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胰腺囊性病变的CT表现, 提高胰腺病变的CT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胰腺囊性病变的CT表现。螺旋CT机为TOSHIBA Aquilion 16多层螺旋CT机, 采用平扫和双期(动脉期, 门静脉期)增强扫描, 层厚7.0mm, 螺距1.0, 非离子型碘对比剂总量100mL, 注射流率3mL/s, 动脉、门脉期扫描分别为30s和70s。结果 胰腺假性囊肿12例, 平扫为囊状水样密度影, 增强扫描囊壁轻度强化, 内无分隔。胰腺脓肿4例, 平扫为类圆形液性密度, CT值为24Hu左右, 内见小气泡影, 增强扫描囊壁呈环形明显强化。胰腺囊腺瘤4例, 平扫为类圆形的水样或肌肉样密度影, 增强扫描囊壁分隔及壁结节呈不规则强化, 囊壁厚度<2mm。胰腺囊腺癌2例, 平扫呈囊状水样密度及壁结节, 其内有分隔, 增强扫描囊壁、壁结节及分隔可见不规则明显强化, 囊壁厚度>2mm, 1例伴有肝内转移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结论 胰腺囊性病变有各自的CT特征, 但相似之处较多, 结合临床病史、必要时密切随访加以鉴别, 可提高胰腺病变的CT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51岁。以胸背部疼痛2周为主要临床表现。血化验:肝功轻度受损,NSE64.02ng/ml(我院正常参考值为0~24ng/ml),胸部CT示双肺多发阴影,右下肺可见一较大病灶,疑右肺癌,双肺转移;肝脏CT示肝内多发较低密度灶,呈边缘强化,考虑肝多发转移瘤;盆腔CT示前列腺区右侧可见一大小约8.0cm×9.5cm×6.0cm的软组织肿块影,密度不均,边界不整齐,与膀胱右壁分界不清,增强后提示肿块不均匀强化(图1)。全身骨扫描检查示右第6、7、8后肋和第7、10胸椎放射性浓聚,多发性骨转移不除外;经直肠前列腺穿刺病理示前列腺平滑肌肉瘤(图2),分化较差,免疫组化:A…  相似文献   

3.
成人支气管囊肿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CT扫描对支气管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成人支气管囊肿患者的CT表现.结果:纵隔型支气管囊肿3例,直径4~13cm,1例呈囊性,2例为软组织密度肿块,增强后其囊内容物及囊壁均未见强化,显示为高密度囊肿.肺内型支气管囊肿10例,直径0.5~6.0cm,含气和含液囊肿分别为2例和3例,均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或卵圆形病灶,囊壁有强化,囊内容物未见强化;软组织肿块5例,1例合并肺段隔离症,1例边缘有环形钙化,3例为边缘模糊的不规则肿块.结论:CT平扫和增强对含气和含液支气管囊肿的诊断有特异性,对软组织密度支气管囊肿的鉴别诊断较困难,增强CT扫描有助于高密度囊肿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和分析肝胆管囊腺癌(hepatobiliary cystadenocarcinoma,HBCAC)的CT表现,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对其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胆管囊腺癌的CT资料,其中2例因碘过敏仅做多层螺旋CT平扫,16例做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延迟期三期增强扫描。结果 14例为单发囊性病灶,4例为多发囊性病灶,其中12例有壁结节,15例肝内胆管扩张,6例病灶中有实质性软组织肿块,CT主要表现为囊性密度病灶,可见囊壁或分隔,乳头状软组织影向囊内突出形成壁结节,增强扫描后壁结节及软组织肿块持续性强化。结论 多层螺旋CT能显示肝胆管囊腺癌的特征性表现,可为诊断肝胆管囊腺癌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1病例资料患者,女,55岁,绝经6 a,阴道出血5个月,于2012年4月30日入院。B超示:左侧附件囊性包块(颗粒细胞瘤?);子宫内膜较厚。行子宫内膜诊刮,病理结果示:简单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行左附件切除术。左侧卵巢大体检查示:破溃囊肿1个,大小9 cm×4 cm×1.5 cm,囊外壁灰白光滑,切面囊实性,已破溃,囊内壁粗糙,厚薄不均,直径0.3~1 cm。另送灰  相似文献   

6.
超声在肝脏囊性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ang P  Dong B  Yu A  Cao B  Yu X  Yu D  Su L 《中华肿瘤杂志》2002,24(2):178-180
目的 探讨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脏囊性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了16例肝脏囊性恶性肿瘤的灰阶及彩色多普勒特征。其中肝脏原发肿瘤8例,转移性肝肿瘤8例。灰阶超声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数目、囊壁的厚度及内部回声,多普勒超声观察肿瘤的供血状况并测定其流速。结果 原发肿瘤以单发病灶多见,转移性肿瘤以多发病灶多见。肿瘤直径为1.9-13.6cm。8例呈类圆形,5例为不规则形,3例呈分叶状。15例表现为囊壁不规则增厚,7例内有厚分隔,6例可见向囊腔内突起的乳头样结节。彩色多普勒显示14例于壁内、乳头结节内或分隔上引出血流信号,其中13例为搏动性血流信号。结论 肝脏囊性恶性肿瘤的灰阶超声表现为厚壁不规则的囊性病变,彩色多普勒能够较好地反映其囊壁、分隔及乳头内的血流信号,为肝脏囊性恶性肿瘤的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舒仁义  叶孟  俞文英 《癌症》2010,29(3):376-379
原发于肝脏的癌肉瘤极为罕见。我们发现一例56岁男性患者,经病理免疫组化确诊为原发性肝脏癌肉瘤。CT平扫检查发现肿块位于肝右叶胆囊窝旁,呈低密度,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显示肿块呈混合密度,强化不均匀,实性病灶明显强化,肿块内部可见多发低密度结节,边缘呈环形强化,肿块侵犯胆囊壁及横结肠。原发性肝脏癌肉瘤CT表现缺乏特征性,术前诊断困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腺非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非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6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5例行CT检查,1例行CT及MRI检查,所有病例均行增强扫描,观察肿瘤的部位、大小、密度、边界、强化及转移特征。结果 6例患者共6个病灶,均位于胰体尾部,肿瘤均较大,最大径线5~10 cm,边界多较清楚,病变密度多不均匀,可见坏死囊变区,其中1例病灶以囊性成分为主,1例病灶可见斑片状钙化,增强扫描3例实性部分明显强化,2例实性部分轻至中度强化,1例分隔轻度强化,1例可以看到完整包膜结构,1例病变可见肝脏转移。结论胰腺非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点,可与胰腺其他恶性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9.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42岁。因右上腹隐痛,向右肩部放射3周,于2002年12月24日入院。查体:肝脏右上界位于第四肋,下界位于右肋下10cm,质韧,压痛。查血AFP及肝功能均正常。CT检查提示:肝脏右上叶可见14cm×13.5cm的不均匀病灶。考虑为:1)囊腺瘤?2)肝脓肿?2002年12月30日行姑息性切除术。术中可见肝脏明显肿大,与肝包膜广泛纤维化黏连,包块位于肝脏右上方,局部有波动感,于囊壁和正常肝组织分界处切开,其内有暗红色血性液体1500毫升,腔内探查可见实性肿物约9cm×9cm,质软,易碎,呈灰白色鱼肉样。术后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示:肝未分化肉瘤。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性,48岁,发现左上腹肿块伴隐痛一周,于1994年1月8日人院。体检:腹软,左上腹触及15cmX]3cm大小肿块,呈囊性感,不活动,轻度压痛。B超检查提示左上腹囊性畸胎瘤,胰尾假性囊肿。CT检查:左上腹直径15Cfll囊性肿块影,内有粗细不匀分隔,壁厚薄不匀,增强后密度无改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62岁.上腹部胀满20年,因加重并伴有疼痛3个月于2006年4月入院治疗,无发热及黄疸.体检:剑突下可扪及肿物,质较硬,轻压痛.实验室检查:CA125 66.91U/mL,CA199 90.36 U/mL,CEA 4.16 μg/L,AFP 1.69 μg/L.MR检查:肝左叶不规则形囊实性肿物,囊壁薄厚不均,囊内见多发不完整分隔,囊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实性部分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相邻左肝管扩张,并与肿物囊腔相通,于扩张胆管腔内可见一不规则形低信号影,边界清楚,约1 cm×1 cm×2 cm.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14岁,2012年4月12日因"左下腹进行性增大肿块1月余,伴有便秘及腹胀;下腹部阵发性绞痛1天"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小儿外科.下腹部增强CT示:腹腔内一大小约140 mm×90 mm×123 mm的卵圆形囊实性占位,边缘光整,上缘与胃窦壁关系密切,肿块内部囊实性密度混杂,实性部分边缘欠清,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考虑来源于胃窦的恶性肿瘤;腹盆腔未探及明显肿大淋巴结.2012年4月14日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胃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胃大弯)小圆细胞恶性肿瘤,外院切片会诊后考虑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NET),见图1.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38岁.5天前因食欲差来本院检查.胃镜示:距门齿30cm,食管后壁有约0.5cm×2cm的压迹,表面光滑,质软.CT平扫示:两侧胸廓对称,胸壁软组织未见异常,纵隔结构居中,后纵隔气管隆起处可见一软组织肿块影,密度均匀,气管受压,双肺野内未见异常密度.强化后示:隆突处软组织肿块轻度强化,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印象:后纵隔气管隆突处占位,性质待定.临床以纵隔占位,食管平滑肌瘤可能性大收住院.患者自患病以来,无发热、吞咽困难,无胸闷气短,精神、食欲可,其他检查也未见异常.全麻下开胸探查,食管中段右侧壁肌层可见约4cm×3cm×2cm的肿物,表面光滑,质软,呈囊性,分离肌层,将囊肿钝性剥离,无伤食管粘膜.囊肿流出淡黄色粘稠液体约20ml.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多房囊性肾癌(MCRC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MCRCC的术前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MCRCC,均行MS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分析其CT征象。结果 22例病灶均边界清楚,14例囊壁局部增厚,8例囊壁均匀增厚;6例病灶分隔菲薄(≤2 mm),11例不均匀增厚(2 mm<厚度≤5 mm),5例分隔结节;双期增强扫描囊壁及分隔均强化,但囊液、出血及钙化不强化;2例囊壁钙化,3例囊液内钙化。结论 MCRCC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对MCRCC术前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1病案摘要患者女,41岁。因上腹隐痛3年入院。入院查体:无阳性体征可及。术前B超检查提示:胰头2.3cm,体2.3cm,胰尾显示不清,胰尾区囊性占位。CT检查示:近胰尾区可见一大小约10.0cm×7.7cm的液性暗区,边界清;脾脏厚<4.0cm。增强CT示:胰体尾区可见类圆形囊性密度影,大小约8.3cm,病灶边缘可见中度强化,胰头区密度较均匀;脾脏大小密度正常;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MRI示:胰尾区一类圆形的长T1长T2信号,信号均匀,边界光整,直径约9.0cm,胰体略受压,胰头信号较均匀;脾脏无增大,信号均匀;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术前(2007年3月13日)CA50:103.4U/…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上腺淋巴管瘤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报告2例肾上腺淋巴管瘤病例资料.例1,男,54岁.因右腰肋部持续性钝痛2个月入院,行腹部超声检查时发现右侧肾上腺区囊性占位,CT扫描提示右侧肾上腺区可见一大小约6.0cm×3.8cm哑铃状囊性占位,内见分隔,囊壁可见点状钙化,增强扫描时肿物无明显强化.例2,女,43岁.因体检发现左侧肾上腺肿物1周入院,CT检查提示左侧肾上腺区可见一大小约3.2cm×1.8cm低密度占位病变,内部不均匀,增强扫描可见肿物轻度强化.结果:2例患者均行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肾上腺淋巴管瘤.分别随访2年、16个月,均无复发.结论:肾上腺淋巴管瘤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肾上腺良性肿瘤,通常无明显临床表现.术前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确诊需组织病理学检查.手术治疗为首选方法,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7.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37岁,5 a前体检时彩超示脾脏占位,直径约2.0 cm,无腹痛、腹泻、发热等并发症,未予治疗.2012年体检彩超示脾脏实性肿物6.4 cm×5.6 cm,提示脾脏占位,于2012年8月13日入院.CT扫描显示:脾实质下极可见囊状低密度影,大小约6.0 cm×5.3 cm,CT值19 Hu,脾门部可见类圆形低密度影,直径约0.7 cm,增强双期均未见明显增强.手术所见:脾脏下极一大小约6.0 cm×6.0 cm肿块,包膜完整,质硬,切开后其内呈白色碎豆腐渣样组织.病理所见:脾脏标本大小16.0 cm×7.0 cm×6.0 cm,脾脏下极见一大小6.0 cm×6.0 cm×4.0 cm肿物,肿物外有部分包膜,切面囊性,囊内为豆渣样物.镜下囊肿壁内衬鳞状上皮,囊内为大量角化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T对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并发肝脏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GE Lightspeed16层CT行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11例患者中8例CT表现为肝内多发类圆形低密度影, 3例肝内弥漫分布小结节状低密度影,部分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后无强化或呈轻中度环形强化,大小在0.4~4.8 cm;其中2例脾内多发低密度影,强化方式与肝内病灶相同。抗真菌治疗后复查,肝、脾病灶体积缩小,病灶数量减少或完全消失。结论 CT检查能很好显示肝脏真菌感染情况,并能对抗真菌疗效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CT对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并发肝脏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GELightspeed16层CT行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11例患者中8例CT表现为肝内多发类圆形低密度影,3例肝内弥漫分布小结节状低密度影,部分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后无强化或呈轻中度环形强化,大小在0.4~4.8 cm;其中2例脾内多发低密度影,强化方式与肝内病灶相同.抗真菌治疗后复查,肝、脾病灶体积缩小,病灶数量减少或完全消失.结论 CT检查能很好显示肝脏真菌感染情况,并能对抗真菌疗效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38岁。体检发现右上腹部包块一天入院。无疼痛、发热、恶心、呕吐、腹泻、头昏、胸闷、心悸等。B超示右中上腹、右肾下极前方、脊柱右侧前方见一约10 cm×9.8 cm×8.6 cm包块,内有弱回声点、悬浮暗区,包膜完整,厚薄不均,厚处约1.2 cm,后缘回声增强。诊断:右中上腹腹腔内含液性包块(包块内液体不纯,多考虑血肿)。腹部螺旋CT扫描:平扫显示右侧腹腔内见一较大囊性低密度肿块,大小约10 cm,边缘光滑,病灶内密度均匀,边缘可见一环行软组织密度影。病灶内CT值为20 Hu,囊壁CT值44 Hu,邻近组织肠腔受压移位,肿块上界位于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