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癌症患者的心身状况及心理干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癌症患者的心身状况及心理干预对心身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癌症组(72例)、肝炎对照组(30例)及健康对照组(30例)的心身状况,并随机72例癌症患者分为两组,干预组(40例)接受生物学治疗及心理干预,对照组(30例)只接受生物学治疗,治疗后用上述量表再评定一次。【结果】癌症组的SAS标准分、SDS抑郁指数及各项抑郁特异症状评分、SCL-90总分、阳性均分、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高于肝炎组和健康组(P〈0.01);干预组SAS标准分、SDS指数、SCL-90总分、躯体化、抑郁、焦虑及敌对因子分干预后评定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SAS标准分、SDS指数、SCL-90抑郁因子的减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癌症患者有明显的焦虑抑郁症状,心身状况较差;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癌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减轻心理症状。  相似文献   

2.
杨彦  何森  刘雪慧 《西部医学》2017,29(12):1770-1773
【摘要】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抑郁及心理自评状况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的100例将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在PCI术前均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对照组行常规基础护理,实验组在常规基础护理上再行综合护理干预,术后再次对100例患者实行心理测评,最后将患者的术前测评和术后测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SAS、SDS和SCL 90三类测评数值均大于各类检测评分的阈值,两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之后,实验组的SAS、SDS、SCL-90的评分明显较干预前低,对照组的SAS、SDS和SCL-90的评分明显较干预前高。干预后对照组SAS、SDS、SCL-90的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行PCI治疗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综合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抑郁及心理自评状况具有改善效果,可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血液透析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认知行为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后发放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简明健康调查问卷,评定两组患者人体学测量体重指数(BMI),免疫比浊法测定前白蛋白(PA)。结果干预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除RP外,其它SF-36各项因子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BMI和P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明显缓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4.
癌症患者的心身状况及心理干预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 目的】研究癌症患者的心身状况及心理干预对心身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定癌症组(72 例)、肝炎对照组(30 例)及健康对照组(30 例)的 心身状况, 并随机将72 例癌症患者分为两组, 干预组(40 例)接受生物学治疗及心理干预, 对照组(30 例)只接 受生物学治疗, 治疗后用上述量表再评定一次。【结果】癌症组的SAS 标准分、SDS 抑郁指数及各项抑郁特异症 状评分、SCL-90 总分、阳性均分、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高于肝炎组和健康组( P< 0.01) ; 干预组SAS 标准 分、SDS 指数、SCL-90 总分、躯体化、抑郁、焦虑及敌对因子分干预后评定显著低于干预前( P< 0.01) , SAS 标准 分、SDS 指数、SCL-90 抑郁因子的减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1) 。【结论】癌症患者有明显的焦虑抑郁症状, 心身状况较差; 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癌症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减轻心理症状。  相似文献   

5.
维持性血透患者心理调查和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HD)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并采取多种干预措施来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对5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观察组)和52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作配对对照调查,并对观察组患者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干预后对其分别进行SAS、SDS、Scl-90和临床疗效总评。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前SAS、SDS、SCL-90各量表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后各量表均分明显下降,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临床疗效调查总有效率为86.54%。结论对长期维持性血透患者的治疗,不应仅限于延长其生命,更应重视心理因素对疾病及治疗产生的影响,并应通过各种干预措施来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90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干预后SDS评分(51.5±3.9)及SAS(52.2±2.9)评分均较干预前(60.O±7.8)、(66.2±7.3)显著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f=8.724、10.231,P〈0.01);对照组SDS评分(56.4+4.1)及SAS(64.9±8.3)评分与干预前(59.6±513)、(67.1±7.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70,P〉0.05)。干预后干预组SDS评分及SA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3.208,P〈0.05;t=5.690,P〈0.01)。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情绪应给予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减轻患者的抑郁症状.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运动造成膝关节急慢性损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2例运动造成的膝关节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采用国际通用的 SCL-90症状自评量表、SAS 焦虑自评量表和 SDS 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测查。在心理护理干预1个月后再次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评估。结果:干预组试验前后 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中躯体化、焦虑、敌意等维度和 SAS 及 SDS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造成的膝关节损伤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采取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对康复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骨伤致残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以136例骨伤致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心理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心理干预组除需常规护理外,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于入组时和4周末进行自评。结果:入组时SCL-90,SDS,S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4周末,SDS,SAS评分心理干预显著于对照组,SCL-90评分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5项因子分别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说明心理干预组得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心理干预可减轻患者负性心理。结论:对于骨伤致残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治疗对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效果及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6例冠心病患者问卷调查,对伴有抑郁情绪者51例(48.3%)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均给予常规心内科治疗,干预组同时配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干预组第4周SDS及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SDS、SAS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对抑郁情绪的心理干预能显著降低抑郁评分,明显改善患者症状,缩短住院时间。结论心理治疗能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严重程度,有效的心理干预能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并分析车伤患者伤后心理健康状况,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300例车伤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与国内常模相比较。结果:车伤患者SCL-90总均分及各维度评分、SAS和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车伤患者的创伤严重度评分(ISS)与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和偏执等SCL-90各维度评分呈显著正相关,且与SAS和SDS呈显著正相关(P〈0.01或〈0.05)。结论:车伤患者伤后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护理人员应在重视其心理健康状态并及时给予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1.
杨茹 《华夏医学》2014,(3):25-2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尿毒症血液透析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AS)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DS)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心理干预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期间,观察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及焦虑障碍的发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4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5例,使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调查,并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实验室指标,分析患者抑郁及焦虑障碍的发病率:评估一般情况及实验室指标与抑郁及焦虑障碍发生的相关性。结果:95例患者中有65.3%的患者存在抑郁障碍,有67.4%的患者存在焦虑障碍,同时存在抑郁及焦虑障碍的有36.8%。抑郁障碍患者焦虑障碍发病率较低(P〈0.05),焦虑障碍患者抑郁障碍发病率较低(P〈0.05)。发生抑郁障碍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P〈0.05),随着年龄增加,抑郁程度逐渐增加(r=25.849,r=0.485,P〈0.05)。未发生抑郁障碍的患者SAS得分高(P〈0.05)。发生抑郁障碍的患者SDS得分与SAS得分有明显相关性(r=0.393,P〈0.05),而焦虑障碍患者SDS得分与SAS得分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抑郁和焦虑障碍的发病率较高.其中抑郁障碍女性多发,年龄越大。抑郁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13.
余雪 《中国现代医生》2014,(10):76-77,81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以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 将10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两组,A组51例为对照组,B组51例为干预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评分.根据评价结果对干预组进行有计划的护理干预,内容包括满足患者合理要求、消除患者心理障碍、提高患者适应能力、改善患者心理环境.结果 干预组SAS、SDS分值出现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测量分值未见明显变化(P>0.05).结论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恰当的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的抑郁、焦虑、恐惧、紧张、悲观等情绪,改善心理环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周宇航  吴海波 《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0):105-108,115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解放军海军总医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入院的子宫内膜癌患者20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两组均常规进行药物治疗、常规化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从心理、用药、健康宣教、并发症几个方面对其进行整体护理。测试两组干预前、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问卷(QLQ-C30)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干预前后,SAS、SDS量表分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两次测查量表分值未见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SAS、SDS量表分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QLQ-C30量表结果显示,功能量表中的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整体健康状况以及症状量表中的疲乏、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项的分值与干预前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患者第2次生活质量测查中,只有症状量表中的疼痛、呼吸困难两项分值与第1次测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整体护理,能有效缓解其焦虑情绪,提高其自尊感,改善其生活质量,对临床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支持、技巧、自信(support、skill、self-confidence,3S)理念教育模式对桂西地区维持性血透(MH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桂西地区MH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应用3S理念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后疾病相关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定两组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疾病相关知识与技能掌握优于对照组(P=0.0000);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结论 3S理念健康教育模式能有效提高桂西地区MHD患者知识与技能,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顺铂联合吉西他滨化疗后出现味觉改变的肺癌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74例顺铂与吉西他滨联合化疗后出现味觉改变的肺癌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心理测试。实验组在对照组一般心理护理基础上,采用较全面的心理、药物干预,比较两组的SAS、SDS评分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细致地做好肺癌患者的心理、药物干预,可有效地降低化疗后致味觉改变对心理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伴抑郁焦虑患者的综合性心理干预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脑卒中伴抑郁焦虑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脑卒中伴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心理干预,包括行为干预、支持性心理治疗、放松训练及生物反馈治疗等。对每位患者在干预前和干预6周后分别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SDS及SAS标准分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周后观察组的SDS及SAS标准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性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伴有的抑郁焦虑症状,亦可促进躯体疾病的康复,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患者心理情感障碍的特点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60例心血管介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再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只行常规护理,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焦虑抑郁评分,动态观察患者心电图、心肌酶谱、心律失常和心绞痛发生率、再梗死率和死亡率等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焦虑与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身体恢复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术前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降低心绞痛、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术后康复,优于一般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提高门诊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将80例门诊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DLQI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况改变情况以及患者对银屑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结果 (1)观察组干预前后DLQI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DLQI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两组干预后SAS及SDS得分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对银屑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观察组干预后银屑病知识认知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可显著提高门诊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MHD)伴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抑郁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音乐疗法,3个月为一个疗程,于疗程结束对两组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生活质量(QOL)评分,观察比较患者的抑郁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透析后观察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疗法贯穿于MHD伴抑郁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能明显减轻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