的标本耐药谱、质粒谱变化较大。同一时期分离的标本尽管耐药谱型较分散,但质粒谱型相对稳定。说明本地区淋病奈瑟菌耐药菌株的流行主要是染色体突变所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